浙江省宁波市第七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 科学(到第2章)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金秋十月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校园处处甜香飘溢。我们能闻到空气中的桂花香气所依靠的感受器是 ( )A、味觉感受器 B、痛觉感受器 C、嗅觉感受器 D、视觉感受器2. 如图所示,下列物体受力示意图中,物体能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
B、
C、
D、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将温度计放在彩色光带的红光外侧时,温度计的示数不会上升,因为红外线是看不见的 B、紫外线能够杀菌,医院内用的紫外线灯看起来发出淡紫色光,这淡紫色光其实就是紫外线 C、地震监测的工作原理和声呐相同 D、0dB时人耳能听到声音4. 山西莺莺塔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空气振动发声 B、“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音色相近 C、“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 D、“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5. 如图,师生间开展掰手腕活动。假设学生对老师的力为F1 , 老师对学生的力为F2 , 若老师获胜,则关于两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无法判断6. 学生近视后可采用角膜塑形镜(俗称OK 镜)进行矫正,矫正原理如下图所示。通过OK 镜矫正前后,人眼折光系统的焦距变化正确的是()
A、焦距减小 B、焦距先减小后增大 C、焦距增大 D、焦距先增大后减小7. 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科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 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吸附在竖直墙面,墙面受到沿水平方向的大气压力 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8. 小敏散步时看到了李白诗中“对影成三人”的真实场景:一只白鹭站在水中,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影是白鹭等大的实像 B、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两个“影”形成原理相同 D、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9. 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科学社团的同学们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水火箭。如图乙所示为水火箭的简易原理图,使用打气筒向水火箭内不断打气,当内部气体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使水从水火箭底部向下快速喷出,从而使水火箭能升空。结合题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力打气,瓶体膨胀起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水火箭向下喷水的过程中,水火箭对水向下的力大于水对水火箭向上的力 C、水火箭向下喷水的过程中,水火箭的惯性减小 D、水火箭喷完水后,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它将静止不动10. 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A、光射到像上,所以像变亮了 B、光反射到物体上,物体变亮了,所以像也变亮了 C、光使整个空间变亮了,更便于观察像,所以像变亮了 D、光使镜子更明亮了,所成的像也就变亮了11.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AB 斜射到由两个平面镜组成的直角镜上,经两次反射后射出的光线为CD。若将入射光线 AB 的入射角增加10°,则射出的光线CD 的反射角将()
A、增加10° B、减少10° C、增加20° D、减少20°12. 鱼通过调节鱼鳔中的气体体积来控制浮沉。如图,鱼在水缸中,当它浮在水面时,与悬浮在水中相比 ( )
A、受到的浮力减少 B、受到的浮力不变 C、水面高度下降 D、水面高度上升13. 在2025年九三阅兵中,天安门上空飞过的战斗机编队受阅。关于飞行的战斗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方便空中加油机对其加油,加油时战斗机应在空中悬停 B、战斗机加速升空时,其受到的惯性增大 C、战斗机对空气向后的推力与空气对战斗机向前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匀速飞行时,战斗机受到的重力与战斗机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14. 图1正在匀速运行的水平行李传送带,图2是其俯视示意图。行李箱M做匀速直线运动, N做匀速转弯运动。则M、N受力情况( )
A、M、N 都受到摩擦力作用 B、M、N 都不受摩擦力作用 C、M受摩擦力, N受力平衡 D、M不受摩擦力, N受力不平衡15.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拉力F的作用,其中 F-t和 v-t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0-6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等于其受到的摩擦力 B、6~8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12N C、8~10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10N D、8~10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4m16. 如图所示,被细绳拴着的小球在水平桌面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在Q点时细绳断开,小球的运动轨迹变为QP;若不计桌面摩擦和空气阻力,则( )
A、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 B、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不受力的作用 C、小球在Q点的速度与P点的速度相同 D、小球沿 QP 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17. 小科取一个空心的正方体橡皮块A,并将其完全浸没在水,下列情形符合实际现象的是( )
A、
B、
C、
D、
18. 已知火星的引力约为地球的38%,假设火星上水的密度与地球的相等,现有一个停泊在地球水面上的星际飞行器经过航行后停泊在火星的水面上,下列关于该飞行器所受的重力及基排开水的体积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B、重力减小,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C、重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减小 D、重力减小,排开水的体积减小1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光屏和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时,此时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把光屏沿着光具座移动 10cm后,然后移动光源的位置,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关于成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靠近凸透镜,光源靠近凸透镜,可能成缩小的像 B、光屏靠近凸透镜,光源远离凸透镜,可能成放大的像 C、光屏远离凸透镜,光源靠近凸透镜,可能成放大的像 D、光屏远离凸透镜,光源远离凸透镜,可能成缩小的像20.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甲、乙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长方体均匀实心物块,其中各边长关系为a:b:c=3:5:4,已知两物块的密度关系为 2ρ甲=ρ乙,物块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p1 , 物块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p2;若将两物块均向右翻转 90°,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Δp1和Δp2 , 则( )
A、p1:p2=2:3, Δp1:Δp2=1:2 B、p1:p2=2:3, Δp1:Δp2=2:1 C、p1:p2=3:2, Δp1:Δp2=1:2 D、p1:p2=3:2, Δp1:Δp2=2:1二、填空题(第21-29题每空1分,第30题每空2分,共26分)
-
21. 降噪耳机具有减少噪声干扰,提升听觉体验的作用。(1)、声波进入人耳,在形成听觉。(2)、佩戴降噪耳机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3)、若瞬间将耳机的音量调到最大值,有可能损伤人耳结构中的。22. 如图为一款多功能手杖,撑开可以当座椅,折叠后可当拐杖。
(1)、该产品的坐垫设计成加大版,内有凹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减小压强,从而提高舒适度。(2)、该产品的手柄上有花纹,这样设计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 , 从而提高安全性。(3)、拐杖静止放置于地面时,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为一对平衡力。23. 兴趣小组同学在“拓展课”中对光学的有关实验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1)、小科利用3只相同的蜡烛和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如图甲),当A烛焰的像恰好落在B蜡烛位置时,观察到“B蜡烛被点燃”的现象。若要观察到“C蜡烛被点燃”,则需要将玻璃板的位置调整为下图中的____。A、
B、
C、
D、
(2)、小科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乙,恰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小科用易拉罐制成如图丙的针孔照相机,若仅将“圆孔”改变成“方孔”孔的大小不变,则像的形状(填“会”或“不会”)改变。
24. 小科在进行“凸透镜”学习时,尝试画出了平行光经过两个凸透镜的光路图。
(1)、据图可知,凸透镜1的焦距(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凸透镜2的焦距。(2)、若撤去凸透镜2,将凸透镜1固定在20cm处,在光具座0cm的位置放上一个“F”字光源,在凸透镜右侧放上一个光屏,调节“F”字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光屏可在20~120cm之间任意移动,光屏上是否能出现清晰的像?若能,请写出像的性质;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5. 如图所示,在两个大小均为50N的压力F1和F2的作用下,中间重为20N的木块恰能匀速下滑,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N。若保持压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不变,用一个力竖直向上拉木块,木块恰能匀速向上滑动,则该拉力的大小为N。
26.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用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向左、右两边拉物体M,使M匀速直线向右运动,如果甲的示数为12牛,乙的示数为13牛,则M受力(填“平衡”或“不平衡”),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
27. 饮水机控制出水的一个重要部件就是“聪明座”。水桶就是倒扣在聪明座上的,聪明座的下面是一个蓄水箱,打开出水阀时,水从聪明座的出水口流入蓄水箱,再从出水阀流出,同时空气从聪明座的进气口进入水桶,如图所示。关闭出水阀后,当水淹没“聪明座”的进气口时,水就不再流出,从而保证蓄水箱中的水位保持在“聪明座”的进气口位置。
(1)、“聪明座”做成锥形,可使水桶与“聪明座”的接触面积变大,使水桶对“聪明座”的压强(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化”)(2)、 当蓄水箱中的水面刚好淹没聪明座的进气口时,在的作用下,水桶中的水不会继续流入蓄水箱中。(3)、使用一段时间后,桶内水位高度降低,此时水桶底上方A 处气体的压强与桶外大气压相比(填“偏小” “偏大”或“相等”)。28. 两个相同的烧杯甲和乙,装有等量的水,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一块捏成实心,一块捏成碗状,分别放入烧杯中至静止,一块沉于水底,一块浮于水面(如图),则两块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浮甲(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F浮乙;甲容器内液面高度乙容器内液面高度。
29. 如图,实心正方体A、B的材质与表面粗糙程度相同,且mA:mB=1:8,A、B叠放于水平地面,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种情况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 , 水平推力F甲:F乙=。
30.(1)、如图甲,凸透镜主光轴水平,平面镜与主光轴的夹角为一束光线沿竖直方向射向平面镜,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经凸透镜折射的光路图。
(2)、如图乙,用向右上方与水平成 角的1000N的力拉一个小车,请在图中做出这个拉力的示意图。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
3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科所在的小组的同学们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为了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中玻璃板应该选择____。A、薄无色玻璃板 B、厚无色玻璃板 C、薄茶色玻璃板 D、厚茶色玻璃板(2)、小科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她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下图所示的1、2、3幅图中,号(填数字)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3)、如图所示,小科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最好选用____。A、
B、
C、
D、
(4)、实验结束后小科突发奇想,他把一张不透明的纸片紧贴在玻璃板背后,他(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32. 小科同学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探究;【提出猜想】猜想一: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猜想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实验器材】氢气充气机(可给氢气球充气)、台式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白纸、金属盒、细线若干;
【实验装置】

【操作步骤】
步骤①: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如图1),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用大小为F 的力向左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步骤②: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如图2),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用大小为F的力向左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步骤③:再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用氢气充气机往氢气球中充气,使台式测力计示数与步骤①中的示数相等,用大小为F的力向左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实验数据】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金属盒总重力 G/N
台式测力计示数 F1/N
弹簧测力计示数 F2/N
1
4.8
4.8
1.8
2
4.8
3.2
1.2
3
6.4
4.8
1.8
(1)、实验中是通过来改变金属盒总重力的;(2)、实验中(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白纸;(3)、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猜想正确。33. 小科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时,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在制作该装置时,小科手头有两块形状相同的橡皮膜,将相同的小球放在两种橡皮膜上时形变程度不同,如图乙所示,则小明应选择橡皮膜(填“A”或“B”)。覆盖在该装置金属盒表面;当小科用于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时,发现U型管(管内装的是水)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几乎不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2)、解决了问题后,测得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实验序号
液体
深度h/ cm
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
U型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cm
1
水
3
朝上
2.6
2
水
6
朝上
5.4
3
水
9
朝上
8.2
4
水
9
朝下
8.2
5
水
9
朝左
8.2
6
水
9
朝右
8.2
分析3、4、5、6次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同一深度,液体内部某一点向的压强相等。
四、分析计算题(第34题6分,第35题8分,共14分)
-
34. 随着5G信号的快速发展,5G无人物品派送车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图所示,这是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的四轮5G 无人配送车,空载时质量为500千克。已知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均为100平方厘米,配送车在水平路面上受到的阻力始终为车辆总重力的0.1倍。求:
(1)、配送车空载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所需的牵引力。(2)、配送车空载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3)、某次配送车装上货物后,对水平路面的压强为4×105帕时,求货物的质量。35. 如图甲所示,一个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重50N,底面积为水的深度h1=36cm,现将物块A放入其中,物块A 漂浮在水面上,如图乙所示,此时容器内水的深度当再给物块A 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时,物块A 恰好浸没在水中且静止,水未溢出,如图丙所示此时容器内水的深度 g取10N/ kg。求:
(1)、图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图甲中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3)、物块A的质量;(4)、力F的大小。五、附加题(10分)
-
36. 如图,一盛水容器的底部放有一块平面镜。它与容器底部的夹角为一条光线以入射角从空气射向水面,折射角为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能够射到平面镜的表面,那么,这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再从水射入空气中的折射角是。
37.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用 来计算。如图所示,人的重力为600N,木板的重力为400N,人与木板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现人用水平拉力拉绳子,使他和木板一起向左匀速运动,则人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 方向是。
38. 血管变细是“高血压”病的诱因之一。为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可做一些简化和假设:设血液通过一定长度血管时受到的阻力f与血液流速v成正比,即f=kv (其中k与血管粗细无关),为维持血液匀速流动,在这血管两端需要有一定的压强差。设血管内径为时所需的压强差为Δp,若血管内径减为d2时,为了维持在相同时间内流过同样多的血液,此时血液的流速是原来的倍,血管两端的压强差必须变为原来的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