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图形的位似-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0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与△A'B'C'是位似图形,则位似中心为( )
A、点 M B、点 N C、点O D、点 P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是位似图形,位似中心为点 . 若点的对应点为 , 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A、 B、 C、 D、3. 如图1,以O为位似中心,作出的位似 , 使与的位似比为2:1.图2和图3分别为珍珍和明明的作法,两人的作法均保证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珍珍正确 B、只有明明正确 C、两个人都正确 D、两个人都不正确4. 如图, 与 是位似图形,点 是位似中心,若 的面积为 4,且 ,则 的面积为( )
A、6 B、8 C、9 D、12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 , 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 , 把缩小,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A、 B、 C、或 D、或6.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 个单位长度,以点 为位似中心,在网格中画 ,使 与 位似, 的对应点分别为 ,且 与 的位似比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点 的坐标为 B、 C、 与 的周长之比为 D、 与 的面积之比为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把线段 AB放大后得到线段CD.若点A(1,2),B(2,0),D(5,0),则点A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 )
A、(2,5) B、( , 5) C、(3,5) D、(3,6)8. 如图1,正方形绕中心O逆时针旋转45°得到正方形 , 现将整个图形的外围以O为位似中心得到位似图形如图2所示,位似比为 , 若整个图形的外围周长为16,则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为( )
A、 B、 C、 D、二、填空题
-
9. 如图,线段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 , , 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缩小为原来的后得到线段 , 则端点的坐标为 .
10.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A(2,4),B(3,0),在第一象限内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把△OAB缩小为原来的 , 则点A的对应点A' 的坐标为 .11. 如图,四边形 AEFH与四边形 ABCD 是位似图形,位似比为且四边形 AEFH的周长为 30cm.则四边形 ABCD的周长为cm.
12. 如图,四边形与四边形位似,其位似中心为点O,且 , 则 , = .
13. 如图,点 , , 以为位似中心,将放大倍,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
三、解答题
-
14. 图 1,图 2 均为由边长为 1 的正六边形构成的网格,每个正六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称为格点三角形.请用无刻度直尺按要求画出图形.
(1)、在图 1 中画出将 绕点 逆时针旋转 后的 (保留作图痕迹并请标注字母).(2)、在图 2 中画出两个大小不一的格点三角形,要求与 相似但不全等(请涂填阴影).1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顶点坐标分别是 .
(1)、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在轴的左侧,画一个 , 使它与位似,相似比是2;(2)、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16. 如图,在正方形格纸中.
(1)、请在正方形格纸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 , , 并写出点坐标;(2)、以坐标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在第一象限内将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 并写出点的对应点的坐标;(3)、若线段绕原点旋转后点的对应点为 , 写出点的坐标.17. 视力表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蕴含着一定的数学知识.下面我们以标准对数视力表为例,来探索视力表中的奥秘.
用硬纸板复制视力表中所对应的“E”,并依次编号为①,②,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将②号“E”沿水平桌面向右移动,直至从观测点O看去,对应顶点 , , O在一条直线上为止.这时我们说,在处用①号“E”测得的视力与在处用②号“E”测得的视力相同.
(1)、探究图中与之间的关系,请说明理由;(2)、若 , ①号“E”的测量距离 , 要使测得的视力相同,求②号“E”的测量距离 .18. 如图,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
(1)、直接写出关于轴对称的三个顶点的坐标;(2)、画出绕点逆时针旋转后的;(3)、以点为位似中心,在网格中画出的位似图形 , 使与的相似比为.1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 , .
(1)、画出先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的 , 并写出点的坐标;(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所给的方格纸纸中(不能超出方格纸)画一个 , 使它与的相似比为 , 并写出点的坐标;(3)、在内有一点 , 按(1)与(2)的方式得到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20. 阅读与思考探索位似的性质
利用图形计算器或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工具,可以很方便地将图形放大或缩小,还可以探索位似的性质.
小明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尝试用“观察—猜想-验证—应用”的方法进行探究,步骤如下∶如图(1),任意画一个△ABC,以点O为位似中心,自选新旧图形的相似比为k,得到△A´B´C´.

图(1)
第一步,度量对应边的长度,并计算它们的比值,发现结果与k的值相等.
第二步,以0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度量点A,A´的横坐标,并计算比值;分别度量点A,A´的纵坐标,并计算比值,观察比值与k的关系,发现它们相等.接下来对其他顶点进行相同的操作,得出相同的结论.
第三步,作线段 OA,OA´,OB,OB´,OC,OC´,度量它们,发现的结论是:_________.
第四步,任意改变△ABC的位置成形状,发现上面探究得出的结论仍然成立.
于是,小明总结并得出了位似的性质.
任务∶
(1)、第三步发现的结论是: . .(2)、已知图(1)中A(6,2),A´(9,3),B(3,3),S△ABC=2,则点B´的坐标是 , S△A´B´C´= .(3)、如图(2),以点A为位似中心,画出与矩形 ABCD的相似比为0.75的一个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