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0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条件中,一定能判定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的是(   )
    A、都含有一个50°的内角 B、都含有一个70°的内角 C、都含有一个80°的内角 D、都含有一个100°的内角
  • 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DC=BAC , 那么补充下列条件后不能判定ADCBAC相似的是( )

    A、CA平分BCD B、DAC=ABC C、AC2=BCCD D、ADAB=DCAC
  • 3. 已知PABC的边AC上一点,连接BP , 则下列不能判定ABPACB的是(       )
    A、ABP=C B、APB=ABC C、ABAP=ACAB D、ABBP=ACBC
  • 4. 下列四个三角形中,与如图所示的△ABC 相似的为(   )

    A、 B、 C、 D、
  • 5.  在矩形ABCD中,AB=5AD=3EF分别是边ABCD的中点,CPDE于点PBP的延长线交AD于点G , 则GD的长是(   )

    A、2512 B、2.5 C、3 D、125
  • 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两边OA,OC 分别在x轴和y轴上,并且OA=5,OC=3.若把矩形OABC 绕着点O逆时针旋转,使点A 恰好落在BC 边上的点A1处,则点C的对应点 C1的坐标为(    ).

    A、95125 B、12595 C、165125 D、125165
  • 7. 如图,点 D 为 ABC 边 AC 上一点(可与点 A 重合),已知 AC=8,BC=10 .以点 B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 AB,BC 于点 M,N ;再以点 D 为圆心,BM 长为半径作弧,交 AC 于点 P(点 P 在点 D 下方);最后以点 P 为圆心,MN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 Q ,连结 DQ 并延长且交 BC 于点 E .以下 4 个结论:①CDE=B ;②DCAC=ECBC ;③CE 的最大值为 325 ;④若 D 为 AC 中点,则 BMBA<25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二、填空题

  • 8. 如图,DEBC , 若DB=3AB=EC=5 , 则AE的长为

  • 9. 如图,在三角形纸片中,∠A=80°,AB=6,AC=8.将△ABC沿图示中的虚线剪开,剪下的阴影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的有(请在横线上填上符合条件的序号)

  • 10.  如图,点 B,D,E 在一条直线上,BE 与AC相交于点F, ABAD=BCDE=ACAE.若∠BAD=21°,则∠EBC 的度数为.

  • 11.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AB上一点,AEBE=56 , 连接DE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E , 过点AAGECDE于点G , 若AG=10,则CE的长为.

  • 12. 在ABC中,CA=CBAB=23CEAB , 点D为CB上一点,DB=4CD , 连接AD交CE于点M,作ACD关于AD的对称图形AC'D , 若DC'//CE , 则ME为.

三、解答题

  • 13. 如图,BDAC相交于点P,连接BCAD , 且1=2AD=3DP=2CP=1 , 求BC的长.

  • 14. 如图,在ABC中,DAB边上的点,已知ADC=ACB

    (1)、求证:ADCACB
    (2)、若AD=2AC=3 , 求SACDSBCD的值.
  • 15. 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平分∠DAB,∠ADC=∠ACB=90°,E为AB的中点,

    (1)、求证:AC2=ABAD
    (2)、若AD=4AB=6 , 求ACAF的值.
  • 16.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 =8,AD=4,E 是边DC 上的任一点(不包括端点 D,C),过点 A 作AF⊥ AE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 F,设DE=a.

    (1)、求BF 的长(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
    (2)、 连结EF 交AB 于点G,连结GC.当GC∥AE 时,求证:四边形 AGCE 是菱形.
  • 17. 如图,AB//CD,AC,BD 交于点 E ,过点 E 作 EF//AB 交 BC 于点 F .已知 AE=BC,CE=3 .设 CF=x,AE=y .


    (1)、求 y 关于 x 的函数表达式。
    (2)、若 CF=2, AB=8 ,求 CD 的长.
  • 18. 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连接DE.有以下四个条件:AED=BBDE+C=180°ADAB=AEACADAC=DECB

    (1)、请你从中任选一个条件,使得ABCAED , 并说明理由.

    注:如果选择多个结论分别作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2)、在(1)的前提下,若点EAC中点,AE=2AD=6 , 求线段AB的长.
  • 19. 小明利用刚学过的测量知识来测量学校内一棵古树的高度.一天下午,他和学习小组的同学带着测量工具来到这棵古树前,由于有围栏保护,他们无法到达古树的底部B,如图所示.于是他们先在古树周围的空地上选择一点D,并在点D处安装了测量器CD,测得ACD=135°;再在BD的延长线上确定一点G,使DG=5米,并在G处的地面上水平放置了一个小平面镜,小明沿着BG方向移动,当移动到点F时,他刚好在小平面镜内看到这棵古树的顶端A的像,此时,测得FG=2米,小明眼睛与地面的距离EF=1.6米,测量器的高度CD=0.5米.已知点F、G、D、B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EF、CD、AB均垂直于FB,则这棵古树的高度AB为多少米?(小平面镜的大小忽略不计)

  • 20. 如图(1),在矩形ABCD中,AD=nAB , 点M,P分别在边AB,AD上(均不与端点重合),且AP=nAM , 以APAM为邻边作矩形AMNP , 连接AN,CN

    【问题发现】

    (1)如图(2),当n=1时,BMPD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CNPD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

    【类比探究】

    (2)如图(3),当n=2时,矩形AMNP绕点A顺时针旋转,连接PD , 则CNP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就图(3)给出证明;若变化,请写出数量关系,并就图(3)说明理由.

    【拓展延伸】

    (3)在(2)的条件下,已知AD=4,AP=2 , 当矩形AMNP旋转至C,N,M三点共线时,请写出线段CN的长并说明理由.

  • 21. 综合与实践

     

    【问题提出】

    勾股定理和黄金分割是几何学中的两大瑰宝,其中"贵金分割"给人以美感.课本第56页这样定义"黄金分割点":如图1,点P将线段AB分成两部分(AP>BP) , 若BPAP=APAB , 则称点P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这个比值称为黄金比.

    (1)、【初步感知】

    如图1,若AB=1 , 求临金比APAB的值.

    (2)、【类比探究】

    如图2,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AD将ABC分割成两个三角形(SADD>SACD),若SACDSABD=SABDSABC , 则称AD为ABC的黄金分割线.

    ①求证:点D是线段BC的黄金分割点:

    ②若△ABC的面积为4,求△ACD的面积.

    (3)、【拓展应用】

    如图3,在ABC中,D为A,B上的一点(不与A,B重合),过D作DE∥BC,交AC于E,BE,CD相交于F , 连接AF并延长,与DE,BC分别交于M,N.请问直线AN是ABC的黄金分割线吗?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