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一中学等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 积累与运用(24分)

  • 1. 阅读

    步入初中,我们来到了人生的又一个驿(    )站,也攀上了语文学习的又一级台阶。随着语文课本徐徐打开,广阔的生活而卷也在我们的人生中缓缓展开。聆听老舍的温情叙述,我们一同欣赏水藻中终年(    )蓄的绿意;伫立于刘湛秋静(mì)清冷的秋雨中,我们感悟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伴随史铁生深切的怀念,我们体味到了他与母亲(jué)别后内心那深深的愧疚:触摸鲁迅温馨的回忆,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纯粹的情感……

    语文就是一座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就是一幅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____,____。在语文的世界里,我们切忌不要走马观花,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总之,有了语文,我们的成长定会一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1)、请你帮小语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驿站    ②器    ③静(mì)    ④(jué)别

    (2)、小语想写一个排比句来表达对语文的感受,但只写出来两句,请你仿照前面的句式在空白的横线处帮他补写一句。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成长定会一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解说:语句中“美不胜收”中“胜”字的意思是:美好的。

    B、语文就是一座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

    解说: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C、我们切忌不要走马观花,停留在文字的表面。

    解说:这句话有语病。

    D、语文就是一座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就是一幅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

    解说: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 2. 学校七年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任务。
    (1)、同学们搜集了有关交友的古典诗文、名言警句和名人故事,并整理成如下表格,请把横线处内容补充完整。

    古典诗文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名宫警句

    名人故事

    割席断交③

    (2)、作为此次活动的策划人,请你参照示例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举办“青春友约”演讲比赛

    活动二: ①

    活动三: ②

    (3)、“青春友约”演讲比赛将于本周三在学校大礼堂举行,作为学生会干事的你将通过电话邀请语文张老师莅临现场并担任评委,请把你的邀请内容写在下面。
  • 3. 古诗文默写。
    (1)、 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4)、还有各种花的香,。(朱自清《春》)
    (5)、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6)、 ,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7)、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两句写白日和黑夜、新年和旧年的交替,气象阔大,蕴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 4.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月夜溪庄访旧

    柴望

    山山明月露,何处认梅花?

    石室冷凝水,溪流白似沙。

    清吟幽客梦,华发故人家。

    相见即归去,已应河汉斜

    【注】①柴望,宋末元初诗人。②故人:与“幽客”同指溪庄老友。③河汉斜:银河西斜,指黎明。

    (1)、本诗标题中的哪个字是诗眼,为什么?
    (2)、 “石室冷凝水,溪流白似沙”被称为“写月佳句”,这句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 5.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战!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范式字巨卵,少游于太学 , 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宇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俱以白母请设馔以俟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姑言,尔何敢信之谈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至,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注释】①太学:京城最高学府。②告:告假。③白:告诉。④馔(zhuàn):饭食。⑤升堂:登上大厅。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汝南张劭为友     陈太丘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 B、共克期日     去后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C、    公欣曰《咏雪》 D、尽欢别    俄雪骤《咏雪》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②二年之别,千里结育,尔何敢信之诚也?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后 期 方 至 元伯 俱 以 白母 请 设馔 以 候之

    (4)、【甲】文,在元方眼中,友人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乙】文在张劭眼中,范式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回答。【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陪伴的那个夏天

    胡炎

        ①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夏天。
        ②我的高考成绩不理想,仅高出本科录取线3分。稍有闪失就会名落孙山。我的忐忑在暑热里不断发酵,我开始失眠,一点胃口也没有。不久,我就瘦得皮包骨头了。
        ③父亲长年在外,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陪爸爸到乡下转转吧。”父亲说。
        ④我不大情愿,但又不愿让父亲失望。我们骑着车,一直到了郊区。父亲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总骑在我前面。后来,我们到了一条河边。说是河,水却枯了,裸露的河床是一片开阔的沙滩。对岸一片树林,蔚萧郁郁的。父亲说:“咱们到那儿乘凉。”沙子被日头烤得炭一样烫,脚刚踏上去,就被烫得跳起来。
        ⑤我下意识地调柃车头。父亲说:“都大男子汉了,还那么娇气?”说着,自顾自在前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我无奈地跟随,脚上的感觉渐渐只剩下了热。半个小时后,父亲上了岸,向我招手,给我加油。我也上岸了,一霎间,我有点想哭。
        ⑥树林的确是个好地方,而且有风,把疲惫一点点地舔了去。坐下来伸出双脚,才知父亲和我都有了轻撒的灼伤。父亲说这算个什么呀,他小时候天天就这样光脚跑。但是他还是掐了一些草,揉碎了敷在我的脚上。过了会儿,父亲变戏法似的从沙子里扒出一颗花生来。这是农民收割遗留下的。轻轻一㗑,由于沙子的烘烤,竞格外香甜。
        ⑦我们不停地在沙土里翻拣着,找到了不少花生,品尝了一顿天然的美味。

        ⑧父亲说:“现在感觉怎样?”

        ⑨我笑了笑。我很久没有这么轻松地笑了。

        ⑩父亲说:“再难的事,一咬牙,也就挺过来了。”

        ⑪休息了一阵后,父亲还未尽兴。我们骑上车,又启程了。
        ⑫这次,我们进了一片农民收摘后的果林。父亲说:“这树上肯定还有果子,你能给爸爸摘一个解解渴吗?”我点点头。我很快发现一个果子,但长得很高。我爬到粗大的树杈上,再爬,树枝越来越细,心里越来越虚。这时,父亲在下边叫我:“下来吃果子啦。”我循声望去,父亲的手里竟托着好几个果子!我爬下树,心灰又自惭。父亲拍拍我的头:“长果子的树不止一棵,总有适合你摘的,人活着,怎么能一棵树上吊死呢?”
        ⑬我默然无语。
        ⑭第二天,父亲走了,我的心情却好了些。我开始冷静地想一些事情,比如落榜后该怎么走,理想的院校未录取该怎么办。我有了思路,心中渐渐踏实了。
        ⑮一段日子后,父亲又回来了。父亲拎着网,说:“咱们去河里捉鱼吧。”
        ⑯我们沿着过去经常捉鱼的河走着。该下网了,可父亲说:“往上游走。”这是我极熟悉的一条河,却又是我极陌生的一条河。人工的防护堤没了,代之以古朴的桑树、老槐。水清得像空气一样透明,螃蟹在临水的洞口和水中的石块上悠然地爬行……

        ⑰我有些沉醉了。

        ⑱父亲说:“多走几里路,不一样了吧?”
        ⑲我使劲点点头。忽然,父亲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估,递给我。我接过来,意外的惊喜让我一下子痴得手足无措:我按第一志愿被录取了,未运之神站在了我的身边!
        ⑳父亲说:“祝贺你,孩子!以后,还要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追求无止境啊。”

    (1)、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夏天父亲陪我做的事:穿过河床去树林乘凉→①→在收搞后的果林找果子→②→父亲给我录取通知书

    我的心情变化:无奈→轻松→惭愧→③→④→惊喜

    (2)、按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树林的确是个好地方,而且有风,把疲惫一点点地舔了去。(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②父亲拍拍我的头:“长果子的树不止一棵,总有适合你摘的,人活着,怎么能一棵树上吊死呢?”(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3)、请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形象。
    (4)、文章中父亲教给了儿子很多的人生道理。阅读④-⑱段,请选择其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条,并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 7.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接地气”的爱国主义教育,实现日常课堂内外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度融合,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具体验性,更鲜活。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可以避免“单一式”讲授,通过参与国庆节升旗仪式、观看神舟十二载人飞行等重大活动,实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立场表达的“组合式”发声,让爱国情怀渗透到青少年的血液中。

    爱国主义教育关键要使受教育者激发“爱”的情怀,要充分运用好载体尤其是人文资源。比如,依托祖国自然人文景观和重大工程开展教育,通过宣传展示,体验感受等多种方式,引导人们领略壮美河山,投身美丽中国建设。同时,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富有价值内涵的民俗文化活动,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

    (“钢胶文明网”《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更鲜活》)

    【材料二】

    无论文字叙事、文艺表演还是电影创作,近年来,这些文艺作品频频“出圈”。从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到扶贫主投律热播剧《山海情》,从聚焦国家历史文化名㺳的《文脉春秋》到脱贫攻坚壮丽画卷《山河锦绣》,从用匠心传承经典的《典籍里的中国》到能“百世流芳”的文艺演出《伟大征程》,真实“地还原出细针密线勾连起的人物关系,从细腻的表达中捕捉到先辈的神韵。他们近在咫尺,引起“强国一代”的强烈情感共鸣。

    (“南通网”《精品“频频出圈”,主旋律激越昂扬》)

    【材料三】

    下图是以某省12座城市1800名中学生为样本搜集的数据。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现状、特点及教育策略》)

    (1)、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受教育者“爱”的情怀。 B、“单一式”讲授缺乏体验性,用于爱国主义教育是无效的。 C、近年来,一些主旋律激越昂扬的文艺作品频频“出圈”。 D、文艺创作者真实与细腻的表达能够缩短观众与作品的距离。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信息。
    (3)、爱因主义教育可以有哪些形式?请结合材料一、二简要概括。

四、名著阅读(6分)

  • 8. 根据《朝花夕拾》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表格提供信息,按要求填空。

    《朝花夕拾》

    人物描写:生得黄而矮,没有名字,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摆“大”字,懂许多规矩。

    ①人物: 

    主题:《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请列举一个文中十分荒谬愚昧的孝道故事。

    ②故事: 

    情节:抬神像、吹都都、背《鉴略》

    ③篇目:《

    (2)、假如你的好朋友小语还没有读过《朝花夕拾》,她因听说这本名著有点难懂就打算放弃,请作为好朋友的你重新向她推荐此书,并写两点推荐理由,让她不会错过与经典之约。

五、作文(50分)

  • 9. 初中生活的画卷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丝感动。

    请以“    ▲    带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