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4二次函数的应用之几何相关存在性问题(培优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06 类型:同步测试

一、直角三角形存在性

  • 1. 如图,已知抛物线y=x2+ax+c(a0)x轴交于点A(10)和点B , 直线y=x+2过点B且与y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F为直线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D , 连接DCDF , 当FDC是直角三角形时,求出点F的坐标.
  • 2.    抛物线y=ax2+bx-4(a0)x轴交于点A(-2,0)B(4,0) , 与y轴交于点C , 连接BC.P是线段B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BC重合) , 过点Py轴的平行线交BCM , 交x轴于N , 设点P的横坐标为t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用关于t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M , 求PM的最大值及此时点M的坐标;
    (3)、过点CCHPN于点HSBMN=9SCHM
    求点P的坐标;
    连接CP , 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Q , 使得CPQ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y=ax2+x+m(a≠0)的图象与 x 轴交于 A、 C 两点, 与y轴交于点B,其中点B坐标为(0,-4),点C坐标为(2,0).

    (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点D是直线AB下方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连接AD、BD,探究是否存在点D,使得△ABD的面积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点 P 为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使得△PAB 为直角三角形,请求出点 P 的坐标

二、等腰三角形存在性

  • 4. 【问题背景】

    如图,抛物线y=x2+bx+c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OA=OC=3 , 连接AC

    【知识技能】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构建联系】

    (2)在AC下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N , 过点NNDy轴,交AC于点M , 交x轴于点D , 当点N的坐标为多少时,线段MN的长度最大?最大是多少?

    (3)在y轴上找一点Q , 使得ACQ为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

  • 5. 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B(30)C(03)两点.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当y3时,x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 , 使△MOB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为A(30)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 , 顶点为D , 其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E

    (1)、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2)、连接ACADCD , 试判断AD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点P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APC的面积记为S , 求S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4)、在线段AC上,是否存在点F , 使AEF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三、等腰直角三角形存在性

  • 7. 如图,抛物线y=ax22ax1y轴交于点C . 已知抛物线顶点纵坐标为2 . 点P在此拋物线上,其坐标为(mn)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1m2时,结合图象,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
    (3)、若此抛物线在点P左侧部分(包括点P)恰有三个点到x轴的距离为1.

    ①求m的取值范围.

    ②以PC为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CQ , 当点Q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 8. 如图1,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点A(3,0)、B(﹣1,0),与y轴交于点C , 点Px轴上方抛物线上的动点,点Fy轴上的动点,连接PAPFAF

    (1)、求该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2)、如图1,当点F的坐标为(0,﹣3),过点Px轴的垂线,交线段AF于点D , 求线段PD长度的最大值;
    (3)、如图2,是否存在点F , 使得△AFP是以点A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9. 如图,抛物线y=ax2+bxA(40)B(13)两点,点CB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过点B作直线BHx轴,交x轴于点H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求ABC的面积;
    (3)、若点M在直线BH上运动,点Nx轴上运动,当C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点N的坐标为

四、平行四边形存在性

  • 10. 已知:如图,抛物线y=ax2+4x+c经过原点O(0,0)和点A(3,3)P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x轴的垂线,垂足为B(m,0) , 并与直线OA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点P在直线OA上方时,求线段PC的最大值;
    (3)、过点A作AD⊥x轴于点D,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A、C、D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1. 如图,抛物线y=12x2+mx+n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 , 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D , 已知A(10)B(40)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点E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E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相交于点F , 当点E运动到什么位置时,CBF的面积最大?求出CBF的最大面积及此时E点的坐标;
    (3)、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 , 使得以ACD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2. 如图1,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交x轴于点A,点B,交y轴于点C,过点A的直线AD与抛物线交于点D(4,5).

     

    (1)、请确定直线AD的解析式;
    (2)、连接BC,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D于点E,交线段BC于点F.

    ①如果点P在第四象限的抛物线上运动,当PE=3PF时,求点P的坐标;

    ②设直线AD与y轴的交点为G,如图2,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以点C,G,E,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3. 如图,抛物线y=x2+bx+c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OA=OC=3 , 顶点为D

    (1)、求此函数的关系式;
    (2)、在AC下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N , 过点N作直线ly轴,交AC于点M , 当点N坐标为多少时,线段MN的长度最大?最大是多少?
    (3)、在对称轴上有一点K , 在抛物线上有一点L , 若使ABKL为顶点形成平行四边形,求出KL点的坐标.

五、菱形存在性

  • 1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4(a0)经过点(16) , 与x轴交于点A(40) , B两点,与y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是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PDy轴交AC于点D,求PD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3)、将该抛物线沿x轴向右平移52个单位长度得到新抛物线y' , 新抛物线y'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M,点N是直线AC上一点,在平面内确定一点K,使得以CMNK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CN为边的菱形,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K的坐标,并写出求解点K坐标的其中一种情况的过程.
  • 1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点,与y轴交于点C(0,3) , 点A在原点的左侧,点B的坐标为(3,0) , 点P是抛物线上一个动点,且在直线BC的上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BPC的面积最大?请求出点P的坐标和BPC面积的最大值.
    (3)、连接POPC , 并把POC沿CO翻折,得到四边形POP'C , 那么是否存在点P , 使四边形POP'C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12x2+bx+cx轴于A(40)B两点,交y轴于点C(04)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点P是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y轴的平行线交AC于点E , 过点PAC的平行线交x轴于点F , 求PE+22PF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3)、将该抛物线y沿射线CA方向平移22个单位长度得到新抛物线y1 , 点G是新抛物线y1的顶点,点M为新抛物线y1的对称轴上一点,在平面内确定一点N , 使得以点CG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MG为边的菱形,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N的坐标,并写出求解点N的坐标的其中一种情况的过程.

六、矩形存在性

  • 17. 如图,抛物线y=ax2+2x+c的对称轴是直线x=1 , 与x轴交于点AB(3,0) , 与y轴交于点C , 连接AC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已知点D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DDMx轴,垂足为点MDM交直线BC于点N ,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N , 使得以ACN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已知点E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F , 使以点BC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七、正方形存在性

  • 18. 如图,抛物线经过点A(10)B(50)C(0103)三点,设点E(xy)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且在x轴下方,四边形OEBF是以OB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

    备用图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点E(xy)运动时,试求平行四边形OEBF的面积S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面积S的最大值
    (3)、是否存在这样的点E , 使平行四边形OEBF为正方形?若存在,求E点,F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相交于点C(0,-3)且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P是抛物线上位于第四象限的一点,点D(0,-1),连接BC、DP相交于点E,连接PB.若△CDE与△PBE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
    (3)、M、N是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分别过点M、N作直线BC的垂线段,垂足分别为G.H.是否存在点M,N、使得以M,N、G、H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若存在,求该正方形的边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