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1勾股定理的探究培优练习(一)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06 类型:同步测试

一、折叠问题

  • 1. 如图,Rt△ABC,∠A=90°,将△ABC沿DE翻折,使得点C与点B重合。若AB=6,AC=8,则折痕 DE 的长为( )

     

    A、4 B、154 C、5 D、254
  • 2. 长方形ABCD中,AB=4BC=3PAD上一点,将ADP沿BP翻折至EBPBECD相交于点GPECD相交于点O , 且OE=OD

    ①求证:DP=EG②求AP的长

  • 3. 如图1,在RtABC中,ACB=90°BC=4 , 点D在AB边上运动,CDB沿着CD折叠得到CDB' , 直线CB'与直线AB相交于E点.

    (1)、如图2,若AC=3CB'AB , 求CE的长度;
    (2)、当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AC的值;
    (3)、若AC=3EDB'为钝角三角形,直接写出BD长度的取值范围.
  • 4. 已知在直角三角形ABO中,OA=8OB=6 , D为斜边AB中点,C为边OA上一点.

    (1)、OD=   
    (2)、如图1,连结BCOD于点E.当CBO=BAO时:

    ①求证:ODBC

    ②求BEO的面积.

    (3)、如图2,连结CD , 将ACD沿着CD折叠得到A'CD . 当A'DABO的一边平行时,求AC的长度.
  • 5. 如图,在△ABC中,ACB=90°AB=5cmBC=3cm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射线AC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

    (1)、把△ABC沿着过点P的直线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请求出此时t的值.
    (2)、是否存在t值,使得AB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现把△ABC沿着直线BP翻折,当t为何值时,点C翻折后的对应点C'恰好落在直线AB上.

二、全等构造法(一线三等角、旋转手拉手)

  • 6. (1)如图1,ABCCDE中,B=E=ACDAC=CDBC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8ED=4 , 求BE的长.

    (2)如图2,在ABC中,ABC=60°BC=6 , 以AC为边在ABC外部作等边ACD , 连接BD , 求BCD的面积.

    (3)如图3,四边形ABCD中,ABC=CAB=ADC=45° , 若ACD面积为21且CD的长为8,求ABD的面积.

  • 7. 如图1,P是等边ABC内一点,连结AP,BP . 将线段BP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P' , 连结CP'

    (1)、求证:APBCP'B
    (2)、如图2,连结CP,PP'

    ①当APB=130° , 且CP'P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出CPB的度数.

    ②当PB=2,AB=6 , 且PBCP'时,请直接写出点A到点P'的距离.

三、手拉手构造

  • 8. 已知P为等边 ABC内一点, PA=1,PB=2,APB=150,则 PC=.

  • 9. 如图, P 是等边三角形 ABC 内一点,将线段 AP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 AQ ,连接 BQ .若 PA=6PB=8PC=10 ,则四边形 APBQ 的面积为.

四、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

  • 10. 如图,在ABC中,ABC=90°,AC=13,BA=5 , 点P从点C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CAB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t>0

    (1)、BC=            
    (2)、求斜边AC上的高线长.
    (3)、①当P在AB上时,AP的长为             , t的取值范围是                .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点P在BCA的角平分线上,则t的值为             

    (4)、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直接写出PAB是以AB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时t的值.
  • 11. 如图,已知ABC中,B=90°AB=8cmBC=6cm , P、Q是ABC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从点A开始沿A→B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 , 点Q从点B开始沿B→C→A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 , 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

    (1)、出发2秒后,求PQ的值;
    (2)、从出发几秒钟后,PQB第一次能形成等腰三角形?
    (3)、当点Q运动到CA上时,求能使BCQ是等腰三角形时点Q的运动时间,求出t的值.

五、新定义三角形

  • 12. 如果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恰好等于这边的长,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梦想三角形”.

    (1)、如图,在ABC中,AB=AC=5BC=2 . 求证:ABC是“梦想三角形”.
    (2)、在RtABC中,C=90°AC=6 . 若ABC是“梦想三角形”,求BC的长.
  • 13. 定义:如果经过三角形一个顶点的线段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另外一个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相等,那么这条线段称为原三角形的“和谐分割线”,例如: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就是一条“和谐分割线”.

    (1)、判断命题真假:等边三角形存在“和谐分割线”是______命题;(填“真”或“假”)
    (2)、如图2,在Rt△ABC中,C=90°B=30°AC=3 , 试探索Rt△ABC是否存在“和谐分割线”?若存在,求出“和谐分割线”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3,在ABC中,A=42° , 若线段CDABC的“和谐分割线”,且BCD 是等腰三角形,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B的度数.
  • 14. 根据以下素材,探索解决问题.

    如何作出“倍角三角形”?

    素材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两倍,则称这样的三角形为“倍角三角形”

    问题解决

    项目操作

    如图1ABC中,AB=ACA=36° , 请将ABC分成两个小三角形,使得其中一个小三角形是“倍角三角形”,并标注该“倍角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项目探索

    ABC是倍角三角形,A>B>CB=30°AC=42 , 求ABC面积.

    项目拓展

    如图2ABC的外角平分线AD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 , 点ECA延长线上,若AE=ABAB+AC=BD , 请你找出图中的倍角三角形,并进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