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直角坐标系两点距离公式的应用-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02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已知A(2,a)B(b,3)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两个点,ABx轴,且点B在点A的右侧.若AB=5 , 则(    )
    A、a=3b=3 B、a=3b=7 C、a=2b=2 D、a=8b=2
  • 2. 点P34到原点的距离为(     )
    A、5 B、4 C、3 D、3
  • 3. 已知A(24)B(24) , 那么线段AB的长度是( )
    A、4 B、6 C、8 D、无法确定
  •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5,6),B(3,-4),经过点A 的直线a与x轴平行,如果点 C 是直线a上的一个动点,那么当线段 BC 的长度最短时,点C 的坐标为(    )
    A、(6,3) B、(-4,-5) C、(3,6) D、(-5,-4)
  • 5.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1,2)C(3,2)D(3,1) , 一只瓢虫从点A 出发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ABCDA循环爬行,问第2022秒瓢虫在(   )处.

    A、(1,1) B、(1,2) C、(1,2) D、(3,2)
  •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点A2,1O为原点,P是坐标轴上的一个动点,若以点POA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动点P的个数为(     )
    A、8 B、6 C、4 D、2
  • 7. 如图,直线y=kx+6过点A(1,a) , 且与x轴交于点B(2,0) , 点Cy轴上的一个动点,则ABC的周长的最小值是(       )

    A、32+10 B、33+10 C、52+35 D、35+210
  • 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0a)B(b24b)C(2a30)0<a<b<24 , 若AOC的对称轴是直线OB , 且AB=BC , 则a+b的值为(  )
    A、15或21 B、9或11 C、15或20 D、15或19

二、填空题

  • 9. 在直角坐标平面中,已知A2,aB1,a , 那么AB=
  • 10.  

    (1)、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M是直线y=-x上的动点,过点M作MN⊥x轴,交直线y=x于点N,当MN≤8时,设点 M 的横坐标为m,则m 的取值范围为.
    (2)、如图②,有一种动画程序,屏幕上正方形区域ABCD 表示黑色物体甲,其中A(1,1),B(2,1),C(2,2),D(1,2),用信号枪沿直线y=2x+b发射信号,当信号遇到区域甲时,甲由黑变白,则b的取值范围为时,甲能由黑变白.
  • 11. 如图,在RtABC中,C=90°AC=2BC=3 . 将ABC沿射线CB平移得到A'B'C' , 将AB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D , 连接DA'DB'ABC的平移过程中,A'B'D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 12.   五个边长为 1 的正方形如图摆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过 a,0,3,3 的一条直线将这五个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 a 的值是.

  • 1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1)B(05)C(01) , 点D与点A关于y轴对称,连接BD , 在边AB上取一点E , 在BD的延长线上取一点F , 并且满足AE=DF , 连接EF交边AD于点G , 过点GEF的垂线交y轴于点H , 则点H的坐标为

三、解答题

  • 14. 【阅读理解】

    我们知道,任意两点关于它们所连线段的中点成中心对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Px1,y1Qx2,y2的对称中心的坐标为x1+x22,y1+y22

    【观察应用】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10,1P22,3的对称中心是点A , 则点A的坐标为             

    (2)另取两点B1.6,2.1C1,0 . 有一电子青蛙从点P1处开始依次关于点A,B,C做循环对称跳动,即第一次跳到点P1关于点A的对称点P2处,接着跳到点P2关于点B的对称点P3处,第三次再跳到点P3关于点C的对称点P4处,第四次再跳到点P4关于点A的对称点P5处,……则P3P8的坐标分别为            

    【拓展延伸】

    (3)求出点P2023的坐标,并直接写出在x轴上与点P2023 , 点C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的坐标.

  • 15.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在平面内两点P1x1,y1P2x2,y2 , 其两点间的距离P1P2=x1x22+y1y22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或平行于坐标轴时,两点间距离公式可简化为P1P2=x2x1P1P2=y2y1
    (1)、已知A2,3B4,5 , 试求A、B两点间的距离;
    (2)、已知A、B在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点A的纵坐标为6,点B的纵坐标为2 , 试求A、B两点间的距离.
    (3)、已知一个三角形各顶点坐标为A0,6B3,2C3,2 , 请判定此三角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4)、已知一个三角形各顶点坐标为A1,3B0,1C2,2 , 请判定此三角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 16. 【定义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m,0)B(0,n)两点,若存在点C使得ABC=90° , 且AB=BC , 则称点C为m的“等垂点”.

    例如:在A(1,0)B(0,1)C(1,0)三点中,因为ABC=90° , 且AB=BC , 所以点C为1的“等垂点”.

    【探究应用】

    (1)点A(2,0)B(0,2) , 则C(2,4)____________2的“等垂点”(填“是”或“不是”).

    (2)如图1,若点A(4,0)B(0,3) , 则点C是4的“等垂点”,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3)如图2,若一次函数y=3x5上存在5的“等垂点”,求5的“等垂点”C 的坐标.

    【拓展提升】

    (4)若在直线y=kx+b(k>0)上存在无数个5的“等垂点”,且直线y=kx+b(k>0)与x轴交于点E,与y轴交于点F,点M在线段EF上,点PEOF内,EP=4OP=3 , 连接MP , 设EM=a , 直接写出EPM面积S关于a的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