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启新学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10月月考科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如图为盲人在“阅读”盲文。关于盲人感受外界信息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盲人“阅读”盲文时,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是皮肤 B、盲人无法形成视觉的原因可能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有缺陷 C、感觉是在大脑形成的 D、盲人“阅读”盲文时,是利用听觉
  • 2. 学习科学知识时,可以将自然现象的发展按先后顺序联系起来,构建流程图便于我们理解和掌握。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 B、视觉的形成:光线→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C、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植株生长→受精→传粉→开花→结果 D、胚胎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母体→脐带→胎盘→胚胎
  • 3. 如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B、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 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D、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 4. 每年的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提醒全球人类注意爱护自己的耳朵。下列生活中有关对耳朵的保护措施及其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游泳时戴上泳帽盖住耳朵预防耳内进水,防止①外耳道发炎 B、减少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和减小音量,保护②鼓膜免受损伤 C、谨慎用药,防止药物破坏③,使其不能接受刺激,导致耳聋 D、上呼吸道感染后及早治疗,防止病菌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
  • 5. 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中弹奏悠扬的《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元宵祝福。关于琴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悦耳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B、琴声通过声波从空间站传回地面 C、用力拨琴弦,琴声的音调变高了 D、观众形成听觉的部位在耳蜗
  • 6. 高架道路的路面通常铺设“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B、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 7. 如图,一束红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a点处形成一个红色光斑。现保持入射光位置、方向及三棱镜位置不变,仅将红光改为紫光(已知紫光偏折程度大于红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紫色光斑仍在a点处 B、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紫色光斑在a点上方 C、将光屏向右平移,紫色光斑仍可落在a点处 D、将光屏向左平移,紫色光斑仍可落在a点处
  • 8. 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  )

    A、倒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正立、放大的像
  • 9.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金子闪闪发光”说明金子是光源 D、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射紫外线来控制电视机
  • 10. 反光板是摄影常用器材,其一侧表面涂有光滑的反光涂层,可以反射光,另一侧无反光涂层,通常为黑色(如图)。下列反光板摆放方式能使拍摄对象的面部更亮的是(  )

    A、 B、 C、 D、
  • 11. 如图所示是安山古道上古桥的倒影。下列光学现象中与古桥倒影的原理相同的是( )

    A、弯曲的铅笔 B、猴子捞月 C、日食现象 D、雨后彩虹
  • 12. 小科学习光学知识后,整理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结构图。小科补全后应为(   )

    A、①凸面镜;②光的直线传播;③正立虚像 B、①凸透镜;②光的直线传播;③正立虚像 C、①凸透镜;②光的直线传播;③正立实像 D、①凸透镜;②光的色散;③正立实像
  • 13. 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玻璃砖并穿过,其光路如图所示。关于四个角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α1>γ1 B、α2>γ2 C、α1=α2 D、γ12
  • 14.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 D、MM’的右边是玻璃
  • 1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25cm时,蜡烛所成的像 ( )
    A、只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只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只可能是正立放大的像 D、倒立放大、倒立缩小或等大的实像都可能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8小题26空,每空2分,共52分)

  • 16. 今年年初“南方小土豆”、“广州砂糖橘”带火了哈尔滨这座古老的城市,独特的冰雪城堡体验和特色美食圈粉无数。其中冻梨最受欢迎,它外表是黑乎乎硬邦邦的(图1),也是白色的。冻梨咬起来特别脆,口感比较细腻,甜中带酸,别有一番风味。

    (1)、品尝冻梨,汁水甜中带酸的味觉形成部位是 
    (2)、冰还可以制成我们所学的透镜。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图2)。“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透镜的 位置。
  • 17. 如图所示是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鸟鸣器发声是由空气产生的,用力吹气可以改变声音的。根据声源的差异,鸟鸣器可以与小提琴、笛子、鼓这三种乐器中的归为一类,若想发出尖锐的声音棉签应向(选填“上”或“下”)移动。

  • 18. 如图所示,让一束阳光通过棱镜产生了七色光,A是光,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点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比较明显,因为具有热效应。

  • 19. 如图所示是一只小鸟正在飞离水面时的情景,小鸟向上飞行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小鸟飞行到距水面2m时,小鸟与它在水中的像相距m;站在岸边的人能从各个角度观察到飞行的小鸟,是因为发生了光的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 20. 《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造成“看不见”的原因是光的。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 处后加适量水,从A 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 处,用激光笔从A 点向(填字母)处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 处看到像的位置将(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 21. 2023年4月7日,时值暖春时节,以老一辈著名法学家、人民教育家高铭暄先生名字命名的“高铭暄学术馆”在浙江玉环正式落成开馆,成为文化新地标。

    如图所示是小玉在参观过程中用相机记录的学术馆正面的样子。用相机拍照时,镜头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应二倍焦距;照相机底片上的像是(填像的性质);小玉想拍摄范围更大的远景照,镜头、底片、学术馆三者的相对位置变化情况是:镜头远离学术馆,底片镜头(填“靠近”或“远离”)。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3小题12空,每空2分,共24分)

  • 22.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实验器材有:可旋转的光屏(如图甲所示,光屏的A、B两部分均可绕轴ON旋转)、平面镜和激光笔。如图乙所示,将光屏立放在水平放置的镜面上,让激光笔发出的光沿光屏A入射到O点。

    (1)、图乙中,旋转光屏A到位置1时,为了观察到完整的光路,光屏B需旋转到的位置(填序号);通过以上操作过程可知,要观察完整的光路,光屏A、B两部分旋转后要处于
    (2)、记录多次实验光路,进一步研究发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关于转轴ON对称,直线ON叫作法线,根据法线可以确定的位置关系。
  • 23. 甲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乙图是用蜡烛和烧瓶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甲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
    (2)、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填字母)。
    A、从玻璃板后观察蜡烛 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 C、A与B都需要
    (3)、实验乙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填像的性质)。
    (4)、实验中,不改变蜡烛的位置,把甲中M玻璃板和乙中烧瓶分别都竖直向上移,则甲和乙所成的像的位置如何变化?答:
  • 24.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碰到以下两种情况:

    ①让三束平行光射向透镜,移动右侧的光屏,结果在距离透镜10cm处,看到光屏上一个亮点。

    ②将激光束换成蜡烛,一边移动点燃的蜡烛,一边移动光屏,记下的实验数据,见表:

    实验序号

    物距u/ cm

    像距 v/ cm

    像的大小

    1

    40.0

    13.0

    缩小

    2

    30.0

    18.0

    缩小

    3

    20.0

    20.0

    等大

    4

    15.0

    30.0

    放大

    5

    12.0

    50.0

    放大

    根据以上情况:

    (1)、该凸透镜的焦点是cm。
    (2)、当蜡烛距离透镜中心60cm时,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v为____。
    A、10cm-13cm B、13cm-18cm C、18cm-20cm
    (3)、将物体由距离凸透镜40cm处匀速移动到距离凸透镜20cm处,所用的时间为2s,物体移动的平均速度 物体的像移动的平均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____。
    A、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 B、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 C、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 D、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
    (5)、该同学取下自己的近视眼镜,把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某个位置,移动光屏后在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当他拿掉自己的眼镜后,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移动(选填“左”或者“右”)。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18分)

  • 25. 夏天的一个傍晚,小郑站在池塘边看到了水中有一轮弯弯的月亮.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运用光学知识作图说明,小郑能看到水中月亮的原理.(以图中月亮中的黑点作为“点光源”,画出光学原理图,保留作图痕迹)
    (2)、小郑观察水中的月亮和空中的月亮,发现大小一样,且水中的月亮比空中的月亮更暗一些,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 26. 完成符合条件的光路图。
    (1)、如图所示,画出光发生反射时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如图,用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 27. 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管长1020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在水中的声速大约是1500m/s求:
    (1)、若金属管内装满水则通过水传播的声音是第几声?(选填1、2或3)
    (2)、敲击结束后通过空气传播听到声音需要多少秒?
    (3)、该金属中的声速。
  • 28. 降噪耳机是指采用某种方法防治噪声污染的耳机。小明购买了某品牌的降噪耳机,佩戴耳机但未启动开关时,能够透过耳机听见外界的噪声,但比未佩戴耳机时响度较低。启动耳机后,外界的噪声瞬间“消失”。小明对此感到好奇,查找获得以下资料。

    资料一:一列声波遇到与它相反的反相声波时会互相“抵消”(声波波长和速度相同的声波可以“抵消”),如图1所示,从而无法引起鼓膜振动;

    资料二:降噪耳机内部含有降噪芯片,该芯片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请根据以上信息,结合降噪耳机的构造和所学知识解释降噪耳机防治噪声污染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