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应用-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29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如图,折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直角,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已知BC=12, ∠B=30°则 DE的长为( )

    A、3 B、3.5 C、4 D、4.5
  • 2. 如图,ABC中,D为AB中点,E在AC上,且BEAC . 若DE=5 , 则AB的长度是(     )

    A、7.5 B、8 C、10 D、12
  • 3. 如图,在ABC中,ACB=120°AC=BC=4 , 动点D在线段AB上,以CD为边在右侧作等腰CDE , 使DCE=120°DC=EC , 点FBC边上动点,连接EF , 则CEF周长的最小值为(     )

    A、63 B、4 C、4+3 D、2+23
  • 4. 如图,在ABC中,AC=1AC边上的中线BD=2 . 过点A作AEBC于点E,记BE长为x,BC长为y.当x,y的值发生变化时,下列代数式的值不变的是(     )

    A、x+y B、xy C、xy D、x2+y2
  • 5. 如图,已知RtABCRtDBARtEAC , 其中点FGH分别为斜边BCBAAC的中点,连接DGAFEH . 则线段DGAFEH的数量关系是(       )

       

    A、2AF2=2DG2+EH2 B、2AF2=DG2+2EH2 C、AF2=DG2+EH2 D、2AF2=DG2+EH2
  • 6. 如图,已知OP平分AOBAOB=60°CP=2CPOAPDOA于点D,PEOB于点E.如果点M是OP的中点,那么DM的长是(        )

    A、1 B、2 C、3 D、23

二、填空题

  • 7. 如图,在RtABC中,ACB=90° , 将RtABC沿DE对折,使点B与点A重合,若CAD=DAEAB=4 , 则AC的长度是

  • 8.  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中线,DE∥BC,CE平分∠DCB,BC=12,AC=16,则DE的长是.

  • 9. 如图,在 ABC 中,AB=AC,BC=4,AHBC 于点 H,BMAC 于点 M ,并且点 N 是 AB 的中点,HMN的周长是 10+2 ,则 AH 的长是

  • 10. 如图,在RtABC中,ABC=90°AB=6CB=23 , 点D是线段AC中点,BFACDEAB , 下列结论:①AEDBFD . ②EFB为等边三角形.③DG=32 . ④SDFBE=23 . 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 11. 如图,在ABC中,ADBC边上的高线,CEAB边上的中线,DGCE于点G,且EG=GC . 若BEC=126° , 则B的度数是

  • 12. 如图,已知ABCAD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O是AC的中点,点D在射线BO上,连结OE,EC , 则ACE= , 若AB=1 , 则OE的最小值=

三、解答题

  • 13.  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AB=1.5。D为斜边AB的中点,连结CD。求AC,CD的长。

  • 14. 如图,在ABC中,ACB=90°B=30°AD平分CAB

    (1)、若BD=6 , 求CD的长;
    (2)、若EAB的中点,连接CEAD于点F , 求证:AD垂直平分CE
  • 15. 如图,已知∠CAB=90°,AD,AE分别是△ABC的高线和中线.

    (1)、若AB=5,AC=12,求AE和AD的长;
    (2)、若∠B=52°,求∠DAE.
  • 16. 如图(1),已知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M,N分别是线段BC,DE·的中点.

    (1)、求证:MN⊥DE.
    (2)、连结DM,ME,猜想∠A 与∠DME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3)、当∠BAC 变为钝角时,如图(2),上述(1)(2)中的结论是否都成立?若结论成立,直接回答,不需证明;若结论不成立,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