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52.0分。
-
1. 如图所示是原子物理史上几个著名的实验,关于这些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中间没有偏转的为射线,电离能力最强 C、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遏止电压和光的强度无关 D、链式反应属于轻核的聚变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质子 B、氡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一定只剩一个氡原子核 C、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子的频率成正比 D、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揭示了光是一种电磁波,而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反映了光的粒子性3. 如图所示是户外露营中使用的一种便携式三脚架,它由三根完全相同的轻杆通过铰链组合在一起,每根杆均可绕铰链自由转动。将三脚架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吊锅通过细铁链挂在三脚架正中央。三根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 , 吊锅和细铁链的总质量为m,支架与铰链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则( )
A、每根杆中的弹力大小为 B、每根杆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C、减小θ时杆对地面压力增大 D、减小θ时杆对地面摩擦力增大4. 利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常用的一种数学物理方法。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像(、、、分别表示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B、乙图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C、丙图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D、丁图可求出前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5. 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从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三点,已知 , , 且运动员经过、两段的时间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求出间的距离 B、不能求出运动员经过段所用的时间 C、不能求出运动员的加速度 D、不能求出运动员经过、两点的速度之比6. 如图所示,在一次训练中,冰壶(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沿虚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垂直进入四个完全相同的矩形区域,离开第四个矩形区域边缘的E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冰壶从A点运动到E点和从B点运动到E点的时间分别为和 , 则与之比为( )
A、 B、 C、 D、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有以下几种说法: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当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则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8. 如图所示,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现有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都静止。则地面对物体、物体对物体、物体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 B、、、 C、、、 D、、、9. 孔府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采用了瓦片屋顶,屋顶结构可简化为如图,弧形瓦片静止在两根相互平行的倾斜椽子正中间。已知椽子与水平面夹角均为θ,瓦片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每根椽子对瓦片的摩擦力大小为 B、每根椽子对瓦片的支持力大小为 C、椽子对瓦片支持力的合力大小为 D、椽子对瓦片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10. 如图所示,用一轻绳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的小球静置在光滑的半圆柱体上,小球的半径远小于半圆柱体截面的半径 , 绳长度为 , 长度为的杆竖直且与半圆柱体边缘相切,与水平面夹角为 , 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 , 下列表达式表示绳对小球的拉力是( )
A、 B、 C、 D、11. 如图所示,P为光滑定滑轮,O为光滑轻质动滑轮,轻绳跨过滑轮,左端与物体A相连,右端固定在杆Q上,重物B悬挂在动滑轮上。将A置于静止在粗糙水平面的斜面体上,轻绳段与斜面平行,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杆Q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斜面体与物体A仍保持静止状态,待动滑轮静止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轻绳中拉力减小 B、物体A与斜面体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C、斜面体与地面之间的弹力增大 D、斜面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12. 如图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圆柱体,现在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完全相同的圆柱体B,不计一切摩擦,将A缓慢向左移动(B未与地面接触) , 则在此过程中A对B的弹力F1、墙对B的弹力F2 ( )
A、F1变小、F2变小 B、F1变小、F2变大 C、F1变大、F2变大 D、F1变大、F2变小13. 如图所示,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固定在晾衣杆的A、B两点。衣服通过衣架的光滑挂钩挂在轻绳上,同时衣服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定风力F,平衡后将结点B缓慢上移,绳子中的拉力将( )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保持不变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0分。
-
14.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V~6V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了计算加速度,最佳的方法是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B.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取其倾角α,用a=tanα求出加速度
D.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电源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设A点为计时起点

①C点的瞬时速度vC=m/s,
②小车的加速度a=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5. 某同学想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现有如下实验器材:一重物、木板、白纸、图钉、刻度尺、细绳套和一只弹簧测力计a。
(1)、为了完成实验,他找来一根轻弹簧b,用刻度尺和弹簧秤测量轻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作出如图甲所示图像,根据图像,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N/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又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贴有白纸的木板竖直固定,弹簧测力计a上端悬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重物Q,测出重物Q的重力G,如图乙所示;
②将轻弹簧b的右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拉轻弹簧的左端,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如图丙所示。测量轻弹簧b的和读出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并在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三条细线的方向;
③根据图甲求出轻弹簧b的弹力,在白纸上作出各力的图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否成立;
④改变弹簧的拉力,进行多次实验。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细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B.弹簧可以贴在木板上
C.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时,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⑤改变弹簧的拉力时,发现两次结点O的位置与P刚好在同一直线上,如图丁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二次弹簧测力计a示数较大 B.两次弹簧测力计a示数相同
C.第二次弹簧b的长度一定更长 D.第二次弹簧b的长度可能不变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77.0分。
-
16. 如图所示,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 弹簧AB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 原长分别为。弹簧与物块、地面均不拴接。初始状态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取。求:
(1)初始状态下,物块1距离地面的高度;
(2)若对物块1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使物块1恰好离开弹簧A,此时物块1距离地面的高度。
17.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1 kg 的物体置于倾角θ =37°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 , sin37°=0.6 ,cos37°=0.8)
(1)、如图甲所示,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作用于物体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上滑,求大小;(2)、如图乙所示,改用水平推力作用于物体上,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求大小。18. A、B 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向右匀速运动,B 车在 A 车前,A 车的速度大小为 v1=8m/s,B 车的速度大小为v2=20m/s,如图所示。当 A、B 两车相距 x0=28m 时,B 车因前方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2m/s2 , 从此时开始计时,求:(1)A 车追上 B 车之前,两者相距的最大距离;
(2)A 车追上 B 车所用的时间;
(3)从安全行驶的角度考虑,为避免两车相撞,在题设条件下,A 车在 B 车刹车的同时也应刹车的最小加速度。
19. 一重为G的圆柱体工件放在V形槽中,槽顶角α=60°,槽的两侧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槽与工件接触处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大小为μ=0.25,则:(1)要沿圆柱体的轴线方向(如图甲所示)水平地把工件从槽中拉出来,人至少要施加多大的拉力?
(2)现把整个装置倾斜,使圆柱体的轴线与水平方向成37°角,如图乙所示,且保证圆柱体对V形槽两侧面的压力大小相等,发现圆柱体能自动沿槽下滑,求此时工件所受槽的摩擦力大小。(sin 37°=0.6,cos 3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