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巩固提升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2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正常人在每天摄入 800 g食物和1200 mL水的情况下,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的量大致如图所示。消化液通过导管流入消化道,则消化道中消化液含量最多的部分是    (    )

    A、口腔 B、食管 C、 D、小肠
  • 2. 在学习消化系统相关知识后,小虞同学制作了“胃的名片”来介绍胃的相关知识。下列名片中各序号的填写不正确的是 (  )

    A、①-消化 B、②-消化酶 C、③-脂肪 D、④-胃酸
  • 3. 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所示为淀粉消化过程模型,“剪刀①”“剪刀②”分别代表两种消化酶,其中“剪刀①”出现在消化道的(   )

    A、口腔、胃 B、口腔、小肠 C、胃、小肠 D、小肠、大肠
  • 4. 其他条件适宜,探究pH对小麦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该淀粉酶的最适pH为13

    ②由图可推断,该淀粉酶在pH=3时比pH=5时活性低

    ③在一个反应体系内,将pH连续从7升至13,淀粉的剩余量变化会逐渐减慢

    ④在一个反应体系内,将pH连续从13降至7,淀粉的剩余量变化会逐渐增快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5. 大多数酶的化学成分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类 D、核酸
  • 6.  某同学为测定某未知固体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实验方案、步骤和结果如下表:

    食物小块

    淀粉酶溶液

    蛋白酶溶液

    振荡摇匀

    37℃恒温

    食物小块的变化

    0.1克

    4毫升

    b毫升

    30分钟

    无明显变化

    a克

    0毫升

    c毫升

    30分钟

    食物块消失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c处数值分别为0.1、 0、4 B、将蛋白酶溶液换成胰液,仍能得出实验结果 C、该食物的主要成分为淀粉 D、将温度调整为0℃,仍然能得出实验结果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消化才能被吸收且能为人体供能的营养素:糖类,脂肪,膳食纤维 B、含有酶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胰液,胆汁 C、能消化蛋白质的消化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唾液淀粉酶 D、消化系统可以分为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胃,小肠,大肠都属于消化道
  • 8. 如图所示为某加酶洗衣粉包装袋上的说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该洗衣粉较易清除蛋白质类污渍 B、该洗衣粉可用来洗涤所有衣料 C、衣服充分浸泡后可提高该洗衣粉的去污效果 D、在温水中,蛋白酶的活性更强
  • 9. 试管内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
    A、胰液、肠液、胆汁 B、胃液、胆汁 C、唾液、胃液、肠液 D、肠液、胃液
  • 10.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有利于大量分泌胆汁 B、②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有利于暂时储存食物 C、③离小肠比较接近,有利于消化液快速进入小肠 D、④是大肠,其肠壁较薄,有利于吸收水分
  • 11. 人发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摄取的食物不能被消化 B、胃肠蠕动减慢 C、人体活动减少 D、消化酶活性受影响
  • 12. 肠道显微胶囊是一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设备(如图),是用半合成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做成。患者将智能胶囊吞下后,它即随着胃肠肌肉的运动节奏依次通过消化道的各个结构,同时对经过的胃肠道进行连续摄像。结合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显微胶囊依次经过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B、显微胶囊进入结构④时,结构④的蠕动属于物理消化 C、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②,②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D、结构⑥内含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 13.  糯米子排被食用进入人体后,需要在各类消化酶的作用下代谢,才能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糯米中的淀粉在肠液、胰液中的淀粉酶作用下发生分解 B、子排中的蛋白质在肠液、胰液中的蛋白酶作用下发生分解 C、油脂里的脂肪在胆汁中的脂肪酶作用下发生分解 D、酶的作用受温度影响,低温和高温都可能导致其活性降低
  • 14. 如图是一段小肠(a)、环形皱襞(b)及小肠绒毛(c)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猪小肠内表面结构时需要将一段小肠横向剪开 B、a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参与食物的消化 C、环形皱襞b只增加小肠消化表面积,与吸收无关 D、c内的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由多层细胞构成
  • 15.  布洛芬是常见的消炎止痛药物,使用说明书上写着“温水服用”“饭后或与食物一起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等提示语。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高温可能导致药物成分发生变化 B、布洛芬可以在胃中被彻底消化吸收 C、温水服用可以帮助药物更好地溶解与吸收 D、布洛芬可以通过循环系统到达指定部位,抑制疼痛

二、填空题

  • 16. 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反应前、反应时、反应后的过程。

    (1)、图中代表酶的是。(填字母)
    (2)、图中1和2反映出酶具有性。
  • 17. 近年来奶茶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标配”,浙江省消保委对26种奶茶样品检测结果:糖的平均含量高达10.5克/100毫升。过多摄入糖类是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重要诱因。
    (1)、糖类在人体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2)、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过多,多余部分会转变为导致肥胖。
    (3)、2025年3月,国家卫健委提出实施“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请提出一条能够帮助“减肥”的合理措施
  • 18. 模型可揭示现象和解释本质,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一些复杂的事物。在人体消化系统中,酶催化脂肪分解的过程模型如图,A代表 , 脂肪在A作用下最终分解物 , A在反应前后,具有化学性质不变的特性。该过程发生在 , 它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 19. 近期“脱氢乙酸钠食品添加剂”、“预制菜”等舆论风波一直未平息,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⑤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请写出与该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写出一点即可)。
    (2)、人体摄入的部分食品添加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器官(填名称)具有解毒功能。
    (3)、小丁长期吃高油预制菜,患上了慢性胰腺炎,请说出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
  • 20. 某药品部分说明书如图,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营养素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先后顺序,药品“内层包衣”里的酶是
    (2)、胰酶中的胰脂肪酶能帮助脂肪最终消化为
    (3)、该药品嚼碎后服用会影响药效,原因是
  • 21. 考场上的你,信心满满,大脑如陀螺般飞速运转,笔尖轻快地写下答案。这些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

    (1)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2)食物中不能直接被吸收的物质有三种,进入消化系统后,要逐步被消化。请参照图中两种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消化程度的示意曲线,绘出另外一种物质的消化曲线。

    (3)最终,脑细胞中的葡萄糖在氧气的作用下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这个过程属于作用。(选填“同化”或“异化”)

  • 22. 模拟实验能够让抽象复杂的事物变得直观易理解。小明尝试通过模拟实验来学习小肠的功能,在半透膜内分别加入淀粉浊液和葡萄糖溶液,并放入装有清水的甲、乙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碘液和葡萄糖试纸(已知该试纸为蓝色,与葡萄糖溶液接触后变黄色)。
    (1)、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请列举一点)
    (2)、实验中用半透膜模拟小肠,则清水模拟的是
    (3)、该实验能模拟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则该实验的现象是

三、实验与探究题

  • 23. 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小华进行了如图甲实验。请分析回答:

    步骤1:取10支试管,分为5组。每组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唾液淀粉酶溶液和2mL浓度为2%的淀粉溶液。

    步骤2:将每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振荡。

    步骤3:将装有混合溶液的5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25℃、35℃、45℃、55℃水浴中。

    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多孔瓷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已知碘液的颜色为棕黄色。

    (1)、小华认为该实验过程有一个错误,应在步骤2前添加步骤(填操作过程)。
    (2)、纠正该实验错误步骤后,进行正确操作。第1min时,1~5号试管取出的反应液与碘液混合后均呈蓝色,其原因是____。
    A、时间短,淀粉未完全分解 B、时间短,淀粉未分解
    (3)、多次取样观察,记录各组实验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物开始呈棕黄色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图乙所示。分析上述实验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唾液淀粉酶是一种蛋白质,在胃、肠中无效,最终被消化成 , 并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 24. 在日常饮食中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可有效减少人体脂肪的过量堆积。研究人员探究了魔芋膳食纤维对脂肪消化的影响。

    ①配制浓度分别为0、0.1%、0.3%、0.5%的四组魔芋膳食纤维溶液各 100mL。

    ②向各组溶液中分别加入5mL 玉米油,混合均匀,制成四组混合液。

    ③从四组混合液中各取30mL 分别加入4 个烧杯,按魔芋膳食纤维的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标记为A、B、C、D组。

    ④向各组分别加入20mL人工肠消化液,充分搅拌。37℃下反应2小时,每隔20分钟测量脂肪酸相对含量。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结果如图甲所示。

    (1)、脂肪主要在人体的中被消化(填消化道的名称)。
    (2)、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3)、根据图甲实验结果可知:魔芋膳食纤维能脂肪的分解。(选填“促进”或“抑制”)
    (4)、为什么魔芋膳食纤维会影响脂肪的分解?研究人员测量了上述实验完成时每组烧杯中脂肪微粒的直径,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推测,魔芋膳食纤维可能与(填消化液名称)的作用效果相反。
  • 25. 相较于天然酶,人工酶的催化效率更高、热稳定性更强,因而人工酶成为研究的热门对象。小科对人工 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是否和天然酶一样受到温度的影响进行以下研究:

    序号

    实验操作内容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1

    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2mL

    2

    控制不同的温度条件

    0℃

    (2分钟)

     35°C

    (2分钟)

     60°C

    (2分钟)

     100°C

    (2分钟)

    3

    加入等量的人工α-淀粉酶

    1mL

    1mL

    1mL

    1mL

    4

    加入等量的碘液

    1 滴

    1 滴

    1 滴

    1 滴

    5

    观察实验现象

    ++

    +

    不变蓝

    ++

    注:+、++表示蓝色程度

    请回答:

    (1)、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小科能得出结论:
    (2)、小科认为人工 α-淀粉酶最适宜的温度是60℃,你认为是否正确?应进行什么操作?
    (3)、小东认为小科的实验不够完善,请你协助他一起提出改进的方法
    (4)、小科发现很多洗衣粉中加入了多种类型的人工酶,以便能够去除油脂、血渍等多种类型的污渍,这体现了酶的
  • 26. 某品牌加酶洗衣粉包装袋上有使用方法提示:用温水浸泡。小嘉同学对该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已知该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蛋白酶和脂肪酶. 可以除去牛奶、鸡蛋等造成的污渍。研究方案如下:

    ①取6个烧杯并编号,分别量取500mL蒸馏水倒入其中,放入不同温度的水箱中保温。

    ②将等量新鲜蛋黄液,分别滴到7块白纱布上,用玻璃棒涂开形成大小、形状相同的污渍,然后放在太阳光下晒干。

    ③称取6份0.5g某品牌加酶洗衣粉。

    ④分别将制好的6块污染布和称好的洗衣粉放入6个烧杯中。

    ⑤用玻璃棒持续搅拌10min后取出,与无处理的污染布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记录如下:

    组别

    1

    2

    3

    4

    5

    6

    水浴温度

     0°C

     20°C

     40°C

     60°C

     80°C

     100°C

    污渍变化情况

    污渍无明显变化

    污渍颜色变浅,面积变小

    污渍完全消失

    污渍颜色变浅,面积变小

    污渍无明显变化

    污渍无明显变化

    (1)、实验中体现“控制单一变量”原则的操作是 。  (举一例即可)
    (2)、实验中是如何判断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
    (3)、80℃时,污渍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4)、根据表中有关数据判断,能正确表示温度对加酶洗衣粉中所含酶的催化效率的影响图像是____。
    A、 B、 C、 D、
  • 27.  淀粉酶的种类有多种。某兴趣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滤纸编号

    溶液成分

    1

    淀粉酶溶液

    2

    淀粉酶溶液+稀盐酸

    3

    淀粉酶溶液+稀碳酸钠溶液

    4

    稀盐酸

    5

    稀碳酸钠溶液

    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号为1-5号。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图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子。

    ②将培养皿置于37℃的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中,约1分钟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的碘液。

    ③实验结果发现: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区(即没有变蓝色的区域),其中3号周围的清晰区面积最大,4号和5号周围以及其余部位均显蓝色,

    (1)、 该小组研究的问题是
    (2)、4号和5号滤纸小圆片的作用是
    (3)、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会出现清晰区的原因是
    (4)、分析现象,小组成员推测:碱性越强,该淀粉酶催化作用越强。请你对这个推测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四、综合题

  • 28. 一天,某少年按如图所示时间就餐,在不刷牙的情况下口腔内液体的pH在一天中的变化如图所示:

    (1)、晚上不就餐时,口腔内 pH 一般维持在左右。
    (2)、口腔若经常保持酸性,容易患龋齿。若一天进行三次漱口,最佳的时间安排是____。
    A、三次吃点心前 B、三次吃点心后 C、早、午、晚餐前 D、早、午、晚餐后
  • 29. 近期“脱氢乙酸钠食品添加剂”、“预制菜”等舆论风波一直未平息,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⑤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请写出与该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写出一点即可)。
    (2)、人体摄入的部分食品添加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器官(填名称)具有解毒功能。
    (3)、小丁长期吃高油预制菜,患上了慢性胰腺炎,请说出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
  • 30. 胶原蛋白是一类动物蛋白质,目前市场上有各种胶原蛋白保健品,号称能唤醒肌肤、焕发青春。某胶原蛋白保健品的客服称:“胶原蛋白一部分会被转化为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但另一部分会直接被人体吸收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皮肤都需要胶原蛋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胶原蛋白通过口服,在(填消化道名称)被彻底消化成氨基酸。该场所也是人体营养物质主要的吸收场所,这与其(填序号)等特点有关。

    ①很长 ②有多种消化液 ③绒毛大大增加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面积④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2)、该客服的说法有什么不科学的地方? 。
  • 31. 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液①为 , 最终消化产物a是
    (2)、若⑤为肠液,则④为
    (3)、蛋白质的初步消化场所是 , 最终消化产物b是
    (4)、脂肪的消化场所是 , 最终消化产物 c是
  • 32. 某同学在体检时被告知肥胖,医生建议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

    营养物质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膳食纤维

    实际摄入量(克/天)

    260

    105

    75

    10

    推荐摄入量(克/天)

    236~307

    42~63

    71~95

    25~35

            

    (1)、下表是该同学日常营养摄入情况。

    ①糖类中的淀粉在图1中的(填字母)内彻底消化,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

    ②根据数据可知,该同学对营养物质中的实际摄入量超出了推荐摄入量,使能量供给大于消耗,因此导致肥胖。

    (2)、医生推荐该同学按照图2所示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调整饮食结构。请你据此在图3中为该同学选择最合理的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