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文翰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1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
1.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使世界变得更加巡礼多彩。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A、物质 B、物体 C、运动 D、实验2. 《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纺纱织布 B、伐木制舟 C、五谷酿酒 D、海水晒盐3. 空气中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其中气体a表示的是
A、氧气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氮气4. 下列有关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涉及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D、缓慢氧化因不放热而不易察觉5. 以下安全提示中,名称与图标不相符的一项是A、明火
B、护目镜
C、热烫
D、洗手
6. 活动小组在进行跨学科实践活动时,了解到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速的大小对空气质量的变化无影响 B、该小组缺少对CO2这一空气污染物的检测 C、空气质量指数数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若检测到二氧化硫超标,可能会导致酸雨7.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 B、铁丝 C、红磷 D、硫粉8.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B、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
C、
熄灭酒精灯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9.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有关联的是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氧气
支持燃烧
医疗急救
B
金刚石
硬度大
作装饰品
C
稀有气体
沸点低
制成多种用途电光源
D
酒精
可燃性
用作酒精灯的燃料
A、A B、B C、C D、D10. 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A、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B、分别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C、闻气味 D、观察颜色11.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C、无明显变化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12. 某化学小组同学提出:可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做出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反思评价13.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具有可燃性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氧气在低温下能变成淡蓝色的液体或固体14. 我国的化学和化工研究发展迅猛,一大批优秀的化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我国优秀化学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石油化工催化剂研发的是A、闵恩泽 B、徐光宪 C、屠呦呦 D、张青莲15. 下列图像符合其描述情况的是
A、图①表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进行二氧化锰质量的变化情况 B、图②表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进行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变化情况 C、图③表示: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仅向a试管中放入催化剂 D、图④表示: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时,容器内压强变化情况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45分)
-
16. 填空题(1)、写出下列元素或物质的化学符号:
铝 硫 水 氮气
(2)、写出需用到的仪器名称。1.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
2.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3.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的仪器是
17. 同学们,你们知道潜水用的钢瓶中装的是什么气体吗?其实,这种气体既不是氧气,也不是普通的空气,而是一种特殊的空气——人造空气。人造空气是将普通空气中的氮气除去后,把氧气和氦气按照1:4的比例混合起来制成。这种人造空气中的氦气,极难溶于水,可以防止潜水员从深海处上升体内恢复常压时产生氮气泡造成的“气塞症”。人造空气的密度只有普通空气的1/3,呼吸起来也比普通空气轻松得多,可以减轻人呼吸的困难,因此还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1)、人造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取大量氧气和氮气,这种方法是根据二者的不同,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介绍氮气的一种用途。(3)、潜水员水下作业时携带“人造空气”,是利用其中的氧气具有性质。(4)、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a.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
b.在“人造空气”中带火星的小木条会复燃
c.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可以用来制造电光源
d.氮气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氮气比氦气更难溶于水
(5)、自然界中能产生大量补充氧气的化学反应是(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18.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②(2)、制取氧气时若想收集较纯净氧气,收集装置应为(填字母),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3)、制取氧气时,大致分为以下几步:a加热试管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向试管中装入试剂,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后,固定在铁架台上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停止加热 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_
A、bcadef B、abcdef C、bcadfe D、abcdfe(4)、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时开始收集;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5)、实验时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写一个即可)19.为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本实验(图1)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并进行了相关探究。

【初步分析】
(1)写出图1中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若将红磷换成木炭,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图2中电热棒的作用是 , 与图1相比,图2实验的优点是(写一条)。
【继续实验】
查阅资料可知,足量红磷燃烧并不能耗尽空气中的氧气,老师建议用食品脱氧剂(可吸收氧气,减缓食品腐烂)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进行了如图3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胶塞将一端密封。
②如图3甲所示,将足量的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A。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并在脱氧剂的上端标为0。
③如图3乙所示,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将水滴的右端标为B。
④用刻度尺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AO/mm
AB/mm
526
110.0
(3)实验过程中水滴会向O点移动,这是因为食品脱氧剂吸收氧气,导致玻璃管内压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得出结论】
(4)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中测得的氧气含量为(结果精确到0.1%)
【交流讨论】
(5)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根据实验原理,在方便操作的前提下,实验中使用的玻璃管越(填“粗”或“细”),实验结果越精确。
20. 小红对暗紫色固体粉末A进行实验,固体C为黑色粉末,实验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1.过滤操作能将混合物中不溶于水和溶于水的物质分离出来
2.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B;C;D;(2)、写出无色溶液D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该反应氧化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3)、写出铁丝在气体B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现象E为 , 做实验时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为。21.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1)、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甲同学设计以下对比实验:实验1 将50mL浓度为6%过氧化氢溶液与1.0gMnO2均匀混合
实验2 将50mL浓度为6%过氧化氢溶液与1.0gCuO均匀混合
在相同温度下,通过测定 , 比较反应的快慢。
(2)、乙同学为探究双氧水的浓度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实验
双氧水质量(g)
双氧水浓度
二氧化锰质量(g)
收集时间(s)
1
100
6%
5
200
2
100
12%
5
100
3
100
18%
67
①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是(填字母),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g。

②相同条件下,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
(3)、丙同学为了探究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另一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步骤:1.选择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2.称取0.1克的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容器中
3.量取50mL浓度1%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容器中,记录一定时间内收集到气体体积
4.改变二氧化锰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时间/秒
生成氧气的体积/毫升
0.1克MnO2
0.2克MnO2
0.3克MnO2
0.4克MnO2
40
49
61
75
86
80
77
87
90
92
120
89
92
92
92
160
92
92
92
92
①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②实验中除了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和。在用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
③为完成本实验,应选择下图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中的组合是(选填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