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双溪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独立作业试题 科学(1.1-2.2)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2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金秋十月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校园处处甜香飘溢。我们能闻到空气中的桂花香气所依靠的感受器是 ( )
    A、味觉感受器 B、痛觉感受器 C、嗅觉感受器 D、视觉感受器
  • 2. 用手托起一本八年级下册《科学》书本所用的力约是( )
    A、0.3N B、3N C、30N D、300N.
  • 3. 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我们经常要进行噪声防治。下列措施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为 ( )
    A、道路两旁种植树木 B、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 C、机场工作人员戴耳罩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
  • 4.  “投壶”是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如图,投出的箭(用竹、木等制成)可以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 ( )
    A、手对箭有力的作用 B、箭的质量比较轻 C、箭具有惯性 D、箭受到重力的作用
  • 5.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
    A、行李箱下装轮子 B、冰壶表面打得很光滑 C、鞋底凹凸不平 D、气垫船运动
  • 6. 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 )
    A、 B、 C、 D、
  • 7.  “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作为青少年要爱眼护眼,科学用眼。下列图片中符合近视矫正前后的成像情况的组合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小 C、图丙中,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
  • 9. 在下图“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时用的硬纸板应选用粗糙的,目的是让光在纸板上发生漫反射 B、将纸板右半部分向后翻折,发现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消失了 C、多次改变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可以得出结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D、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不存在反射现象
  • 10.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潭清疑水浅”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 B、三月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漫反射 C、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湖面波光粼粼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 11. 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

    A、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而下降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 12. 如图所示,大人跟小孩掰手腕,很容易把小孩的手压到桌面上。若大人对小孩的力记为F1 , 小孩对大人的力记为F2 , 则( )

    A、F1运动大于 F2 B、F1先于 F2产生 C、F1后于 F2产生 D、F1和F2大小相等
  • 13. 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C、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D、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 14. 如图小车连杆顶端用细线悬挂一小球,小车连同小球沿着斜面匀速向上做直线运动,在忽略空气阻力时,小球的情景应该是图中的( )
    A、 B、 C、 D、
  • 15.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20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当u=6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18cm处的过程中,像变大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 16.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嗅觉的形成部位在 , 这是由于大脑对的结果。
  • 17. 口琴是用嘴吹气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它有上下两排小方格孔,装有多组自由振动的簧片,气流通过时,灵活的金属簧片振动发声,来回移动,吹吸不同的孔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如图所示为将口琴拆开后其内部的琴芯结构,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A区的铜片较薄、较短,而C 区的铜片较长、较厚。

    (1)、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口琴时,发生变化的是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填“快”或“慢”),图中低音区为区。
  • 18. 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 , 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对于流入市场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来辨别真伪;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 19. 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AE⊥CG,∠4=∠5,BH为入射光线,为折射光线,为界面,空气在界面的侧。(填“上”“下”“左”或“右”侧)

  • 20. 如图是元代王祯《农书》中描绘的农民使用扇车清选谷物的情景。农民快速摇动摇柄,扇轮转动产生气流,当把谷物倒入扇车时,谷物在力的作用下落入扇车,气流使枯瘪谷物从出风口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饱满的谷物由于惯性大不会被吹,到出风口,说明惯性大小与有关(填“速度”、“质量”)。
  • 21. 根据题意回答下面问题:

    (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指针要指向零刻度。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接触;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
    (2)、如图所示,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N。
    (3)、甲、乙两人各用10N的力沿相反方向拉同一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22.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每个重为20N。

    (1)、如图甲所示,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2)、如图乙所示,若将A、B木块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2的大小是N,此时A对B的推力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 23. 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所示)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该系统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仪表盘上的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

    (1)、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2)、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
    (3)、汽车平视显示系统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填“厚度”或“透明度”)。
    (4)、为避免成的像出现重影,厂方对前挡风玻璃进行了改造,应选用图中____(填字母)图所示的玻璃。
    A、厚度均匀 B、上厚下薄 C、上薄下厚
  • 24. 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如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向(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成的像向偏。
    (3)、小明用此光具座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的情况,当人眼看清眼前30cm处的物体时,凸透镜的位置、形状如图乙所示。如果将物体移至眼前50cm处,保持透镜(晶状体)、光屏(视网膜)之间距离不变,则应该换上更(填“薄”或“厚”)的凸透镜(凸透镜直径大小相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 25.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南南选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①在水平面上依次铺上毛巾、棉布、塑料板;②将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下滑至斜面底端,并继续滑行;③用数据传感器采集在 3 次实验中,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下滑至斜面底端,并继续滑行至静止时小车速度大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滑行至斜面底端时所需的时间均为t0,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请回答:

    (1)、由步骤②的信息可知,小车从同一高度静止下滑,每次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是的(选填“相同”、“不同”或“无法判断”)。
    (2)、从实验数据中,南南通过观察来比较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大小。
    (3)、若在平面上换上一种材料,使小车在其上运动时所受阻力为 0,则小车从斜面底端开始运动过程中速度将是怎样的?请在乙图中画出小车从斜面底部开始其速度 ν 随时间t 的变化图像。
  • 26. 小华和小明用钩码等器材进行物理实验探究:

    (1)、小华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如图甲所示。测量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方向调零。
    (2)、小明提出,测量钩码的重力时,应将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并让它处于状态,这时钩码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相互平衡。
    (3)、小华和小明继续用钩码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如图乙所示,两边挂上相同数目的钩码,小车保持静止,这样可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两个力 , 使用小车而不使用木块进行探究是为了减小对实验的影响。
    (4)、小华和小明继续使用图丙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他们将卡片从中间剪断,卡片将不能静止,可以探究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
  • 27.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铝块和木块的外形相同,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不动,铝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忽略滑轮的摩擦)

    (1)、图甲中,将铝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竖直向上拉测力计,当铝块沿水平方向做时,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F1为1.6N。
    (2)、图乙中,放在木板上的铝块和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测力计的读数如图所示。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3)、请你判断:图丙中铝块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甲中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

四、综合题(本题有5小题, 第28、30、32题各6分, 第29题8分, 第31题9分, 共35分)

  • 28. 如图是人耳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鼓膜接受声波刺激产生振动,然后通过外耳道传到内耳,刺激[8]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导到形成听觉。
    (2)、调查表明,当前中学生听力下降十分严重,我们需要养成科学的用耳习惯:感冒引起鼻咽部炎症,要及时就医,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 29. 2019年10月10日,江苏无锡发生了高架桥侧翻事故,高架桥掉落压住了3辆小车,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请根据相关力学知识回答问题:
    (1)、高架掉落是因为它受到重力作用,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重力的方向是
    (2)、事故中3辆被压小车,都发生了严重的形变,是因为力可以使
    (3)、小车行驶中,遇到突发事件,踩下刹车后车内司机和乘客身体前倾,是因为
  • 30. 完成符合条件的光路图。
    (1)、如图所示,画出光发生反射时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如图,用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画出表示电线对电灯6 N 的拉力的图示。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3年,荷兰的一个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据调查,在100km的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在100km到160km的范围内,人们却什么都没有听到,令人奇怪的是,在1300km的地方,人们却又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

    【材料二】声音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沿直线传播,一旦碰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往温度低的地方传播,于是声音就拐弯了。

    【材料三】如果某个地区接近地面的温度变化得厉害,这儿高那儿低,那么声音拐到高空后又会往下,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奇怪的现象,例如骆驼队白天在沙漠中行走时,队伍后面的喊声,队伍前面往往听不到等。

    【材料四】某测量员在空气温度是15℃的环境中利用回声测距离: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秒钟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秒钟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米/秒。

    (1)、材料一中,人在50km处比100km听到的爆炸声的响度要一些(填“大”或“小”)。
    (2)、生活在离火车道较近的地方的人们发现,夜晚和早晨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很清楚,一到白天就听不太清楚了,有时甚至听不见,这主要是由于早、晚比白天的地表温度 , 声音向地表附近传播。
    (3)、声音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沿直线传播,光与声音有类似性质: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沿

    传播。

    (4)、根据材料四,计算出两峭壁间的距离多少米?(写出计算过程)
  • 32. 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为地球上所受重力的16 , 若地球上近似取g=10N/kg。
    (1)、一个质量为1500g的物体在地球上时的重力是多少?
    (2)、一根绳子在地球表面最多能悬挂重600N的物体,则它在月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质量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