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联考2025-2026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0月份独立作业 科学(1.1-2.2)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2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古代百科全书”《齐民要术》是世界上最早记录食品酿造的典籍。下列关于酿酒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选料捣碎
B、入窖酿酒
C、过滤清液
D、酒水蒸馏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味B、读取液体体积
C、测定溶液pH
D、稀释浓硫酸
3. 小科发现学校种植园里的玉米有倒伏现象,下列化肥可以改善这一症状的是( )A、CO(NH2)2 B、Ca3(PO4)2 C、NH4NO3 D、K2CO34. 用镍钛记忆合金制成的人造卫星天线,在低温下被折叠,进入太空后,经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可重新展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镍钛合金属于混合物 B、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C、形状恢复与环境有关 D、该卫星天线方便携带5. 防止金属锈蚀能有效保护金属资源,下列防锈做法不恰当的是( )A、在金属盒内放置干燥剂 B、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 C、将使用后的菜刀抹油 D、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6. 将下列金属分别放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能生成相应盐溶液的是( )A、Zn——ZnCl2 B、Fe——FeCl3 C、Cu——CuCl2 D、Ag——AgCl7.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里太乙真人炼丹时产生的有害气体中若含有二氧化硫,则下列试剂中能将其吸收最充分的是( )A、烧碱溶液 B、纯碱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水8. 有些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需借助指示剂来判断,下列化学反应需要借指示剂来判断的是( )A、B、
C、
D、
9.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NaOH、KNO3、MgCl2 B、K2CO3、HCl、BaCl2 C、KNO3、NaCl、H2SO4 D、CuCl2、KCl、HCl10. 为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小科在每组的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放这两种溶液,再向同组的两支试管各滴加同种试剂,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B、
C、
D、
11. 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向试管中加入试剂可以使水面上的小船向右移动。下列试剂不能产生这一现象的是( )A、碳酸钙和稀盐酸 B、锌粒和稀硫酸 C、铁和硫酸锌 D、双氧水和二氧化锰12. 如图是稀硫酸与甲、乙、丙、丁、戊五种常见物质反应出现的不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无色酚酞试液 B、乙、戊可能是金属氧化物 C、丙一定是一种钡盐 D、与丁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一定是氢气13. 下表是分析久置空气中的 NaOH 固体的相关实验(不考虑水分),其中不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①
证明变质
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②
判断变质程度
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③
测定纯度
取 ag样品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固体
④
除去杂质
取一定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
A、① B、② C、③ D、④14. 室温下,向含有CuSO4、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 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取少许滤渣加入适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只含有Fe2+ B、滤液的颜色为蓝色 C、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 a g D、滤渣中含有铜、镁和铁15.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相应变化过程的是 ( )选项
A
B
C
D
变化过程
向稀硫酸中加水
将浓硫酸长时间敞开放置
向未打磨的铝条中加入稀硫酸
向稀盐酸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图像
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
16. 如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请回答:(1)、在少量肥皂水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色。(2)、图示中厕所清洁剂的酸性比酱油的酸性(填“强”或“弱”)。(3)、测量炉具清洁剂的 pH 时,先用蒸馏水润湿 pH试纸后再测,会使测得的pH(填“偏大”或“偏小”)。17. 小科为探究浓盐酸的相关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1)、如图Ⅰ所示的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变红色的烧杯是 , 体现了浓盐酸具有(填物理性质)性。(2)、图Ⅱ为改进后的实验,滴入 2~3滴浓硫酸后,在c处可看到湿润的紫色石蕊滤纸条变红更快,该现象说明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可能会(填“吸热”或“放热”)。18. 为探究钛合金中钛、铝、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科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甲试管中钛片无明显变化,乙试管中钛片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1)、乙试管中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是。(2)、由题意可知,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19. 为比较块状和粉末状的碳酸钙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快慢。小科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10mL稀盐酸与固体充分接触,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请回答:(1)、图1中块状碳酸钙的质量m=g。(2)、图2中 d 点溶液中溶质为(填化学式)。(3)、对比两点可知,粉末状碳酸钙反应更快。20. 如图所示的装置,甲、乙两个相同的瓶内分别装有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同时加入等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请回答:(1)、甲瓶内发生的实验现象有。(2)、写出乙瓶内的化学方程式:。(3)、若反应结束后金属均有剩余,则原先处于导管中点 P 的红色液柱最终的停留位置在____(填字母)。A、P 点左侧 B、P 点右侧 C、P 点21. 某兴趣小组向实验室制取CO2后的废液 M中,逐渐加入 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如图是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随 Na2CO3溶液滴加的质量的图像。请回答:(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1)、反应0~a 阶段的现象是。(2)、反应a~b阶段,溶液的pH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废液M的成分是。22. 有一包固体粉末A,里面可能含有碳酸钠、氧化铜、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假设每步反应都充分反应)。(1)、操作2的名称是。(2)、写出蓝色沉淀B的化学式 。(3)、固体粉末 A 的组成是。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 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
23. 为探究酸和碱是否能发生反应,小科用氢氧化钠和稀硫酸进行了以下实验:(1)、他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此结论不合理的理由是。(2)、小科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随着加入的稀硫酸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从而验证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由图可知:B点对应溶液的 pH(填“>”“<”或“=”)7,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填化学式)。(3)、除通过温度变化来判断酸和碱是否能发生反应外,下列选项中还可以验证上述实验酸和碱发生反应了的是____(填字母,可多选)。A、无色酚酞试液 B、FeCl3 C、BaCl2 D、24. FeCl3溶液呈黄色,溶液中有H2O分子、 三种粒子,是哪种粒子使溶液呈黄色呢?小科进行了实验探究(已知:Na+、Ag+和NO3在溶液中呈无色)。请回答:
【实验一】根据如图的三支试管中所盛试剂的颜色与所含微观粒子进行分析:
(1)、对 A、B、C 进行分析,FeCl3溶液中的存在使溶液显黄色。有同学认为没有必要设置A 组实验,其理由是。(2)、【实验二】将溶液中的Fe3+除去,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化。若要除去溶液中的 向 FeCl3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则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3)、【实验三】保持溶液中Fe3+的存在,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化。若要保持溶液中Fe3+的存在,向 FeCl3溶液中滴加除去溶液中的 Cl- , 若溶液黄色不消失,则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Fe3+使 FeCl3溶液呈黄色。
25. 小科发现他佩戴的近视眼镜鼻托处出现了绿色的铜锈[化学式为 ],为了解铜锈产生的条件,他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1)、【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推测,铜生锈是铜与、H2O和O2发生反应。(2)、【进行实验】取直径、长度均相同的铜丝,并打磨光亮。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并持续观察。序号
①
②
③
④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铜丝表面有绿色物质
无明显现象
【分析与解释】
实验②中的“水”应选择“煮沸并立即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
(3)、实验③中绿色最明显的位置是在(填“a”或“b”)处。(4)、为验证猜想,实验④中“?”处应选择的物质是。【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可推知,猜想正确。
26. 某抗酸药能治疗胃酸过多,其成分可能有( 中的一种或两种,小科利用如图装置对该抗酸药成分进行探究实验。(已知饱和碳酸氢钠可以吸收 HCl气体)步骤一: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二:用天平称取10片抗酸药,总质量为6.2g,并加入A装置的烧瓶中。
步骤三:打开K,向烧瓶中通入一段时间N2 , 关闭K,然后往烧瓶中滴加稀盐酸。
步骤四:反应停止后,打开K,再次通入一段时间N2 , 待B、C、D装置中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后,称取装置D中质量增加2.2g。
(1)、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中两次使用 N2目的不同,其中第二次的目的是。(3)、装置E 的作用是。(4)、根据数据分析,该抗酸药的成分是。27. 在学习碱能和盐反应时,小科用 Ca(OH)2 和 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过滤,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1)、【作出猜想】猜想1:。
猜想2:NaOH 和 Na2CO3。
猜想3:NaOH 和
(2)、【实验设计及结果】实验组别
1
2
3
实验方案
滴加少量的稀盐酸
滴加少量的氯化钡溶液
滴加少量的碳酸钠溶液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出现
实验结论
溶液中一定没有
溶液中一定没有
溶液中一定有(
(3)、【得出结论】以上猜想正确的是。(4)、【评价反思】小科同学认为上述实验1错误,请说明理由:。四、综合题(本大题共有5 小题,共35分)
-
28.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肥对于粮食丰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业上常利用氮气制作铵态化肥。其过程是先将氮气和氢气先转化成氨气: , 再将氨气制成铵态化肥。(1)、某化肥厂年产51万吨氨气,理论上,该厂每年消耗氮气的质量为吨。(2)、氯化铵(NH4Cl)是常见的铵态化肥,214 kg氯化铵中N元素的质量为 kg。(3)、某化肥公司生产的氯化铵,其包装袋部分标签内容如图所示。为测定该化肥的纯度,取12.5g样品配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 AgNO3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沉淀质量为28.7g。通过计算判断该化肥是否合格?29. 黄铜是锌和铜的合金,小科为测定某粉末状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该合金样品30g放入烧杯中,然后将200g稀硫酸平均分四份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1)、第一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m=g。(2)、黄铜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求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30.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烧碱溶液,小科设计实验测定了其溶质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如图甲所示。请回答:(注:滴入酚酞的质量忽略不计)(1)、将稀盐酸逐滴滴入锥形瓶的过程中,边滴加稀盐酸边振荡锥形瓶,当观察到时,恰好完全反应,停止滴液。(2)、如图乙所示,此实验过程对应的图像是(填“a”或“b”)。(3)、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1. 氯化铜在电镀工业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某工厂欲利用粗铜原料(含铁、锌)制备氯化铜,并检查产品纯度,其工艺流程如图甲所示。(1)、向粗铜原料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2)、在“氯化”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为检验该工艺生成的氯化铜的纯度,工厂技术人员抽取45 g氯化铜固体样品(杂质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溶于水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该氯化铜固体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32. 实验室有一瓶 和 CaCl2 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在装有200.0g某浓度稀盐酸中不断缓慢加入该混合物,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质量与所加混合物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1)、混合物中 和 的质量之比为。(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的混合物质量a=g。(3)、当加入37.5g混合物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