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课堂作业 科学试题卷(1.1-2.1)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2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
1. 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 B、教室的体积是200dm3 C、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洗澡时,热水的温度约为65℃2.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180立方米=180立方米×1/1000=0.18立方分米 B、1.8米=1.8×1000=1800毫米 C、0.5千米=0.5千米×1000米=500米 D、1.05升=1.05×1000毫升=1050毫升3. 选择不同的刻度尺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如表所示为小科用两种不同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长度的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测量次序
1
2
3
甲组/厘米
25.82
25.84
25.83
乙组/厘米
25.8
25.9
25.8
A、能更精确地反映《科学》课本长度的是乙组数据 B、甲组测量所选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厘米 C、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以避免误差 D、该《科学》课本的长度应取25.83厘米4.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是一项基本技能。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B、
测物体长度 C、
测液体体积 D、
测一元硬币直径
5. 小延同学还测量了铜丝直径如下图丙,了解了测量海底深度的方法如下图丁,甲乙丙丁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 )A、甲、乙、丙 B、甲、丁 C、乙、丁 D、甲、丙6. 下列不符合实验室处理方法的是( )A、轻微烧伤或烫伤时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B、实验完毕后应整理好仪器,用过的废水直接倒入水槽 C、实验室使用有毒溶剂应该在通风橱取用 D、燃烧的酒精灯侧翻时用湿抹布盖灭7. 小科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长度, 记录的结果分别是 25.19cm、25.18cm、26.20cm、25.19cm, 则最接近课本的真实值是( )A、25.44cm B、25.44cm C、25.19cm D、25.187cm8. 如图是小科用刻度尺测量一个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 )A、1cm、5.50cm B、1cm、2.80cm C、1mm、8.30cm D、1mm、2.80cm9. 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10月8日在杭州收官,中国代表团共获得201金111银71铜的好成绩,刷新了纪录。为了维护公平公正的比赛规则,检测人员会对运动员进行尿检、血检等方式来判断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检测人员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 )A、提出问题 B、合作与交流 C、建立假说 D、获取事实与证据10. 下列关于显微镜(如图所示)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镜筒下降时眼睛应看结构③ B、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图中的④和⑦ C、调节图中结构①,可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D、选择图中5×和10×的镜头可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11. 现在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右上图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烧杯内盛水,一天,发现液面由B下降到A位置,则表明气温(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12. 有甲、乙、丙三种量杯,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分别是:甲:500毫升,10毫升;乙:100毫升,1毫升;丙:50毫升,1毫升,现要测量体积约为40厘米3的酒精体积,选择上述哪一种量杯进行测量好?( )A、甲 B、乙 C、丙 D、三种都可以13. 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管径更细的弯管,可以让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在每次测量前必须将毛细管中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一位粗心的同学用已甩过的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量了甲、乙、丙三个同学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7.8℃,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人的体温都是37.8℃ B、甲的体温是37.8℃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7.8℃ 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7.8℃14.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无法确定15.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兴趣小组用已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细菌和什么?( )瓶号
甲
乙
丙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A、2组,温度 B、2组,空气 C、3组,空气 D、1组,温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
16. 在下列数字后面分别填上适当的单位并完成单位换算。(1)、一枚一元人民币硬币的直径为2。(2)、4.6 mL=m317.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根据图用字母填空:(1)、用于量取液体的是;(2)、常用于取用固态粉末状药品的是;(3)、用于少量液体反应容器的是 ;(4)、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18. 如图是小科制作的简易显微镜,凸透镜B相当于显微镜的(填结构名称)。用该装置观察时,保持两凸透镜之间距离不变,缓慢向上移动两镜的过程是在(选填“对光”或“调焦”)。19. 小科同学用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测量实验,结果加下图所示,请回答:(1)、如图甲所示的圆的直径是cm。(2)、如图丙所示,(填字母)测量是没有必要的,木块的体积是;木块在水中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考虑此因素上述测量值比真实值应(填“偏小”或“偏大”)。20. 要准确知道液体的冷热程度,必须要用温度计测出温度。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测量体温用体温计。(1)、不论是何种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请判断甲、乙两温度计哪支温度计是体温计;(2)、使用温度计必须能准确读数。丙读数是21. 如图,表示测定金属丝直径的办法,根据图示情况,回答问题。(1)、细金属丝的直径是;(2)、若在绕线时一匝与一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出来的最终结果将偏 。22.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 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总体积V2 , 则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总的体积V1 , 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 ,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哪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更好?(填“甲”或“乙”)。(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填“甲”或“乙”)。(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图所示,则这块石块的体积是厘米3。23. 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大熊猫体细胞的是(填“甲”或“乙”)图。(2)、图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是(填字母),西瓜汁来自植物细胞的(填字母)。(3)、松树之所以长得高大而不倒塌,这与细胞结构中的(填字母)有关。24. 某兴趣小组开展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活动。(1)、【制作装片】用序号将图甲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进行正确排序:⑤→→③
(2)、第③步染色所用的试剂是。(3)、【观察装片】图乙是小安观察到的临时装片的图片,发现装片的观察效果不好,是制作装片的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填序号)
25. 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细胞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评价模型作品、改进模型作品等环节。(1)、【制作装片】第一组同学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2)、【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要将视野的物像从图乙中的A转换成B,首先应该调节图甲中的(填序号)。(3)、【制作模型】某同学利用不同颜色橡皮泥制作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型(图丙)。请指出该模型存在的错误。(4)、【评价】评价量表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如下表为某小组制定的量表,将表中横线处补充完整。细胞模型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结构完整性
结构完整,无缺失
结构较完整但有1处缺失
结构不完整有2处及以上缺失
材料与匹配
材料选择能体现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材料选择能体现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材料选择未能体现细胞结构的功能
环保与成本
材料环保但成本较高
材料不环保且成本较高
(5)、【改进】根据量表中的“材料与匹配”评价指标,有同学认为用网眼很小的细纱网代替橡皮泥制作细胞膜更合理,因为细纱网可以体现细胞膜的功能。26. 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不准确,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4℃;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4℃。把该温度计放在教室里的示数为22℃,那么教室里的实际温度是℃。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38分)
-
27. 小虞的手电筒不亮了,他感觉很奇怪,昨天还好好的,为什么现在就不亮了?根据自己的常识和经验,他认为:可能是灯泡坏了,可能是某些地方接触不良,或许是电池没电了………为了搞清楚到底是哪种原因,他开始收集证据。他把手电筒打开,仔细检查,发现线路等均正常;又买来一个新灯泡换上还是不亮;最后他换上新电池,手电筒正常发光。原来是电池没电了,小虞很高兴,他终于找到了答案。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现象证明了不是因为小灯泡坏了?。(2)、小虞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8. 小科吃爆米花时,发现爆米花大小不一,甚至有些没有爆开。玉米粒爆开的数量为什么不同?他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记录表
实验组别
A
B
C
D
含水量(%)
10
10
10
10
玉米的数量(粒)
100
100
100
100
锅内温度(℃)
140
160
180
200
爆开数量(粒)
57
74
98
81
①取含水量为10%的同种玉米各100粒,设为A、B、C、D四组:
②分别量取四份10mL的食用油;
③将一份食用油放入平底锅中,再把A组玉米粒放入锅中,然后进行加热。同时,用温度计测量锅内温度,观察玉米粒爆开的数量:
④B、C、D三组,重复上述实验步骤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实验前,小科所作的科学假设是。(2)、本实验中,除了温度计,还需要用到的一种测量工具是。(3)、实验中每组玉米取100粒,其目的是。29. 孑孓,蚊子的幼虫,是蚊子由卵成长至蛹的中间阶段,由蚊卵在水中孵化而成,身体细长,相对头部或腹部而言,胸部较为宽大,游泳时身体屈一伸,俗称跟头虫。孑孓身体细长,呈深褐色,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动,以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它们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呢?小刚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吗?
建立假设:孑孓的生活可能需要空气。
实验设计: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等量清水。②如图,取4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并用一细密的铁丝网罩住,另取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甲烧杯在本实验中作为 (填“实验组”或“对照组”)。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同一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2)、什么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30.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有在没有空气的空间中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有如下猜想: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材料
物体质量
下落高度
下落时间
1
铁球
1
20
1.96
2
铁球
1
30
2.47
3
铅球
1
20
1.96
4
铅球
2
20
1.96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2)、根据表中的数据,宇航员在月球上将小铁片与羽毛在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同时静止释放,它们将____(填字母)。A、同时落地 B、铁片先落地,羽毛后落地 C、羽毛先落地,铁片后落地(3)、若小敏同学让质量相等的铁球与纸团同时从实验室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发现下落时间并不相等,原因是。31.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材料用具:一段劈开的竹筒(长15厘米)、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水之间。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2)、本实验的假设是。(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预测一:若实验结果为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
(4)、小雨认为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实验蚂蚁数量太少,没有设置重复实验,你认为小雨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32. 斑马身上的条纹非常醒目,如图甲所示,条纹有什么作用呢? 科学家提出以下假说:①防虫说:条纹能驱虻科昆虫(如舌蝇) 。
②防猎杀说:条纹能混淆捕食者的视觉从而逃避天敌。
③条形码说:斑马可以通过条纹识别出彼此。
科学家进行了以下实验:挑选一批全白色的马,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分别套上材质相同的黑外套、白外套和条纹外套,如图乙所示。放养在同一环境中,分别记录30分钟内降落到各组马外套上的舌蝇数量,并绘制图像如图丙所示。
(1)、 该实验基于的假说是。(2)、 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干扰,对所选白马的要求是。(3)、 实验结果能否为该实验所基于的假说提供证据? 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