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作业检查(1.1-2.1)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2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满分60分,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最佳选项)

  • 1.  关于图中四个情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扬声器发声,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C、发声的音叉溅起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 2. 钓鱼的时候,当鱼咬钩后会拉扯鱼线,人向上拉鱼竿将鱼拉出,鱼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鱼线 B、人的手 C、地面 D、鱼竿
  • 3. 蹦床是游乐园里常见的娱乐设施之一。如图是小朋友在蹦床上欢欣跳跃的场景,关于蹦床所产生的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朋友与蹦床刚接触时,受到蹦床的弹力最大 B、小朋友降到最低点时,受到蹦床的弹力最大 C、小朋友被弹起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竖直向下 D、小朋友被蹦床弹起离开后,仍然受到蹦床弹力
  • 4. 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镜”,下列“镜”中对光的作用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梳妆镜 B、望远镜 C、放大镜 D、老花镜
  • 5. “眼睛把人带进了世界,耳朵把世界带给了人”,这句话高度赞美了人体的感觉器官。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感觉器官的作用是感受环境中的刺激,并发出信息 B、冷、热、触、痛觉感受器全部分布在皮肤中 C、舌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咸的敏感性不同 D、味觉和嗅觉的相似之处是感受的刺激都是化学物质
  • 6. 足球是金华四中的特色运动,如图是小明参加足球赛射门的情景,在射门过程中(     )

    A、脚对球施加了力,而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球受的重力的方向始终水平向前 C、运动员不与球接触,则运动员就不会对球有力的作用 D、球的运动状态始终不变
  • 7. 小宁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两个实验时,分别把一个不透明且不光滑的挡板放置于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下列关于小宁从图中眼睛的视角是否能看到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能看到像,而乙图中看不到像 B、甲、乙两图中均看不到像 C、乙图中能看到像,而甲图中看不到像 D、甲、乙两图中均能看到像
  • 8. 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右图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图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  )

    A、 B、 C、 D、
  • 9. 如图所示,一只水鸟M站在浅水中觅食,该情景恰好解释了李白诗中“对影成三人”的由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N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P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P与M的大小一定相同 D、N与M的大小一定相同
  • 10. 如图是小明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进行光的色散实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在白屏Ⅱ区域从上到下出现一条彩色光带 ,其中最上端的光是红光 B、将灵敏温度计放在 Ⅲ区域,温度计示数会明显升高 C、验钞机、遥控器属于Ⅰ区域光线的应用 D、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 11. 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 B、“以卵击石,自不量力”说明只有鸡蛋受到力的作用 C、“飞流直下三千尺”说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 D、“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草受到力的作用
  • 12. 下表是光在几种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图(a)是光在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时的光路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介质

    真空

    空气

    玻璃

    光速/m·S﹣1

    3×108

    2.99×108

    2.25×108

    2×108

    A、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B、分析表中的数据和光路图,可以得出结论: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由分析的结论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现代医学中常用超声波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从空气中斜射入人体后也发生类似光一样的折射现象。如图(b)所示,则超声波进入人体击碎结石时,入射点在O点的右侧
  • 13. 小明在光具座上从左向右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距u/cm

    60

    30

    20

    15

    12

    像距v/cm

    12

    15

    20

    30

    60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越来越大 C、当物距u=4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像 D、第5次实验后,在透镜和光屏间放一近视眼镜镜片,光屏要向左移才能成清晰的像
  • 14. 科学家们利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观察、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让人们对宇宙的了解越来越多。这项伟大的事业与小小的透镜密切相关,下列有关透镜的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把放大镜正对着太阳,可在纸上发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乙图用照相机给物体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较远,像离镜头较近,像成在焦点以内 C、丙图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和投影仪的镜头成像原理一样 D、丁图望远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 15. 汽车电子外后视镜工作原理是通过高清摄像头(焦距可调)捕捉车辆周围环境的实时画面,经过图像处理后,将画面显示在车内的显示屏上,以取代传统的外后视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摄像头利用光的折射成像 B、物体通过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可以通过改变摄像头焦距,使图像保持清晰 D、后车超车时,显示屏上后车的像逐渐变大
  • 16. 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L、L、L  , 则(      )

       

    A、L=L=L=L B、L=L<L=L C、L=L<L=L D、L<L<L<L
  • 17.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月球上不受重力 B、上升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同一地点等质量的铁和棉花,铁的重力更大 D、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重力不断减小
  • 18. 王明同学用力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王明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
    A、完全相同 B、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D、作用点、大小相同,方向不同
  • 19. 如图是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遇到巨响时,如果处理不当,最容易损伤耳的结构① B、飞机起降前,乘客咀嚼口香糖可保持④两侧的气压平衡 C、生活中一些人晕车、晕船,这是由于②和③过于敏感造成的 D、鼻咽喉感染病菌后,病菌可通过⑤到达中耳,引发中耳炎
  • 20. 小莉要自制两个弹簧测力计,她选择了甲、乙两根不同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A弹簧 B、若要制作精确度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B弹簧 C、若甲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3cm D、若乙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1cm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空,满分44分)

  • 21. 铃铃居住的小区里的一些居民,经常会在小区内的小广场上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音乐声跳广场舞。这里的“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的(选填“响度大”“音调高”或“音色美”)。为了免受音乐声的影响,铃铃和跳广场舞的居民协商后,播放音乐的声音小了很多,这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如图甲、乙所示是同一示波器显示的两列声波的波形图,其中属于噪声的是(选填“甲”或“乙”)。

  • 22.  请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人类首次拍到猩猩使用工具捕猎的情景。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 ,使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 (填“深”或“浅”)。
    (2)、图乙是光线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O点是入射点,介质是空气和玻璃。折射角的度数为 。
  • 23. 气球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器材。请回答:

    (1)、如图甲,手指戳气球,气球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2)、如图乙,向右喷气,气球向左前进,使气球向左运动的物体是  (填“气球内喷出的气体”或“气球外的空气”)。
    (3)、上述实验中,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 24.  在砌房子时如图所示,水平仪来检查所砌的墙面是否水平,当液体中空气泡居中表示墙面水平,若空气泡在A端,则表示端墙面低(填“A”或“B”)。

  • 25.  一元人民币背景图案取自杭州西湖美景三潭印月,“印月”是由于月亮反射的太阳光在湖面上发生所成的虚像。此时水中月亮的像与湖面的距离(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湖水的深度。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湖中的三座石塔,是照射到上面的光发生了(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的缘故。
  • 26. 如图所示,“刷脸支付”成为了现在十分流行的支付方式,无需借助手机等工具,人为操作少,更加简单、高效。

    (1)、它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选填“人脸”或“显示屏”),使像更清晰。
  • 27. 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 , 如下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1)、小明的推测是
    (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上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增大激光笔与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的现象,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 28. 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某兴趣小组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以及其他素材自制了照相机模型和投影仪模型:

    (1)、【器材选择】

    ①小组成员要选用合适长度的纸筒来作为照相机模型的外纸筒。现有三种规格的纸筒,其长度分别为5cm、10cm、20cm,应当选择  的纸筒;

    (2)、照相机模型中充当胶片的膜(a位置)应该用哪种素材制作 ____ (填字母);

    A、白色不透光卡纸 B、黑色不透光卡纸 C、全透明的塑料膜 D、绘画用的薄宣纸
    (3)、实验室有焦距相同、半径不同的两种透镜,想让成像更亮,应选半径更  (选填“大”或“小”)的凸透镜制作照相机模型。
    (4)、【实验操作】完成模型制作后,小组成员用投影仪展示相关影像,发现成倒立的像。为了看到正立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1空,满42分)

  • 29. 如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实验次数

    ①(cm)

    像与平面镜距离(cm)

    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1

    7

    7

    等大

    2

    6

    6

    等大

    3

    3

    3

    等大

    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并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第一支蜡烛A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1

    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A2A'2A3A'3(如图乙所示);

    d.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1

    (1)、实验步骤a,b,c,d的合理顺序是(填写步骤前字母),实验中小明发现b步骤很难看清蜡烛B与第一支蜡烛A的像是否重合,原因是
    (2)、如图乙,分别将实验中的物点与像点连接,发现它们的连线始终与玻璃板面垂直。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某同学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请在表头①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 30.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使用如下器材:两支能发绿光的激光笔(带有固定吸盘)、有机玻璃球壳制成的透明容器(上部让中央开有一孔)、牛奶、适量的水和圆形底座转盘,将器材组装为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将该装置置于水平桌面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将水注入容器中,再滴入牛奶并搅拌均匀,在液面上方充入适量的烟雾。接着打开位于透明容器上部正中央的激光笔A并使绿光垂直照射到О点,该束绿光充当。       
    (2)、打开右侧的激光笔B,此时可以观察到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过程中,光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随后再沿透明容器的外表面向下移动右侧激光笔B,可以观察到折射光逐渐远离法线,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慢慢转动底座转盘,直至观察到的现象时,即可说明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31. 小刚利用弹簧测力计探究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1)、如图甲,A测力计显示的是的作用力(选填“A对B”或“B对A”);
    (2)、随后小刚对 “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拉力/N

    0

    1

    2

    3

    4

    5

    6

    7

    弹簧长度/cm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1.0

    21.5

    器材:弹簧、1N的钩码若干、刻度尺  ;

    实验过程: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一块竖直放置的木板顶端,让弹簧能够自由地伸缩,然后用1N、2N、3N……8N的力去拉弹簧,并把每一个拉力作用下弹簧底端所对的位置做上记号,再测出弹簧的长度,记录数据。请你帮小刚分析以上数据并回答: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

    ②如果把这条弹簧改装成弹簧测力计,则制成后的测力计的量程是

  • 32. 用绳子拉着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做圆周运动,绳子拉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认为与小球的运动速度有关。于是他用一根橡皮筋连接一个小球,让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一定速度作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改变小球的运动速度,做几次实验,记录现象如下表。

    小球质量/克

    小球速度

    橡皮筋长度/厘米

     

    15

    10

    15

    较快

    15

    15

    很快

    18

    (1)、小球在桌面作圆周运动时,其运动状态改变(选填“可能”、“一定”或“一定不”)。
    (2)、仅从表格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在本实验中能体现转换法科学思维的设计思路是将拉力大小转换为 
    (4)、小玲查阅资料后知道作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拉力与小球的运动速度、小球的质量以及圆周的半径有关。据此,小玲认为用橡皮筋代替绳子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请说出理由。 
  • 33. 小毛在STEAM课堂上制作出水凸透镜并结合教材知识进行探究。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通过注水器调节水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若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左右调节蜡烛的位置,始终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原因是
    (2)、找到原因并解决问题后,在蜡烛处于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保持光屏和水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可以通过注射器往水凸透镜中(选填“注入”或“抽出”)适量的水。
    (3)、随后小毛想给大家展示投影仪中的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他将实验装置进行了调整,将蜡烛换成了F光源,将水凸透镜的焦距调为15cm(图乙所示),为达到目的,小毛将F光源向右移动,再将光屏向右移动到适合位置时,便能在光屏中央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从光屏左侧观察,小余看到的像可能是____ 。
    A、 B、 C、 D、
    (4)、根据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经三棱镜发生偏折后在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部分色光未画出),如图丙所示。若使用红光、黄光和蓝光来测量水凸透镜的焦距(f)大小(如图丁)。下列关于这三种色光通过水凸透镜时的焦距(f)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  
    A、f<f<f B、f=f=f C、f>f>f D、f>f>f
  • 34.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楚老师给不同小组提供了相同规格及标度相同的透明坐标纸(如图甲所示),随机提供相同体积的绿豆、红豆或黄豆一包(每组只有一种豆类),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天平测得多组重力与质量的实验数据。 

    (1)、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描绘成G-m的图像;发现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知。 
    (2)、有小组提出可以将绿豆和黄豆两组数据的透明坐标纸进行重叠后,观察绘制的图像,图线可能是图乙中 , 以此判断重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已知ρ绿豆﹥ρ黄豆) 
    (3)、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老师提出把弹簧测力计改装成测量液体的密度秤,具体操作如下:用同一小桶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力为1N,装满水后总重力为3N,再装满另一液体时示数为4N,则液体密度为kg/m3
    (4)、小唐做“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拉力的关系”的实验时,他先把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为l0 , 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然后用竖直向下的力F拉弹簧下端,测出弹簧的长度为l , 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作出的F-x图像是____(其他操作都正确)。 
    A、 B、 C、 D、

四、计算题(每小问3分)

  • 35. 一辆自重为5×104N的货车装载着20箱货物,每箱货物的质量是400kg,行驶到一座立有限重标志牌的桥前,标志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这辆货车和货物的总质量为多少?
    (2)、这辆车能安全过桥吗?若不能,则需要卸下几箱货物?

五、作图题(第36题3分,第37题2分,第38题3分,满分8分)

  • 36.  如图所示为手拉质量为0.4kg的小球做圆周运动,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图示。

  • 37. 一个旅行包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人用手去拉它,此力与水平面成30°角,大小为40牛。请画出此拉力的力的图示(作用点已标出)。

               

  • 38. 已知图中的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根据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画出已知光线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