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六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0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小题分)

  • 1.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苹果腐烂 C、火药爆炸 D、食醋挥发
  • 2. 项目学习小组在课外学习制作中国传统美食——冰糖葫芦。冰糖葫芦一般用山楂制成,山楂中富含糖类、维生素、柠檬酸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具有开胃、健脑、养颜等作用。制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若在实验室进行冰糖葫芦的制作,“熬糖”步骤一定会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A、酒精灯 B、胶头滴管 C、试管 D、长颈漏斗
  • 3. 我国科学家在不同领域做出许多贡献,以下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闵恩泽研发炼油催化剂 B、徐光宪研究稀土分离 C、张青莲测定相对原子质量 D、李四光地质力学
  • 4. 热剧《功勋》讲述了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生在中最精彩的故事。以下涉及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无名英雄于敏: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 B、屠呦呦的礼物:发现了青蒿素 C、孙家栋的天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 D、袁隆平的梦: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 5. 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试管的使用正确的是
    A、​ 连接橡胶塞 B、振荡试管 C、加热试管 D、加入固体粉末
  • 6. 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①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则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取1~2mL

    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没有量筒时可用胶头滴管代替

    ③打开试剂瓶后要把瓶塞正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右手拿试剂瓶倒液体试剂

    ④滴管吸满药液后,管口端要靠在试管壁上,使液体沿管壁流下

    ⑤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帽

    A、①②③④ B、③⑤ C、②③⑤ D、①⑤
  • 7. 在完成“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活动中需要注意的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8. 实验桌上有: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铁架台(带铁圈) ⑦陶土网⑧滴管 ⑨50mL量筒 ⑩10mL量筒。某同学要完成取30mL的水,然后加热,需要的仪器有
    A、①③④⑦⑨ B、①③④⑧⑩ C、②④⑥⑦⑧⑨ D、④⑤⑥⑦⑧⑩
  • 9. 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下列措施能保障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是

    ①生产化肥和农药②合成药物③开发新能源④开发新材料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0. 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纸包不住火 B、生米做成熟饭 C、玉不琢不成器 D、真金不怕火炼
  • 11. 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

    B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的元素

    点燃蜡烛,将干燥而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D

    比较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空气中含量

    用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 12.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后,初次读数时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加入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则该学生实际加入量筒内的液体体积是(      )
    A、等于5 mL B、大于5 mL C、小于5 mL D、无法确定
  • 13.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规范的是
    A、量取40mL水 B、连接仪器 C、取用液体 D、加热液体
  • 14. 利用传感器测定蜡烛在密闭玻璃钟罩内的空气中燃烧时(装置示意图如下所示),O2含量和CO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CO浓度 B、蜡烛熄灭时,钟罩内氧气含量为0 C、蜡烛中只含有碳元素 D、最终进入钟罩内的水约占其体积的1/5
  • 15. 天气预报时,下列指标不会预报的是(  )
    A、PM2.5 B、二氧化硫浓度 C、氮氧化合物浓度 D、二氧化碳浓度
  • 16. 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A、①③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
  • 17.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B、氧气,五氧化二磷 C、蜡烛燃烧后的气体,呼出气体    D、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
  • 18. “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为节约化石燃料,研究开发氢能源 B、为节约和环保,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C、为保持校园整洁,将散落树叶焚烧 D、为解决短距离出行困难,“共享单车”投入使用
  • 19. 如图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气泡在导气管口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气体,其目的是

    A、检查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B、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 C、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破裂 D、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 20. 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有水滴;

    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⑤先撤去酒精灯,然后将导气管从水中移出.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

  • 21. 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氮气;③五氧化二磷;④二氧化硫;⑤二氧化碳;⑥食盐水;⑦氖气。请用这些物质的数字代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属于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的是

    (3)食品真空包装充入的气体是

    (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 22. 实验室有10mL、20mL、5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5mL的水,应取mL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 . 若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该学生倾出的液体的体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mL.

  • 23. 人类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类追求光明的历程。人类照明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

    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上述照明方法中,照明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2)、蜡烛燃烧的过程并不简单,主要包含以下过程:石蜡先成液态,再 , 石蜡再燃烧。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由此说明发生化学变化时(填“一定”或“不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3)、制造电灯的过程需要设计灯的形状,研制发光效率高的灯丝以及透光性能好的玻璃。这些过程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4)、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最能说明其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
    A、蜡烛变短 B、放出大量的热 C、发出黄光 D、生成小水珠
  • 24.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中燃烧产物为

三、科学探究题(共32分)

  • 25.

    学习小组对蜡烛燃烧展开了以下探究。

    I.探究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高低

    【实验1】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

    (1)将一根火柴梗放入蜡烛火焰中1-2s后抽出,观察到外焰处的火柴梗先变黑,原因是

    Ⅱ.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吸水后变成蓝色。

    【实验2】

    (2)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请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澄清石灰水变 , 硫酸铜粉末变

    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

    Ⅲ.探究密闭集气瓶中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因素(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3】6个相同集气瓶中盛有不同配比的氧气、氮气的混合气体,测定6根相同蜡烛在集气瓶中的燃烧时间。

    氧气体积分数

    10%

    20%

    40%

    60%

    80%

    100%

    燃烧时间/s

    0s

    12

    26

    35

    30

    25

    现象

    立即熄灭

    安静燃烧

    剧烈燃烧,烛芯长度变长,蜡烛高度变短

    (3)实验3的目的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探究对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时间的影响。

    (4)小组同学认为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完全消耗,结合实验3数据判断该说法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26. 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填字母标号,下同)做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反应式(文字描述);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装置。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用可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F中。
  • 27.

    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下图的装置,完成了“实验室制取氧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请你帮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

    【准备实验器材】

    【试剂选择】

    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仪器选择】

    (1)选择装置B作为发生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实验方法】

    ①连接装置,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

    ②在锥形瓶中加入试剂,观察现象。

    ③收集气体并验满。

    ④收集的氧气进行图2实验,观察集气瓶中的现象。

    【实验原理】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现象】

    (3)①锥形瓶内产生大量气泡。

    ②图2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

    (4)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却可以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问题与思考】

    (5)能否选择发生装置C,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