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浣东初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9月阶段检测 科学试题( 第1章)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1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为弘扬传统文化,瑶瑶中秋节在家学做月饼。将包有黄色咸蛋黄的可爱月饼放进烤箱,一段时间后便闻到阵阵香气,出炉后咬一口下去满嘴咸香。上述描述中不涉及的感觉是( )A、嗅觉 B、听觉 C、视觉 D、味觉2. 如图中有六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A、只有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⑥3. 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下列对一些科学量的估测比较贴近事实的是( )A、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B、一位中学生体重约50千克 C、频率为2800赫的声音属于超声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0米/秒4. 下列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水中的鸡蛋变大 B、天鹅的倒影 C、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 D、墙壁上的手影5. 今年6月21-22日是浙江全省统一中考的时间,为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影响各地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将考场的窗户关好 B、停止考点周边工地的施工 C、在考点内安装噪声监测仪 D、考点周边道路禁止鸣笛6. 下列是观察小红旗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7. 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光都在无声地演绎着奇妙的故事。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牙医口镜是利用光的折射规律成实像 C、图丙中,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D、图丁中,“中国天眼”球面射电望远镜利用了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8. 如图所示,不同碗中盛不同的水,然后演奏者可以通过敲击不同的碗,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碗,发声的音调不同 B、用不同的力敲击相同的碗,发声的响度不同 C、若碗的材质不同,则敲击时音色将不同 D、敲击时美妙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振动发声的9. 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同一平面内,他进行的操作是 ( )A、沿 ON 向后转动板A B、沿 ON 向后转动板B 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10.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烛焰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像未画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的工作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近视镜11. 如图所示几种声音输入同一个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是不同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B、甲、丁两种声音的响度不同 C、丙一定比乙的音调高 D、乙、丁两种声音的音色相同12. 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所示。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 )A、轿车上 中兴 B、轿车上 兴中 C、公交车上 中兴 D、公交车上 兴中13. 如图所示是老年人专用指甲钳,手柄处嵌有辅助放大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当指甲置于透镜焦点内侧时,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当指甲置于透镜焦点内侧时,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该透镜为凹透镜,通过光线发散使物体视觉放大 D、该透镜为凸透镜,成像原理基于光的反射定律1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从较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动的过程中(未移至焦点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距先变大后变小 B、物与像的距离越来越小 C、像越来越大 D、先是放大的像,后是缩小的像15. 无人机航拍最大特色在于其能够突破地平线的束缚,提供前所未有的高空视角。航拍实际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所示为某实验小组采用航拍镜头进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时描绘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要扩大拍摄范围,可让无人机飞得更高,景物类似从C到D的过程 B、若航拍镜头焦距为50毫米,底片和镜头距离略小于50毫米 C、若航拍环境较暗,可调小镜头光圈减少进光量使照片更清晰 D、若用无人机拍摄,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景物类似处于AB间某一位置16. 如图是通过车内后视镜(平面镜)观察到后方汽车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能从车内后视镜看到后方汽车是光的折射 B、所看到的汽车的像是实像 C、所成汽车的像比实际更小 D、若甲灯(转向灯)闪烁,表示汽车将左转17.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 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18. 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一直保持眼睛位置不变。当水位如图时,眼睛恰好可以看到硬币的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看到B点只是因为光的反射 B、此时看到的硬币比实际位置要高 C、如果没有水,眼睛仍可以看到B点 D、如果再加水,眼睛就看不到B点19. 在上学期末“停课不停学”的网课期间,张同学拍照上传的作业图片总是一头大一头小,一侧亮一侧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像性质角度:大的一头是虚像,小的一头是实像 B、成像大小角度:大的一头是放大的,小的一头是缩小的 C、物距大小角度:大的一头离镜头近,小的一头离得远 D、拍摄技术角度:把拍照手机水平放到作业本的上方,拍出来就会一样亮20. 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为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的移动情况是( )A、沿平行主轴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B、沿F2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C、沿O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D、沿F1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
-
21. 今年暑假期间篮球爱好者大饱眼福,因为有各级篮球比赛在诸暨进行。诸暨文旅局也给各地球迷准备了丰富的诸暨特产。(1)、如图一位球迷正在享受油麻团的美味,请问这种美味是在(填结构名称)形成的。(2)、瑶瑶好不容易抢到了票,可惜座位太远。于是她 带上了自制的望远镜还真发挥了作用。如右图是她的望远镜成像原理,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时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22. 耳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如图是耳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 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5]。(2)、幼儿的咽鼓管短且直,当有病毒感染时容易引起(填“外”“中”或“内”)耳发炎。23. 如图是光在空气和玻璃界面RS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图中的入射光线是;反射角大小是;折射光线在(填“玻璃”或“空气”)中。24. 地球上的生命离不开太阳,以上是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请回答以下问题(1)、太阳的热主要以(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2)、太阳光照到三棱镜上在②区域中我们看到彩色光带这是现象。(3)、如果让红光和紫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则紫光的折射角(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红光的折射角。25.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瓶内。(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2)、分析实验现象,运用(填“推理”或“归纳”)的方法可得结论:。26. 人通过眼获取了总量80%以上的信息,眼对于我们认识世界至关重要,我校每学期会进行眼睛测试。(1)、人在进入亮暗不同的环境时可通过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线量,看远近不同物体时需要由睫状肌调节的厚度,由看近到望远其厚度(填“变大”或“变小”)(2)、小强最近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医生用右图给他进行解释:由于用眼习惯不佳等使其像成于视网膜(填“前”、“后”、“上”)。若要使他在正常情况下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字,你认为应用来矫正 (填“凹透镜”或“凸透镜”)。27. 小云同学用一只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两个红色亮点A 和B,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方向转动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方向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10空,每空2分,共30分)
-
28.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角
次数
∠i
∠r
1
70°
70°
2
45°
45°
3
30°
30°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应该采取的操作是 ( )A、使光束垂直于纸板射到0点 B、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3)、实验中转动F板块后反射光线消失,此时反射角(填“有”或“没有”)改变(4)、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次实验,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29. 小敏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水平台上,再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1所示。在此实验中:(1)、选用器材有玻璃板、火柴、光屏(白纸)、蜡烛、刻度尺,小敏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小敏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小敏多次记录像的位置后把数据测量下来如图甲所示,从中她除了得到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这个结论以外,还能得出结论:像与物的连线和平面镜。(4)、实验结束后小敏突发奇想,她把一张不透明的纸片紧贴在玻璃板背后,如图乙所示她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5)、如图丙所示,春节联欢晚会利用了平面镜成像规律,创造了“空间旋转”、“飞天仙女”等节目,观众所看到的悬在空中做优美动作的演员,只不过是躺在转盘上的演员在平面镜里的像,当然事先要在转盘前安装挡板,使观众看不到转盘及演员,如果演员横躺在转盘上,当演员的头在左侧,观众可看到演员的像是(填“正立”、“倒立”“横躺”)的。3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 f=cm;(2)、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上;(3)、调整好仪器后,开始实验。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这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若此蜡烛与光屏不动,把透镜移至cm处光屏上还能呈一次清晰的像。(4)、实验时不小心用手指挡住了透镜下边部分的三分之一,此时像( )A、依然完整 B、只剩上边的三分之二 C、只剩下边的三分之二(5)、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是(填“近视”或“远视”)眼镜。四、解答题(本题有2小题,第31题4分,第32题6分,共10分)
-
31.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洋发生里氏9 级海底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有几十万人遇难。近年来国际上加强了对海啸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地震发生时会产生频率低于20HZ、在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的声波。(1)、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声波属于 , 人耳难以听见。(2)、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到最近的陆地距离是300km,海浪推进的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的时间是多少s.32. 请按要求作图或分析说理(1)、自行车尾灯的反光原理是有两面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的,如图1所示。请完成反射光路(保留作图痕迹),并标出其中一个反射角度数。(2)、请在图2中画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和S发出的光线经镜面反射过 P点的光线(3)、完成图3中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光路,并标出A点的像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