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育才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抽测 科学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1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 某班同学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连接仪器 B、检查气密性 C、取用石灰石 D、验满
  • 2. 下列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
    A、Fe+CuCl2=FeCl2+Cu B、Fe+2HCl=FeCl2+H2 C、Cu+ZnSO4=Zn+CuSO4 D、2Cu+O22CuO
  • 3.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最好方法是( )
    A、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B、将燃着的火柴插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立即熄灭 C、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是否变红色 D、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立即熄灭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钢铁是钢和铁熔合在一起制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合金 C、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固体质量增加,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处理金属废弃物的方法是填埋法
  • 5. 下列各组离子在 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NO3Na+Cl B、CO32K+Na+SO42 C、Cu2+OHClBa2+ D、Ag+NO3-ClNa+
  • 6.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2KClO3=2KCl+3O2 B、H2SO4+CaOH2=CaSO4+H2O C、2Fe+6HCl=FeCl3+3H2 D、CuNO32+2NaOH=CuOH2+2NaNO3
  • 7. 要证明稀硫酸中含有盐酸所需药品正确的滴加顺序是( )
    A、先滴加 AgNO3溶液再滴加 BaCl2溶液 B、先滴加 BaCl2溶液再滴加 AgNO3溶液 C、先滴加 Ba(NO3)2溶液再滴加AgNO3溶液 D、先滴加 AgNO3溶液再滴加 Ba(NO3)2溶液
  • 8. 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
    A、未密封保存的苛性钠遇盐酸有气体生成 B、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将Fe(OH)3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显红色 D、在 Na2CO3、K2SO4、AgNO3三种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 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 9. 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 10. 下列是忘记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检验,在取少量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不合理的是(已知 BaCl2溶液和 CaCl2溶液均呈中性)( )
    A、滴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证明原样品没有变质 B、滴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的pH>7,证明原样品部分变质 C、滴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的pH>7,证明原样品部分变质 D、滴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的pH=7,证明原样品全部变质
  • 11. 为了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观察到试管①中的液体呈蓝色,试管②中有气泡冒出。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结果如图乙所示。有关图乙烧杯内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中最多有两种物质 B、若固体中有锌,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 C、若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 D、若溶液呈蓝色,则固体中可能有两种物质
  • 12.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酸在水溶液中能离解出H+ , 则在水溶液中能离解出H+的一定是酸 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 13.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①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 Zn和Fe B、②向含有少量NaOH的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③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 D、④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 14. 在检验某未知蓝色溶液的成分时,向样品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不同的实验者分别就此溶液的成分提出了下列四种不同的假设,其中比较合理的是( )
    A、CuNO32Na2SO4NaOH B、Cu(NO3)2、KCl、NaNO3 C、CuNO32H2SO4K2SO4 D、Cu(NO32、AgNO3、HCl
  • 15. 某同学欲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 a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 气体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 m1g C、与足量 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g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 NaOH 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 m3g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 16.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反应生成C、D的分子个数比是

  • 17.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据此回答。

    (1)、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写符号):
    (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为鉴别它们。小柯设计了如图四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酸),其中可行的方案有
  • 18. 下表是二氧化锰用量与一定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1:40

    1:20

    1:10

    1:5

    1:3

    1:2

    2:3

    1:1

    2:1

    生成1 L氧气所需的时间(s)

    124

    79

    50

    54

    75

    93

    106

    153

    240

    (1)、据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时,反应速率最快,
    (2)、二氧化锰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小反应物的 , 所以反应速率受到影响;
    (3)、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原因是
  • 19. 某同学将适量的稀盐酸分别滴加到六支试管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六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填序号);
    (2)、能证明“C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3)、有一支试管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
  •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酸雨主要是由人工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造成的。
    (1)、pH<5.6的降水成为酸雨,它会使土壤酸化,施用适量可改良土壤酸性;
    (2)、SO2通入碘水(碘的水溶液)会生成硫酸和氢碘酸(HI),我们可利用此原理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1. 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 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1

    1.2

    1.4

    1.6

    2.0

    7.0

    11.0

    12.2

    (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mL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2mL 时,溶液显.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写化学式);
  • 22. 如图是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请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Ⅰ的名称
    (2)、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在G装置上画出用排水法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的方法。(画图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 23. 甲乙两同学进行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的实验(如图):

    【进行实验】甲同学按实验一进行实验,很久后才观察到明显现象,乙同学按实验二进行实验,很快观察到有现象,甲同学分析了乙同学的实验,不加其它任何试剂,只进行实验操作 , 很快就能观察到实验现象;

    【实验评价】实验二操作过程存在不足,缺少的实验仪器是

    【拓展思考】实验结束后,把两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取少最烧杯中的溶液放于试管中,滴加少量 NaOH 溶液,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

  • 24. 同学们都有这样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夏天,将食品放在冰箱里不容易腐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颗粒状石灰石比块状石灰石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泡更快。说明反应物的浓度(溶质质量分数)、温度和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对化学反应快慢有影响。小明利用稀硫酸与某金属的反应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下表是五组50mL 稀硫酸与0.1g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丝状金属的规格相同):

    实验序号

    1

    2

    3

    4

    5

    金属状态

    丝状

    粉末状

    丝状

    丝状

    丝状

    稀硫酸质量分数/%

    5

    5

    10

    10

    15

    溶液温度/℃

    反应前

    20

    20

    20

    35

    丢失数据

    反应后

    34

    35

    35

    50

    55

    金属消失的时间/s

    500

    50

    125

    50

    3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实验(填实验序号),表明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越快;
    (2)、比较实验1和2,表明 , 化学反应越快;
    (3)、依据实验规律,推测“丢失数据”的值约是
  • 25. 某同学通过以下实验验证稀硫酸的部分化学性质:

    实验一、 Na2CO3+H2SO4实验二、 BaNO32+H2SO4实验三。 NaOHH2SO4

    (1)、实验三中无明显现象,为判断反应后H2SO4是否剩余,可选用下列药品中的____;
    A、石蕊溶液 B、Zn C、CuO D、BaNO32
    (2)、将实验一、二、三反应后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后续实验及现象如下:白色沉淀 A 是
    (3)、关于无色溶液B成分的猜想中,合理的是()。
    A、一定有NaNO3 ,  可能含有 NaOH B、一定有 NaNO3,可能含有 HNO3和H2SO4 C、一定有 NaNO3和HNO3 ,  可能含有 H2SO4
  • 26. 某实验小组同学想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所用装置气密性良好)。

    【查阅资料】

    a、二氧化碳在饱和 NaH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

    b、CaCl2溶液呈中性。

    (1)、 装置B的作用是..
    (2)、实验中观察到A 中持续有大量气泡产生,但较长时间后,经验证D中二氧化碳仍然没有收 集满,原因是
    (3)、同学们改进实验装置并成功完成了实验。在处理废液时,小新同学认为不能将锥形瓶中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而应该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填化学式)反应完全后过滤,就可得到只含 CaCl2一种溶质的溶液。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 第27、28小题各6分, 第29、31小题各8分, 第30、32、33小题各9分, 共55分)

  • 27. 工业盐酸中通常含少量 FeCl3而呈黄色,小亮为测定某工业盐酸中HCl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某工业盐酸50g,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 溶液,反应过程中,当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至以下数值时,对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进行了测定,部分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格和图象完成下列问题: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25

    50

    75

    100

    所得溶液的质量/g

    75

    100

    125

    m

    (1)、开始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2)、 m=(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28. 长时间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 CaCO3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想测定水垢中( CaCO3的含量。他们取100g水垢,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同时测量5分钟(min)内生成( CO2质量,测量数据如下表:

    时间/ min

    1

    2

    3

    4

    5

    生成CO2的质量/g

    15

    25

    30

    33

    33

    计算:

    (1)、4min后, 水垢中的CaCO3(填是或否)反应完全?
    (2)、请根据表格分析写出你发现的一条规律是
  • 29. 现有50克氯化钙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A点时溶液的溶质有.
    (2)、所加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3)、若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则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是多少?
  • 30. 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元素的混合物粉末,可能是镁、铁、锌中的一种,现欲测定其组成。取该混合物粉末8.0g放入烧杯中,将140.0g14.0%的稀硫酸分四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35.0

    35.0

    35.0

    35.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6.8

    5.6

    4.4

    4.2

    求:

    (1)、该混合物粉末铜的质量分数?
    (2)、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种金属为何种金属?
    (3)、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