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温州新星学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9月月考 科学试题( 1-2章)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1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
1. 变化观念是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棉线织布 B、粮食酿酒 C、楠木制舟 D、沙里淘金2. 合理使用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KNO3 B、KCl C、Ca3(PO4)2 D、CO(NH2)2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达确的是( )A、氢气还原氧化铜
B、取用稀盐酸
C、测溶液的 pH
D、稀释浓硫酸
4. 若人长期吃菠菜炒豆腐易得结石病,因为菠菜里的草酸(H2C2O4)和豆腐中的硫酸钙会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其化学方程式为:H2C2O4+CaSO4=CaC2O4↓+H2SO4 , 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5. 蓝夹缬是苍南千年印染工艺,手工打靛制造染液时,需要加入一种盐,提高染色的效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熟石灰(Ca(OH)2) B、生石灰(CaO) C、酒精(C2H6O) D、氯化钠(NaCl)6. 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谷氨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种有机物 B、加热会产生含硫物质 C、由五种元素组成 D、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5:87. 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主要用于制造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在水溶液中可以产生 H+,从而呈现酸性。下列物质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A、Mg B、Cu C、CO2 D、C8. 下列气体中,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①HCl ②O2 ③H2 ④CO2 ⑤SO2
A、①④ B、②③ C、③⑤ D、④⑤9.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
CO2
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
B
Na2CO3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C
Cu
CuO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NaCl固体
MgCl2
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蒸发
A、A B、B C、C D、D10. 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指“某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某气体”主要是指( )A、甲烷 B、氢气 C、一氧化碳 D、氧气11. 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液体X滴入烧瓶中,若使小气球鼓起(液体X的体积忽略不计),则液体X和固体Y不可能是( )A、水,生石灰 B、水,硝酸铵 C、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D、稀盐酸,碳酸钠12. 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所以盐酸是一种纯净物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C、镁和稀硫酸反应能产生氢气,所以能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13. 为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梅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锌片、铁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B、将铁片、铜片分别放入硫酸锌溶液中 C、将锌片、铜片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D、将锌片分别放入硫酸亚铁、硫酸铜溶液中14.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
A、氯化钠、碳酸钠 B、氯化钠、硫酸铜 C、碳酸钠、硫酸钠 D、氯化钠、硫酸钠15. 化学变化往往会导致一些量发生改变。现向盛有一定量Na2CO3溶液的容器中不断滴入Ca(OH)2溶液至过量,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容器中相关量随滴加时间变化的是( )A、B、
C、
D、
二、填空题(本题有 7 道小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
16. 下面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质的 pH,请你参照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西瓜汁呈性(填“酸”、“碱”或“中”);(2)、向肥皂水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则变色;(3)、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喝的食物是。17. 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1)、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用了贴金技艺,就是把黄金锤成极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具有良好的性。(2)、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原因是。(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古法炼铁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该反应利用了一氧化碳的性。18. 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向同学们做“自我介绍”,请把内容补充完整。(1)、浓硫酸,因为我有性,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我的质量增加了。(2)、烧碱固体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变质了。(3)、浓盐酸,因为我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我的质量分数 。19. 酸和碱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小科同学利用图 1 实验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测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 和温度的变化情况,得到图 2 和图 3,请回答下列问题:(1)、胶头滴管中 A 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2)、图 2 中 b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填化学式)。(3)、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20. 如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科学”。若无色溶液X 是稀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 B 是红色的氧化物,则 B 的化学式为。(2)、若 C 是单质,则 C 的名称为。(3)、若 D 是碱,则 X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1. 图甲表示饱和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溶液与CO2反应的实验装置。(1)、图甲中,试管(填“A”或“B”)可以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CO2反应。(2)、图乙表示NaOH溶液吸收CO2的微观模型,“●”“
”“〇”均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其中“●”表示的是(填离子符号)。
22.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HCl、MgCl2 和 Na2CO3 中的几种,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Ba(OH)2 溶液,反应中加入的 Ba(OH)2 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 ab 段生成的沉淀是。(2)、小星同学说该溶液中一定没有 Na2CO3 他的理由是。(3)、a 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5 道小题,每空 2 分,共 38 分)
-
23. 小科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干燥的气体”的实验。设计了如图方案进行实验:(制得的 CO2 中常含有 HCl 和水蒸气)(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2)、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 A 装置和 D 装置相连并产生现象时就足以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3)、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该气体,连接上述装置(A、B、C、E)的顺序是:a→→g→f(填写各接口字母)。其中,写出 B 装置的作用是:。24. 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保存的过程中如果密封不严容易变质,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样品,检测员按以下方案抽取氢氧化钠样品进行检验,判断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
【实验方案】如右图
(1)、【推断和结论】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可能是(填化学式),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2)、若A为过量的CaCl2溶液(CaCl2溶液呈中性),现象a为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该样品(选填“部分”或“完全”)变质,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3)、【评价和反思】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实际操作中对加入A溶液的量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4)、若A为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现象a、b均与(2)相同,则能证明该样品是部分变质吗?为什么?25. 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某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在研究了气体检验专题内容后,认为气体检验的关键是干扰气体的界定,判断标准是对后续实验是否会产生干扰。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解决“气体检验”类问题建构了如下思维模型:【模型应用】同学们为检验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产物成分,应用思维模型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固定装置未画出),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 A→G 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A 装置的无水硫酸铜变蓝,B、F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D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1)、实验方案中,装置 F 归属上述思维模型中的环节。【改进创新】小科同学认为原气体产物中的 CO2 对 CO 的检验不会产生干扰,于是对装置进行改进,去掉 B、C、D 装置,用 H、I 替换 F、G 装置,先通一段时间气体再进行加热,如右边所示的装置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2)、在 E 装置中,能确定气体产物中含有 CO 的实验现象是。(3)、G 装置中尾气处理的具体操作是。(4)、实验中,装置 H 的作用有。26. 小南发现学校草地周围都做上了新的铁栅栏,师傅们在上面涂油漆。铁栅栏上为什么要涂油漆呢?某兴趣小组为此进行研究:
【方案】取四支试管编号为①、②、③、④,分别作如图处理,两周后,观察铁钉表面的锈蚀情况。
(1)、【分析】若两周后观察到①中铁钉生锈而④中铁钉未生锈,据此可得出:铁钉生锈需要。(2)、若观察到现象,则可得出食盐会加快金属锈蚀。(3)、【应用】根据以上实验,请解释学校铁栅栏涂油漆能防锈的原因。27. 小南在学习了碱和盐的性质后,将少量硫酸铜溶液滴入 2mL 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观察到预期的蓝色絮状沉淀,这是为什么呢?
【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放热,使氢氧化铜的溶解度增大。猜想二:生成的氢氧化铜继续
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
(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南应选择两组实验进行对比。(2)、若猜想二正确,C 中“?”处应填写的现象是。(3)、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可溶物。小南再次做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时,他应该怎么做才能立即观察到预期的蓝色絮状沉淀,请你写出一种方法。四、解答题(共 4 道小题,第 28 题 8 分,第 29 题 10 分,第 30 题 9 分,第 31 题 10 分,共 37 分)
-
28. “青团”是宁波的一种传统食物。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1)、侧柏莲酮芳香油由种元素组成,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14.6g 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为g。(3)、侧柏莲酮芳香油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29.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甲 乙 丙 烧杯+稀盐酸/g 250 200 200 加入的铁样品/g 9 9 14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g 258.7 208.7 213.7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烧杯的质量为 77.5g;计算结果精确到 1%)
(1)、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过量;(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30. 钙是生物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鱼骨中含有碳酸钙,现设计图甲实验测定鱼骨中的碳酸钙含量,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乙。提示:①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Ac=Ca(Ac)2+H2O+CO2↑
②鱼骨中其它成分与食醋反应生成的气体可忽略不计。
(1)、该实验中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2)、由图乙中的AB曲线,可知锥形瓶中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4)、生活中,用喝醋的方法除去卡在咽上的鱼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请你结合实验结果加以说明。31. 某次实验后,得到了一杯可能还含有少量盐酸的氯化铜废液。某同学想知道该废液中是否还含有盐酸以及氯化铜的质量分数,他取了 109.8g 废液于烧杯中,然后向废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分析计算:(1)、同学判断该废液中还含有盐酸的理由是。(2)、当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100g 时,废液中的溶质有。(3)、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大?(4)、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