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甘肃省兰州市2025年中考生物学真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15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1-16小题每小题0.5分,17-26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1)、一群机器人身着鲜艳的大花袄,头戴传统头饰,与真人演员共同表演秧歌舞蹈。下列选项中,机器人与人相比不具有的特征是(   )
    A、能运动 B、能生殖和发育 C、需要能量 D、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2)、“巳升升”是蛇年春晚的吉祥物,下列结构不属于动物细胞的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核 D、细胞质
    (3)、节目《笔走龙蛇》展现了舞蹈与武术的结合,下列结构在运动中提供动力的是(   )
    A、骨骼肌 B、 C、骨连结 D、皮肤
    (4)、本届春晚推出听障版无障碍转播,体现对特殊群体的关怀。下列不是耳结构的是(   )
    A、外耳道 B、鼓膜 C、晶状体 D、耳蜗
  • 2. 2025年我国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促进全民关注健康。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能调节糖在人体内吸收、利用和转化的主要激素是(   )
    A、雄性激素 B、生长激素 C、雌性激素 D、胰岛素
    (2)、医生建议某同学补充维生素A,适当摄入胡萝卜和鱼肝油等,推测其可能患有(   )
    A、骨质疏松症 B、脚气病 C、夜盲症 D、贫血
    (3)、健康是人一生中最大的财富,下列措施不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是(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禁止近亲结婚
  • 3.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回答下面小题:
    (1)、农谚“寒露霜降,豌豆麦子在坡上”,说的是霜降前后是播种冬小麦的季节,下列不属于影响小麦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土壤 C、豌豆 D、水分
    (2)、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蒸腾作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蒸腾作用不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C、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D、光合作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将种子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长成幼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中的胚根发育成幼苗 B、种皮能保护种子的胚 C、幼苗的叶是由胚轴发育而来 D、种子萌发时需要阳光
    (4)、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我国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下列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氢气
    (5)、“苦水玫瑰”是兰州市市花。右图为其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结构①由上皮组织组成 B、结构②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C、结构④具有导管和筛管 D、结构⑤一般在③处分布较多
  • 4. 人工智能(缩写为AI)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AI技术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回答下面小题:
    (1)、科学研究利用AI技术将脑瘤细胞转化为免疫细胞,如该项研究临床试验通过,人工智能将为人类提供操控细胞命运的强大方法。下列有关免疫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A、皮肤属于第一道防线 B、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 C、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 D、第一、二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
    (2)、豆包和DeepSeek都属于一种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它是基于神经网络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下列属于人体神经系统基本单位的是(   )
    A、树突 B、轴突 C、神经元 D、细胞体
    (3)、国产血细胞AI智能影像诊断系统可以识别异常血细胞,该系统不能识别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甲状腺激素
    (4)、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或不良用眼易引发近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看近物清晰、看远物模糊称为近视 B、物像在视网膜上形成 C、保持正确读写姿势能有效预防近视 D、佩戴凸透镜可矫正近视
  • 5. 中华文明历来强调人与生物和谐共存,“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藻类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简单 B、具有输导组织 C、用种子繁殖 D、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
    (2)、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划分为不同的分类等级。下列等级中最低的是(   )
    A、 B、 C、 D、
    (3)、吸烟不仅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损伤,而且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吸气过程中,膈肌、肋间肌均处于舒张状态 B、血液由M流至N,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后,主要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D、血液循环是先经过4→6→1再经过2→5→3的循环路径
    (4)、2025年4月中国科学家团队将鹿茸干细胞移入小鼠头部后,成功在小鼠头盖骨上形成鹿角样的骨组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过程只经过细胞的分裂 B、小鼠的生殖方式是胎生 C、该技术属于嫁接 D、该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
    (5)、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分析图,说法不合理的是(   )

    A、a~b段下降是因为使用杀虫剂I的选择效果较好 B、d~e段上升是体现了蟑螂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C、b~c段上升是因为杀虫剂I使蟑螂产生了更强的抗药性变异 D、c点后使用杀虫剂Ⅱ是因为杀虫剂I选择出了更强的变异个体
    (6)、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可能导致诸多疾病,下列正确的是(   )
    A、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 B、馒头发霉后继续食用 C、长期高脂肪饮食不会引发冠心病 D、珍爱生命,坚决抵制毒品
    (7)、绿色开花植物具有六种器官,属于生殖器官的是(   )
    A、根、茎、叶 B、果实、花、种子 C、茎、叶、花 D、种子、根、果实
    (8)、根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雏鸟是由结构②发育而来的 B、结构③为鸟类的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C、适当延长家蚕的A期可以增加产丝量 D、蝗虫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D→A→B→C
    (9)、地球上现存的生物来自共同祖先,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的进化大约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阶段 B、植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是:藻类→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 C、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D、在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的是原始地球条件下的火山爆发
    (10)、我国科学家发现古老病毒曾插至鸟的DNA中,并伴随着雀形目鸟的物种大爆发,从而在鸟类宿主里不断增殖。鸟不仅可以高效地清除掉增殖的病毒DNA,有时还会利用残余的病毒来调控自身的基因表达。下列有关病毒等微生物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的运动结构是纤毛 B、酵母菌能用来制作酸奶和泡菜 C、病毒营腐生生活 D、病毒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计18分。请在______中填写相应文字、字母或序号)

  • 6.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取材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哪吒2之魔童闹海》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绽放新光彩!电影中有许多动物角色,如蟹将、章鱼妖、鲨鱼妖、鹤童、鹿童等。

    材料二  在青藏高原的高山生态系统中,雪豹作为食物链顶端的顶级捕食者,是具有伞护作用的旗舰物种。它们通过捕猎“老弱病残”,调节野生动物,特别是有蹄类食草动物的种群规模和质量,避免他们过度啃食、践踏植被。雪豹的存在有助于维持食物链的平衡,对于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视为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指示物种。雪豹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人工繁殖极为困难,因皮毛珍贵而常常遭到捕杀。

    (1)、在材料一中出现的原型动物主要有螃蟹、章鱼、鲨鱼、鹤、鹿等。上述动物中,身体呈流线型的恒温动物是
    (2)、螃蟹是一个大家族,其中全球已鉴定的招潮蟹就有101种之多。不同招潮蟹虽颜色各异,但外形、结构相差不多,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
    (3)、在材料二中存在这样的捕食关系: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雪鸡→雪豹,上述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如果雪豹因遭受捕杀而数量锐减,那么一段时间后雪鸡数量变化的趋势是下图中的(填字母)。

  • 7. 从系统、器官等不同结构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有助于我们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它在母体内形成的场所是
    (2)、尿液是血液经图一中②和④的作用及[](填序号)的重新吸收作用形成的。
    (3)、在图二中,X曲线所代表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的处(填字母)被最终消化为
  • 8. 人体对乳糖有耐受与不耐受两种性状,乳糖不耐受者会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而乳糖耐受者表现正常。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对乳糖耐受与不耐受是一对性状。
    (2)、假设人体对乳糖耐受与不耐受由T基因和t基因控制。现有一对乳糖耐受的夫妇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为乳糖不耐受,据此推断乳糖不耐受为性状(填“显性”或“隐性”);若二儿子是乳糖耐受,则他的基因组成可能为
    (3)、若该夫妇再生一胎,是乳糖不耐受女孩的概率为
  • 9. 莲是莲科莲属的水生草本植物。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生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莲不同于人的结构层次是没有
    (2)、图一中的A过程对应图二中的曲线。(填“I”或“Ⅱ”)
    (3)、图三表示在一天中,温室大棚内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其中bd时段(不包括b、d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始终呼吸作用强度(填“>”、“=”或“<”)。
    (4)、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叶龄(植物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是否影响莲的光合作用强度,设计如下探究实验:

    a.取三种不同叶龄的莲叶各两片,并使用打孔器对三种叶片分别打孔(避开大叶脉),获得大小相同的圆形小叶片各10片。

    b.将圆形小叶片置于注射器内,注射器内吸入3毫升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的残留空气后,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器针孔并缓慢地拉动活塞,使圆叶片内的气体逸出。重复该步骤直至小叶片全部沉到水底。将装有叶片的注射器放于黑暗处待用。

    c.称量2克碳酸氢钠置于1000毫升清水中,搅拌后获得浓度约0.2%的碳酸氢钠溶液,并将该溶液分装在3个烧杯中,每个烧杯各300毫升。(碳酸氢钠溶液会释放二氧化碳,叶片可以在水中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气泡会使叶片漂浮起来)

    d.对三只烧杯进行编号,将3组圆形小叶片分别置于其中,并给予相同温度和光照等适宜的条件,观察记录30分钟内烧杯中小叶片浮起的数量。结果见下表:

    组别

    1

    2

    3

    莲叶类型

    新生叶

    成熟叶

    老叶

    30分钟内叶片的上浮率

    2%

    85%

    11%

    ①在步骤a中为什么在每组中取大小相同的圆形小叶片10片而不是1片?

    ②分析实验结果,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