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14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35分)
-
1. 乐山境内开采岩盐的历史悠久,在《汉代古火井碑序》中记载:“……,改进技法,刳斑竹以导气(气指天然气),引井火以煮盐。”文中所述的制盐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砍伐斑竹 B、竹管导气 C、引气点火 D、盐水沸腾2. 化学家邢其毅说:“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B、食盐可以用来腌渍蔬菜 C、熟石灰可改良酸性土壤 D、活性炭可用于自来水消毒3. 小明设计了一个化学魔术,按下图进行实验,容器中涌出的柱状泡沫被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B、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C、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D、产生的泡沫可以用来灭火4. 如图所示,若装置气密性良好,会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下列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 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增大 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体积增大 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改变5. 归纳推理是形成化学观念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B、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则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金属能导电,则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6. 小敏同学向DeepSeek提问:防止白色污染有哪些措施?在回答中提到可使用易降解的材料。已知聚乳酸是一种可降解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化学式可表示为[C3H4O2]ₙ,下列关于聚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乳酸是一种氧化物 B、聚乳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C、聚乳酸中含有氧分子 D、聚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g7. 一些食物的pH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6
2.9
6.4
9.0
A、牛奶的酸性最强 B、鸡蛋清呈碱性 C、葡萄汁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8.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木炭、硫和硝酸钾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点燃黑火药发生如下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K2S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反应后碳和氮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 D、硝酸钾可用作农作物的肥料9. 小聪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漏斗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 B、该装置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装置中的铜网可用铁丝网代替 D、可将石灰石换成锌粒,用来制取氢气10. 右图是某农家乐柴火灶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火时,先点燃树叶再放入木柴,是因为树叶燃烧不需要氧气 B、将柴草放入炉灶后要架空,有利于柴草充分燃烧 C、为防止生锈应将使用后的铁锅擦干 D、燃烧时烟囱里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11.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减排、碳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我国科学家研究出利用In2O3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原料甲醇的微观图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B、此反应是CO2利用的一种方式 C、甲醇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反应后碳元素的质量减少12. 取10 g某种固体物质R在不同温度下加水溶解,恰好溶解时所需水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时,R的溶解度为40 g C、时,R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D、时,将20 gR加入50g水中得到62.5 g溶液13. 学化学,用化学。下列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稀释浓硫酸 将水加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 鉴别白酒和白醋 闻气味 C 比较生铁和铝合金的硬度 用生铁片与铝合金片互相刻划 D 验证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用天然气吹肥皂泡,观察肥皂泡上浮或下沉 A、A B、B C、C D、D14. 向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随加入碳酸钠溶液的体积而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已知:溶液呈中性),现有以下结论:①段有气泡产生;
②段溶液的逐渐增大;
③已知 , 则废液中与的质量比为73∶222;
④点时所得溶液中和的个数比为1∶1;
⑤处得到的溶液中含三种溶质。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
15.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1)、两个碳原子。(2)、三个水分子。(3)、硫离子。(4)、-2价的氧元素。16.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周礼·考工记》中有“金六剂”的记载,所谓“金六剂”是指将铜和锡按一定质量比配制出不同用途的六种青铜,如下表所示:
金六剂
钟鼎之剂
斧斤之剂
戈戟之剂
大刃之剂
削杀矢之剂
鉴燧之剂
铜锡比
铜5锡1
铜4锡1
铜3锡1
铜2锡1
铜3锡2
铜锡各半
回答下列问题:
(1)、青铜属于(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2)、右图是锡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锡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A、锡元素的核电荷数为50 B、锡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锡原子结构中, D、鉴燧之剂中铜原子和锡原子的数目相等(3)、考古兴趣小组的同学取某种青铜碎片进行研究。①已知锡与稀盐酸反应为 ,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②取71.5g青铜碎片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0.4 g氢气,此青铜碎片属于“金六剂”中的之剂。(注:Sn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进行计算)
17. 甲、乙、丙三种物质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表示物质可以一步实现转化,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丙都是金属,能在溶液中实现转化,则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2)、若甲、乙、丙是常温下三种不同状态的氧化物,甲是红棕色固体,甲→乙的转化是工业炼铁的原理,则乙的化学式为;写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3)、初中化学中很多物质存在图中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甲、乙、丙可能分别是H2O2、H2O、O2 B、甲、乙、丙可能分别是CaCO3、CaO、Ca(OH)2 C、若甲、乙、丙分别是C、CO和CO2 , 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转化 D、若甲、乙、丙分别是Na2SO4、NaCl、NaNO3 , 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转化18. 碳酸锂是制备新能源电池的重要原料。盐湖水中含有氯化锂、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利用盐湖水生产金属镁和碳酸锂的流程如下图所示:查阅资料: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在水中的溶解度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Li2CO3
1.54
1.33
1.17
1.01
0.85
0.72
LiOH
12.7
12.8
13
13.8
15.3
17.5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采用的方法是。(2)、操作II从溶液中获得NaCl晶体采用(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3)、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镁和氯气(Cl2),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将操作III得到的碳酸锂固体进行洗涤,一般用热水洗涤的理由是。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
19.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完成一系列实验,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是。(2)、用图2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a或b)导管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3)、图3实验中不需要标注的实验图标是____。A、热烫
B、用电
C、护目镜
D、洗手
(4)、从制氧气后的剩余固体中分离出难溶于水的二氧化锰固体,采用图4和图5的操作进行。图4操作的名称是 , 图5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写出一种即可)。20. 化学小组同学对“白色的硫酸铜粉末溶于水后得到的蓝色溶液”进行探究。经讨论后认为可能是溶液中存在的某种离子使该溶液呈蓝色。【作出猜想】
(1)、猜想一:Cu2+使溶液呈蓝色。猜想二:使溶液呈蓝色;
(2)、猜想三:Cu2+和SO42-使溶液呈蓝色。【进行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②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然为蓝色
实验①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的目的是。
(3)、写出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小组同学受到实验①和②的启发,又设计出③和④对照实验: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③将足量的铝丝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④将足量的铜丝浸入到硝酸银溶液中
(5)、【得出结论】小组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上述猜想正确。
(6)、【拓展应用】利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以上信息验证某气体X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则应选择的装置以及正确的连接顺序是X→。
A.
B.
C.
D.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8分)
-
21. 小静同学通过课外阅读了解到过氧化钠(Na2O2)固体在常温下与水反应能产生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于是进行跨学科实践,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便携式制氧器。矿泉水瓶中盛有39.0 g Na2O2 , 将输液袋中的369.0 g水全部滴入使Na2O2完全反应。完成下列计算:(1)、Na2O2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计算产生氧气的质量;(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注:(2)和(3)要求写出简明的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