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1次月考数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

  • 1. 若复数z满足z3+4i=25 , 则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 2. 数据2,3,3,4,4,5,5,5,5,6的中位数为(       )
    A、3.5 B、4 C、4.5 D、5
  • 3. 已知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αnα , 则mn B、mnmα , 则nα C、mnmα , 则nα D、αβmα , 则mβ
  • 4. 圆(x1)2+(y+1)2=8与圆(x+1)2+(y1)2=2的公切线共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 5. 直线xsinθ+3y+2=0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π6,5π6 B、π3,2π3 C、[0,π6][5π6,π) D、[0,π3][2π3,π)
  • 6. 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材44页“拓广探索”中有这样的表述: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若平面α经过点P0x0,y0,z0 , 且以u=a,b,cabc0为法向量,设Px,y,z是平面α内的任意一点,由uP0P=0 , 可得axx0+byy0+czz0=0 , 此即平面的点法式方程.利用教材给出的材料,解决下面的问题:已知平面α的方程为2x+2y+z7=0 , 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1,2,2 , 则直线l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659 B、49 C、53 D、59
  • 7. 已知直线l1:xy+1=0和直线l2:x+2y5=0 , 点M,N分别是直线l1l2上的点,点A4,3 , 则AMN周长的最小值是(     )
    A、4 B、6 C、9 D、12
  • 8. 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SA平面ABCBAC=90SA=AB=AC=2 , 若在SBC内(包括边界)有一动点P , 使得AP与平面SBC所成角的正切值为62 , 则点P的轨迹长为(       )

    A、4π3 B、π C、2π3 D、6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 9. 如图,四边形ABCD的斜二测画法的直观图为等腰梯形A'B'C'D' , 已知A'B'=4C'D'=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D'=22 B、AB=4 C、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62 D、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6+6+2
  • 10. 设A,B是一个随机试验的两个事件,则(       )
    A、A,B对立,则A,B一定互斥 B、AB , 则PAB=PB C、PAB=PAPB , 则A,B相互独立 D、PA+PB=1 , 则A,B一定对立
  • 11.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C=90° , 且AB=BC=CC1=2M为线段BC上的动点,则(       )

       

    A、AB1A1M B、三棱锥C1AMB1的体积不变 C、A1M+C1M的最小值为3+5 D、MBC的中点时,过A1,M,C1三点的平面截三棱柱ABCA1B1C1外接球所得的截面面积为269π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 12. 如图,“蘑菇”形状的几何体是由半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组成,球的半径为2,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3,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13. 已知非零向量ab满足|a|=|b|=|ab| , 则abb的夹角为
  • 14. 已知圆A:(x+2)2+y2=1 , 圆B:(x2)2+y2=4 , 直线3x+4y+t=0上存在点P , 过点P向圆A引两条切线PCPD , 切点是CD , 再过点P向圆B引两条切线PEPF , 切点是EF , 若CPD=EPF , 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为.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15. 已知ABC的顶点A4,2 , 顶点Cx轴上,AB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2y+m=0.
    (1)、求直线AB的方程;
    (2)、若AC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y4=0 , 求m的值.
  • 16.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ADBCABBCAB=BC=1AD=2PA平面ABCDPA=2.

    (1)、求证:CD平面PAC
    (2)、求二面角PCDA的正弦值.
  • 17. 已知圆C:x2+y2=3 , 直线l过点A3,1
    (1)、当直线l与圆C相切时,求直线l的方程;
    (2)、线段AB的端点B在圆C上运动,求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 18.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F分别为AD,BC的中点,沿EF将四边形EFCD折起,使二面角AEFC的大小为60°,点M在线段AB上.

    (1)、若M为AB的中点,且直线MF与直线EA的交点为O,求OA的长,并证明直线OD//平面EMC;
    (2)、是否存在点M,使得直线DE与平面EMC所成的角为60°;若存在,求此时二面角MECF的余弦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19. 定义:M是圆C上一动点,N是圆C外一点,记MN的最大值为m,MN的最小值为n,若m=2n , 则称N为圆C的“黄金点”;若G同时是圆E和圆F的“黄金点”,则称G为圆“EF”的“钻石点”.已知圆A:x+12+y+12=13 , P为圆A的“黄金点”
    (1)、求点P所在曲线的方程.
    (2)、已知圆B:x22+y22=1 , P,Q均为圆“AB”的“钻石点”.

    (ⅰ)求直线PQ的方程.

    (ⅱ)若圆H是以线段PQ为直径的圆,直线l:y=kx+13与圆H交于I,J两点,对于任意的实数k,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W,使得y轴平分IWJ?若存在,求出点W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