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期中统一联合考试(基础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1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我国传统佳节端午节有赛龙舟习俗,如图是龙舟比赛的一个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划龙舟时,桨是省力杠杆 B、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上运动员是静止的 C、龙舟在加速过程中,运动状态在发生改变 D、到达终点时,龙舟还要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龙舟受到惯性
  • 2. 如图为载有重物的家用“L”形小车的示意图,在挡板顶端对挡板施加一个始终垂直挡板的力F,使小车绕O点慢慢转动到图中虚线位置忽略小车受到的重力,此过程中力F的大小
    A、一直减小 B、一直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 3.  如图所示用不同方向的拉力F1、F2、F3匀速拉动重力为G的物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F3 B、F2>G C、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 D、F2和G是一对平衡力
  • 4. n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每个动滑轮的质量与所悬挂的物体质量相等.不计一切摩擦和绳的重力,滑轮组平衡时拉力大小为F,如图所示.若在图示中再增加一个同样质量的动滑轮,其他条件不变,则滑轮组再次平衡时拉力大小为(   )

    A、F2 B、F C、n+1nF D、nn+1F
  • 5. 机器狗能帮助人们搬运重物。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四种情境中,机器狗对重物A做功的是(  )

    A、蹲着不动 B、托举重物匀速竖直上升 C、站着不动 D、承载重物匀速水平移动
  • 6. 一名初二学生从一楼登上三楼所需的时间大约为30s,则他爬楼的功率大约是(       )
    A、1000W B、100W C、10W D、1W
  • 7. 用右图a、b、c、d四个装置分别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每个滑轮重相同。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装置最费力,拉力做的总功最多 B、d装置最省力,拉力做的总功最少 C、a、b、c、d有用功一样,a装置的机械效率最高 D、d装置最省力,机械效率也最高
  • 8.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两个实验中,都出现如图所示的情景.在提供图中器材的基础上,有以下判断:

    ①添加一条棉布和一块玻璃板,可完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②添加一个木块和若干砝码,可完成“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③要完成上述两个实验,每次小车都需要从同一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④两个实验都需要在实验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9. 同时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发现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得快.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之间有吸引力 B、分子之间有排斥力 C、热水分子比冷水分子小 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 10. 图中是美食“油端子”,它是将面糊装入模具放入热油餿貔锅内炸出来的美食,下列情境在改变内能的方式上与之相同的是(  )

    A、 B、 C、 D、
  • 11.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C的物体没有内能 B、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 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有内能 D、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 12.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稻谷通常要经历育苗、生长、晾晒和储存四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育苗期,薄膜内壁附有小水珠是汽化现象 B、生长期,傍晚蓄水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小保温效果好 C、晾晒时,摊开通风是为了加快稻谷中水的蒸发 D、储存期,稻谷储存不当导致发霉主要是发生物理变化
  • 13. 沙漠地区在日光照射下,比湖泊湿地温度升高得快的原因是(  )
    A、日照时间较长 B、沙子吸收热量较多 C、沙子的比热容较大 D、沙子的比热容较小
  • 14. 如图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 15. 现有两个使用同一种燃料的加热器,用它们分别对甲、乙两种不同的物体加热.已知甲物体的比热容是乙物体的2倍,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 13, , 当甲物体升高的温度是乙物体的 34时(甲、乙物体的物态都不发生改变),加热甲物体所用燃料的质量是加热乙物体的 12 , 则两加热器利用热能的效率之比是(    )
    A、3:4 B、1:1 C、3:2 D、2:1

二、填空与作图(共9题;填空题每空1分,作图题每小题1分,共27分)

  • 16. 如题图所示,园艺剪刀正常使用时属于(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将树枝放在(选填“A”或“B”)点更省力:剪刀的刃做得锋利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

  • 17.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各民族以其多种多样的形式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吃粽子是端午节的文化习俗,煮好的粽子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是现象。
    (2)、赛龙舟时,江面上鼓声震天,龙舟竞渡。鼓声是通过传播到人耳中的。选手们用桨向后划水,龙舟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选手们用的桨是杠杆。
  • 18. 2025年2月20日,实践二十五号卫星与北斗G7星对接之后,实践二十五号卫星为北斗G7星注入142kg燃料。燃料加注过程中,两颗卫星结合在一起环绕地球做匀速转动且距地高度不变,加注过程中北斗G7星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 19. 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过一会儿砂糖“消失了”。这种现象叫作 , 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如果杯中水的温度更高,那么砂糖“消失”的速度更
  • 20. 取5.6g酒精和5.6g花生米,点燃后分别对80g的水加热,直至充分燃烧.数据记录在表,可见质量相等的酒精和花生米充分燃烧所放出的热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测的花生米的热值为J/kg,酒精和花生米中,的热值大: c=4.2×103J/kgC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加热后的水温/℃

    5.6g酒精

    22

    70

    5.6g花生米

    22

    52

  • 21. 图甲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取火器的模型图,把木制推杆迅速推入牛角套筒时,杆前端的艾绒燃烧起来,这是通过的方式,使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一过程与图乙所示的内燃机工作冲程的能量转化方式(选填“相同”或“不同”),如果这台内燃机工作时飞轮转速为1200r/min , 则它每秒钟可以完成个工作循环。

  • 22. 小明骑着自行车在绿道进行锻炼,在水平公路上10s内行驶了50m,已知小明和自行车的总重为600N,骑车时受到的平均阻力是20N。这段时间内,重力对他做的功为J,他克服阻力做的功为J,这段时间内小明骑车的功率为W。
  • 23. 如图是引体向上的示意图,小云同学在20s内做了12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已知小云的质量为50kg,每次引体向上他能将自身重心提高m,则小云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为 J,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为 W。(g取10N/kg)

  • 24.     
    (1)、某科技兴趣小组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用钩码让菱形轻质泡沫板(重力不计)保持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菱形轻质泡沫板的受力示意图;

    (2)、如图甲所示为手抬哑铃,当前臂从水平位置绕O点抬起哑铃时,前臂相当于一个杠杆,其简化图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对应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三、实验与探究(共5题;每空1分,共26分)

  • 25. 某同学利用带有刻度的杠杆、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小桶,设计实验测量某品牌洗衣液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杠杆置于桌面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将装有洗衣液的小桶悬挂在杠杆右侧,左侧用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两侧细线拴接位置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

    ③将小桶中一部分洗衣液倒入量筒,测得其体积为100mL,剩余部分挂回原位置,竖直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三次杠杆平衡时,均位于水平位置,目的是
    (2)、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3)、根据测量数据,g取10N/kg,洗衣液的密度为kg/m3
    (4)、该同学整理器材时发现,摆放杠杆的桌面不水平,左侧比右侧略高一点,该因素对密度测量结果的影响是:____(选填“A”、“B” 或“C")。
    A、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B、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C、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 26.  小明用三块材质相同、长度不同的木板,组装成三个高度相同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特点”.实验中,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块木块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下表是他记录的有关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倾斜

    程度

    木块重G/N

    斜面高h/m

    有用功

    W有用/J

    沿斜面

    拉力 F/N

    斜面长s/m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1

    较缓

    1.5

    0.3

    0.45

    0.8

    1.0

    0.8

    56%

    2

    较陡

    1.5

    0.3

    0.45

    0.9

    0.8

    0.72

    63%

    3

    最陡

    1.5

    0.3

    0.45

    1.0

    0.6

      
    (1)、实验过程中,应拉动木块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由上表可知,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长,越(选填“省力”或“费力”).
    (3)、在第3次实验中,拉力所做的总功是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4)、实验中,有用功与总功不相等的原因是.
    (5)、请举一个生产、生活中利用斜面的实例:.
  • 27. 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明用身边的器材粗略测量一件鱼形工艺品材料的密度。鱼形工艺品的材质均匀且不吸水,其内部为空腔,底部有圆孔。
    (1)、如图所示,利用右侧带有小孔的刻度尺制成一个简单的杠杆。应在刻度尺的(选填“左”或“右”)侧粘贴橡皮泥,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

    (2)、往一个空的塑料瓶内,注入 400mL 水。则瓶内水的质量为g。已知水的密度 :ρ=1.0×103kg/m3
    (3)、将工艺品和注好了水的塑料瓶分别用细线悬挂在刻度尺两侧,使刻度尺再次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小明认为塑料瓶非常轻,其质量可忽略不计。则工艺品的质量为g。

    (4)、用一个足够大的塑料袋,贴着一个硬而薄的正方体(边长为20cm)纸盒的内壁铺好,注入适量的水。小明将工艺品浸没在水中,使其空腔内也充满水。因工艺品浸没,纸盒内水面上升了0.9cm,如图所示。则工艺品材料的体积为cm3

    (5)、工艺品材料的密度为kg/m3
    (6)、实验中,下列因素对密度的测量结果没有影响的是(选填序号)。

    ①忽略硬纸盒的厚度

    ②计算工艺品的质量时,忽略了瓶子的质量

    ③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现纸盒内底部的小石子

  • 28. 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装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两种液体a、b,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它们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2)、加热相同的时间,温度变化小的液体吸热能力(选填“强”或“弱”);液体的内能增加是通过(选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如图丙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如果要自制暖手袋,应选吸热能力强的液体(选填“a”或“b”)作为供暖物质,效果更佳。
  • 29. 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将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如甲图所示;让同一钢球从斜槽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将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如乙图所示。

    (1)、通过比较木块被撞出的距离远近,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此探究方法是
    (2)、甲图, 钢球质量越大,将木块撞得越远,对木块做功越 , 钢球的动能越
    (3)、乙图实验得出:质量相同时,(选填“高度”或“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4)、若水平面光滑且足够长,木块将做直线运动,(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四、简答与计算题(共3题;共17分)

  • 30. 重300N的货物静止在仓库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800cm2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该货物匀速提升到3m高的货架上,工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200N。求:

    (1)、货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31.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辆分布式电驱动飞行汽车正式亮相,它可以在“地面行驶”与“飞行移动”之间随意切换。某次测试时汽车的总质量为500kgg10N/kg

    (1)、汽车启动前,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1m2 , 求此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2)、如图所示,汽车悬停在空中,画出此时汽车所受重力示意图。
    (3)、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汽车从地面匀速升高300m时升力做的功。
  • 32.  如图,我国某舰艇圆满完成首次航行试验任务,为我国海军建设和发展注入新动力。该舰艇在平静的海面上静止时,舰艇底最低点到水面的竖直距离为12m。若某段航行过程中,该舰艇在平静的海面上平稳的匀速直线航行了30km , 发动机做的有用功为6×1011J。已知:海水的密度ρ=1.0×103kg/m3 , 该舰艇所用燃料的热值q=4×107J/kg。求:

    (1)、该舰艇在平静的海面上静止时,海水对舰艇底最低点的压强是多少Pa?
    (2)、该段航行过程中,发动机提供的前进的动力是多少N?
    (3)、若该舰艇发动机的效率为30% , 则该段航行过程中,消耗燃料的质量是多少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