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分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11 类型:开学考试
一、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六⑴班同学邀请大家一起制作一本特殊的《英雄纪念册》,让我们一起用语文的力量,致敬过去,照亮未来,用成长续写英雄篇章。板块一:铭刻·历史丰碑(35分)
-
1. 班长为纪念册写了序言,请你根据读音,结合语境,将词语补充完整。
烽火年代,先辈们以jué jiàng的意志qíng qǐ希望:他们翻越终年积雪的高山,在皑皑白雪中艰难跋涉;他们穿越ní nìng不堪的草地,在沼泽中咬牙前行;穿越jīng jí , 在贫瘠的土地播下信念……这份chì rè的情怀如星火燎原,永不泯灭。每当想起这些,我们热血fèi téng , 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2. 小语同学想把明朝于谦的《石灰吟》收集到纪念册上,请参照左图的样式默写,做到正确规范、行款整齐,布局合理。3. 小英收集了一些红色诗歌,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初旬(xún) 獠牙(liáo) 擢素手(zhuó) 栖息(xī) B、扉页(fēi) 屐齿(jī) 模仿(mó) 矜持(jīn) C、锲而不舍(qiè) 翻箱倒柜(dǎo) 追悼会(diào) 泪潸潸(shān) D、藤蔓(wàn) 兴奋(xīng) 蓄养(chù) 旋转(zhuǎn)4. 小丽在誊抄诗歌时出现了一些错别字,请你选出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 )A、幼稚 皮靴 锤练 兴旺发达 B、苦刑 法庭 泠笑 目瞪口呆 C、安定 占据 彻底 声泪俱下 D、恰好 耽搁 慌凉 寂寞5. 请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表达我们对英雄的敬意。( )在历史的长卷中,英雄的身影永远闪耀:邓世昌在保卫国家的海战中,选择与军舰共存亡,____;赵一曼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最终____;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用胸膛堵住枪眼,____……他们以热血与生命,铸就了民族不朽的丰碑。
①英勇就义 ②壮烈牺牲 ③以身殉国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6. 致敬英雄,致敬民族脊梁,纪念册中准备收录下面民族脊梁的画像,请为他们配上合适的介绍词。
A.真正的粮食英雄,他研发的杂交水稻使数万人脱离了饥饿。
B.以笔为戈,划破黑暗天幕;以文铸魂,唤醒麻木世人。
C.中国共产主义先驱,用思想和行动点燃了革命的火炬。
D.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以卓越的科学贡献推动了国家科技进步。李大钊 李大钊 钱学森 袁隆平 7. 请你仿照上面的格式再推荐一个你心目中的英雄。我推荐的英雄人物是 , 介绍词:。
8. 体会句子加点部分的特点,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面对山下的敌人,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愤怒 紧张 悲痛 喜悦 吵闹
9. 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小学六年我们学过了许多崇尚英雄的句子,你也肯定有很多收获,请你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夏明翰用“砍头不要紧,”表达对革命的忠诚;毛泽东用“红军不怕远征难,”赞美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郑燮的《竹石》中,能够表明革命者有竹子般的坚定意志的诗句是“ , ”;李贺在《马诗》中,借“ , ”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2)、在和平年代,如何继承革命先辈的精神品质呢?我们要珍惜时间,“ , ”是良训;我们要热爱学习,“ , 一字值千金”;我们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正所谓“ , 日日新,又日新”。二、板块二:仰望·时代星辰(35分)
-
10. (一)
木兰从军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①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sù)②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qū chí),凡十有二年,数(shuò)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③益信。
注释:①易:变换,更换。②溯(sù):逆流而上。③因:于是。
(1)、联系上下文,下列加点字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习骑(练习) B、长而益精(更加) C、市鞍马(集市) D、数建奇功(多次,屡次)(2)、下列加点的“之”与“木兰从军之事”中的“之”用法一样的是( )A、通国之善弈者也 B、虽与之俱学 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D、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3)、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列句子的意思。溯(sù)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qū chí),凡十有二年,数(shuò)建奇功。
11. (二)屠呦呦:首个诺贝尔中国科学家
【材料一】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要赴瑞典领奖。多年的深居简出,让屠呦呦习惯了简单低调,就连赴瑞典登机前,屠呦呦也躲开了VIP待遇,躲开了官方的送行仪式和媒体记者,“偷偷地”离开,再多的光环与荣耀似乎都没能打扰她平静的内心。去瑞典领奖之前,有媒体记者试图登门,先被“楼长”邻居挡一关,敲了门,最后还是被屠呦呦的爱人礼貌地回绝了采访请求。获奖时人们才发现,有关这位诺贝尔获奖者的资料很少,直到人民出版社出版《屠呦呦传》,一些历史细节才第一次被人们了解。
【材料二】屠呦呦深知,只有不断探索,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上世纪六十年代,恶性疟疾横行。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带领科研团队整理典籍,走访名医,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进行筛查,反复摸索,第191次实验才获得成功,终于提纯出青蒿素。在实验室工作之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制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如今,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广泛在全世界应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一致公认的抗疟疾标准疗法。作为青蒿素的重要发现者之一,屠呦呦的这一成果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材料三】“在做青蒿素研究的时候,屠呦呦真可以称得上是坚韧不拔。”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姜廷良告诉记者,“没有待过实验室的人不会明白,成百上千次反复的尝试有多么枯燥、寂寞,没有非凡的毅力,不可能战胜那些失败的恐惧和迷茫,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果。”姜廷良说:“她的耿直在工作上表现为极度的认真,有时候我问她一个数据,结果她第二天打电话给我,她说总算查到了原始出处,这才告诉我具体数据。”
____只有在谈到科研工作的时候____屠呦呦才会滔滔不绝____效实中学北京校友会的会长陶瑜瑾告诉记者____说到其他话题____她就很少发表看法____令陶瑜瑾印象深刻的是屠呦呦曾对他说过的一番话:“我是搞研究的,只想老老实实做学问,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课题做好,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想别的,从来没有想过去国外,更没想到要得什么奖。”
(1)、【材料一】中写到屠呦呦“习惯了简单低调”,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哪些方面反映了她的低调,至少三点。(2)、阅读【材料二】,回答以下问题。①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是____。
②多选题:画横线的句子多处使用了数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突出了屠呦呦团队在研发道路上面对的挑战之艰巨。 B、表达了作者对屠呦呦团队不惧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的敬佩。 C、通过夸张的数字渲染故事的戏剧性。 D、精确数据佐证了青蒿素研发的科学性,突出成果的来之不易。③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错误,请你用上合适的修改符号修改。
如今,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广泛在全世界应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一致公认的抗疟疾标准疗法。
(3)、请在【材料三】的横线上添上合适的标点符号。(4)、屠呦呦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至少写出2点。12. (三)凡人微光
①北风在窗缝里呜呜地低吟,我裹紧羽绒服,匆匆往小区门口走。保安室的灯在暮色中昏黄如豆,李爷爷又在核对快递单了,老花镜滑到鼻尖上,手指在冻得发红的快递盒上戳戳点点。
②这是我第三次见到他“多管闲事”了。上周三,张阿姨抱着熟睡的孩子回家,他小跑着帮忙按电梯;前天,王叔叔的快递被雨水打湿,他不知从哪儿变出个塑料袋仔细包好;就连我这种每天放学路过的学生,他也会在我踢着石子走神时,笑着提醒:“小姑娘,看着路,别摔着”。可我总觉得他太唠叨,保安不就该坐在椅子上吗?
③那天傍晚,我刚走到单元门口,突然听见身后“哗啦”一声。回头望去,一个外卖员的电动车在结冰的路面上打滑,几十份外卖散落一地。外卖员急得直跺脚,正弯腰去捡,李爷爷已经踩着防滑垫跑了过来。他蹲在地上,不顾冰渣渗进裤脚,把一份份外卖按订单号分类摆好,手指冻得通红也没停下。“小伙子,我帮你看着,你先送加急的。”他呵着白气,把最上面的几份外卖塞进外卖员手里,自己却在寒风里守了二十分钟,直到所有外卖被重新捆好。
④我站在原地,看着他搓手哈气的样子。他藏青色的制服洗得泛白,袖口磨出了毛边,帽子上的绒毛被雪水粘成一绺绺的,像极了家里那盏用了十年的旧台灯——不耀眼,却在每个晚归的夜里默默亮着。原来他的“多管闲事”,是怕快递被偷而蹲守半天,是记住每个住户的喜好而主动搭把手,是在寒冷里为陌生人弯下的腰。
⑤雪又下起来了,李爷爷的保安室飘出一缕暖气。我忽然明白,这世上哪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不过是无数像李爷爷这样的普通人,用自己的善意织成一张温柔的网,让每个在寒冬里行走的人,都能遇见属于自己的光。
⑥那天晚上,我在日记本上写:凡人的微光,是落在雪地上的脚印,是照亮归途的灯,是即使自己身处寒风,也要把温暖递给别人的心意。或许我们都只是宇宙里的一颗小星星,但当无数星光汇聚,便能照亮整个冬天。
(1)、文章开篇对北风、暮色、保安室灯光的描写,作用不包括( )A、营造寒冷孤寂的氛围 B、为后文李爷爷助人的温暖形成对比 C、突出“我”的害怕情绪 D、为故事发生设置背景(2)、在“我”看来,李爷爷多管了哪些“闲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至少三件。(3)、文中详细描写了李爷爷帮助外卖员的场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蹲在地上,不顾冰渣渗进裤脚,把一份份外卖按订单号分类摆好……”,通过“蹲、摆”等动作描写,表现李爷爷帮忙时的专注与不怕辛苦。 B、“他呵着白气,把最上面的几份外卖塞进外卖员手里”动作描写,体现李爷爷助人的热心与周到。 C、“小伙子,我帮你看着,你先送加急的。”通过语言描写,传递出李爷爷的善良。 D、“李爷爷已经踩着防滑垫跑了过来”中“跑”的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李爷爷为了赶时间送外卖的急切心理,突出他的勤劳。(4)、“他藏青色的制服洗得泛白,袖口磨出了毛边,帽子上的绒毛被雪水粘成一绺绺的,像极了家里那盏用了十年的旧台灯——不耀眼,却在每个晚归的夜里默默亮着。”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这个句子。(5)、文章结尾说“凡人的微光,是落在雪地上的脚印,是照亮归途的灯”,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凡人的微光”的理解。三、板块三:点亮·平凡微光(30分)
-
13.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如同“微光”,他们平凡普通,在某个瞬间用善意、坚守或温暖照亮了他人的世界。也许是校园里默默打扫卫生的保洁阿姨,也许是对你关怀备至的亲人,也许是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的小朋友……
请选择一个真实的事例,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写一个身边“凡人”的故事,体现其如微光般带来的力量与温暖,并谈谈你的感悟。题目自拟,字数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