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1-3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共54分。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3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物中,主要材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战国铁火盆

    B.蒜头纹银盒

    C.广彩瓷咖啡杯

    D.三星堆青铜面具

    A、A B、B C、C D、D
  • 2. 近年我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征火箭使用的液氢燃料是常用的还原剂 B、北京冬奥会部分场馆用作制冷剂的干冰属于酸性氧化物 C、火星全球影像彩图显示了火星表土颜色,表土中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O D、“蛟龙”号载人器的外壳是超高压的钛合金,其硬度比金属钛大
  • 3. 分类是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方法之一。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苏打、液氯 B、电解质:碳酸钠、食盐水 C、碱性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氧化钠 D、强酸:次氯酸、硫酸
  • 4. 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豆浆 B、有色玻璃 C、云雾 D、氯化铁溶液
  • 5. 关于钠、氯及其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放在烧杯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B、钠露置在空气中最终生成Na2CO3 C、灼热的铜丝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生成棕黄色的雾 D、将Cl2通入硝酸银溶液,检验Cl2中是否含有HCl气体
  • 6.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Ca2+、Cl-CO32 B、Fe2+、H+MnO4、Cl- C、K+、Na+、Cl-、OH- D、Cu2+、Ba2+、Cl-SO42
  • 7. 化学实验中,安全意识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备氯气时,在通风橱中进行 B、金属钠着火时,用干燥的沙土覆盖 C、戴护目镜观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实验后剩余的金属钠可丢入水槽中
  • 8. 下列应用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B、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C、生石灰用作食品包装袋中干燥剂 D、盐卤点豆腐,豆浆发生聚沉
  • 9.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烟花呈现的各种色彩是由于锂、钠、钾等单质燃烧呈现的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C、Fe3O4俗称铁红,常用作涂料的红色颜料 D、Cl2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是由于其具有强氧化性
  • 1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Fe(OH)3胶体 B、吸收尾气中的Cl2 C、验证试样中含钾元素 D、证明Na2O2与CO2反应放热
  • 11. 检验芹菜中铁元素的实验操作有:①剪碎芹菜,研磨;②取少量滤液,滴加稀HNO3;③加入蒸馏水,搅拌,过滤;④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观察。正确操作顺序为(  )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 1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Ba2++SO42=BaSO4 B、石灰乳与CuSO4溶液制波尔多液:2OH-+Cu2+=Cu(OH)2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 D、钠和水反应:Na+H2O=Na++H2↑+OH-
  • 13. 配制100mL0.1mol·L-1NaOH溶液,下列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1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B、称取0.4gNaOH,加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C、定容时,若仰视刻度线,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将偏低 D、定容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可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部分
  • 14. 侯式制碱法制备NaHCO3的原理为:CO2+NH3+NaCl+H2O=NaHCO3↓+NH4Cl,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NH3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 B、常温常压下,18g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3NA C、1molNaHCO3完全分解,得到的CO2分子数为NA D、0.2mol·L-1NH4Cl溶液中含有Cl-数目为0.2NA
  • 15. 劳动开创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

    铁与H2O高温下会反应

    B

    FeCl3溶液作腐蚀液来制作印刷电路板

    金属铁的还原性比金属铜强

    C

    小苏打粉可作膨松剂烘焙面包

    NaHCO3受热易分解放出CO2

    D

    用不锈钢制造地铁列车车体

    不锈钢强度大,抗腐蚀性强

    A、A B、B C、C D、D
  • 16. 关于0.1molL1CaCl2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0.3NA B、该溶液与0.1molL1KCl溶液中cCl相同 C、取1L该溶液稀释到10L时,cCl=0.01molL1 D、该溶液与同浓度的MgCl2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cCl=0.2molL1
  • 17. 《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S+2KNO3+3C__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只有KNO3 B、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氧化反应 C、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2S和CO2 D、每生成1.5molCO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 18. 下列陈述Ⅰ和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久置空气中的漂白粉遇盐酸产生CO2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O3

    B

    利用含铝粉和氢氧化钠的“疏通剂”疏通管道

    铝粉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H2

    C

    将Na2O2加入酚酞溶液,最终溶液变为红色

    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

    D

    Fe(OH)2露置在空气中变色

    Fe(OH)2分解生成FeO和H2O

    A、A B、B C、C D、D
  • 19. 硫酸亚铁溶液用于催化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Ⅰ”中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 B、“反应Ⅱ”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2(SO4)3、FeSO4和H2SO4 D、流程中每脱除11.2LSO2 , 同时产生1molFe2+
  • 20. 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 , 所测混合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SO42+Ba2++OH=BaSO4+H2O B、a时刻溶液的导电能力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呈中性 C、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不是电解质 D、用NaOH溶液代替Ba(OH)2重复上述实验,溶液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与上图相同
  • 21. 部分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可与g反应生成f B、e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氧化生成d C、b分别与水、盐酸反应对应生成e、f D、g可用KSCN溶液检验
  • 22. 某小组欲探究Na2O2与H2能否反应,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A还可以用于Na2CO3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实验开始后,先加热装置C,再往装置A中注入稀盐酸 C、装置C中固体若由淡黄色变为白色,推测最终产物为Na2O D、若装置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法说明Na2O2与H2反应生成水
  • 23. 取两块大小一样的铝片,进行如下图的实验:

    根据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铝有保护作用,因此烧杯Ⅰ中没有反应发生 B、烧杯Ⅰ中开始没有气泡,一段时间后才产生气泡;烧杯Ⅱ中立即产生气泡 C、两个烧杯中均发生反应:2Al+2OH+6H2O=2AlOH4+3H2 D、铝制餐具不宜长时间存放碱性食物

二、非选择题(共包括3小题,共计46分)

  • 24. 某小组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并测定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与稳定性探究

    ①图1、2所示实验,能够鉴别Na2CO3和NaHCO3的是图(填“1”或“2”),另一种装置不能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理由是

    ②图(填“3”或“4”)能更好说明二者的稳定性,写出固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利用已鉴别出的NaHCO3和Na2CO3 , 对“能否用CaCl2鉴别NaHCO3和Na2CO3”的问题进行探究。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原因分析或离子方程式

    Ca2+CO32-生成CaCO3

    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气泡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该小组对NaHCO3与CaCl2的反应深入探究,利用气体压力传感器得到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注:CaCl2溶液浓度相同,所需时间指容器内气体浓度达到10000ppm所需时间)

    1:5

    2:5

    4:5

    1:1

    1.0

    142

    124

    114

    156

    0.5

    368

    264

    244

    284

    0.25

    882

    450

    354

    632

    0.1

    1126

    1316

    816

    1816

    由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当V(CaCl2):V(NaHCO3)一定时,随着 , 气体逸出速率减小;

    ②NaHCO3浓度在0.1~1.0mol/L,V(CaCl2)与V(NaHCO3)的比值为时,气体逸出速率最快,可获得理想的实验观察效果。

    (4)、加热10.00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了2.48g且不再改变,则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 25. 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制备、收集氯气,并进行氯水中相关物质的性质探究。
    (1)、实验室制备Cl2

    装置I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氯水相关物质的性质探究。

    ①若装置Ⅳ中试剂b为H2O,可制得氯水。写出Cl2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若装置Ⅳ中试剂b为CCl4 , 可制得Cl2的CCl4溶液(Cl2可溶于CCl4 , 且不与CCl4反应)。取稀盐酸、新制氯水、Cl2的CCl4溶液,分别滴在三张干燥的红色纸条上,可观察到只有滴加新制氯水的红色纸条褪色,证明

    (3)、验证氯水中HClO光照分解的产物。

    ①如图是用强光照射密闭广口瓶中新制氯水时,用数字化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下列纵坐标(y)代表的物理量与图像相符的是(填字母)。

    a.溶液漂白能力 b.氢离子浓度 c.溶液的颜色 d.氧气体积分数

    ②据此数据,可分析得到HClO在光照下分解的产物为(写化学式)。

    (4)、若要模拟工业上制备漂白液,装置Ⅳ中试剂b为 , 制备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为。“84”消毒液露置于空气中,其有效成分在空气中CO2的作用下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HClO,另一种是酸式盐(写化学式)。
  • 26. 某硫酸厂用硫铁矿焙烧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制备绿矾粗产品FeSO47H2O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1.SiO2不溶于水和硫酸。

    2.常温下,金属离子沉淀的pH如下表:

    金属离子

    Fe3+

    Fe2+

    Al3+

    开始沉淀的pH

    1.5

    6.3

    3.4

    完全沉淀的pH

    2.8

    8.3

    4.7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中Al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还原”中溶液由黄色变浅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两次“操作”步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4)、“滤渣”的主要成分除铁粉外,还有(写化学式)。
    (5)、鉴别滤液a中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案如下,按要求填空:

    操作

    现象

    结论或离子方程式

    取少量滤液a进行(填实验名称)。

    滤液a中含有Na+

    另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依次滴入(填化学式)溶液和氯水。

    溶液无明显现象,后变红色。

    滤液a中含有Fe2+ , 不含Fe3+。写出该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④

    (6)、甲同学认为可以将“还原”和“调pH至5-6”这两个步骤进行对调,乙同学认为此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7)、请以硫酸铁溶液为原料,设计制备铁红的实验方案:。(示例:BaCl2H2SO4Ba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