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三角形》提升卷—湘教版数学八(上)单元分层测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05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  如图,在ABC中,AB=5AC=3 , D是BC边上的一点,若ABD的周长比ACD的周长大2,则AD是(    )

    A、ABC的高 B、ABC的角平分线 C、ABC的中线 D、都有可能
  • 2. 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4,4,6,在△ABC 所在平面内画一条直线,将 ABC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的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 3. 对于命题“若a2>b2 , 则a>b”,下面四组关于a,b的值中,能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a=3,b=2 B、a=-3,b=2 C、a=3,b=-1 D、a=-1,b=3
  • 4. 打碎的一块三角形玻璃如图所示,现在要去玻璃店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最省事的方法是(       )

    A、带①②去 B、带②③去 C、带③④去 D、带④去
  • 5. 如图,已知线段ah作等腰△ABC , 使ABAC , 且BCaBC边上的高ADh . 张红的作法如下:

    (1)作线段BCa

    (2)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MNMNBC相交于点D

    (3)在直线MN上截取线段h

    (4)连结ABAC , 则△ABC为所求的等腰三角形.

    上述作法的四个步骤中,有错误的一步你认为是( )

    A、(1) B、(2) C、(3) D、(4)
  • 6.  如图,已知在△ABC中,∠BAC=50°,∠ACB=54°,敏敏通过尺规作图得到AM,DN交于点O,连接OC,根据其作图痕迹,可得∠OCB 的度数为(   )

    A、25° B、27° C、29° D、31°
  • 7. 小丽与爸妈在公园里荡秋千.如图,小丽坐在秋千的起始位置A处,OA与地面垂直,两脚在地面上用力一蹬,妈妈在距地面1m高的B处接住她后用力一推,爸爸在C处接住她.若妈妈与爸爸到OA的水平距离BDCE分别为1.4m1.9mBOC=90° . 爸爸在C处接住小丽时,小丽距离地面的高度是(       )

    A、1m B、1.5m C、1.6m D、1.9m
  • 8. 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交于点D,过点D作EFBCAB于点E,交AC于点F.若AB=12AC=8BC=14 , 则AEF的周长是(     )

    A、17 B、20 C、22 D、26
  • 9. 如图,ABC中,ABC=45°CDABDBE平分ABCBEACE , 与CD相交于点FHBC边的中点,连接DHBE相交于点G , 下列结论:①A=67.5°;②AE=12BF;③DGF是等腰三角形;④S四边形ADGE=S四边形GHCE

    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 10. 命题“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60°”的逆命题是命题.(填“真”或“假”)
  • 11. 三个全等三角形按如图的形式摆放,则∠1+∠2+∠3的度数等于 .

  • 12. 如图,平面内有五个点,以其中任意三个点为顶点画三角形,最多可以画个三角形.

  • 13. 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按规定∠A=90°,∠B=∠D=25°,判断这个零件是否合格,只要检验∠BCD的度数就可以了.量得∠BCD=140°,这个零件(填“合格”或“不合格”).

  • 14. 已知 ABC 的周长为 16,AB=6 ,当 AC 的值为时,ABC 是等腰三角形.
  • 15. 小明同学将几种三角形的关系整理如图,请帮他在括号内填上一个适当的条件是

  • 16. 如图,∠A=52°,O是AB,A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则∠OCB=

  • 17. 如图是折叠式沙发椅的示意图,若将度数调到图上所示度数为最舒适角度,求此时EFD=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66分

  • 18. 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在BAC内作射线APBAP<30° , 点B关于射线AP的对称点为点D,连接AD , 作射线CDAP于点E,连接BE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设BAP=α , 求BCE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3)、用等式表示EAEBE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 19. 如图,在ABC中,B=40°C=50°.

    ①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12AB的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于两点,连接这两点的直线与BC交于点D,与AB交于点F,连结AD

    ②以点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与ADAC交于两点,再以这两点为圆心,以大于这两点间距离的一半的长度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一点,连结点A与这一点交BC于点E.

    (1)、通过以上作图,可以发现直线DF , 射线AE;(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选项)

    A.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B.ADB的角平分线

    C.ACD的中线                D.DAC的角平分线

    (2)、在(1)所作的图中,求DAE的度数.
  • 20. (1)如图①,在ABC中,若AB=6AC=4ADBC边上的中线,求AD的取值范围;

    (2)如图②,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DEDFDEAB于点E,DFAC于点F,连接EF , 判断BE+CF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

    (3)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ABCDAFDC的延长线交于点F,点E是BC的中点,若AEBAF的角平分线.试探究线段ABAFC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 21.  阅读下面材料:

    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9-①,在△ABC中,AD平分∠BAC,∠ABC=2∠C,求证:AC=AB+BD;

    小明通过思考发现,可以通过“截长、补短”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方法一:如图9-②,在AC上截取AE,使得AE=AB,连接DE,可以得到全等三角形,进而解决问题;

    方法二:如图9-③,延长AB到点E,使得BE=BD,连接DE,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进而解决问题.

    (1)、根据以上材料,任选一种方法证明:AC=AB+BD;
    (2)、如图9-④,四边形ABCD中,E是BC上一点,EA=ED,

    ∠C=2∠B,∠DAE+∠B=90°,探究DC,CE,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 22. 如图①,用一根细绳从质地均匀的三角形薄板的重心处穿过,并将其悬挂在支架上,观察发现三角形薄板正好保持水平,数学兴趣小组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②,小组成员在三角形薄板ABC 上画出中线AD,可以得到 SABDSACD(填“>”“=”或“<”);
    (2)、如图③,三角形薄板ABC的三条中线AD,CE,BF相交于点O,试判断三角形薄板ABC 被三条中线所分成的六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结合(2)中的结论,试猜想AO:OD,BO:OF,CO:OE 的值,并说明理由.
  • 23. 在四边形ABCD中,AB=BC=CDBCD=60°ABC=α60°<α<180° , E为AD中点,连接ACBE交于点F.

    (1)、当α=100°时,BAC=______,ABF=_____;
    (2)、当α的大小改变时,BFC的度数是否发生改变?若变化,求BFC的变化范围,若不变,求BFC的度数;
    (3)、猜想AF,BF,C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4)、若SABF:SCBF=3:8 , 则EFBF=_______.
  • 24. 数学模型可以用来解决一类问题,是数学应用的基本途径,通过探究图形的变化规律,再结合其他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最终可以获得宝贵的数学经验,并将其运用到更广阔的数学天地.

    (1)、发现问题:如图1,在ABCAEF中,AB=ACAE=AFBAC=EAF=30° , 连接BECF , 延长BECF于点D.则BECF的数量关系:BDC=°
    (2)、类比探究:如图2,在ABCAEF中,AB=ACAE=AFBAC=EAF=120° , 连接BECF , 延长BECF于点D.请猜想BECF的数量关系及BDC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如图3,ABCAEF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EAF=90° , 连接BECF , 且点B,E,F在一条直线上,过点A作AMBF , 垂足为点M.请猜想BFCFAM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