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多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08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机器人产业呈现创新集群化的空间布局特征,深刻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路径与功能提升。下图示意机器人产业空间集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模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从降低创新与协作成本和获取关键要素的角度考虑,城市中最可能形成机器人产业集群的区域是( )A、高校科研区 B、大型产业园 C、传统制造区 D、中心商务区(2)、机器人产业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对所在城市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A、加剧技术性失业 B、促进产业升级 C、增加了工业污染 D、吸引产业集聚2. 近年来,佛山市举办大型演唱会的数量激增,显著拉动了周边酒店、餐饮、交通、零售等消费。当地政府借此规划“文体旅商”融合示范区,推动灯光音响租赁、文创设计等配套产业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佛山发展“演唱会经济”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A、国际航空枢纽发达,辐射全球市场 B、珠三角核心区位,人口消费能力强 C、顶尖高校云集,创意人才储备雄厚 D、历史文化名城,自然人文景观独特(2)、佛山“演唱会经济”对当地城市发展最显著的影响体现在( )A、促进了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B、提升国际知名度,吸引外商投资制造业 C、城市职能定位转变为区域文化娱乐中心 D、带动了服务业提质升级,优化产业结构3. 劳动力就近流出指劳动力迁移至行政村外,但仍在本省范围内就业的现象(劳动力就近流出率=就近流出就业人数/行政村劳动力总量)。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近年来劳动力就近流出明显,主要流向水城区中心。下图示意水城区不同区域劳动力就近流出率随与城区中心距离增加的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水城区劳动力就近流出率呈现图中下降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各村本地就业供给量 B、城区经济引力强度 C、各村劳动力总量规模 D、各地文化习俗差异(2)、推动人口就近流动是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策略,以下措施中,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水城区人口就近流动的是( )A、收紧中心城区落户限制 B、放宽一线城市落户门槛 C、加强省际交通设施建设 D、引进培育县城主导产业4. 长江三角洲地区小城镇镇区人口集聚水平及交通优势度存在显著空间差异。下图示意201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小城镇镇区人口集聚水平与小城镇交通优势度组合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Ⅲ型低交通优势—高镇区人口集聚的小城镇适合发展( )A、劳动密集产业 B、旅游观光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金融服务产业(2)、上海市周边部分小城镇属于Ⅰ型城镇,其交通优势度较高,但人口集聚程度较低的原因是( )A、承接产业转移 B、承担生态功能 C、分担城市职能 D、都市虹吸作用5. 水体的氮主要来源于水生植物残体分解及外源性输入,草海位于云贵高原乌蒙山腹地,海拔2717.7米,水体氮浓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及季节变化。下图示意草海2023年年均水体氮浓度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引起草海水体氮浓度呈现图中空间变化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表层水温 B、底泥厚度 C、大气降水 D、入湖径流(2)、草海水体氮浓度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特征,是因为( )A、冬季微生物活性低 B、夏季外源性输入少 C、冬季水生植物衰亡 D、夏季微生物活性高6. 2024年5月18-19日我国广西钦州出现罕见的暴雨天气。下图示意5月18日20时近地面风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推测本次广西钦州暴雨的成因( )
①冷暖气团交汇②暖湿气流辐合③陆地地形抬升④气旋辐合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最有利于该天气现象形成的近地面气象条件是( )A、高温高湿 B、高温低湿 C、低温高湿 D、低温低湿7. 海洋热浪事件是指表层海水异常升温并持续一段时间(5天以上)的现象。下图示意1988-2017年北冰洋海洋热浪事件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北冰洋海洋热浪事件高发的海域主要分布在( )A、无冰海域 B、季节冰区 C、多年冰区 D、极点冰盖(2)、图中海洋热浪事件高发区热浪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云层增厚抑制海表热量丧失 B、海冰反照率弱增加太阳辐射 C、海冰消融加剧表层海水增温 D、海水增温导致长波辐射增强8. 短期急剧变化的太阳辐射及其影响下的气温变化会对桥梁安全构成威胁,为此某研究团队对马水河桥(30.5°N,109.7°E)的桥墩壁面(图a)开展测温跟踪。为了更好地反映温差对桥墩的影响,该研究队选取了某一典型日期,并绘制出当天各壁面温度与太阳辐射变化情况图(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结合图(b)推测该日期最有可能是( )A、1月31日 B、3月10日 C、6月30日 D、9月1日(2)、图(b)中反映西壁壁面温度变化的是( )A、曲线① B、曲线② C、曲线③ D、曲线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晋商故里山西省平遥县地处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带。平遥L村北靠尹回水库,惠济河环绕,自古广泛种植水稻、莲藕,形成“水库、支流、稻田”的复合型湿地结构,素有“北方小江南”之称。2007年L村被确立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开始发展文化旅游业,乡村用地类型发生明显变化。近年来,L村打造以“特色种植+古堡写生”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吸引高校画室团队入驻写生,促进古村落功能性再生。图(a)示意2008年L村土地利用类型,图(b)示意2023年L村土地利用类型。
(1)、从水文、气候角度,分析复合型湿地结构对“北方小江南”形成的作用。(2)、对比2008年,指出2023年分散式增长最多的用地类型,并分析该变化产生的有利条件。(3)、结合L村推行的“特色种植+古堡写生”发展路径,提出增加村民收入的具体措施。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黄土高原东部晋陕大峡谷两侧分布着独特的“红土林”地貌。“红土林”由形态各异的红粘土土柱组成,其上部覆盖的马兰黄土已被侵蚀。土柱中常含有钙结核,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干燥环境下质地坚硬,被称为土柱中的“钢筋”。图(a)示意“红土林”地貌,图(b)示意红粘土景观。
(1)、相比起湿沟,红土林在降水较少、无常年流水的干沟中留存更多,分析其主要原因。(2)、有学者认为,相较于上部已被冲刷的马兰黄土,红粘土具有更强的抗冲刷能力。为证明该观点,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按要求补充实验内容。实验目的
验证红粘土的抗冲刷能力强于马兰黄土。
实验器材
电子秤,两个倾斜置物板(可调节角度),洒水壶。
实验样本
红黏土块,马兰黄土块(土块体积、形状相同,均无植物根系等杂质)
实验步骤
请补充实验步骤,以控制无关变量,使外力强度保持一致:
1.使用电子秤分别称量土块质量;
2.将两个置物板的倾斜角度Ⅰ , 把土块放置在置物板相同高度上
3.使用洒水壶在相同Ⅱ上,以相同速度浇洒500mL水;
4.晾干后称量剩余土块的质量,并与原始质量对比。
实验现象
现象:红黏土土块质量减少率Ⅲ马兰黄土土块。
实验结论及分析
结论:红黏土的抗冲刷能力强于马兰黄土。
红黏土抗冲刷能力更强的原因是Ⅳ。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龙潭槽谷位于重庆市桐麻岭背斜的东翼,属于岩溶槽谷。槽谷东侧为逆层坡(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西侧为顺层坡。当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时,岩层稳定性差、侵蚀加剧,反之则稳定性强、侵蚀减轻。与顺层坡相比,逆层坡土壤与植被覆盖较多。龙潭槽谷区夏季存在暴雨期和伏旱期,集中暴雨情况下,龙洞塘泉水流量无明显增大,而在伏旱期间,龙洞塘泉水未出现断流。图(a)示意龙潭槽谷水文地质概况,图(b)示意沿A—B线的地层剖面。
(1)、学者研究认为,龙潭槽谷是由地下河发育形成。说明该槽谷由地下河发育形成的过程。(2)、与顺层坡相比,分析逆层坡裸岩出露较少的原因。(3)、龙洞塘泉水流量在夏季暴雨集中时无明显增大,且在伏旱天气下无断流现象。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