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上(新教材) 第15章 泌尿系统 单元检测卷(提升)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30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取某位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检测得到如下数据,其中甲物质最有可能是(        )

     成分(克/100毫升) 

     血浆 

     原尿 

     尿液 

     甲 

     8 

     0.03 

     0 

     乙 

     0.72 

     0.72 

     1.1 

     丙 

     0.03 

     0.03 

     1.8 

     丁 

     0.1 

     0.1 

     0 

    A、葡萄榶 B、蛋白质 C、无机盐 D、尿素
  • 2. 血液与尿液是生命密码本,记录着细胞活动轨迹和代谢波动信号,两者的检测数值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请完成下面小题。
    (1)、下表为某患者的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项目

    结果

    单位

    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WBC)

    13.8↑

    ×109/L

    3.5-9.5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

    82.0↑

    %

    40.0-75.0

    红细胞计数(RBC)

    4.35

    ×10¹²/L

    ♂:4.3-5.8

    血红蛋白(HGB)

    125↓

    g/L

    ♂:130-175

    血小板计数(PLT)

    210

    ×109/L

    125-350

    A、“结果”是受检者数据,“参考值”是健康指数区间 B、“↑”指高于正常参考值,“↓”指低于正常参考值 C、单项指标在参考区间内不能单独作为健康评估的依据 D、计算高出参考值多少,可用结果值减参考值的最高值
    (2)、下列对该患者检测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白细胞数量增多,身体有炎症 B、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力增强 C、红细胞数量减少,可能患贫血 D、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差
    (3)、根据检验结果,你会建议患者在饮食上适量增加的食物是(       )
    A、葡萄糖水 B、鱼肝油 C、动物肝脏 D、西瓜
    (4)、尿常规检测显示尿蛋白阳性(即尿中出现蛋白质),受检者病变最可能发生在(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静脉 D、出球小动脉
    (5)、若受检者的肾小管功能受损,尿检中异常的指标最可能是(       )
    A、葡萄糖 B、尿素 C、尿血细胞 D、尿蛋白
  • 3. 某小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制作的“肾单位形成尿液动态模型”如题图所示,其中起着重吸收功能的结构是(  )

       

    A、 B、 C、 D、
  • 4. 如图,功能类似“蓄水池”的器官是( )

    A、 B、 C、 D、
  • 5. 当血液流经肾脏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B、尿素含量减少 C、氧气含量减少 D、葡萄糖含量减少
  • 6. 尿液是人体重要的代谢排泄物,其成分变化可反映健康状况。下列关于健康人群尿液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4]的两端分别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 B、过程A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C、[3]和[5]中都含有水、无机盐和葡萄糖 D、[2]与[1]内血液成分相比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 7. 小秦利用漏斗、塑料软管、橡皮泥、矿泉水瓶、一次性塑料杯、红色色素和黄色色素、清水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肾单位模型。下列各材料与其模拟的结构或主要物质对应正确的是(                )

    A、漏斗中的软管团模拟人体的肾小球 B、①处模拟的是人体内的出球小动脉 C、模型中③内的液体模拟的是尿液 D、该模型可模拟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8. 【主题情境】由螺旋藻制成的微纳米机器人是一种介于微纳米尺度的智能动力装置,可通过手臂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并在体内自主活动。如图,当微纳米机器人探测到温度差异时,央持血栓组织或异物,帮助患者清除血栓。

    (1)、血栓指血液在身体内部非正常凝固,从液态变成固态的病理状态。推测血液中与血栓形成可能有关的是( )
    A、白细胞 B、血小板 C、红细胞 D、血红蛋白
    (2)、微纳米机器人通过手臂静脉注射方式进入人体,最先到达心脏的(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3)、若该微纳米机器人进行血栓清除手术,经过某血管时监测到血液中氧气含量下降、营养物质含量升高,该血管可能是( )
    A、肺静脉 B、肠静脉 C、主动脉 D、肾动脉
    (4)、完成任务的微纳米机器人在人体内降解,产生的代谢废物的排泄途径不包括( )
    A、排汗 B、排便 C、排尿 D、呼气
  • 9. 【主题思考】人体的肾脏就像精密的过滤器,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如图为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肾单位的叙述误的是( )
    A、甲、乙、丙组成肾单位 B、甲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血管 C、乙内的液体是原尿 D、丙能重吸收全部的无机盐
    (2)、下列有关人体尿液形成的相关叙述错的是( )
    A、甲、乙中的液体分别是血浆、尿液 B、健康人的乙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C、若检测发现某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他的病变部位可能是丙 D、图中动脉与静脉相比,动脉中的代谢废物较多
  • 10. 如图表示尿液形成的过程,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液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是肾小囊,乙是肾小管 B、A、B表示的液体分别为原尿和尿液 C、若乙处发生病变,则B中会有蛋白质 D、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含量减少
  • 11. 下图是根据肾的工作原理制成的血液透析装置,又称“人工肾”,可以帮助病人将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排出,以维持正常的代谢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透析管与肾小管的功能类似 B、血液流经透析管后尿素减少 C、用过的透析液成分最接近于原尿 D、该人工肾透析的工作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
  • 12. 研究被测试者的血浆、肾小囊腔以及输尿管中的液体,里面 P、Q两种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请问 P、Q各是什么物质?(        )

    物质

    血浆

    肾小囊

    输尿管

    P

    0.03%

    0.03%

    2%

    Q

    0.1%

    0.1%

    0

    A、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 B、P 是葡萄糖.0是尿素 C、P是尿素,②是蛋白质 D、P 是尿素,Q是葡萄糖
  • 13. 下图①、③表示人体血管,②表示某器官,箭头代表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②为皮肤,③中葡萄糖比①中多 B、若②为脑,③中含氧量比①中多 C、若②为胃,③中二氧化碳比①中多 D、若②为肾脏,③中尿素比①中多
  • 14. 某兴趣小组利用橡皮管、漏斗、水、塑料颗粒、注射器等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肾单位模型(塑料颗粒不能透过橡皮管),模拟尿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部位①模拟肾小球,其两端的血管都为动脉血管 B、③模拟的结构可以吸收全部的葡萄糖 C、部位③末端流出的液体是原尿 D、血液流经肾单位后,血液中的氧气会减少
  • 15. 以下为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的知识结构及说明,其中说明有错误的是( )

    A、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B、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是肺,是a、b气体交换的场所 C、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是心脏,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 D、消化系统①过程表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胃内完成
  • 16. 如下表为某人尿常规化验结果中的几项指标数据,若此人的肾脏出现病变,据此结果可推测病变的位置是(  )

    成分

    红细胞

    蛋白质

    尿素

    无机盐

    葡萄糖

    含量

    +

    +

    96

    1.8

    1.9

    0

    注:单位:g/100mL,“+”代表超过标准值

    A、肾动脉 B、肾小球 C、输尿管 D、肾小管
  • 17. 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其中表示肾小球的是(    )

    A、 B、 C、 D、

二、读图理解题

  • 18. 下图一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二是某医院化验室对甲、乙、丙、丁四名男子的尿检结果(“+”表示检出该成分,“+”越多表示量越多;“-”表示未检出该成分),请根据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回答问题。

    尿液成分

    甲(正常)

    血细胞

    ++

    蛋白质

    ++

    葡萄糖

    +++

    (1)、表中乙(非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出现大量葡萄糖,可能是由于肾单位中的(填序号)发生了障碍。丙、丁的尿液中出现了血细胞、蛋白质,可能是由于肾单位中的(填名称)发生病变的缘故。
    (2)、正常情况下,尿液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作用和作用两个连续的阶段。肾衰竭的患者需要通过血液透析维持生命,透析后的血液由肾静脉流回心脏。通过血液透析,帮助肾衰竭患者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内的平衡,维持人体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3)、肾小球两端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其内部都流血。④肾静脉内流静脉血,其血液与入球小动脉内的血液成分相比,尿素含量(填“增加”或“减少”)。

三、资料分析题

  • 19. 资料分析

    资料1:尿毒症患者是由于肾衰竭而无法正常工作,体内的废物无法排出从而导致中毒死亡。肾脏功能衰竭的人可以使用人工肾脏进行血液透析,以便及时排出体内的废物。

    资料2:图甲为人工肾工作原理图,在人工肾中,通过导管与患者的血管相连,位于透析液中的导管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当患者的血液流经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而除去废物的血液再流回到人体内。

    资料3:图乙是“某健康人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表示肾脏的不同结构;图丙表示此人肾单位各结构中尿素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根据图文信息回答以下问题([___]内填序号)

    (1)、尿毒症患者无法排出人体内的废物,如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多余的水等,人就会中毒死亡。
    (2)、图甲中的半透膜模拟图乙中[]作用,与肾脏形成尿的过程比较,人工肾缺少[]的重吸收作用。
    (3)、图乙中,血管E中的血液和血管A中的血液相比,尿素的含量会
    (4)、图丙中横轴的bc段表示肾单位的某一结构,这一结构是
    (5)、人体产生的尿液最终通过排出体外。

四、实验探究题

  • 20. 在学习了“泌尿系统”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肾单位模型”,以模拟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

    “肾单位模型”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模拟肾小球中不同成分的过滤作用,效果明显

    能模拟肾小球的过滤作用,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模拟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某同学利用橡皮管、漏斗、水、相同的塑料颗粒、注射器等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

    (1)、部位①模拟肾单位中的 , 部位③模拟肾单位中的
    (2)、用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写出其中一种成分:
    (3)、若该模型能模拟肾单位功能,则形成的“尿液”将从部位中流出。(填序号)
    (4)、根据评价表,该模型“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5)、人体还可通过其他途径排出废物,如尿素可以通过中的汗腺排出体外。

五、综合应用题

  • 21. 可穿戴式人工肾有望成为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便携式设备,如图1为可穿戴式人工肾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注:血液入口为A1 , 血液出口为A2;透析液入口为B1 , 透析液出口为B2)请分析回答问题:

    (1)、泌尿系统中肾脏的功能是
    (2)、研究人员抽取透析器入口和出口的血液,经检测,入口A1处尿素的平均浓度为62mg/d,出口A2处尿素的平均浓度为17mg/dl,说明透析器可以模拟图2肾单位中(填数字)在尿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透析后的血液经静脉输回体内,最先到达心脏中的哪个腔?
    (3)、为了提升透析器的功能,研究人员将某种细胞融合到透析器中的半透膜上,然后在入口A1处注入0.3g/L葡萄糖溶液,经检测,出口A2处葡萄糖溶液浓度高于0.3g/L,你认为这种细胞最可能来源于图2中的哪个结构?(填数字)理由是
  • 22. 马拉松是一种高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图一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D表示心脏四腔,a-d表示生理过程,①—⑤表示相关血管,1-3表示构成肾单位的相关结构。图二表示某人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1)、马拉松运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食物中为运动员供能的主要物质被消化为才能通过图一中吸收过程进入血液,在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下肢骨骼肌细胞的过程中,依次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是(填字母)。
    (2)、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以获得更多的氧气。图一中b过程对应图二中曲线的段,此时膈肌处于状态。
    (3)、过量运动可能会导致蛋白尿等异常症状,原因是图一中(填序号和名称)的通透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