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上(新教材)第15章 泌尿系统 单元检测卷(基础)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30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长期以来,尿液检查是医生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下表是某人就医后尿液检查报告的部分结果,由此推测其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尿液检查报告(g/L)

    检查项目

    红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检测值

    0.0

    1.0

    20.0

    正常值

    0.0

    0.0

    20.0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盂
  • 2. “可穿戴超滤人工肾”,将超滤所用的小型化回路固定在一件外套上,“滤过泵”模拟肾单滤过泵位中的(        ),滤过的血液经静脉流回体内。、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静脉
  • 3. 干旱环境中,沙鼠的尿液浓度是血浆浓度的17倍,这与沙鼠体内某结构重吸收水的能力有关。该结构是(   )
    A、入球小动脉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
  • 4. 肾小球、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管中流出的液体分别是( )
    A、动脉血、静脉血、原尿、尿 B、静脉血、动脉血、尿、原尿 C、动脉血、动脉血、原尿、尿 D、静脉血、原尿、血浆、尿
  • 5. 腰侧集尿器俗称“尿袋”,是一种用于体外收集、储存尿液的辅助型医疗器械产品。它主要替代的器官是(        )
    A、肾脏 B、尿道 C、膀胱 D、输尿管
  • 6. 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右图为肾脏形成尿液过程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①②④构成 B、血液经过②和④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尿液 C、④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④内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D、③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③内尿素含量大大降低
  • 7. 在环境和进食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测定人体完全休息和运动状态时,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途径是排出尿液,乙途径是排出汗液 B、休息时与运动时相比,呼出气体中的水分增加 C、休息时水分的散失主要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D、比较这两天的总失水量,运动比休息散失的水分少
  • 8. 我们常在夏天观察到两个现象:汗湿衣物易发黄、尿量减少且颜色加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衣物变黄是汗液中的尿素导致的 B、汗腺分泌汗液经导管排到皮肤表面 C、尿量减少是因为水分以汗液排出 D、膀胱重吸收水导致尿液颜色加深
  • 9. 排泄有助于将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或多余的物质排出体外。下列不属于人体排泄的是(        )
    A、排便 B、排汗 C、呼吸 D、排尿
  • 10. 人体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不断产生一些代谢废物,若不及时清理,就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人体排泄的途径有(       )

    ①排尿       ②排汗       ③呼出气体       ④排出粪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 如图一为皮肤结构示意图,图二是某健康人汗液和尿液的分泌量随外界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皮肤在人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组织,主要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B、针刺手指能感觉到疼痛,是因为2真皮内分布着神经末梢 C、随外界温度升高,汗液分泌量增多,汗液蒸发时带走身体部分热量,可以调节体温 D、排尿和排汗都能排出人体产生的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
  • 12. 下列关于人体泌尿系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泌尿系统由肝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B、原尿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是肾小管病变导致的 C、肾小球是血管球,两端都与小动脉相连 D、尿素仅由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 13.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皮肤的血管和汗腺对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B、皮肤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防御功能,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C、表皮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受冷、热、触、压等刺激 D、真皮内的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可以防止紫外线损伤内部组织
  • 14. 排尿对于人体的意义在于(  )
    A、排出废物 B、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C、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D、前三项都正确
  • 15. 下列关于人体废物的排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是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的 B、膀胱可以暂时贮存尿液 C、输尿管是人体内排出尿液的器官 D、尿液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
  • 16. 学校篮球赛时,运动员们汗流浃背、满脸通红。下列关于汗液分泌排出说法正确的是(  )
    A、汗液是在皮脂腺中形成的 B、汗腺周围没有毛细血管 C、汗液通过血管到达体表被排出 D、排汗具有调节人体体温的作用
  • 17. 学校运动会长跑比赛中,运动健儿奋力拼搏,挥汗如雨。一场比赛结束后,运动员的运动衣上往往留有盐渍,这说明皮肤具有的功能是( )
    A、调节体温 B、保护 C、排泄 D、感受外界刺激
  • 18. 人工肾脏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而制成的一种医疗仪器,它可以模拟肾脏的工作,过滤人的血液,进行血液透析。透析相当于人体内生理活动中的(       )
    A、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B、肾小球过滤作用 C、膀胱贮存作用 D、尿道排尿作用
  • 19. 小红为了尽快完成作业,常强忍尿意不去厕所,且饮水较少,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会让身体适应缺水状态,增强代谢能力 B、既能节省时间学习,又能减少肾脏负担 C、容易导致尿液浓缩,增加泌尿系统结石风险 D、尿液中的废物会被重新利用,对健康无影响
  • 20. 尿酸过多会引起肾单位某结构上皮细胞坏死,进而影响形成尿液的重吸收作用。该结构是(                )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膀胱
  • 21. 健康人形成尿液的过程中,某物质在肾单位不同部位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据图推测,该物质可能是(       )

    A、蛋白质 B、尿素 C、葡萄糖 D、无机盐
  • 22. 下列各项不属于排尿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
    A、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B、排出细胞产生的废物 C、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 23. 尿液成分可以反映人体的泌尿功能是否正常,健康人的尿液中含(        )
    A、尿素 B、无机盐 C、 D、蛋白质
  • 24. 红心火龙果中的甜菜红素难以分解,大量食用后会引起尿液变红。如图为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肾脏,红色的尿液在此形成 B、②是肾小管,输送带有甜菜红素的尿液 C、③是膀胱,能暂存带有甜菜红素的原尿 D、④是输尿管,甜菜红素随尿液排出体外
  • 25. 如图是尿液形成过程中葡萄糖含量变化曲线,该变化发生在(        )

    A、入球小动脉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

二、读图理解题

  • 26. 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当肾因功能衰竭而无法正常工作时,体内的废物就不能排出,人就会因中毒而死亡。肾衰竭患者可以进行血液透析,患者通常每周进行2到3次血液透析,以便及时排出体内的废物。下图甲为肾透析仪示意图,图乙为肾单位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肾透析仪中半透膜的作用相当于乙图中的②。最后经过透析的血液再由(静脉或动脉)流回人体内。
    (2)、人体中形成尿液的结构功能单位是肾单位,由(填序号)组成。
    (3)、乙图中,当血液由①流经④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外,血浆中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可以进入④中,形成原尿。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全部和部分无机盐等物质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三、资料分析题

  • 27. 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隆重开幕,点燃全民运动热潮。

    资料一:杭州亚运会采用我国自主研制的干血点检测器“贝壳”进行兴奋剂检测,方法是采集运动员60微升指血,指尖采血后,伤口很快就凝固。

    资料二:含有兴奋剂的药物被人体吸收后会进入血液,通过肾脏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因此兴奋剂检测目前仍以尿检为主,血检为辅。

    资料三:为号召全民运动,增强体质,广东多地市举办了马拉松比赛。赛前,运动员需食用富含营养的鸡蛋、牛奶和面包等食物;赛中需调整呼吸,补充水分;赛后要迅速保温和补水等。请回答:

    (1)、资料一中,指尖采血后,伤口的血液很快就凝固,这主要与血液中的(填血细胞类型)有关,而指尖采血所刺破的血管主要是
    (2)、资料二中,通过尿液能检测到兴奋剂,是因为兴奋剂的代谢产物可以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随尿液排出。若在尿液中还检测到了葡萄糖,则很可能是肾单位中的结构发生病变,也可能是
    (3)、含有兴奋剂的药物被人体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
    (4)、资料三中,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的最终消化产物是 , 经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的中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运动员使用。运动员赛中需调整呼吸,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肺内气压(选填“大于”或“小于”)外界气压。

四、实验探究题

  • 28. 肾脏犹如人体的“血液净化器”,承担着排出代谢废物的主要功能。
    (1)、细胞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多种代谢废物,以下属于代谢废物的是____。
    A、葡萄糖、氨基酸 B、尿酸、尿素 C、唾液淀粉酶、胰液
    (2)、下图为同学们设计的模拟原尿形成的装置图。

    ①烧杯1 中的液体模拟血液,液体内悬浮的彩砂模拟血液中的不同成分,彩砂颗粒的颜色、直径应(“完全相同”或“有差异”)。

    ②将烧杯1中的液体通过注射器注入软管甲端的过程,模拟了血液流进入球小动脉的过程;在乙处盘绕的透明软管上打了一些小孔,乙模拟了结构。

    ③液体在流经透明软管乙处时,会部分流入烧杯2 中形成“原尿”,这一过程模拟了作用。在人体中,原尿经过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尿液。

    (3)、小明同学对该模型提出了修改建议,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甲段管径应大于丙段,体现入球小动脉特点 B、推动注射器时力度适中,保证血液流动时间 C、减少乙处盘绕圈数,更形象地模拟人体结构

五、综合应用题

  • 29. 下图为人体尿液形成示意图。

    (1)、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肾单位由图中的三个部分构成。
    (2)、如果尿检中发现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则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
    (3)、尿液与③中的液体相比,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具有的作用。
    (4)、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含量
    (5)、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人体排尿是间断的。这是因为能暂时储存尿液。
  • 30. 七年级同学参加了一场科普活动:
    ①脱险归来的登山运动员分享高原反应的经历;
    ②医生讲解高原反应对人体的影响及救治方法。
    (1)、解读血液检查报告(表1):

     中文名称 

     结果 

     单位 

     参考值 

     白细胞 

     5 

     ×109/L 

     3.5~9.5 

     红细胞 

     6.8 

     ×1012/L 

     3.8~5.1 

     血红蛋白 

     185 

     g/L 

     115~150 

     血小板 

     280 

     ×109/L 

     125~350 

    淋巴细胞绝对值 

     3.0 

     ×109/L 

     1.1~3.2 

    请分析:高原环境下红细胞增多的意义是 , 小福上山时皮肤意外轻微擦伤,流血一会儿就止住了,主要是的功劳。

    (2)、先进的生命支持设备—体外膜氧合器(ECMO)。若突发呼吸衰竭,ECMO可暂时替代人体

    部分器官的功能。打开开关,ECMO就可以将患者体内输给的血液泵入氧合器,氧合器可以往流经的血液中添加氧气并清除二氧化碳。请分析该设备的功能:

    ①“血液泵”组件通过节律性摊动模拟(填器官)的泵血功能,维持全身血液循环。

    ②“氧合器”则模拟(填器官)。

    (3)、尿量减少也会引发生命危险,医生解释这与肾功能调节有关。为了让同学理解尿液形成的过程,医生制作了简单肾单位模型。

    ①在这个模型中,半透膜模拟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②这个模型还不够完善,肾单位除了滤过作用,还能进行。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塑料瓶中的液体(填“能”或“不能”)模拟尿液。

    (4)、基于这次学习经历,请你替代小田为准备登山的人提出一条科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