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5年10月七上科学月考综合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某注射用蒸馏水瓶,按图甲放置测得底面直径为 D,液面高度为 H1;按图乙放置,测得空间的高度为 H2。若瓶子厚度不计,那么该瓶的容积为多大( )A、DH1H2 B、D2(H1+H2) C、 D、2. 小丽同学为测量小石块体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 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 ,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实验后跟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小丽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A、注入一定量水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待小石块浸没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在浸入小石块时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操作和读数均正确3. 下列测量会引起结果偏大的是A、用温度计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离开被测热水读数 B、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俯视凹液面中央最低处读数 C、用体温计测人体温度时,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 D、用皮尺测跳远成绩时,用力拉紧皮尺读数4. 采用“染色排除法”可判断动物细胞是否存活,如用台盼蓝染色剂染色, 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会。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模式图,控制活细胞不被台盼蓝染色剂染色的结构是A、① B、② C、③ D、④5. 在购买蜜柚时,我们习惯用手掂一掂蜜柚,感受是否有沉甸甸的感觉,由此判断蜜柚品质的好坏。就“感受是否有沉甸甸的感觉”这个环节类似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分析证据 D、得出结论6. 在4×100m接力赛中,为保障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A、接棒运动员站在原地等待传棒运动员交接 B、传棒运动员停下后将接力棒交到接棒运动员手中 C、传、接棒运动员都奔跑,且保持相对静止 D、传、接棒运动员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7. 为了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某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4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相同浓度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振荡,直到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并记录所滴加的汁液滴数。实验结果如下表:你认为相同体积的果蔬汁中,维生素 C含量最高的是
蔬菜汁种类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紫色高锰酸钾溶液/2mL
14滴
8滴
15滴
11滴
A、黄瓜汁 B、青椒汁 C、芹菜汁 D、白菜汁二、填空题
-
8. 请将图中所示的结果填在相应的空格处。(1)、 图甲中, 液体的体积是mL。(2)、图乙中,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是cm。(3)、 图丙中, 气温为℃。9.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通常需要将观察的标本制成临时装片。图甲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图乙、图丙是两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视野图,据图回答。(1)、图甲所示临时装片制作步骤的先后顺序应是(填序号)。(2)、小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这个污点不可能存在于____。A、物镜 B、目镜 C、反光镜 D、玻片标本(3)、制作临时装片时,对标本进行染色的目的是为了在显微镜下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内的(填细胞结构名称)。(4)、在图乙、图丙中制作效果欠佳的装片是哪一个,并说明产生原因。(5)、小明将物像调清晰后,让几个同学围过来观察,却看到视野变暗了。他们都没有触碰显微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10. 关于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请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1中几个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标号)。(2)、如果要把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应将载玻片向移动。(3)、如图2,假如你所用的显微镜只有甲、乙、丙、丁四个镜头,若想在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你认为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4)、某同学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后把显微镜推移到同桌面前看,结果视野变暗,同桌要想看清物像,最先应进行的操作步骤是。11. 为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 , 取出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2 ,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乙同学的做法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 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水及石块的体积V2 ,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选择(选填“甲”或“乙”)同学的做法。(2)、选择正确方法后测量结果如图一所示,则测得这块小石块的体积是 。(3)、实验后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会导致乙同学测量结果偏大的是____。A、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 B、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D、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4)、甲同学提出量筒也可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二所示。利用等效替代法,通过读取液体的体积来确定气体体积,图二装置中能实现这一目的的是。12. 在标准大气压下,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插入30℃的温水中,水银柱长度为10厘米,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度为1厘米。(1)、则测量100℃的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厘米;(2)、当插入一定温度的热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19厘米,则此热水的温度为℃。13. 下面是常见的五种植物(海带、食用苔藓、蕨菜、银杏、番茄)的检索表。(1)、检索表中生物的特征或生活环境还未填完全,其中乙是。(2)、若将上述五种植物填入表中,则A为;E为。(3)、对于植物,有如下说法:①都是多细胞生物;②都不产生种子;③都有根、茎、叶的分化;④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中属于 CDE三种植物所共有的特征是。(填序号)
三、实验与探究题
-
14. 某同学用量筒进行测量体积的实验。(1)、某次实验中他先俯视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150毫升,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出剩余水的体积为100毫升,则实际倒出的水的体积50毫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用量筒测量小石块体积时,需要先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这里“适量的水”是指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浸没后(填“水不超过量程”或“水不溢出”)。该同学用正确的方法测得如图所示的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为10立方厘米。测该石块的体积时,量筒中加入的“适量的水”的范围是多少?于是他又进一步实验:用正确的方法测得石块不同方向放置时的高度,其中最高为4.0厘米,最低为1.5厘米。若他所用的量筒的量程为100毫升,分度值为1毫升,底面积为7平方厘米。则要测得该石块的体积,量筒中所加的“适量的水”的范围是毫升。(3)、某同学还想用上述方法测一枚大头针的体积,他先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1 , 将一枚大头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后,读出水面所指示的体积为 V2 , 那么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就是V2-V1。你认为他的这种方案可行吗?并说明理由:。15. 以下是温度计的部分发明历程:(1)、如图甲,伽利略气体温度计的玻璃泡位于端(选填“A或B”);(2)、如图乙、丙,液体温度计中的水或酒精均已添加红色染料,其优点是;(3)、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发明了最低温度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来到气象园,仔细观察最低温度计构造(图丁) 。在最低温度计酒精柱内,有一个黑色游标,当温度下降时,酒精收缩,因酒精柱顶的表面张力作用,指标随之移动,即向感应部分后退,当温度上升时,酒精柱上升,而游标因无外力推动仍留在原处,所以游标离感应部分较远的一端为在某一时段的最低温度。该温度计只标注部分刻度,请读出此时测量的最低温度为:。16. 某兴趣小组自制了如图甲、图乙两种简易温度计。甲温度计是在锥形瓶中装满混有少量红墨水的冷开水,乙温度计是在瓶内冷开水上方保留一部分空气,分别用带细玻璃管的橡皮塞密封。将锥形瓶浸没在水温可调节的加热水壶中,设置初始温度为40℃,待玻璃管内液面稳定后,用细橡皮筋在细玻璃管液面位置做标记。分别设置不同的温度,记录玻璃管内液面稳定后到标记处的距离。
组别
温度/℃
40
42
44
46
48
50
甲液面到标记处的距离/mm
0
6
11.8
17.9
24
30
乙液面到标记处的距离/mm
0
14.7
29.5
44.5
60.5
82
(1)、甲温度计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2)、简易温度计的锥形瓶相当于普通温度计结构中的。(3)、如果将温度设置在55℃,甲温度计的细玻璃管液面到标记处的距离约为mm。(4)、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升高相同温度时,(填“空气”或“水”)的膨胀更明显。(5)、根据以下评价量表,请对乙温度计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评价指标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液面变化明显,
误差小
液面变化不明显,误差大
指标二
刻度均匀
刻度不均匀
17. 建立月球基地、开发月球资源是人类深空探测的重要内容。科研人员利用月壤研究发现:真实月壤中可种出植物,但生长不良,可能的原因是肥力不足,尤其在养分含量上缺少植物生长必需的氮养分。由于真实月壤稀缺,科研人员尝试用模拟月壤进行肥力改良实验。①称取适量的模拟月壤于锥形瓶中,加入无氮培养基。
②无菌处理后,分别接种固氮蓝藻A和固氮蓝藻B,并设置对照组。
③置于适宜的环境进行培养,测定为期50天的各组模拟月壤中的氮含量。
④重复3次实验,统计并处理数据,结果如图所示。
(1)、实验中用表示模拟月壤的肥力。(2)、步骤②中对照组设置为。(3)、步骤④中重复3次实验, 目的是。(4)、分析曲线,得出的结论是。18. 鲜花人人喜爱,但“好花不常开”。于是,鲜花保鲜问题便成为喜爱鲜花的人工作之余所关注的问题。为了探索“延长鲜花保鲜的方法”,小德提出种种假设,并设计如下实验:a.取两只等大的锥形瓶,分别标上 A 和B;
b.在A 和B 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然后在 A 中加入2颗维生素C,并搅拌使之溶解;
c.在A 和B 中各插上一支同样新鲜的玫瑰花(如图),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隔12小时观察一次,并做好观察记录。
(1)、该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2)、小德设计这个实验想要检验的假设是:。(3)、如果上述假设成立,则实验观察的结果是。(4)、根据你的日常生活经验,写出延长鲜花保鲜的其他一个方法:。19. 在巴黎奥运会上全红婵上演“水花”消失术。跳水比赛中“压水花”是关键技术,水花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科认为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的质量大小、入水速度、迎水面积和入水角度等有关。查阅资料得知:物体下落高度相同,获得的速度就相同。为了检验自己的猜想,他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多次模拟实验。(1)、小科将质量为m。的铝球分别在 a、b、c三条通道口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目的是探究运动员入水时水花大小与的关系。(2)、为了探究入水时迎水面积对水花大小的影响,应该控制相同的量有____。A、质量大小 B、入水速度 C、入水角度 D、迎水面积(3)、小科将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记录在下表。组别
小球的质量(克)
距离水面高度(米)
迎水面积
入水角度
水花大小
1
较小
大
2
较大
中
3
垂直
小
4
垂直
较小
5
垂直
很小
根据表中内容分析,跳水运动员应以方式入水可以减少“水花”。
20. 小乐观察到从课桌上滑落的橡皮、纸片等不同物体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不同,由此现象引发了她的如下探究:提出问题:在空气中,物体由相同高度静止开始下落,落到地面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①与物体在下落方向上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关,②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制订计划和搜集证据:
①如图所示,小乐将两张相同的圆纸片,剪下大小不等的扇形,然后将留下的部分做成A、B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剪下的扇形纸片分别揉成C、D两个纸团
②在完成纸锥及纸团的制作后,小乐进行了如下实验,获得了如表所示数据。
序号
纸锥
下落高度/m
纸锥内纸团情况
下落时间/s
1
A
5.55
纸团C放入纸锥A
4.5
2
B
5.55
纸团D放入纸锥B
2.0
3
B
5.55
纸锥内未放入纸团
3.1
(1)、分析证据和得出结论:①比较表中序号为的两组数据可知,纸锥下落的时间与纸锥在下落方向上和空气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②比较表中序号为2、3的两组数据可知,纸锥下落的时间与有关。
(2)、表达交流:为了避免风的影响,小乐在教学楼大厅内进行了上述实验;另外她还尽可能地提高下落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21. 小乐参加了“天地共播一粒种——青少年与航天员一起养斑马鱼”活动。在饲养斑马鱼的过程中,小乐发现斑马鱼有时会浮上水面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斑马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她将18条生长状况良好、大小相当的斑马鱼均分为3组,按表中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探究。组别
溶氧量(毫克/升)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
“浮头”现象
第1次统计
第2次统计
第3次统计
①
4
隔夜自来水
113
111
112
6条斑马鱼一直“浮头”
②
6
隔夜自来水
76
78
74
6条斑马鱼偶尔“浮头”
③
8
待填
58
59
60
6条斑马鱼都不“浮头”
(1)、补全组别③的培养环境。(2)、小乐将表格数据处理后,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图中“X” 的数值为。(3)、根据探究结果可得出:在一定范围内随溶氧量降低,呼吸频率加快。据此推断,引起鱼“浮头”可能原因是。(4)、为了解决斑马鱼“浮头”的问题,在饲养斑马鱼时,改进的措施是。(写出1点)22. 某同学在“测量纸锥的下落速度”的探究实践活动中,把圆纸片剪去扇形,再将其粘贴成纸锥。做成图甲中的1号纸锥。然后将纸锥从2米高度处自由释放,并多次重复,记录相关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
运动路程/m
所用时间/s
运动速度/(m/s)
?
第1次
第2次
第 3次
(1)、实验中除了刻度尺外,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2)、 表格中的“? ”部分应填;(3)、该同学用三个半径均为r的圆纸片,进一步探究锥角大小对纸锥下落速度的影响,他剪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按上述同样方式测量。①为控制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纸锥的下落高度应选择图乙中的;
②有同学指出上面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不够科学严谨,请说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改进建议可以画图说明)。
23. 为探究“如何科学烧烤,减少烧烤过程中食品产生的苯并芘等有害物质的问题”,某研究小组把若干生鸡翅放在烤箱中,用电烤箱在 180℃、230℃分别烤制 10 分钟、20分钟和30 分钟进行实验,记录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苯并芘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致癌物)序号
烤制方式
烤制时间(min)
苯并芘含量(ug/ kg)
烤制程度
1
180℃电烤
10
未检出
烤熟
2
20
1.2
烤糊
3
30
3.6
烤焦
4
230℃电烤
10
未检出
烤熟
5
20
2
烤糊
6
30
5.4
烤焦
7
未烤制
0
未检出
--
(1)、该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是第组;(2)、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3)、为提高该探究实验的普遍性和严谨性,如何进一步完善?;(4)、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该如何进行科学烧烤?。24. 小德利用多枚放大镜、光盘、平面镜和升降支架等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和放大镜A、B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针对“简易显微镜”的评价表如下。“简易显微镜”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一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效果明显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
(1)、放大镜B 相当于图乙中的(填结构序号)。(2)、利用“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光线太暗,他应将平面镜换成。(3)、以上是某同学观察到的4张临时装片的物像图片,发现甲装片的观察效果不好,是制作装片的环节出现了问题。(4)、根据评价表,该简易显微镜“指标一”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一”达到合格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一点即可)25. 某兴趣小组开展了“细胞模型制作”的学习活动,并对制作的模型进行了评价和改进。(1)、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的细纱网。应选择哪种材料,并说明理由.;【评价模型作品】
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表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结构完整性
结构正确且完整
结构不完整
结构有错误
指标二:材料适配度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两个结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一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未能体现细胞结构的功能
指标三:
……
……
……
(2)、请在指标三处增加一项评价指标________;(3)、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模型,根据评价指标一,他的作品被评定为待改进,理由是________。26.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开展“自制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查阅资料】最早的温度计是由伽利略发明的气体温度计,它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带有较大玻璃泡。使用时先给玻璃泡加热,然后把玻璃管插入水中,水就顺着玻璃管升上去。随着温度的变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会上下移动,根据移动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温度的变化和温度的高低。在此基础上,詹雷伊、赛贝尔又先后发明了液体温度计和固体温度计。
【制作原理】
(1)、气体温度计:当玻璃管内水柱下降时,环境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液体温度计:实验室里常用的水银温度计是利用了水银的性质制作的。(3)、固体温度计: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金属片①和②焊在一起就可制成双金属片温度计。若受热后金属片①更易膨胀,当气温升高时,指针会偏向中央刻度线的(填“A”或“B”)侧。(4)、【产品制作】如图乙是该小组制作的一个简易液体温度计,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措施:。27. 如图甲所示为小乐用玻璃药瓶、透明吸管、滴有红墨水的水等自制的三支温度计①②③其中③的玻璃药瓶最大,①②的玻璃药瓶相同;②的透明吸管内径最大,①③的透明吸管内径相同。回答问题:(1)、若①②③最初液面高度相同, 则(选填“①”“②”或“③”)的测量精度最高。(2)、为了给③标定温度值,小乐将③分别放入40℃和10℃的水中,待液面静止后,标出红色液柱到达的位置并记作A和B,如图乙所示。若小乐要在透明吸管上标出70℃的刻度,则正确的操作是。28. 小乐设计并制作了一款保温杯垫,实践步骤包括:a.制作保温杯垫,编写使用说明书;
b.收集信息,选择合适的保温杯垫材料和制作工具,绘制草图;
c.发布保温杯垫;
d.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
e.对保温杯垫进行测试,并结合评价量表打分;
f.了解已有的保温杯垫加热方式,明确保温杯垫的验收标准。
(1)、工程实践的一般过程如下: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检验作品→改进完善→发布成果。则小乐实践步骤的顺序为(按序填写字母)。(2)、为了使保温杯垫适用于更多水杯的保温,步骤b中应收集的信息有(写出1点)。(3)、小乐选择了用电加热的方式制作保温杯垫,并设计了如下评价量表,回答问题: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材料
易得且环保
易得、不环保
待填①
保温效果
最高保温温度在50℃以上
最高保温温度在30℃~50℃之间
最高保温温度在30℃以下
智能化
可连续调节保温温度
可调节保温温度但不连续
无法调节保温温度
待填②
补全保温杯垫评价量表。。
(4)、针对保温杯垫采用电加热的方式,提出一个新的评价指标。。四、综合题
-
29. 目前,生物的分类系统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特征将生物划分为7个等级,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一类,可划分为若干个门,每个门又可以分为若干个纲,每个纲又可以分为若干个目,每个目又可以包括若干个科,每个科至少有一个属,属内还包括若干个种。
仔细观察图2-11,按照分类等级,分别寻找生物间的共同特征。比较不同等级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的多少。
(1)、仔细观察”界”这一级的生物,请列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2)、仔细观察”纲”这一级的生物,请列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3)、仔细观察”科”这一级的生物,请列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4)、通过比较”界”、”纲”和”科”每一级生物之间的共同点的多少,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0. 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如右图所示该温度计是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它的一端是玻璃泡,另一端开口,事先往管内灌少许带色的水,然后把开口倒过来插在带色水的容器里。请问该温度计玻璃管上的刻度应该是上高下低还是上低下高?并请说明理由。(忽略除温度外的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