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上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单元检测卷(提升)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29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明前茶,两片芽。”清明前,茶树叶芽长出新叶。在茶园采茶的同学发现,绿茶的新叶是由题图中的哪个发育而来的(       )

    A、 B、 C、 D、
  • 2. 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菜豆和玉米种子的营养储存在④中 B、菜豆和玉米种子中都含有两片子叶 C、两种种子的主要结构都是由①②③④所构成的胚 D、在玉米种子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③
  • 3. 为全面推进韶城绿化工作,建设美丽宜居韶关,2024年3月12日,韶关市某区组织相关单位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大家纷纷移栽幼苗、提桶浇水,以实际行动凝聚“绿美力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请完成下面小题。
    (1)、活动中所准备移栽的树苗根部都带了个土坨,是为了(       )
    A、避免伤害植物的伸长区 B、避免伤害植物的分生区 C、避免伤害植物的根冠 D、避免伤害根毛和幼根
    (2)、植树后要适当浇水,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
    A、在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B、在筛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C、在导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D、在导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3)、“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一农谚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三种无机盐是(       )
    A、铁、锌、钙 B、氮、磷、钙 C、锰、钼、铜 D、氮、磷、钾
    (4)、樟树是常见的移栽绿化树,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它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能源源不断地向上运输到茎和叶,其动力来自植物进行的(       )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运输作用
    (5)、随着全面推进韶城绿化工作,建设美丽宜居韶关的工作落实,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植树活动中来,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树的树冠遮挡住了阳光,不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大树根系发达,使周围土壤中水分增多 C、大树进行蒸腾作用,吸收了周围空气的热量 D、大树能招风,吹走了环境周围的热量
  • 4. 下列关于绿色开花植物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
    A、根尖的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B、生长过程:种子→萌发→幼苗→植株 C、形成果实:开花→受精→传粉→果实和种子 D、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 5. 花生油来自种子中的(       )
    A、子叶 B、胚轴 C、胚乳 D、土壤
  • 6. 下列图片为两种被子植物种子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植物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胚乳和子叶 B、甲、乙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②中 C、在甲种子的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② D、②③④⑤共同构成新植物的幼体
  • 7. 如图为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花的主要结构是③和⑥ B、①中的花粉落到④上的过程称为受精 C、受精后,③可以发育成果实 D、⑤可分泌黏液刺激花粉萌发
  • 8. 某同学观察菜豆种子萌发时,记录了如下种子形态及生理状态发生的变化。其中错误的是(  )
    A、种子先吸水膨胀,种皮变软 B、种子的胚芽伸长并首先突破种皮 C、胚芽逐渐发育,形成茎和叶 D、蚕豆种子的子叶会逐渐萎缩变小
  • 9. 如图中玉米种子的不同部位受损伤(阴影部位),在条件适宜情况下,一定不会萌发的是( )
    A、 B、 C、 D、
  • 10. 利用如图装置研究大豆种子萌发的条件,其中发芽率最高的处理方式是( )

    A、不加水,0℃ B、水保持在①处,25℃ C、水保持在②处,0℃ D、水保持在②处,25℃
  • 11.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请分析下列有关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吃的桃子是由图1中的结构②发育而来 B、花生的“麻屋子”和“白胖子”分别是由子房壁和受精卵发育来的 C、植物的枝条由叶芽发育而来,枝条上的叶片由图2中的结构①发育而来 D、幼根的生长主要是依靠图3中②处细胞的分裂和③处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实现
  • 12. 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这个方案中需要进行修改的一项是(  )

    组别

    种子数量(粒)

    温度(℃)

    光照

    空气

    水分

    50

    20

    无光

    通风

    适量

    50

    20

    有光

    通风

    少量

    A、水分 B、空气 C、光照 D、温度
  • 13. 下面是玉米种子结构、叶芽结构、根尖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玉米种子结构中加碘变蓝部分的是② B、玉米种子的胚由③④⑤⑥组成 C、叶芽结构中的4将来发育成侧芽 D、根的长长与根尖结构中的a和b有关
  • 14. 如图为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的图,其中的①和④应依次填入的结构是(       )

    A、卵细胞、胚 B、种子、果皮 C、卵细胞、果皮 D、胚泡、种子
  • 15. 被誉为“中国青梅之乡”的汕尾市陆河县一到梅花开放时节,浓香扑鼻,青梅开花时雌蕊先成熟,接受花粉,之后同一朵花上的雄蕊成熟,散播花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花粉中含有卵细胞 B、雌蕊由花柱和柱头组成 C、青梅的花主要进行自花传粉 D、放养蜜蜂有利于提高梅花的传粉率
  • 16. 2023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荔枝之乡”——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调研,柏桥的荔枝果肉饱满、香甜可口,食后回味无穷。请回答下列小题。

    (1)、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荔枝果实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荔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①由荔枝花的雄蕊发育而来 B、图中的②是由胚珠发育而来 C、图中的③主要是营养组织 D、荔枝花的雄蕊花药里有花粉
  •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某农业合作社开展了火龙果促花增产实验,夜晚不同时间段使用LED灯照明的增产效果如下表: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夜晚照明时间段

    夜间无照明

    18:30-22:30

    22:30-02:30

    02:30-06:30

    果实产量(千克/公顷)

    1980

    4693

    9474

    2940

    (1)、本实验中,处理方法最具推广价值的组别是(  )
    A、甲组 B、乙组 C、丙组 D、丁组
    (2)、对实验组增产主要原因的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花朵数量增加 B、成功受粉的花朵多 C、光合作用时间延长 D、果实呼吸作用增强
    (3)、据下图,下列关于火龙果花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花是营养器官 B、含有雌蕊和雄蕊 C、胚珠能产生精子 D、子房发育成种子
  • 18. 下图是植物体的某些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中胚是由①②③④组成 B、乙图中b由甲图中③发育成 C、丙图中B和C使根不断长长、长粗 D、丁图中3发育成乙图中a

二、实验探究题

  • 19. 普通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6只培养皿,先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分别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冷却后平铺在培养皿内。

    ②挑选子粒饱满、完好无损的600粒种子并随机分成六等份,均匀地摆放在6只培养皿内,放到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一次并适时喷水。

    ③6天后,观察并统计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情况,结果记录如下表:

    实验装置

    A

    B

    C

    D

    E

    F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发芽数量(粒)

    48

    74

    82

    94

    84

    75

    请分析回答:

    (1)根据表中数据,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6只培养皿均不能密封,且不能使水没过种子,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

    (3)为了找到发芽的最适温度(精确到1° C),应该在(填温度范围) 之间补充几个相同的实验装置。

    (4)过一段时间,预计某装置内种子全部萌发,却有2粒没有发芽,原因是(种子处于休眠期除外)。

    (5)该兴趣小组又对普通小麦的产量与播种量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播种量为千克/公顷时,普通小麦的产量最高。播种密度过大,作物的叶片互相遮光,从而影响的效率,造成作物的产量下降。

三、读图理解题

  • 20.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天是桃花开花的季节,桃树的果实是人们喜爱的水果。图甲乙分别是桃树的花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春天桃花争相怒放,桃树枝繁叶茂。图甲中[⑤]、[⑥]所组成的结构是 ,其枝条是由 发育来的。
    (2)、桃花盛开后,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 和 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3)、图乙中的⑦是由图甲中的③ 发育而来的,⑧是由图甲中的 (填数字序号)发育而来的。
    (4)、桃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外界源源不断地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供桃树生长发育,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图丙中的[] ,丙图c属于 组织。

四、资料分析题

  • 21. 玉米是原产南美的一种重要粮食作物,适应性强,适宜栽种在各种环境中,是全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现在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请结合图示和所学回答问题。

    (1)、玉米是单性花雌雄同株的植物,其传粉方式为(填“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一粒玉米粒都是由一朵花的发育而来,玉米幼苗是由种子中的发育而来。
    (2)、将30粒经过清水浸泡的活的玉米种子平均分成3组,分别做如下处理,放在温暖的环境,记录萌发情况如下表:

    组别

    1

    2

    3

    处理方式

    将胚乳全部切掉

    将胚乳切掉一半

    不做处理

    萌发情况

    没有萌发

    幼苗瘦弱

    幼苗健壮

    以上结果说明 , 应选择粒大饱满的种子播种。

    (3)、图1是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其中曲线BC段上升的原因是幼苗进行(填生理过程)制造了有机物。
    (4)、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玉米幼苗要比蒸馏水中培养的玉米幼苗生长得好,是因为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幼苗生长所需要的多种 , 因此种庄稼要施肥。
    (5)、将一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在烧杯的水表面滴上一层油膜,再将烧杯放入广口瓶中,盖上玻璃片封口,如图2所示。

    ①将该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玉米幼苗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的蒸腾作用从图4叶横切面图中的 []散失到了体外。

    ②将该装置置于光下4小时后,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放到瓶口,观察到卫生香复燃,据此现象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植物光合作用 

    ③若要用此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应将装置置于环境中。

    (6)、图3是单株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D点相比,E点单株光合强度明显减弱。此图给我们的启示是,栽培农作物时要

五、综合应用题

  • 22. 在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后,结合劳动教育要求,老师让同学们以花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研究。图甲是小林同学进行实验后整理的花生在各个发育时期的图片,图乙是花生种子结构图。

    (1)、小林准备将花生种在自家花盆中,种植前妈妈建议小林先松土,原因是种子萌发的条件之一是需要。给予种子适宜的环境后,种子中的萌发形成新植株,最先突破种皮的是图乙中的[        ] , 萌发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花生种子的
    (2)、花生种子萌发长成植株后,小林发现花生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这可能是土壤中缺少了含的无机盐。
    (3)、植株从开花到结果,需要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过程,如遇上阴雨连绵的天气会降低结果率,为了提高产量,农民可采取的措施是。收获花生后,农民取出花生种子榨花生油,花生油主要来自图乙中的[]。
    (4)、图甲中花生果实有2粒种子,说明子房内有2个。将收获的花生果实堆放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把手伸进花生堆中,感觉暖暖的,这是因为花生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