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八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生物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0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1—12题每小题2分,第13—16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
1. AI对某位科学家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杰出贡献的高度颂扬如下所示。“科学家之赞”中的科学家是( )
科学家之赞
微观世界,奥秘渐现,染色体上,基因安然
连锁互换,规律初奠,孟德尔路,接续拓展
遗传根基,稳固如磐,生命密码,渐次解缠
A、孟德尔 B、沃森和克里克 C、摩尔根 D、萨顿2. 某药物部分信息说明如图所示。据图,可推测该药物的主要功能是( )
A、补充能量 B、补血补气 C、治疗感冒 D、帮助消化3. 下列科学家的实验证据不支持“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并释放氧气”这一实验结论的是( )A、黑暗中,需氧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 B、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时需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 C、在离体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在光照下释放氧气 D、叶绿体合成ATP的过程与水分解产生氧气的过程始终相伴随4. 若土拨鼠某肽链中天冬氨酸的密码子是5'-AAC-3',则编码土拨鼠肽链天冬氨酸密码子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是( )A、5'-TTG-3' B、5'-GTT-3' C、5'-AAC-3' D、5'-CAA-3'5. 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开花植物通过不断改进自身花朵的形态、颜色、气味等特征来吸引蜜蜂。蜜蜂则发展出更长的舌头、花粉刷毛、花粉筐等结构为开花植物传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蜜蜂花粉刷毛等结构可以决定开花植物的变异方向 B、蜜蜂花粉刷毛等结构是为了适应环境而出现的变异 C、蜜蜂花粉刷毛等结构会因为长期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D、开花植物与蜜蜂的相互适应是生物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6. 生物研学社为探究渗透作用原理,用透析袋模拟半透膜(允许水分子通过、不允许淀粉通过),开展了创新性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
A、透析袋体积变大 B、试管内液体浓度变小 C、透析袋体积变小 D、试管内液体浓度变大7. 科研人员运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实现了抗病毒板蓝根(2n=38)和传统油菜(2n=14)的远缘杂交,成功获得了崧油1号板蓝根青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聚乙二醇溶液可以促进原生质体融合 B、融合后的原生质体均含有52条染色体 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浓度、比例会影响细胞发育方向 D、与传统油菜相比,崧油1号板蓝根青菜具有抗病毒特性8. 为控制农田生态系统中福寿螺危害,科研人员使用四聚乙醛(不易降解)对其进行了防治。某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鸭体内四聚乙醛的浓度最高 B、福寿螺和鸭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 C、鸭在食物链中属于次级消费者 D、降低福寿螺的数量可以使流向人类的能量增多9. 运动后感觉到比平常更加疲惫甚至是精疲力尽,是高强度运动最明显的标志。其中大量出汗导致脱水等是机体感觉更加疲惫的重要原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高强度运动后,大量补水能使内环境恢复稳态 B、高强度运动中,血钠含量升高,醛固酮分泌减少 C、高强度运动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强度发生逆转 D、高强度运动后,血浆中乳酸堆积、pH明显降低,使机体感觉疲惫10. 用药物A处理癌细胞后发现,癌细胞两端中心体的间距减小(在有丝分裂中检测)。据此推测,药物A处理癌细胞后,比例增加的细胞是( )A、前期细胞 B、中期细胞 C、后期细胞 D、末期细胞11. DNA甲基转移酶基因一个碱基发生改变,会使密码子CGA(编码精氨酸)变为UGA(终止密码子),从而使DNA甲基转移酶活性降低、基因组甲基化程度降低,激活原癌基因。关于该突变分析正确的是( )A、DNA序列中嘧啶数量改变 B、编码的肽链长度不变 C、编码的肽链氨基酸序列改变 D、原癌基因表达量不变12. 冰毒能促进多巴胺分泌,同时与突触小体前膜多巴胺转运蛋白结合,阻碍突触小体正常回收多巴胺,使突触间隙多巴胺浓度持续升高,从而使人兴奋成瘾。据此推测,长期吸冰毒后,机体作出的适应性变化是( )选项
突触小体释放多巴胺数量
突触后膜多巴胺受体数量
A
增多
减少
B
减少
减少
C
减少
增大
D
增多
增多
A、A B、B C、C D、D13. 为改良芍药(2n=10)品质,科研人员以秋水仙素诱导的2n花粉以及对照组的n花粉分别与母本芍药进行杂交。后代植株染色体倍性检测结果,如图a、图b所示。图a后代植株染色体压片结果如图c所示,图b后代植株染色体压片某视野结果如图d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a为对照组花粉与母本芍药杂交的后代植株 B、图b中( )数值为3n,属于三倍体后代植株 C、图b后代植株产生的原因是母本产生2n雌配子 D、图b后代植株具有茎秆粗壮、叶厚花大等特性14. 某家族SMA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如图所示(基因用A/a表示)。Ⅰ2在细胞正常分裂下不可能存在的是( )
A、细胞中含有0条X染色体和0个致病基因 B、细胞中含有0条X染色体和1个致病基因 C、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和2个致病基因 D、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和4个致病基因15. 为探究免疫细胞因子IL-1、TNF-α和免疫抑制剂对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虚线框内物质添加正确的是( )
A、--+ B、+-+ C、+++ D、-++16. 蔗糖磷酸酶(SPP)能调控樱桃叶片光合产物运输到果实形成蔗糖。高温胁迫会抑制上述过程,导致樱桃减产。科研人员用热休克增强子整合到蔗糖磷酸酶基因(SPP基因)启动子上并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高温胁迫,樱桃减产的原因是叶片光合产物合成量下降 B、图中高温胁迫,樱桃减产的原因是转移到果实的光合产物量减少 C、图中高温胁迫,樱桃减产的原因是SPP基因表达量降低 D、图中高温胁迫,增强子激活→SPP基因表达量提高→樱桃稳产、增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
17. 为研究不同施氮量(N0、N30、N60,数值代表施氮量,单位∶kg/hm2)及外源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以杉木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研究。部分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调节气孔导度的主要植物激素是。设计N0组别的作用是。(2)、综合图a、图b分析,接种AMF组净光合速率升高的原因是。(3)、为研究不同施氮量、接种AMF与杉木幼苗地下根部、地上茎部生物量的关系,科研人员进一步开展了实验,实验结果如图c所示。
①图c实验结果表明。
②研究人员推测AMF可能通过菌丝网络将杉木幼苗根系固定的碳(由叶片固定然后转移至根系)转运至土壤中提高根系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从而提高杉木幼苗氮素利用率,促进杉木幼苗生长)。为验证此假说,可用13CO2培养杉木幼苗,一段时间后检测。
(4)、研究人员测定N30环境中杉木幼苗的根冠比(间接反映植物光合产物在地下和地上部分的分配比例)发现,未接种时AMF会导致根冠比升高,接种AMF时会导致根冠比降低。综合上述研究,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推测杉木幼苗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存策略:(答出1点即可)。18. 紫茎泽兰原产于中美洲,传入我国后,先是在云南疯长蔓延,现已扩散至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对本地植物造成严重危害。回答下列问题:(1)、紫茎泽兰入侵后会快速繁殖和变化。第一年其株高可达30cm,第二年可达1m以上,第三年在入侵地的覆盖度可达85%~95%。在这三年中,其种群数量变化呈 , 原因是。(2)、研究发现,土壤中真菌N与紫茎泽兰形成一种专性共生关系:土壤中真菌N能侵入紫茎泽兰根部,从根细胞中获得有机物,同时也能增强紫茎泽兰生存能力。真菌N与紫茎泽兰种间关系是。科研人员进行紫茎泽兰与南酸枣混种实验,实验组用M(某种杀真菌药)处理,实验结果如图a所示。
注:生物量为整株植物有机物干重。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M能否提高南酸枣与紫茎泽兰的竞争能力。做出判断并阐述理由:。
(3)、为防治紫茎泽兰,研究人员在入侵区利用2种常见本地植物(假地豆和狗尾草)与紫茎泽兰混种,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根据结果分析,提出一种治理紫茎泽兰的方案∶。
(4)、目前的防治措施不能根本性地遏制紫茎泽兰蔓延。科研人员提出新的思路是∶将紫茎泽兰的粉碎物进行堆肥发酵后还田,这一做法的优点是(答出2点)。19. 黄瓜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对高温非常敏感,高温胁迫会使黄瓜幼苗出现叶片发黄等损伤现象。为研究生长素类似物2,4-D调控黄瓜耐高温机制,研究者以生长素类似物2,4-D、热敏性黄瓜(TS)等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部分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2,4-D作为分子,参与调节TS抵御高温胁迫全过程。(2)、图a中CK的处理是。据图a推测,2,4-D通过来消除ROS,从而降低ROS对TS的伤害,使其叶片保持绿色。(3)、研究发现,除了用2,4-D喷施能使TS抵御高温胁迫以外,CS基因发生突变而使生长素合成基因R过表达的耐热型黄瓜(TT)也能抵御高温胁迫。请以TT为材料设计实验,从分子水平验证上述结论。简要写出设计思路:。为从个体水平验证上述结论,可利用TS制备携带该突变的CS基因的转基因黄瓜(TC)并对其进行高温处理,然后比较的差异。(4)、为进一步研究2,4-D影响TS耐高温机制,研究者在高温条件下,采用图b条件处理TS,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
利用图b结果,建构2,4-D影响TS耐高温机制模型(要求用文字和箭头作答)。
20. 圆叶牵牛的花色复杂多样,其中蓝色和粉色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除颜色外,圆叶牵牛花的着色方式还存在深色、浅色和白色条纹,这受一对等位基因I/i控制。(1)、现有花色表型为深蓝色、深粉色和浅粉色的圆叶牵牛各一株,为探究花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组别
亲本组合
子代花色表型及植株比例
1
深蓝色自交
深蓝色∶深粉色=3∶1
2
深粉色自交
全部为深粉色
3
浅粉色自交
深粉色∶浅粉色∶粉白条纹=1∶2∶1
①根据表中组1结果可知,蓝色和粉色这对相对性状中,蓝色为(选填“显性”或者“隐性”)性状。
②为判断B/b和I/i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可用基因型为的植株与组2中的深粉色植株测交,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 , 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③组3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 若粉白条纹个体自交,则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是。
(2)、研究者还发现一株罕见的白花圆叶牵牛m,为探究m的基因组成与其花色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
圆叶牵牛体内A基因可控制色素前体物质的合成,若A基因突变为a基因,则不能合成任何色素。综合上述研究,推测白花圆叶牵牛m的完整基因型为。F2中白花圆叶牵牛有种基因型。
(3)、圆叶牵牛主要依靠昆虫传粉。研究发现,昆虫“青睐”颜色艳丽的花朵,而对白花存在“歧视”。从进化与适应的角度,推测自然种群中a基因频率较低的原因:。21. miRNA(单链小分子RNA)在基因调控中的作用机理如图a所示。为探究食管癌组织中miRNA(E7)基因对IGF-Ⅱ表达量的影响,从而为食管癌提供治疗思路,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图b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a可知,miRNA和mRNA部分序列因为可以而结合在一起,进而影响后者的翻译过程。(2)、科研人员以食管癌细胞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实验一,其目的是。根据癌细胞具有的特点,研究人员设计了细胞迁移实验(实验二)。
根据图b,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①和问题②。CRISPR/Cas9系统是基因编辑技术的常用工具,由Cas9蛋白和人工设计的gRNA构成。gRNA可识别目的基因序列,引导Cas9切割目的基因,使其发生基因突变,从而造成目的蛋白含量降低(如图c所示)。

科学家研发了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基因治疗产品,分别命名为N-2001、N-2002.
N-2001产品:包含靶向目的基因的gRNA和编码Cas9的mRNA,并由亲食管性脂质体包裹,注射到患者体内,取得一定治疗效果。
N-2002产品:通过改造获得“dCas9-Tet1”融合蛋白,将Tet1(去甲基化因子)精确定位到抑癌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激活抑癌基因表达,抑制癌细胞迁移。
①综合N-2001、N-2002,设计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治疗产品,实现对食管癌细胞内IGF-Ⅱ基因表达的抑制。(注:DNMT是一种作用于基因启动子区域的DNA甲基化酶,DNMT能促进基因发生甲基化、IGF-Ⅱ基因甲基化可抑制IGF-Ⅱ基因表达。)。
②综合N-2001、N-2002,设计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治疗产品,实现对食管癌细胞内E7基因的表达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