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两学部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 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4分。

  • 1. 材料改善生活。下列物体的主要材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C919使用的轮胎

    B.塑料水桶

    C.高铁钢轨

    D.陶瓷碗

    A、A B、B C、C D、D
  • 2. 下列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属于电化学防护的是(   )
    A、船体表面刷漆   B、加入铬、锰、硅等制成不锈钢 C、自行车链条涂油   D、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
  • 3. 实验室为配制0.10mol/L的稀硫酸,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
  • 4. 下列过程中,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湿润的淀粉KI试纸遇氯气变蓝色 B、放置时间较长的苯酚固体变为粉红色 C、氯化铁溶液滴入KSCN溶液变红色 D、酸性K2Cr2O7溶液滴入乙醇变绿色
  • 5. 化学处处呈现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固体碘出现大量紫色蒸气时,共价键断裂 B、茉莉花的芳香扑鼻而来,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 C、烟花燃放时呈现出五颜六色,是不同金属元素的焰色所致 D、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四个氢原子完美对称,其键角和键长均相等
  • 6. 中国“天宫”空间站运用的“黑科技”很多,下列对所涉及物质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百变金刚”太空机械臂主要成分为铝合金,具有硬度大、熔点高等优点 B、“问天”实验舱采用了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片,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核心舱配置的离子推进器以氙和氩气作为推进剂,氙和氩属于副族元素 D、电池翼采用碳纤维框架和玻璃纤维网,二者均为无机非金属材料
  • 7. 化学“暖手袋”是充满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的密封塑胶袋,袋内置有一个合金片,当合金片轻微震动使溶质结晶,该过程放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醋酸钠溶液属于强电解质 B、可以利用醋酸与NaHCO3溶液反应制备醋酸钠溶液 C、化学“暖手袋”工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D、所有物质溶解过程均吸热,结晶过程均放热
  • 8. 工业合成尿素的原理:CO2+2NH3__ΔCONH22+H2O。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C8 B、NH3的VSEPR模型名称:三角锥形 C、CONH22的结构简式:    D、基态氧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   
  • 9. 维生素C是重要的营养素,其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8O6 B、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 C、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2mol H2加成 D、该物质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 10.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A.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

    B.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C.制备乙烯

    D.探究铁的吸氧腐蚀

    A、A B、B C、C D、D
  • 11. 关于化合物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分子中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原子数最多为9个 B、M分子中仅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C、1mol M可以消耗1mol NaOH D、M不能使酸性KMnO4稀溶液褪色
  • 12.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l-、OH-、SO42、NH4+ B、H+、Fe2+、SO42、Cl- C、K+、Ba2+、NO3、SO42 D、H+、Cl-、MnO4、Fe2+
  • 13.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实验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加入少量硫酸铜可加快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

    Cu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向溶液X中滴加NaOH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无法证明溶液X中是否存在NH 4+

    C

    将苯加入到橙色的溴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液体几乎无色

    苯与Br2发生了取代反应

    D

    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色

    淀粉没有水解

    A、A   B、B   C、C   D、D
  • 14. 利用矿铁厂的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 , 含有沙土、油污、Fe3O4FeO)制备磁性纳米Fe3O4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预处理时,需要使用Na2CO3溶液,可将溶液进行适当升温 B、纳米Fe3O4属于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滤液B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迅速转为灰绿色,最后转化为红褐色 D、步骤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FeOOH+2OH=Fe3O4+2H2O
  • 15. X、Y、Z、W、P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X基态原子核外只有三个能级,且各能级电子数相等;Z与W元素位于同一主族,且W的核电荷数是Z的2倍;P原子核外有4个能层,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其余各层均排满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Z>Y>X B、Y和Z最多能形成5种二元化合物 C、基态P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s1 D、P单质分别与Z、W单质反应,产物中P的化合价不同
  • 16. LiOH是生产航空航天润滑剂的原料。清华大学首创三室膜电解法制备氢氧化锂,其模拟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极为电源的负极,Y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 C、膜1为阳离子交换膜,膜2为阴离子交换膜 D、每转移2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4g LiOH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6分。

  • 17. 铟是一种稀有贵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太阳能电池等高科技领域。从高铟烟灰渣(主要含PbOSiO2FeAsO42H2OIn2O3)中提取铟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FeS4O6为强电解质;P2O4为磷酸二异辛酯。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化焙烧”后金属元素均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水浸”铟、铁的萃取率结果如图所示,则萃取所采用的最佳实验条件

       

    (2)、“水浸”时,浸渣除了As2O3外,还含有
    (3)、“还原铁”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萃取除铁”时,用30%P2O4作萃取剂时,发现当溶液pH>1.5后,铟萃取率随pH值的升高而下降,原因是
    (5)、有实验小组“萃取”过程中用酸作萃取剂,用H2A2表示,使In3+进入有机相,萃取过程In3+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In3++3H2A2InHA23+3H+ , 平衡常数为K。“萃取”时萃取率的高低受溶液的pH影响很大,已知与萃取率(E%)的关系符合如下公式:lgE%1-E%=lgK-lgc3H+c3H2A2。当pH=2.30时,萃取率为50% , 若将萃取率提升到95% , 应调节溶液的pH=(已知lg19=1.28 , 忽略萃取剂浓度的变化,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置换铟”时,发现溶液中残留溶解的As2O3也与Zn反应,会有少量的气体AsH3生成,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7)、整个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溶液是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 18. 浓盐酸是一种化学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实验用浓盐酸一般质量分数为37.0%。
    (1)、用浓盐酸配制100mL浓度为0.100 mol/L的稀盐酸,下列操作错误的有

    ________。

    A.浓盐酸稀释

    B.上下颠倒摇匀

    C.定容

    D.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A、A B、B C、C D、D
    (2)、写出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生成MnCl2和Cl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在用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制氯气过程中,发现氯气不再逸出时,固液混合物中仍存在盐酸和MnO2

    ①关于MnO2剩余的原因,该小组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随着反应进行,c(H+)降低,Cl-的还原性减弱,不能被MnO2氧化

    猜想ⅱ.随着反应进行,c(H+)降低,MnO2的氧化性减弱,不能氧化Cl-

    猜想ⅱi.随着反应进行,c(Cl-)降低,Cl-的还原性减弱,不能被MnO2氧化。

    猜想iv.随着反应进行,c(Mn2+)升高,MnO2的氧化性减弱,不能氧化Cl-

    该小组设计原电池装置验证上述猜想。

    恒温装置未画出。每组实验前都将电池装置放电至无明显现象且电流表归零为止。

    组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反思与评价

    i

    向右侧烧杯中滴入几滴浓盐酸

     

     

     

     

     

    该操作不能验证猜想i,理由是①

    ii

    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②

    预测现象:③

    猜想ii成立

    正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④

    ……

    iv

    在验证了猜想i不成立、猜想ii和iii均成立以后,向左侧烧杯中加入⑤ , (填化学式)向右侧烧杯中加入⑥。(填化学式)

    电流表几乎无示数

    猜想iv成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 19. R是一种亲氯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易溶于水,在含Cl-的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I: R(aq)+Cl-(aq)RCl-(aq)

    反应II:RCl-(aq)+Cl-(aq)RCl22(aq)

    回答下列问题:

    (1)、R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M-COOH,M为有机分子部分结构。补充完整方程式

    R+CH3CH2OHΔH2O +___________。

    (2)、常温下,向NaCl溶液中加入R,15s末测得c(RCl-)=0.07mol/L,c(RCl22)=0.04mol/L。

    ①0~15s内,Cl-的平均消耗速率v(Cl-)=

    ②待反应充分进行,达到平衡状态时溶液的体积为V0 , 加蒸馏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V,达到新平衡时,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Cl-),RCl2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RCl22)。写出反应I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I= , 稀释过程中平衡常数KI的值(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内画出c(Cl-)c(RCl22)随1gVV0的变化趋势曲线

    (3)、室温下,向Cl-初始浓度c0(Cl-)=a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不同量的R,用数据传感器测得平衡时c(X)c0(Cl-)(X表示Cl-、RCl- , RCl22c0(R)c0(Cl-)变化的数据,记录如表所示(b和d代表数字,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c0(R)c0(Cl-)

    0

    0.25

    0.50

    0.75

    1.00

    c(X)c0(Cl-)

    Cl-

    1.00

    0.79

    0.64

    0.54

    0.46

    RCl-

    0

    0.09

    0.16

    0.22

    0.28

    RCl22-

    0

    0.06

    b

    d

    0.13

    ①从表格中数据可看出关系式:c(Cl-)c0(Cl-)+c(RCl-)c0(Cl-)+2×c(RCl22)c0(Cl-)=1,则d=;此关系式也可从理论上推导,下列理论依据中,可推导该关系式的有(填选项序号)。

    A.能量守恒定律        B.电荷守恒定律       C.质量守恒定律

    D.氧化还原反应遵循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和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相等的规律

    c0(R)c0(Cl-)=0.50时,R的转化率为

  • 20. 为减小煤炭对环境的污染,工业上将煤炭与空气和水蒸气反应,得到工业的原料气。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s)+O2(g)=CO2(g)ΔH1=394kJmol1

    2CO(g)+O2(g)=2CO2(g)ΔH2=566kJmol1

    2C(s)+O2(g)=2CO(g)ΔH3=kJmol1

    ②其他条件不变,随着温度的下降,气体中CO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填标号)。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2)、为得到更多的氢气原料,工业上的一氧化碳变换反应:

    CO(g)+H2O(g)CO2(g)+H2(g)ΔH=41kJmol1

    ①一定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等量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总压强为2.0MPa。反应后测得各组分的平衡压强(即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总压):p(CO)=0.2MPapCO2=0.8MPa , 则反应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的平衡常数Kp的数值为

    ②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变换反应的速率,下列措施中合适的是(填标号)。

    A.反应温度越高越好              B.通入一定量的氮气

    C.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D.适当提高反应物压强

    ③以固体催化剂M催化变换反应,若水蒸气分子首先被催化剂的活性表面吸附而解离,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催化反应历程(反应机理):步骤Ⅰ:;步骤Ⅱ:

    (3)、制备水煤气反应的反应原理:C(s)+H2O(g)=CO(g)+H2(g)ΔH=+131kJmol1。在工业生产水煤气时,通常交替通入适量的空气和水蒸气与煤炭反应,其理由是

五、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 21. 有机物G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略去)。

    (1)、根据化合物C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含氧官能团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新官能团的名称

    反应类型

    H2/催化剂,加热

    消去反应

    (2)、化合物B生成C的反应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则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 , 化合物B中手性碳原子有个。
    (3)、化合物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六元环结构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5)、根据上述信息,以甲苯和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为有机原料,合成化合物 , 基于你的合成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甲苯出发, 第一步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第二步生成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