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兴文第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06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列有关细菌和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和病毒都属于生命系统最小的结构层次 B、细菌和病毒都可以被抗生素杀灭 C、细菌和病毒中都有的物质是蛋白质 D、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2. 北京烤鸭是北京的传统特色美食。饲喂选做食材用的北京鸭时,主要以玉米、谷类和菜叶为饲料,使其肥育,这样烤出的鸭子外观饱满,皮层酥脆,外焦里嫩。北京鸭的脂肪会积累在一种由内质网衍生而来的油质体中,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谷类和菜叶可为北京鸭提供了富含脂肪的饲料 B、检测脂肪时,可以用50%的盐酸洗去多余的苏丹Ⅲ染液 C、北京鸭的皮下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固态脂肪 D、油质体中的脂肪会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积累
  • 3. 乳蛋白含量是衡量牛奶品质的重要指标。给奶牛胃灌葡萄糖使其胰岛素水平升高,发现牛的乳腺细胞对多种氨基酸的摄取率均有显著提高,进而提高了牛奶中乳蛋白的含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氨基酸是乳腺细胞合成乳蛋白的原料 B、不同氨基酸进乳腺细胞需相同载体 C、乳腺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乳蛋白 D、胰岛素可促进乳腺细胞吸收氨基酸
  • 4. 研究发现,受损溶酶体膜上的酶K会将某些磷脂分子磷酸化,进而招募特定蛋白质实现内质网和受损溶酶体之间的联结,再通过脂质转运蛋白实现膜脂的交换和转移,最终实现受损溶酶体的修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酶体膜与内质网膜具有相似的结构是膜脂交换的基础 B、溶酶体与内质网形成联结的过程可能与细胞骨架有关 C、溶酶体是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在细胞自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酶K基因活性下降,可能导致该个体细胞更易衰老
  • 5. 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利用藓类叶片为材料对于制作临时装片十分有利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将淀粉和淀粉酶先置于不同温度处理后再混合 C、“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细胞随着质壁分离程度的加深,吸水能力增强 D、“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伞藻进行嫁接实验”得出结论:伞藻帽形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 6.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现象,利用某植物细胞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有关实验,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曲线图(甲和乙为两次实验的曲线图),图像中δ=原生质体的当前体积/原生质体的初始体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乙实验c时滴加大量清水后原生质体仍无变化,可能是细胞已经死亡 B、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之一是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C、若细胞加入溶液后不再做任何操作,则甲实验所用的溶液可能是乙二醇溶液 D、可选择紫色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这样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 7.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H2O2分解的因素,设计并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过程中无关变量均保持相同且适宜,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1、2的自变量分别为催化剂的种类和时间、pH B、实验1中H2O2酶和FeCl3发挥作用的原理不同 C、实验2表明H2O2酶适宜在pH为c的条件下保存 D、当pH小于b或大于d时,H2O2酶会永久失活
  • 8. 北欧鲫鱼能够在冬季结冰的水下生活。北欧鲫鱼在缺氧时将乳酸转变为酒精(熔点为-114 ℃),再将酒精经鱼鳃排到水中,大大提高在严酷环境中的存活率。其细胞呼吸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B、过程①②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均能产生ATP C、基因的表达差异使北欧鲫鱼肌细胞与其他细胞中催化呼吸作用的酶有所不同 D、北欧鲫鱼的上述过程避免体内乳酸堆积,排出的酒精延缓周围水体结冰
  • 9. 图甲、乙为同种植物叶片分别在不同光照强度、温度下相关指标的变化曲线(其余条件均相同,单位为mmol∙cm-2∙h-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土壤中缺少Mg2+会导致图甲中的D点左移 B、图乙A曲线代表净光合速率,B曲线的测定需要遮光 C、若图甲是30℃下测得的结果,则图乙A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可为4klx D、据图乙分析,温度为30℃和40℃时,CO2固定的速率相等
  • 10. 细胞增殖以分裂的方式进行,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无丝分裂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B、有丝分裂以一次分裂开始时作为一个细胞周期的起点 C、细胞增殖是形成多种功能组织、器官的基础 D、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细胞增殖维持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 11. 在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化及其方向是由细胞内外信号分子共同决定的,某信号分子诱导细胞分化的部分应答通路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对该信号分子的特异应答,依赖于细胞膜的相应受体 B、酶联受体是质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识别、运输和催化作用 C、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与应答蛋白结合,使其磷酸化而有活性 D、活化的应答蛋白最终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定向分化
  • 12. 孟德尔、摩尔根分别以豌豆和果蝇为实验材料,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在遗传学研究中都取得重大的成功。虽然他们所用实验材料不同,但研究过程存在许多相同点。下列对他们成功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观察、分析实验,提出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假说,设计测交实验验证假说 B、分析多种相对性状各自的遗传结果,运用归纳法总结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C、以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逐步拓展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D、所选实验材料具有性状易区分、子代数量多、由性染色体控制性别等优点
  • 13.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高等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恢复共同维持遗传的稳定性 B、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使配子具有多样性 C、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D、哺乳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睾丸、卵巢中,受精作用发生在子宫中
  • 14. 研究人员以玉米为研究对象开展实验,将纯合的甜玉米(甲)与纯合的非甜玉米(乙)间行种植,得到的结果是甜玉米(甲)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有甜和非甜;非甜玉米(乙)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只有非甜。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果穗上所结玉米粒有甜和非甜,乙果穗上所结玉米粒只有非甜,说明甜玉米为显性性状,非甜玉米为隐性性状 B、甲结出的甜玉米粒与乙结出的非甜玉米粒种植后进行杂交,结出甜玉米粒和非甜玉米粒的现象属于性状分离 C、作为母本的豌豆,需在其花粉成熟后马上进行去雄并套袋;而作为母本的玉米,可不去雄,将其未成熟的雌花套袋 D、自然状态下,豌豆进行自花传粉,玉米进行异花传粉,但不管豌豆还是玉米,在人工授粉后均需要套袋,以防外来花粉的干扰
  • 15. 已知某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分别受A、a基因控制;红色对黄色为显性性状,分别受B、b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有高茎红色植株若干,随机选取部分植株进行测交实验,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高茎:矮茎=2:1、红色:黄色=1:1,再取余下高茎红色植株(与上述随机选取部分植株基因型及比例相同)相互授粉,其子代的性状分离比是(  )
    A、24:5:3:1 B、25:5:5:1 C、24:8:3:1 D、25:15:15:9

二、综合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5分.

  • 16. 研究发现,结核分枝杆菌(TB)感染肺部细胞,会导致线粒体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组分(ROS),然后通过激活BAX蛋白复合物,从而使内质网内的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RyR)流入线粒体,进而诱导线粒体自噬,启动肺部细胞裂解,释放出来的TB感染更多的宿主细胞,引起肺结核。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结核分枝杆菌与人体肺部细胞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2)、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的核糖体→粗面内质网→→溶酶体。溶酶体内水解酶的最适pH为5.0左右,而细胞质基质的pH为7.0左右,所以即使有少量溶酶体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也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因为
    (3)、Ca2+流入线粒体的过程中(填“需要”或“不需要”)与RyR结合。
    (4)、线粒体自噬指线粒体可被细胞自身的膜(如内质网或高尔基复合体的膜)包裹形成自噬体,并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特点),线粒体被水解后的产物去向是
    (5)、提高溶酶体内水解酶的活性能使BAX蛋白复合酶水解,可以阻止肺结核病的进程,这为药物开发提供了思路,请根据题中信息为药物开发人员提出其他思路:(答出一点即可)。
  • 17. 多酚氧化酶(PPO)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会使水果、蔬菜发生褐变影响果蔬品质,PPO引起褐变的原理如图甲。为了探究不同种类的蜂蜜对苹果中PPO活性抑制率的影响,研究小组在最适温度、pH等条件下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PPO能促使酚类化合物氧化为醌,但是不能促进醌的进一步转化,这是因为 PPO具有性。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若将反应温度提高10℃,酶促褐变反应的速率会(填“加快”或“减慢”或“不变”),原因是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防止苹果褐变效果最好的是蜂蜜。进一步研究发现,蜂蜜中还原糖与防止褐变有关,若要通过实验验证还原糖能够防止鲜切苹果片发生褐变,请写出实验思路:
    (3)、除使用蜂蜜水或者还原糖溶液处理外,请你根据图甲提出一条有效防止鲜切水果褐变的措施: , 该措施能防止褐变的理由是
  • 18.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是促进粮食高产优产、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举措。为获得优质的小麦品种,科学家开展了多项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在光反应阶段,光能被叶绿体(填场所名称)上的色素吸收后会将H2O分解为等物质。科研人员将小麦置于透明且密闭的容器内,用H218O水浇灌,并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结果在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检测到了18O,请写出该过程中氧元素的转移途径和参与的生理过程:(用化合物和箭头表示,在箭头上写出生理过程)
    (2)、为研究小麦对弱光和强光的适应性,科研人员对小麦叶片照光1h后,通过观察发现呈椭球体的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会改变方向: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生理意义是
    (3)、在强光条件下,叶肉细胞气孔关闭使CO2吸收受阻,此时过高的O2会在R酶的作用下氧化C5 , 生成CO2 , 被称为光呼吸,光呼吸与光合作用相伴发生,其过程如图所示:

    ①据图分析,请写出光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点

    ②已知R酶具有双重催化功能,既可催化CO2与C5结合,生成C3;又能催化O2与C5结合,生成C3和乙醇酸(C2)。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适当升高CO2浓度达到增产的目的,请从光合作用原理和R酶的作用特点两个方面解释其原理:

  • 19. 图1表示某高等动物(二倍体)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像;图2为减数分裂过程(甲~丁)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图;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图。

       

    (1)、图1中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的图有(填字母) , 图1的B图中同源染色体有对。
    (2)、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发生在图2的时期(填甲、乙、丙、丁);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图2的时期(填甲、乙、丙、丁)。
    (3)、图3中CD段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时期分别是
  • 20. 南瓜的果实形状有球形、扁形和长形三种,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 控制。现将两纯种球形果实的南瓜进行杂交,结果如图所示。

    (1)、两种南瓜进行杂交实验时,应在花未成熟时对 (填“母本”或“父本”)进行去雄。由图可知,控制南瓜果实形状的两对基因的遗传 ( 填 “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亲本的基因型应为。F2扁形果实南瓜的基因型有种。
    (3)、F1扁形果实南瓜的基因型为 , 将F1与长形果实南瓜杂交, 其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4)、若要确定某一球形果实的南瓜是否为纯合子,可将其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发生 性状分离。若后代 , 则该球形果实的南瓜是纯合子;若后代 , 则该球形果实的南瓜是杂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