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0.《小狗学叫》课时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2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达标

  • 1.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在横线上。
    (1)、小狗并没有(fā  fà)现自己有什么毛病。
    (2)、我向你(dān  dàn)保,我(yā  yà)根就没想抓你,我只是在这里练习。
    (3)、树林里有百发百(zhōng  zhòng)的神枪手。
    (4)、子(dàn  tán)擦过小狗的耳边,就像连环画里画的那样。
  • 2. 按要求分类。

    吗  讨  厌  怒  批  访  担  压  差  忍  模  弹  疯  汪  搞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

  • 3. 选择恰当的量词填空。

    只   座   道   份   个   面

    礼物  一大桥   一星期    

    彩虹   一公鸡     一旗帜

  • 4. 给画线词语选择恰当的反义词。

    A.犹豫   B.喜欢   C.困难

    (1)、他们对惹人讨厌的猫叫。  
    (2)、狗索性到树林里练。   
    (3)、我觉得很容易。  
  • 5. 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横线上填上序号。

    会:①聚合;②见面;③理解,懂得;④有一定目的的集会;⑤熟习,通晓。

    (1)、他心领神会地走了。  
    (2)、晚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3)、他们在学校门口会合。  
    (4)、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  
  • 6. 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填序号)

    省略号的作用:①表示语言断断续续;②表示重复性词语的省略;③表示话没有说完。

    (1)、“也许是这样,可我……”句中的省略号表达的是
    (2)、“唉……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我不会叫。”句中的省略号表达的是
    (3)、“容易极了,我从小就会这样叫。你试试!咕咕……咕咕……”句中的省略号表达的是
  • 7. 选一选,填一填。

    汪汪  哞哞  咩咩  喵喵  呱呱  嗡嗡

    小狗叫   小猫叫    青蛙

    小羊叫   蜜蜂叫    小牛

  • 8. 照样子,写句子。
    (1)、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改成陈述句)
    (2)、小公鸡叫起来。(扩句,至少扩两处)

二、能力提升

  • 9.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从此,它天天都练习,从早到晚偷偷地练。有时候,为了更自由,它索性到树林里去练。

    一天早晨,它在树林里练习,发出的喔喔喔的叫声是那么逼真,那么好听,那么洪亮。一只狐狸听到了,心里寻思着:公鸡终于来找我了,我得去感谢它的来访。狐狸真的去了,还没忘记带上刀叉和餐巾,因为对狐狸来说,没有比小公鸡更美味可口的午餐了。可以想象,当它看见啼叫的是一只狗而不是小公鸡时,该是多么失望啊!那只狗蹲坐着,一声又一声地喔喔叫着。

    (1)、对“公鸡终于来找我了,我得去感谢它的来访”一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狐狸想终于有鸡可以吃了。 B、狐狸并不是真的想去感谢公鸡。 C、狐狸想跟公鸡交朋友。
    (2)、阅读要素读了第1自然段,我预测小狗(A.能B.不能)学会公鸡的叫声。我的依据是
    (3)、读了第2自然段,我预测狐狸(A.嘲笑 B.关心 C.猜忌)这只小狗。我的依据是
  • 10. 课外拓展阅读。

    放暑假了,妈妈带我来到外婆家。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小青蛙,心里不由得暗想:要能捉到一只玩玩,那该多有意思啊!

    第二天,我在田沟里发现了一只小青蛙,就悄悄蹲下身子,蹑手蹑脚地挪动脚步,猛地朝前一扑,伸手一捉,就抓住了小青蛙的后腿。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像两颗晶莹透明的玻璃球,鼓得高高的,一眨一眨的,可机灵了。碧绿的身体布满了深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发了脾气,一鼓一鼓的。

    回到家里,我用一根细绳拴住青蛙的后腿,把它放在装满清水的木盆里。青蛙一下水,就快乐地游起来,看上去真像个“游泳健将”。

    我正玩得高兴,舅舅回来了。他看我捉了青蛙,就说:“青蛙是益虫,快放了它吧!”我低头不语。舅舅又说:“你想想看,少一只青蛙,就有上万只害虫逃掉,损失多大呀……”没等舅舅说完, 。

    (1)、要是给本文加上一个题目,你认为哪一个比较恰当?( )
    A、小青蛙 B、“游泳健将” C、青蛙是益虫 D、我和小青蛙
    (2)、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小青蛙外形的句子。
    (3)、写出短文中三个四字词语。
    (4)、跟青蛙正玩得高兴时,舅舅教育了“我”。“我”听了舅舅的话后会怎么做呢?请你根据故事的发展,把结尾补充完整,写在文章后面的横线上。
    (5)、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