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曙光中学2025-2026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新生分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24 类型:开学考试

一、积淀文字力量(10分)

  •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迹(hén)       画(kuàng)       面面相       金辉煌 B、样(mú)       旋(zhuǎn)       天海角       然而止 C、辱(wū)       抵(yù)       忑不安       目结舌 D、恨(zèng)       灭(jiān)       面面到       风尘
  • 2. 小语在梳理写字表过程中,尝试探究其中的识写规律。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部分月字旁的字与身体器官或时间周期有关,如“脉、肿、脏”就与身体器官有关。 B、口字旁的字多与嘴(嘴部动作)、声音有关,如“咽、啃”就与嘴部动作有关。 C、大部分草字头的字与花草植物有关,但“藏、蒸”这两个字就与花草植物没有关系。 D、竖心旁的字多与情感、情绪有关,如“惧、惶”;心字底的字多与思考、意念有关,如“恶”。
  • 3.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种街头表演在现代城市里早已司空见惯 , 人们不再感到新奇。 B、在这次谈判中,面对对方提出的无理要求,他斩钉截铁地拒绝。 C、他只偶然迟到一次,老板却见微知著 , 认定他工作态度不端正。 D、这家餐厅别出心裁地推出“诗词美食”套餐,吸引了众多顾客。
  • 4. 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弈秋,通国之弈者也/与人为 B、立根在破岩中/绿遍山白满川 C、终日不成章,泣零如雨/初闻泪满衣裳 D、烈火焚烧若等闲/等闲识得东风面
  • 5. 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红军战士以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雪山草地,(     )道道天险,(     )百万敌军,一次次从困境中(     ),在绝境中(     ),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伟大奇迹。

    A、攻克          征服          击退          奋起          重生 B、征服          攻克          击退          奋起          重生 C、征服          击退          攻克          重生          奋起 D、攻克          击退          征服          奋起          重生

二、汲取经典智慧(14分)

  • 6. 根据语境和拼音,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字词。

    语文课本中的经典课文,为我们的青春生活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从中,我们接受了chóng高精神的洗礼,白求恩纯cuì的思想、海伦·凯勒顽强的意志、陈毅取yì成仁的精神等都令人折服。让我们带着这份精神的滋养,怀揣着对知识的热忱,用不xiè的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三、好书推荐。

  • 7. 请分别为下列名著选择合适的阅读推荐语。

    名著

    《汤姆·索亚历险记》

    《骑鹅旅行记》

    《鲁滨逊漂流记》

    推荐语

    (1)

    (2)

    (3)

    A.在奇幻旅程中学会爱与责任。

    B.绝境不是终点,而是强者的起点。

    C.在恶作剧与义气中笑泪成长。

四、品读佳句。

  • 8. 下列名著妙语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是(     )
    A、其他附属的房屋也很小,耕地窄得几乎连马都无法在上面打滚。——《骑鹅旅行记》 B、有两三小时工夫,强烈的欲望使我激动得心跳加剧,热血沸腾,好像得了热病一样。——《鲁滨逊漂流记》 C、毛毛虫和爱丽丝彼此沉默地注视了好一会。最后,毛毛虫从嘴里拿出了水烟管,用慢吞吞的、瞌睡似的声调同她说起了话。——《爱丽丝漫游奇境》 D、可是,当他看到这个新来的小客人时,他的心灵立即幸福得火光冲天了。——《汤姆·索亚历险记》

五、阅读讨论。

  • 9. 分享过程中,同学们围绕《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人物开展了圆桌辩论会,请你从反方的角度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反驳,做到有理有据。

    汤姆当“海盗”离家出走是勇敢,还是不负责任?

    这是追求自由的表现,体现了他的勇气。汤姆不愿意被姨妈束缚,敢于打破规则,向往“海盗式”冒险生活。

    这是独立生存能力的体现。汤姆在荒岛生活、钓鱼、搭建帐篷,证明他能独立解决问题。

    我选择反驳正方辩的看法,理由是:


六、思辨交流。

  • 10. 汤姆的“海盗”之旅像一面镜子——照出孩子对自由的渴望,也照出冲动背后的代价。请结合汤姆的故事想一想:当他渴望“逃离”时,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当我渴望自由时,我不选择离家出走,而是

七、拾萃典籍华光(21分)

  • 11. 学好古诗词,让我们的语言更有书香气息。试着用学习过的古诗词来进行表达。

    春雨轻柔,滋润万物,我们可以用杜甫的“(1) , (2)”来形容;夏花灿烂,荷叶与荷花交相辉映,尽显生命的热烈与奔放,我们会想起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3)”;秋雨静谧,王维的“(4) , 天气晚来秋”让山林褪去喧嚣,空气里弥漫着秋的宁静与深邃;冬日寒梅傲立,暗香幽远,我们可以用王安石的“(5) , (6)”表达赞美。

  • 12. 古诗可以写景,亦可寄情,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

    【甲】

    东早春

    唐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乙】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①城:指唐代京城长安。②诗家: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③看花人:此处双关进士及第者。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

    (1)、下列对两首诗中早春景色的描写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绿柳才黄半未匀”通过柳芽嫩黄的细节,突出早春的清新与未完全舒展的生机。 B、乙诗“草色遥看近却无”以远近视角的对比,表现早春草色依稀、朦胧微妙的特点。 C、甲诗侧重动态描写,如“绿柳才黄”暗示柳芽生长的过程;乙诗侧重静态描写,如“烟柳满皇都”展现暮春的繁盛。 D、两首诗均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早春特有的景物特征,语言清新自然。
    (2)、下列诗句中和甲、乙两首诗的内容、情感一致的一项是(     )
    A、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过香积寺》)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D、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 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故事,完成下面小题。

    管宁割席

    ①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①管宁:三国时期著名隐士。②华歆:三国时期名士、重臣。③同席:同坐一席。古人在地上铺席,席地而坐。④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

    (1)、“管挥锄与瓦石不异”中的“异”与下列词语意思最接近的是(     )
    A、优异 B、变异 C、差异 D、惊异
    (2)、下列加点字与“有乘轩冕过门者”中“过”字的意思最相近的是(     )
    A、过而不改,是谓矣。(选自《论语》) B、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选自《铁杵成针》) C、至今思项羽,不肯江东。(选自《夏日绝句》) D、君子之也,如日月之食焉。(选自《论语》)
    (3)、结合上下文推测,与文中画“______”句子意思一致的选项是(     )
    A、华歆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 B、华歆捉住管宁而后又推了他。 C、华歆手持锄头而后挥了出去。 D、华歆拾起瓦石而后扔了出去。
    (4)、你愿意与文中的谁成为好朋友,为什么?

八、文学类文本阅读(10分)

  • 14. 生机

    丰子恺

    ①去年除夕夜买的一球水仙花,养了两个多月,直到今天方才开花。

    ②今春天气酷寒,别的花木萌芽都迟,我的水仙尤迟,因为它到我家来,遭了好几次灾难,生机被阻抑了。

    ③第一次遭的是旱灾。其情形是这样:它于去年除夕到我家,当时因为我的别寓里没有水仙花盆,我特为此跑到瓷器店去买一只纯白的瓷盘来供养它。瓷器店里的老头子说,它是光绪年间的东西,是官场中请客时用以盛某种特别肴馔的家伙。只因后来没有人用得着它,至今没有卖脱。我觉得普通所谓水仙花盆都不及这家伙好看。就假定这家伙是为我特制的水仙花盆,买了它来,给我的水仙花配合,看它们在寒窗下绿白相映,素艳可喜,谁相信这是官场中盛酒肉的东西?

    ④可是它们结合不到一个月,就要别离。为的是我要到石门湾去过阴历年,预期在缘缘堂住一个多月,希望把这水仙花带回去,看它开好才好。颇费踌躇:叫工人阿毛拿了这盆水仙花乘火车,恐怕有人说阿毛提倡风雅;把它装进皮箱里,又不可能。于是阿毛提议:“盘儿不要它,水仙花拔起来装在饼干箱里,携了上车,到家不过三四个钟头,不会旱杀的。”我通过了。水仙就与盘暂别,坐在饼干箱里旅行。回到家里,大家纷忙得很,我也忘记了水仙花。三天之后,阿毛突然说起,我猛然觉悟,找寻它的下落,原来被人当作饼干,搁在石灰瓮上。连忙取出一看,绿叶憔悴,根须焦黄。阿毛说:“勿碍。”立刻把它供养在家里旧有的水仙花盆中,又放些白糖在水里。幸而果然勿碍,过了几天它又欣欣向荣了。

    ⑤第二次遭的是水灾,其情形是这样:家里的水仙花盆中,原有许多色泽很美丽的雨花台石子。有一天早晨,被孩子们发现了,水仙花就遭殃:他们说石子里统是灰尘,埋怨阿毛不先将石子清洗,就代替他做这番工作。他们把水仙花拔起,暂时养在脸盆里,把石子倒在另一脸盆里,给它们一一洗刷。雨花台石子很美丽。有几颗可以使人想象起“通灵宝玉”来。看的人越聚越多,孩子们尤多,女孩子最热心。她们把石子照形状分类,照色彩分类,照花纹分类;然后品评其好坏,给每块石子打起分数来;最后又利用其形色,用许多石子拼起图案来。图案拼好,她们各自去吃年糕了!年糕吃好,她们又去踢毽子了;毽子踢好,她们又去散步了。直到晚上,阿毛在墙角发现了石子的图案,叫道:“水仙花哪里去了?”东寻西找,发现它横卧在花台边上的脸盆中,浑身浸在水里,绿叶已经浸得发肿,发黑了!阿毛说“勿碍。”再叫小石子给它扶持,坐在水仙花盆中。

    ⑥第三次遭的是冻灾,其情形是这样的:水仙花在缘缘堂里住了一个多月。其间春寒太甚,其生机被这些天灾人祸所阻抑。直到我要离开缘缘堂的前一天,它还是含苞未放。我此去预定暮春回来,不见它开花又不甘心,以问阿毛。阿毛说:“用绳子穿好,提了去!这回不致忘记了。”我赞成。于是水仙花倒悬在阿毛的手里旅行了。A.它到了我的寓中,仍旧坐在原配的盆里。雨水过了,不开花。惊蛰过了,又不开花。阿毛说:“不晒太阳的原故。”就掇到阳台上,请它晒太阳。今年春寒殊甚,阳台上虽有太阳光,同时也有料峭的东风,使人立脚不住。所以人都闭居在室内,从不走到阳台上去看水仙花。房间内少了一盆水仙花也没有人查问。直到次日清晨,阿毛叫了:“啊哟!昨晚水仙花没有拿进来,冻杀了!”一看,盆内的水连底冻,敲也敲不开;B.水仙花里面的水分也冻,其鳞茎冻得像一块白石头,其叶子冻得像许多翡翠条 , 赶快拿进来,放在火炉边。久而久之,盆里的水溶了,花里的水也溶了;但是叶子很软,一条一条弯下来,叶尖儿垂在水面。阿毛说:“乌者。”我觉得的确有些儿“乌”,但是看它的花蕊还是笔挺地立着,想来生机没有完全丧尽,以问阿毛,阿毛摇头,随后说:“索性拿到灶间里去,暖些,我也可以常常顾到。”我赞成。垂死的水仙花就被从房中移到灶间。

    ⑦自从移入灶间之后,叶子渐渐抬起头来,花苞渐渐展开。今天花儿开得很好了!阿毛送它回来,我见了心中大快。此大快非仅为水仙花。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个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国家、民族的事也如此。

    【注释】1.乌者,意即糟了

    【自主梳理,了解经历】

    【品读语言,体会情感】

    【拟写花语,感悟智慧】

    (1)、根据文章内容补全(1)(2)两处,概述水仙的受灾经历。

    我是一株历经磨难的水仙花。主人特意用古董白瓷盘精心供养我。可好景不长,为了随主人返乡,(1);后来孩子们清洗雨花石时,又让我在水里泡了整整一天,枝叶都泡烂了;最可怕的是(2) , 幸得主人将我移至灶间,终在烟火气中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2)、作者在叙述水仙受灾经历时,语言风格轻松幽默。仿照示例,联系上下文,品析幽默的言语背后所蕴藏的情思。(从文中A、B两处画横线句子任选一句品析。)

    原文:水仙就与盘暂别,坐在饼干箱里旅行。

    品析:作者带着孩童般的天真想象,将水仙花人格化为旅人,把水仙的受苦经历写得像是一场轻松旅行,既透露出作者对水仙处境的疼惜,也在幽默中透出其对生活的温柔态度。

    (3)、结合文本阅读体验拟写一句“水仙”花语,并联系文章内容阐述你对这句花语的理解。

    植物启示录

    “丁香花”的花语:雨打花瓣轻颤,不掩簇簇相拥的暖;风摇淡紫香径,笑解人生千千结。

    (宗璞《丁香结》)

    “莲”的花语:人生处世当如莲,洁身自好,正直通透,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

    (周敦颐《爱莲说》)

    “水仙”的花语:

    (丰子恺《生机》)

九、(13分)

  • 15.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第2022题。

    【材料一】玛琪叹了口气,去上课了。她脑子里还在想着当她爷爷的爷爷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们上的那种老式学校。附近所有的孩子都到一处去上学,他们在校园里笑啊,喊啊,他们一起坐在课堂里上课,上完一天的课,就一块儿回家。他们学的功课都一样,这样,在做作业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互相帮助,有问题还可以互相讨论。

    而且他们的老师是真人……

    机器老师正在屏幕上显现出这样的字:“我们把1/2和1/4这两个分数加在一起——”玛琪想,在过去的日子里,那些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她想,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节选)

    【材料二】《DeepSeek:AI如何重塑我们的学习方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24年12月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中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在普通用户群体中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回答问题、日常办公、休闲娱乐、创作内容等。如图所示:

    2025年1月,DeepSeek横空出世。与传统的搜索引擎不同,DeepSeek的大语言模型(LLM)不仅能回答问题,还能阅读整本书、分析论文逻辑,甚至模仿不同作家的文风写作。

    但DeepSeek的创始人强调:“AI是学习的加速器,而不是教育的替代品。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获取知识,但价值观、创造力的培养,仍然需要人类教师。”

    【材料三】AI幻觉,通常指人工智能系统在处理或生成信息时,产生看似合理但实际错误或不存在的内容。通俗地讲,就是生成式AI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很多时候,这种虚假信息会被包装得很真实,不易被察觉。

    (南方周末,2025.3.22,《为了让你满意,AI宁可骗你》)

    (1)、阅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玛琪不喜欢她的机器人老师,羡慕过去孩子们的上学方式。

    (2)DeepSeek能回答问题,阅读整本书、分析论文逻辑,不能模仿不同作家的文风写作。

    (3)AI幻觉,指人工智能系统在处理生成信息时,产生合理但实际错误或不存在的内容。

    (2)、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不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想要了解玛琪口中过去的学校,我会关注材料 , 通过关注这则材料,我发现过去的学习有等特点

    (2)如果要搜集有关我国AI技术的应用情况,我会关注材料。通过关注这则材料的图表数据和文字信息,我发现中国AI技术的应用有这样的特点:

    (3)、当前,大家对AI发展的利弊持有不同的观点。请结合三则材料内容和生活实际,发表你的看法。

十、表达与交流(30分)

  • 16. 近期网络上正流行一个热门的话题:“如果你要开启一段未知的旅途,却只能带一样物品,你会带什么?”网友们纷纷脑洞大开,打火机、通讯设备等必需品成为了首选:也有人选择书籍、纸笔等作为“精神食粮”……

    你的小学生涯已经结束,初中生活即将开启,而对未知的初中生活,你会带上一件什么物品呢?请你以“带___________上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400字。②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