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学期重难点复习3:一元一次方程及应用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25 类型:复习试卷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
-
1. 下列四个方程中,一元一次方程是( )A、 B、 C、 D、2. 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的值为( ).A、 B、 C、 D、3. 方程3x-5=4x+8经移项得3x-4x=8+5,这实际上是在方程两边都加上( )A、4x-5 B、4x+5 C、-4x-5 D、-4x+54. 已知是关于的方程的解,则的值是( )A、-5 B、-6 C、-3 D、85. 下列方程变形中,错误的是( )A、变形为 B、变形为 C、变形为 D、变形为6. 将方程去分母得( )A、 B、 C、 D、7. 阅读框图,在四个步骤中,依据“等式性质”的步骤是(填序号).
解:
去括号得:…………①
移项得:…………②
合并同类项得:…………③
系数化为1得:…………④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
-
8. 在解方程时,小江的解法如下:
解:去分母,得2(2x-1)=6-x-2...第①步
去括号,得4x-2=6-x-2..第②步
移项,得4x+x=6-2+2...第③步
则5x=6..第④步
解得x=..第⑤步
小江同学的解法正确吗?若不正确,请指出他在第 ▲ 步开始出现错误,并写出
正确的解题过程.
9. 解方程:(1)、1-3(x-3)=2x(2)、10. 解方程(1)、;(2)、 .11. 解方程(1)、(2)、 .三、含参的一元一次方程
-
12. 已知关于 的一元一次方程 的解为 ,则关于 的一元一次方程 的解为 .
13. 方程的解与关于x的方程 的解互为倒数,求k的值.14. 嘉琪在做课本上的随堂练习解方程:时,不小心将墨迹盖住了一个数字,跟同桌咨询后得知该方程的解为 , 求“■”处被墨盖住的数应该是多少?15. 若关于x的方程2x﹣3=1和 有相同的解,求k的值.16. 小马虎解关于x的方程 去分母时,两边同时乘6,然而方程右边的“-1”忘记乘6,因而求得的解为x .求:(1)、的值.(2)、此方程正确的解.17. 已知a,b为常数,关于x的方程 无论k为何值,它的解总是x=2,求a+b的值.18.(1)、圆圆同学发现关于x的代数式(2k-1)x+k+3一个有意思的性质:当x取某一特殊值x0时,无论 k 的值如何变化,这个代数式的值都是定值.请你求出x0及该定值.(2)、已知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 当x取某一特殊值x0时,无论a,b如何变化,代数式的值都是定值,请求出x0及该定值.四、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
19. 某景区定制一批文创用品,要求每套文创用品中包括2个书签和1个冰箱贴。已知生产厂家共有70位工人,每位工人每天可生产15个书签,或生产10个冰箱贴。问厂家如何安排工人才能使得每天生产的书签和冰箱贴刚好配套?若设安排x位工人生产书签,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A、10x=2×15 (70- x) B、15x=2×10 (70-x) C、2×10x=15 (70-x) D、2×15x=10 (70-x)20. 《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书中记载:“今有人共买鸡,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问人数几何?”意思是:“有若干人共同出钱买鸡,如果每人出九钱,那么多了十一钱:如果每人出六钱,那么少了十六钱. 问:共有几个人?”设有x个人共同买鸡,依题意可列方程为( )A、 B、 C、 D、21. 由于换季,商场准备对某商品打折出售,如果按原售价的七折出售,将亏损40元,而按原售价的八五折出售,将盈利20元,则该商品的进货价为元.22. 2024 年,盲盒风潮依旧不减,各款盲盒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镇海区某工厂共有 800名工人,负责生产 两种盲盒。
(1)、若该工厂生产盲盒 的人数比生产盲盒 的人数的 3 倍少 200 人,请求出生产盲盒 的工人人数;(2)、为了促销,工厂按商家要求生产盲盒大礼包,该大礼包由 3 个盲盒 和 4 个盲盒 组成.已知每个工人平均每天可以生产 10 个盲盒 或 20 个盲盒 ,且每天只能生产其中的一种盲盒.该工厂应该安排多少名工人生产盲盒 ,多少名工人生产盲盒 才能使每天生产的盲盒正好配套?23. 工业园区某机械厂的一个车间主要负责生产螺丝和螺母,该车间有工人44人,其中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的2倍少10人,每个工人平均每天可以生产螺丝50个或者螺母120个.(1)、该车间有男生、女生各多少人?(2)、已知一个螺丝与两个螺母配套,为了使每天生产的螺丝螺母恰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工人负责生产螺丝,多少工人负责生产螺母?24. 美丽嵊州吸引了很多游客,使民宿经济得到蓬勃发展,甲、乙两个旅行团同时来嵊州旅游,住进了西白山下的同一家农家乐.已知乙团人数比甲团人数多4人,两团人数之和等于72人.(1)问甲、乙两个旅行团的人数各是多少人?
(2)若乙团中儿童人数恰为甲团中儿童人数的3倍少2人,农家乐消费标准为每人每天90元,儿童6折优惠,其余不优惠,若两旅行团在此农家乐每天消费的费用相同,求甲、乙两团儿童人数各是多少人.
五、实践探究题
-
25. 根据表中的素材, 完成下面的任务:
如何设计奖品购买及兑换方案?
素材 1
文具店销售某种钢笔与笔记本,已知钢笔每支 10 元,笔记本每本 5 元.
素材 2
学校用 1100 元购买这种钢笔和笔记本, 其数量之比为 .
素材 3
文具店开展 "满送" 优惠活动,每满 130 元送1 张兑换券, 满 260 元送 2 张兑换券, 以此类推. 学校花费 1100 元后, 将兑换券全部用于商品兑换最终, 笔记本与钢笔数量相同.
(1)、【任务一:探究购买方案】分别求出换前购买钢笔和笔记本的数量.(2)、【任务二:确定兑换方式】求出用于兑换钢笔的兑换券的张数.26. 七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成员自主开展数学微项目研究,他们决定研究宁波地铁的运行.素材 1
宁波轨道交通 1 号线是宁波第 1 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日常出行.为了研究方便,地铁运行过程中速度看成恒定,每相邻两站的间距都可近似看成相等,且每相邻两站之间地铁的运行时间都为 2 分钟,每站停靠时间 30 秒.如图 1 是 1 号线部分线路图:
素材 2
小明觉得可以用数轴上的动点来刻画地铁的运行过程,他以东门口站为原点,建立了如下图 2的数轴.其中数字 1 代表江厦桥东站,数字 2 代表舟孟北路站,以此类推.数轴上的动点 可以用来刻画运动的地铁,动点 每次运动到一个整数点时,都需要暂停 30 秒,代表地铁到站停靠.
(1)、图2 中数字 5 代表站.(2)、如图 2,动点 从原点出发,运动 分钟到数字 3 和数字 4 之间时(不含数字 3 和数字 4),求点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3)、如图 3, 从江厦桥东站上车,往东环南路方向乘坐地铁,同时 从福庆北路站上车,往东门口方向坐地铁.若两辆地铁恰好同时从江厦桥东和福庆北路出发,则出发多久后两人在数轴上刚好相距 2.5 个单位长度.27. 根据一下素材,探索完成任务:如何设计宣传牌?
素材1
一块长方形宣传牌如图(a)所示,长330cm,宽220cm,拟在上面书写24个字,宣传牌中间可以用来设计的部分也是长方形,且长是宽的1.55倍;四周空白部分的宽度相等.
素材2
如图(b)所示,为了美观,将设计部分分成大小相等的上、中、下三个长方形栏目,栏日与栏日之间的中缝间距相等.
素材3
如图(c)所示,每栏划出正方形方格,中间有十字间隔,横向两行中间间隔和竖向中
间间隔宽度比为1:2.
任务1
(1)分析数量关系.设四周宽度为xcm,用含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设计部分的长和宽
任务2
(2)确定四周宽度,求出四周宽度x的值.
任务3
(3)确定栏目大小.
①求每个栏目的竖直高度;
②求长方形栏目与栏目之间中缝的间距
28. 【综合与实践】木杆与重物
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老师在综合实践课上让同学们探讨木杆与重物的实验问题,实验通过改变L2的长度和砝码的重量来保持木杆的平衡,并用表格记录了实验数据如下:
【实践发现】
实验次数
左边
右边
砝码重量M1(克)
支点O到左边挂重物处的距离L1(cm)
砝码重量M2(克)
支点O到右边挂重物处的距离L2(cm)
1
20
40
20
40
2
20
40
40
20
3
20
40
60
13.33
4
20
40
80
10
5
20
40
100
8
…
M1
L1
M2
L2
小明从表中发现这样的规律: ,
,
,
,
, …
.
【实践运用】根据上面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1)、若 , 则L2=cm;(2)、若M1的重量是50克,L1的长度是40cm,L2的长度是10cm,则M2等于多少克才能保持木杆平衡?(3)、学习小组根据这个原理自制了一个杆秤,如图所示,提纽处O是支点,已知AO为5cm,秤砣重量是500克,不放重物时,秤砣放在C处时秤杆平衡,此时 , 放入重物时,秤砣放在B处时秤杆平衡,此时 , 则重物的重量约是多少斤?(1斤=500克)29. 某学习小组开展了以“居民用电如何计费”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学习小组首先了解了浙江省电网销售电价:
单位:元/千瓦时(含税)
普通电价
峰时电价
谷时电价
第一阶梯:年用电量2760千瓦时及以下部分
0.5380
0.5680
0.2880
第二阶梯:年用电量2760~4800(不包含2760)千瓦时部分
0.5880
0.6180
0.3380
第三阶梯:年用电量4800(不包含4800)千瓦时以上部分
0.8380
0.8680
0.5880
备注:居民生活用电分时电价时段划分:高峰时段:8:00-22:00,低谷时段:22:00-次日8:00.
然后对“月用电量200千瓦时(其中峰电100千瓦时)需缴多少电费?”探究结果如下:
不使用峰谷电
使用峰谷电
第一阶梯
(元)
(元)
第二阶梯
(元)
②________元
第三阶梯
①________元
(元)
请依据上述素材,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表中①________;②________(2)、已知晶晶家在2024年5月用电量为300千瓦时,且处于第一阶梯,她建议爸爸妈妈申请办理峰谷电,因为用峰谷电可以使本月电费减少元,请问晶晶家5月份用了多少千瓦时的峰电,多少千瓦时的谷电?(3)、2024年10月份小菲家用电量为200千瓦时,小华家用电量比小菲家少,在两家都不使用峰谷电的情况下,小华家的当月电费却超过了小菲家元,求小华家当月用电量(结果精确到1千瓦时).30. 综合与实践:设计完成工程的最短工期方案(最短工期是指完成某项工程所需的最短时间).【背景素材】某公司要生产某大型产品60件,已知甲,乙,丙三家子工厂完成一件产品的时间分别为4天,6天,5天.现计划:①三家子工厂同时开始生产;②分配给甲工厂的数量是丙的2倍.
【问题解决】为设计方案,可以通过特殊情况或满足部分条件逐步进行探究.
(1)、思考1(特值分析):若该公司将20件产品分配给甲工厂,则最短工期为多少天?(2)、思考2(减少要素):若不考虑素材②,仅由甲、乙两工厂完成,则当两家工厂同时完成生产时工期最短,求如何分配产品件数与最短工期.(3)、思考3(方案探究):如何分配三家工厂的生产任务使得工期最短,并求出最短工期.(注:如你直接挑战思考3并正确解答也给满分)31. 综合与实践:在学习《整式的加减》时,我们探究了月历中数字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已知月历中同行的数从左向右依次递增1,同列的数从上向下依次递增7.(1)、探究1 图1是某月的月历,现要探究带阴影的“口”字方框中的4个数(框中圈出的数没有空白)的数量关系,方框可以任意移动;小明是先假设左上角的数为m , 他通过计算发现斜对角的两个数字之和均为 , 从而他得出结论:“口”字方框中的4个数满足斜对角两数之和(填“相等”或“不相等”);(2)、探究2 小明又探究了图2中带阴影的十字方框中的5个数(框中圈出的数没有空白)的数量关系,发现当十字框任意移动位置时这5个数之和总是5的倍数,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的结论成立的理由;(3)、探究3 小明还探究了在图3中任意选取“H”形框中的7个数(如阴影部分所示)的规律,他认为这7个数的和可以是133,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