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启正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开学考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24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企鹅静止站在水平冰面上沐浴阳光(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企鹅受到的重力与企鹅对冰面的压力方向相反 B、企鹅受到的重力与冰面对企鹅的支持力方向相同 C、企鹅受到的重力与冰面对企鹅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D、企鹅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企鹅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2. 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环形磁铁a、b、c、d套在塑料支架的光滑杆上,静止时磁铁a、b、c悬浮在空中,d压在塑料支架底板上,若每个磁铁受的重力均为G,则磁铁d对底板的压力是( )

    A、G B、2G C、3G D、4G
  • 3. 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橡皮在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 )

    A、橡皮受平衡力作用 B、橡皮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C、橡皮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力是惯性 D、如果橡皮受到的力都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 4. 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
    A、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B、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C、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D、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 5.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密闭装置内部如图1所示,装置内部固定着一根竖直的 杆,杆顶有一小球,忽略杆和球间的摩擦。由于装置开始沿某一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小 球从杆上落下,刚离开杆时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请由此判断装置是向哪个方向运动( )

    A、 B、 C、西 D、
  • 6. 如图所示装置中,物体甲重20N,乙重10N.甲、乙之间用一根轻绳通过定滑轮相连,沿着水平方向的拉力F的大小为5N时,物体甲恰能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为2.5N B、竖直墙面对滑轮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为20N C、甲乙两物体的物重不同,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同 D、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为15N
  • 7. 一段弹簧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弹簧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乙所示),用竖直向下的力F压小球至图丙位置,然后撤去力F,小球向上运动到A点后下落(如图丁所示),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则从撤去力F到小球运动到点A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一直做加速运动 B、小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最大 C、小球在A点处于静止状态 D、小球离开弹簧前,受到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6分)

  • 8. 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2018年12月8日凌晨,嫦娥四号是用我国的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的。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的探月工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如图甲所示)

    (1)、火箭上升的作用力来自(选填“燃气”或“空气”)
    (2)、不久的将来,若我国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宇航员完成探月任务后乘火箭离开月球表面,若在某段时间内火箭沿斜向上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在这段时间内,在月球表面上观察到火箭发动机的喷气方向应该是。(选填“竖直向下”、“火箭运动的反方向”、“水平向左”)
  • 9. 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挡板中夹着二块重分别为 G、2G 的同一种材料的砖块,在小晨同学用水平方向两个力 F1、F2 作用下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请分析 F1F2(选填“大于”或“小于”“等于”),左边砖块对右边砖块的摩擦力大小是 , 方向是

  • 10. 一个小孩在蹦床上做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速度为负值,意味着运动方向相反),图中oa段和dc段为直线,则据此图可知,小孩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大的时间段为;小孩上升过程的时间段为;整个过程中小孩和蹦床接触的时间段为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4分)

  • 11.  为探究相互接触的两物体相对运动时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小科设计的装置示意图如图。木板左端用细线与电动机(可调速)相连,物块右端用细线绕过定滑轮与竖直悬挂的弹簧测力计相连。启动电动机电动机拉动木板,测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请回答:

    (1)、电动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为
    (2)、实验中观察到物块的两种状态见下表,要测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应在状态。(填“1”或“2”)时读取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

    物块状态

    物块相对木板

    物块相对桌面

    状态1

    静止

    运动

    状态2

    运动

    静止

    (3)、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等条件不变,分别改变物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和木板的速度大小,进行实验测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列于下表。分析下表,可得结论:

    实验序号

    物块上钩码个数(钩码质量均相同)

    摩擦力/N

    木板运动较慢

    木板运动较快

    1

    0

    0.5

    0.5

    2

    2

    0.8

    0.8

    3

    4

    1.1

    1.1

    (4)、继续探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可在(填“木板上表面”或“水平桌面上”)铺上棉布等不同材料来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
  • 12. 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已知重物A、B、C的质量关系为mA=mB<mC。三个完全相同的木桩和三个从不同高度处释放时的重物位置如图甲所示,木桩被打击后陷入沙中的情形如图乙所示,重物B、C将木桩打入沙中的深度相同。

    (1)、让重物自由下落打击在木桩上,通过观察木桩陷入沙中的深度判断(选填“重物”“木桩”)的重力势能大小。
    (2)、比较两个重物将木桩打入沙中的深度,可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和重物下落高度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3)、结合(2)中的实验结论,通过比较B和C两个重物将木桩打入沙中的深度,我们(选填“能”或“不能”)得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其质量有关的结论。
  • 13.  伽利略在参加比萨教堂活动时,注意到教堂里的一盏悬灯在风的吹动下不停地摆动。他被悬灯摆动的节奏所吸引,决定对悬灯进行仔细观察研究。后来,他发现了单摆的运动规律。小科在该故事的启发下,决定对单摆运动进行研究。他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了一个小球做成如图所示的单摆,观察单摆摆动的过程。他发现小球每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似乎相同,于是他开始研究在摆动角度α不变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作出以下几个猜想:  

                   

    猜想一: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可能与小球的质量(m)有关

    猜想二: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可能与线的长度(L)有关

    (1)、 为了验证猜想,除线,秒表和几个质量已知的小球外,小科还需要器材:
    (2)、小科在不同条件下测出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一些数据:

    ①为了研究时间(t)和质量(m)的关系,可对序号为1,2,3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论:

    ②通过对序号3,4,5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线的长度L有关。

    ③实验中发现,小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为小科设计一个好的测量方法:

    ④小科发现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为此他作出以下猜想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9分)

  • 14. 如图甲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有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B两物体(填“会”或“不会”)相撞。

    图乙中绳子悬挂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假如绳子突然断裂,则电灯将(填“加速向下运动”“匀速向下运动”或“静止”)。

    图丙是运动会的铅球赛场上,一位同学将铅球奋力掷出的情景。若铅球飞行至最高点时一切外力消失,那么接下来铂球运动轨迹是(填a、b或c)。

  • 15. 学校项目化小组制作了一艘“化学船”,其结构如图所示。为了使船在水面上平稳前进,请写出所选液体物质A和固体物质B的化学式,并解释船体能前进的原因,说出该“化学船”实现的能量形式转化过程。

  • 16.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常用实验手段,照相机每隔一定时间曝一次光,在胶片上记录物体在曝光时刻的位置。如图1,是某实验小组探究斜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分别在该装置正上方A处和右侧正前方B处各安装一个频闪相机,调整相机快门,设定相机曝光时间间隔为T。启动相机,将小球从斜槽上某一位置自由释放,得到如图所示的频闪照片,P、Q、R分别为小球运动轨迹上的三个位置。

    (1)、有小组同学提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应该做匀速运动,实验中支持该同学提出的观点的证据是
    (2)、有同学提出图1中,O点到P点虚线表示小球运动的轨迹,即使不考虑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的损耗,轨迹的最高点也将低于小球出发时在斜面上的高度,请从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3)、请在图3直角坐标图中画出小球从O点到Q点动能的大小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