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3-0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第一部分(15分)
-
1.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太行山犹如一道巨大的屏障,耸立于华北大地上,雄伟壮丽。山峰蜿蜒,沟壑幽深 , 重岩叠嶂,无比峻qiào。烽火弥漫的峥嵘岁月里,无数太行儿女挺身而出,誓死奔赴前线。战火无情,然信念不息,为家国而奋不顾身的历史终将被人们mínɡ记。太行山里一直流传着一份感情,满怀着坚定、执着的信念,让人冲破藩篱,勇往直前。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沟壑 重岩叠嶂 峻qiào mínɡ记
(2)、当你不确定“藩篱”中“藩”字的读音时,你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部,再查画,可查到这个字的读音是“fān”。2. 八年级(1)班举行了“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问题。阅读途径
百分比
阅读类型
百分比
网上下载或在线阅读
68%
历史军事
17.4%
图书馆借阅
12.1%
经典名著
18%
自己购买
17.7%
科幻作品
12.5%
在书店阅览
2.2%
网络小说
52.1%
(1)、上面是初中生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请你写出两点结论。(2)、你喜欢读哪个类型的书,说说喜欢它的原因。二、古诗文默写。(6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诵读经典,我们赏奇“景”。这里有王维《使至塞上》中“ , 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大漠风光。诵读经典,我们赏奇“志”。这里有陶渊明《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的闲情逸致。诵读经典,我们赏奇“理”,孟子告诉我们,大丈夫当“ , 贫贱不能移,”;杜牧《赤壁》中的“ , ”告诉我们历史上英雄的成功也离不开机遇。
三、
-
4.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而无车马喧”的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四、
-
5.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丙】《书》①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②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③盛也,举④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⑤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注】①《书》:指《尚书》。②逸豫:安逸舒适。③其:指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存勖灭梁以后,骄傲自满,宠信乐工、宦官。④举:全、所有。⑤伶人:宫廷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亲戚畔之 畔: (2)发于声 发: (3)及其衰也 及:
(2)、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丙】文中的后唐庄宗李存勖“身死国灭”,探究其根源,如果用【甲】文中的词语回答就是“”,用【乙】文中的句子回答就是“”(4)、【甲】【乙】【丙】中有不少历代传诵的名言警句,请从中选择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说出理由。五、
-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
夏老师的情义
①我仍记得新班主任夏老师第一次进教室的时候,满教室飞翔的纸飞机与笑闹声都停了下来,整个教室刹那间变得鸦雀无声。他静静地立在教室的前门口,以一种“我就知道你们会很吃惊”的表情在微笑。
②他是个中年男子,大眼睛,高鼻梁,气质甚是明朗。只是,他没有左小腿,拄着单拐,拐杖在左膝位置有个横向的支托,让他截肢后的左腿能安安稳稳放在上面。
③他进门了,脚步声是“笃——咯,笃——咯”。他一开口就把大家逗乐了:“别的班主任都能像侦察兵一样悄悄潜伏,看自己班上的孩子是不是乖。我是不行的,五十米之外,你们就会知道那是我,我的脚步声会很隆重……”大家笑了起来,夏老师的幽默和坦诚,一下子打消了我们的忐忑心理。
④作为班主任,在带我们的3年里,夏老师向我们展示了无数技能:作诗、谱曲、弹吉他,甚至踢足球。
⑤放学后,班里的男生抽签分为两个小队,在球场上踢对抗赛,夏老师做裁判。他当然不可能飞快地跑来跑去,还要拄着拐杖避让孩子们的冲撞,在双方一连串眼花缭乱的过人动作中,判定谁犯规,这本事依旧了得。两边的男孩都调皮,不时起哄高喊:“裁判开球,夏老师,来一个!”夏老师不扭捏,也不推辞,夹紧左腋下的拐杖,找到重心,右脚猛射足球,而就在那一瞬间,他再往前跳开一小步,稳稳落地。欢呼声雷动,场上和场下都喝彩,就仿佛双方都赢了比赛。
⑥学校组织秋游,别班的老师在耳提面命“要注意安全,要仔细观察,想着回去如何写作文”,夏老师却带着我们野炊。从辨明风向、堆石砌灶开始,教我们如何一步步在野外烤肉串和煮饺子。同学们带来了饺子馅和饺子皮,老师带来了两个巨大的竹匾。他将拐杖横过来,席地而坐,包了全班一半的饺子。他包的饺子一个个胖鼓鼓、神气活现地站着,而我们学着包的饺子,都扁塌塌地卧着。夏老师一锅又一锅地下饺子,先给那些拾柴火、拎泉水的孩子盛上。他最后吃饺子的时候,我们包的那些塌扁饺子,都在锅里化成了面片汤。夏老师也毫无怨言,吃得很香:“我第一次包饺子,水平与你们差不多。谁的手艺不是从无到有的?”
⑦我们的学校位于南京明城墙的脚下,每年暑假一过,操场上的草都长得有半人高。于是,开学后的第一次劳动就是在操场上拔草。夏老师拄着拐杖与我们一起拔。就在大家喘着粗气,叫嚷着又被草丛里的蚊子叮咬,胡乱拭去额头上的汗水时,忽听夏老师喊了一声:“看,晚霞!休息一刻钟,我们吹吹风,抬头欣赏下西边的太阳。”我们顺着他的指引看去,在操场尽头,下坠的夕阳已经颤悠悠地被明城墙托住了,城墙上的瓦松与芦苇被金橙色的光影镀亮,而在西边的天空上,玫瑰色、金橙色与深紫色的晚霞,像狭长的河流一样铺陈着。这一刻钟里,西边的晚霞瞬息万变,像光影变幻的魔术。夏老师拄着拐杖,淡淡地说:“很多年以后,你们会忘了大部分从学校里学得的知识,可是,你们会记得今天,记得手上磨出的血泡,记得拔出来的草被晒干的香味,记得咱们一起看晚霞的这一刻。我们都要记得生活中不仅有苦恼,有磨砺,也有幸福的奖赏。千万别错过了这些奖赏。”
⑧夏老师坦白地告诉我们他当年找工作的坎坷。这名多才多艺却缺失了半条腿的师范大学毕业生,令许多学校的领导左右为难。最后,是我们学校的老校长一锤定音。老校长说:“录用他,不是为了同情他,而是他值得这份尊敬。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苦恼——长得胖,长得瘦,长得矮,脸上有痘痘,变声比人家慢,学习成绩不稳定……可是,如果他们每天可以看到小夏老师这样乐观而有情有义地活着,视挫折和嘲弄如无物,能笔直地依照自己的目标成长,这比讲多少大道理都管用!”
⑨夏老师满怀感激地追忆这一切,他记得老校长千方百计省出经费,在他入职前将教学楼通往宿舍楼的碎石小径,铺成平整的青砖路,并给他定制了一副特制的单拐。
⑩夏老师带着我们学习,踢球,野炊,欣赏歌剧一样辉煌的晚霞……他说:“我只是将老校长给我的信任和爱传给你们,希望你们长大后,也能把这份信任和爱传给自己的孩子。”
(作者:明前茶 摘自《品读》有删改)
(1)、通读全文,根据已有提示,按照文章顺序,依次概括文章写了夏老师与同学们相处的几件事。(1)夏老师拄着双拐进教室,面对学生,他幽默坦诚。
(2)
(3)夏老师组织学生秋游,他教给我们生活技能。
(4)
(5)夏老师追忆往事,让我们明白情义。
(2)、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夏老师不扭捏,也不推辞,夹紧左腋下的拐杖,找到重心,右脚猛射足球,而就在那一瞬间,他再往前跳开一小步,稳稳落地。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⑦段画线句“我们都要记得生活中不仅有苦恼,有磨砺,也有幸福的奖赏。千万别错过了这些奖赏。”的理解。(4)、通读全文,你读出了夏老师的哪些情义?六、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我在实验室的泥盆里,养了好几只狼蛛。从它们那里,我看到狼蛛猎食时的详细情形。这些做了我的俘虏的狼蛛的确很健壮。它们的身体藏在洞里,脑袋探出洞口,玻璃般的眼睛向四周张望,腿缩在一起,作着准备跳跃的姿势,它就这样在阳光下静静地守候着,一两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②如果它看到一只可作猎物的昆虫在旁边经过,它就会像箭一般地跳出来,狠狠地用它的毒牙打在猎物的头部,然后露出满意又快乐的神情,那些倒霉的蝗虫、蜻蜓和其它许多昆虫还没有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就做了它的盘中美餐。它拖着猎物很快地回到洞里,也许它觉得在自己家里用餐比较舒适吧。它的技巧以及敏捷的身手令人叹为观止。
③如果猎物离它不太远,它纵身一跃就可以扑到,很少有失手的时候。但如果猎物在很远的地方,它就会放弃,决不会特意跑出来穷追不舍。看来它不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不会落得一个“鸟为食亡”的下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狼蛛是很有耐性,也很有理性的。因为在洞里没有任何帮助它猎食的设备,它必须始终傻傻地守候着。如果是没有恒心和耐心的虫子,一定不会这样持之以恒,肯定没多久就退回到洞里去睡大觉了。可狼蛛不是这种昆虫。它确信,猎物今天不来,明天一定会来;明天不来,将来也总有一天会来。在这块土地上,蝗虫、蜻蜓之类多得很,并且它们又总是那么不谨慎,总有机会刚好跳到狼蛛近旁。所以狼蛛只需等待时候一到,它就立刻窜上去捉住猎物,将其杀死。或是当场吃掉,或者拖回去以后吃。
④虽然狼蛛很多时候都是“等而无获”,但它的确不大会受到饥饿的威胁,因为它有一个能节制的胃。它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吃东西而不感到饥饿。比如我那实验室里的狼蛛,有时候我会连续一个星期忘了喂食,但它们看上去照样气色很好。在饿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它们并不见得憔悴,只是变得极其贪婪,就像狼一样。
⑤在狼蛛还年幼的时候,它还没有一个藏身的洞,不能躲在洞里“守洞待虫”,不过它有另外一种觅食的方法。那时它也有一个灰色的身体,像别的大狼蛛一样 , 就是没有黑绒腰裙——那个要到结婚年龄时才能拥有。它在草丛里徘徊着,这是真正的打猎。当小狼蛛看到一种它想吃的猎物,就冲过去蛮横地把它赶出巢,然后紧迫不舍,那亡命者正预备起飞逃走,可是往往来不及了——小狼蛛已经扑上去把它逮住了。
⑥我喜欢欣赏我那实验室里的小狼蛛捕捉苍蝇时那种敏捷的动作。苍蝇虽然常常歇在两寸高的草上,可是只要狼蛛猛然一跃,就能把它捉住,猫捉老鼠都没有那么敏捷。
⑦但是这只是狼蛛小时候的故事,因为它们身体比较轻巧,行动不受任何限制 , 可以随心所欲。以后它们要带着卵跑,不能任意地东跳西窜了。所以它就先替自己挖个洞,整天在洞口守候着,这便是成年蜘蛛的猎食方式。
(节选自《昆虫记》)
(1)、指出文中⑤⑥段划线句子各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2)、第⑦段中“不受任何限制”中的“任何”能否去掉,为什么?(3)、结合选文,说说狼蛛“就像狼一样”的特点有哪些?(4)、《昆虫记》只是一本写“虫子”的书,却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影响着全世界的读者,被誉为“”。它既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作者也由此获得了“”、“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七、第三部分(50分)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本来我可以放弃,却咬牙坚持了下来;本来我可以沉默,却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本来我可以争取,却因犹豫而错过;本来我可以面对,却……”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也许,这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喜悦。请以“本来我可以________”为题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及校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