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1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30分)
-
1. 某同学在进行中国近代史的项目式学习时,收集了下面一组邮票。据此可知,该同学学习的主题是(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现代化的早期探索 C、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的斗争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 历史图示记忆法是指把文字变成直观的图示,将知识串联起来,以便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下面所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太平天国运动3. 清末,梁启超率先提出“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到民国初年,各种以“中华”命名的组织和机构兴起,如“中华革命党”“中华银行”等。这一现象( )A、彻底否定了传统华夷观念 B、有利于维新变法思想传播 C、体现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D、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4. 某电视剧再现了鲁迅的《药》的场景:北洋政府当街处决革命者,围观群众有人抢着用馒头蘸革命者的血来给儿子治病,有的老人在议论刽子手的刀法比不上清朝时期。这说明了(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 B、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C、北洋政府顺应民心 D、五四运动的不彻底性5. 巴黎和会之初,北洋政府“原拟全约签字”;5月20日,北洋政府接受代表团“保留签字”的建议;6月26日,北洋政府被迫电令代表团“如不能保留,即拒绝签字”。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成功维护了国家主权 B、北洋政府外交取得了巨大胜利 C、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 D、民众广泛参与发挥了巨大力量6. 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搜集到如下论据。据此判断他们要论述的观点是( )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中共三大召开,决定同国民党合作
·孙中山多次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失败后,决定改组国民党
·国民党一大召开,对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
A、国共两党积极促成了第一次合作 B、国共合作是大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 C、国民党在国共合作中起主导作用 D、共产国际对国共合作起到推动作用7. 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一个高潮时期,有30余万工人参加了大小100多次的罢工,这些罢工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胜利。中国工人运动出现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工农武装割据的推动 C、民族矛盾的持续上升 D、新的领导组织的出现8. 毛泽东指出:“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这些“红色区域”是指( )A、农村革命根据地 B、国统区 C、敌后抗日根据地 D、解放区9. 1936年3月,法国巴黎《全民月刊》连载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以被俘军医“廉臣”的口吻,描述了红军历时8个月、途经6省的经历,是最早向世人介绍红军长征的纪实作品。这部著作( )A、反映了法国人对中国革命的认可 B、记述了中央红军守卫根据地的壮举 C、为研究红军长征保存了珍贵史料 D、全面反映了北伐战争艰难行军历程10. 李宗仁在谈及台儿庄大捷时说:“淮南、鲁南各地的民众的力量,完全和军队配合起来了,在战场上挽救伤兵的是民众……帮助军队输送炮弹粮食的是民众。”李宗仁强调战役的胜利得益于( )A、国际援助广泛 B、军民团结合作 C、军事战略正确 D、武器装备精良11. 1938年5月,毛泽东相继发表《论持久战》等文章,认为中日双方存在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等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这些论述在当时( )A、粉碎了日本速决战的企图 B、揭露了汪伪集团的卖国行径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信心12. 下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抗击日军所占侵华日军总数比例表。这主要说明( )时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占比
59%
62%
58%
75%
63%
58%
64%
69%
A、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D、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13. 《大公报》发表消息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却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经长期内战……多少离合悲欢,今于国家大胜之日,一旦重行握手,真是一幕空前的大团圆。”这反映了人们( )A、庆祝“双十协定”的签署 B、渴望实现和平民主 C、希望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D、期盼政协会议召开14.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以“人民解放战争”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收集了很多学习资源,下表中的学习资源与主题完全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类别
资源
A
文献
《论联合政府》《论持久战》
B
图片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
C
视频
《孟良崮战役》《转战陕北》
D
旧址
遵义会议会址、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A、A B、B C、C D、D15. 下表是1947年土地改革前后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25个乡,不同阶级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单位:垧)的情况。这一变化( )原地主和富农
贫农
雇农
土地改革前
26.06
4.1
2.35
土地改革后
7.22
7.06
9.77
A、适应了抗日战争发展的需要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保障 D、说明近代革命任务已经完成二、非选择题(45分)
-
16. 百年革命奋斗·铸就民族丰碑。张华同学聚焦“民族丰碑”制作了如下版面,请你完成展板相关内容设计。
坐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丰碑,它记录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荣与辱!
展板一【走近纪念碑缅怀人民英雄】
碑身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镌刻着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 ,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 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展板二【解读民族丰碑感悟精神内涵】
他(李大钊)的遗文却将永住,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
——摘自鲁迅《〈守常全集〉题记》
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有何意义?碑文中画线部分分别指的是哪两个历史时期?(2)、请按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纪念碑浮雕,并任选其中两个简述其入选纪念碑浮雕的理由。排序:
理由:
(3)、阅读展板二中两则材料,分别解读文中“丰碑”的精神内涵。17. 重大会议决策·指引前进方向。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不是偶然的,是近代中国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迫切需要坚强的领导力量。同时,新的革命思想正在涌入,新的革命力量开始崭露头角,新的革命政党正在历史催化剂中加速孕育。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中国革命走到了重大历史关头,必须解决的问题是:采取怎样的战略方针,才能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达到长征胜利的目标。____集中讨论、解决当时攸关生死的军事问题。以此为起点,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
——摘编自程中原《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次伟大转折》
材料三
文家市会师是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史实。毛泽东决定放弃城市转兵指向湘赣边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由此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 开启中国革命新篇章。
——摘编自贺全胜《文家市会师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历史贡献》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指明了工作重心的转移问题,即在全国革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且城市工作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还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现代化等原创新理论。
——摘编自郭春生《开启中国现代化征程的政治宣言——重读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诞生是“近代中国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2)、根据材料二,填写横线处会议的名称,并简述此次会议的历史意义。(3)、材料三中“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指出材料三中两次会议的相同点。18. 历史人物·时代潮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张謇和孙中山大事记(部分)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
·1899年大生纱厂正式开始生产棉纱
·1903年筹建分厂,一战期间发展迅速,获利丰厚
·1905年创办国内第一座公共博物馆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领导广州起义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下面是李大钊的部分社会活动:
时间
活动
1913年
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
1916年
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
1918年
在北大红楼里,团聚了一些志趣相投的北大师生,建立了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1920年
领导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0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关于党的名称问题,陈独秀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同意
材料三“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对比张謇和孙中山在时代大潮中的救国实践有何异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归纳李大钊在时代洪流中扮演的主要角色。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大钊的活动有什么重要影响。(3)、根据材料三,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具体事例,说明毛主席“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4)、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如何正确看待个人理想与时代发展的关系?19. 百年党史·峥嵘岁月。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收集资料——梳理革命历程】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三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补充①②③处空缺的内容。
资料
所属时期
③概括这一时期国共关系的变化。。
第一组
八七会议、古田会议、《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形势图》
①
第二组
一二•九运动、《论持久战》、中共七大、《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
抗日战争时期
第三组
毛泽东为刘胡兰题词、太原市牛驼寨革命烈士陵园、《三大战役示意图》
②
(2)、【歌曲——悟时代精神】二组同学准备参加校园红歌大赛。请分别简述下面两首歌曲讴歌的时代精神,并归纳歌曲的共同作用。
《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
(3)、【年表——追忆奋斗历程】三组同学梳理党的发展脉络,整理出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大事年表。请任选其中三个事件,以“党的智慧与担当”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时间
事件
1927年
八七会议
1929年
古田会议
1936年
西安事变
1945年
中共七大
1948-1949年
三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