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单元培优卷A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16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 1. 看拼音,写词语。

    从yōu jìng的茅屋中,传出了duàn duàn xù xù的gāng qín声。小明táo zuì其中,他的手指在黑白的琴键上起舞,仿佛看到了花园里迷人的jǐng xiàng。虽然小明shī míng了,但是弹奏手法依然非常chún shú , pǔ xiě的曲子也催人奋进。

  •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晒(bào)     抽(chù)      茵河(lái)     荒(miǔ) B、静(tián)    驰(chěn)     虚(nǐ)        人场(quàn) C、人(pú)      尴(gà)       国(shū)       鼓(luó) D、女(bi)      然而止(gá)   山(sōng)      掌(fǔ)
  • 3. 下面与戏曲有关的画线词语中,用的不是词语本义的一项是(   )
    A、在戏园子里,两个戏班为了争抢观众,便会唱“对台戏 B、一出戏固然需要男女主角,但跑龙套的也必不可少。 C、压轴的戏一般都由戏班里最好的演员来演。 D、刚刚结束冬训的国家女排,今晚在福建省体育馆首次亮相
  • 4. 下面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日/曝书画。 B、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C、汤汤/乎若/流水。 D、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 5. “这位剪纸艺人剪出的小猫、小狗……形象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如果把画“____”部分替换为成语,下面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栩栩如生 B、巧夺天工 C、妙笔生花 D、画龙点睛
  • 6. 下面填入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联欢会上,节目精彩纷呈:古筝独奏如____,听后感觉____;书法表演____;名人模仿秀____……联欢会结束了,大家意犹未尽。

    A、余音绕梁   高山流水   惟妙惟肖   笔走龙蛇 B、高山流水   余音绕梁   笔走龙蛇   惟妙惟肖 C、高山流水   余音绕梁   惟妙惟肖   笔走龙蛇 D、余音绕梁   高山流水   笔走龙蛇   惟妙惟肖
  • 7. 下面是关于做课堂笔记的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在课堂笔记本上记录了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B、有了疑问,需要继续思考,或者查找材料的,我会认真记下来 C、我会把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 D、在课堂上我会就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交谈。
  •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反映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B、《书戴嵩画牛》的作者是苏轼,讽刺了凭空想象的外行人。 C、钢琴曲《月光曲》是由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学完课文《月光曲》之后,我们能感受到音乐家贝多芬钢琴技术的高超,对穷人的同情以及对音乐的热爱 D、中国的国剧——评刚,有丰富多彩的脸谱,用马鞭这种实在的道具表现骑马,用亮相来表现人物形象。
  •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籁之音、黄钟大吕”这两个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声音的美妙、悦耳、动听 B、戏曲的四大行当为生、旦、净、丑。 C、人们常把学校称为“梨园”,把戏院称为“杏坛”,把医院称为“杏林”。 D、戏曲表演艺术有一个独特的招数,这就是演员表演的“亮相”。
  • 10. 读句子,完成练习。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1)、画线句子属于描写,写出了月光下茅屋里的美好景象。看到这样的景象,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请写一写。
    (2)、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贝多芬对兄妹俩的;之心。
    (3)、朗读这两句话时,应用(   )的语调。
    A、悠然、快乐 B、激昂、高亢 C、舒缓、打情 D、赞美、惊喜
  • 11. 按要求完成题目。

    张华想根据下面的说明书和图片制作一个羽毛球,但他发现“准备工具和材料”少了一部分,“制作过程”中有一个步骤表述错误,请你阅读说明书,完成练习自制羽毛球说明书准备工具和材料:剪刀、一个空饮料瓶、两只网套、一颗玻璃弹球

    制作过程:

    ①取250毫升空饮料瓶一只,将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图①)②将剪下的部分均分为8到10份,用剪刀剪至瓶颈处,并将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状。(图②)

    ③将网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将另一只网套裹住一颗玻璃弹球,塞进瓶口,塞紧并露出1厘米左右。(图③)

    ④取一个乒乓球,将其覆在瓶口上,盖住瓶口后用橡皮筋固定住。(图④)

    (1)、将缺少的“准备工具和材料”补充完整:
    (2)、“制作过程”中哪一个步骤表述有误?将这个步骤修改正确,写在下面。

二、现代文阅读

  • 12. 现代文阅读

    月光曲(节选)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下面诗句中与选文画“横线”的部分所描绘的画面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 B、海上明月共潮生 C、唯见江心秋月白 D、洞庭秋月生湖心
    (2)、选文中,皮鞋匠联想了三幅画面,它们分别是什么?

    (3)、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
    A、因为这些景象盲姑娘从未见过。 B、因为盲姑娘虽然看不见,但是她在哥哥的描述中能够“看到”。 C、因为盲姑娘心中的愿望是想见一见大海,自己在脑海中时常浮现这样的画面。 D、因为盲姑娘虽然看不见,但是她懂音乐,能感受、理解贝多芬弹奏的内容,也衬托出贝多芬钢琴技艺的高超。
    (4)、下面对《月光曲》旋律变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舒缓一悠扬一激越 B、抑郁一悠扬一激越 C、舒缓一突变一激越 D、舒缓—激越一突变
    (5)、皮鞋匠听着《月光曲》,联想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每当周一升国旗的时候,听着《义勇军进行曲》,你又想到了什么呢?请你展开联想,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 13. 现代文阅读

    光明的心曲

    赵丽宏

    傍晚,最后一抹斜阳穿过窗外的绿叶,幽幽地照在我的写字桌旁的白墙上,开始是许多斑驳的橙色光点,恍若一片微波荡漾的湖泊,然后暗下来,暗下来,光点由橙色转为暗红,并且奇怪地凝成两个椭圆的光团,无声无息地闪烁着……

    无意中见到的新鲜形象,总是会引起我的遐想。对着墙上这两团闪闪烁烁的夕晖,我发愣了,总觉得它们像什么,像什么呢?

    蓦地,我的眼前闪出一双眼睛来,一双小姑娘的眼睛,一双黯淡的眼睛,一双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晴……

    也是在一个晚霞似火的黄昏,从街心花园的林荫深处,飘出一阵优美的歌声。唱歌的是一个小姑娘,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她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心儿啊,飞向那遥远的地方……”歌声像清泉,叮叮咚咚地在暮色中流淌;歌声像阳光,在浓浓的绿荫深处照射。我看见唱歌的小姑娘了,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在晚风里飘拂,一个天蓝色的大蝴蝶结,随着歌声在她头顶飞舞。她唱得那么动情,我迎面走去,她竟仿佛没有看见,依然优美地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

    看清她的眼睛时,我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一双多么漂亮的大眼睛!然而,又长又黑的睫毛下,覆盖着一层灰色的荫翳——啊,竟是一个盲姑娘!

    我站住了,心头一阵震颤,这样美妙、无忧无虑的歌声,怎么可能从一个盲姑娘的口中唱出?"

    ……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

    歌声依然飘来,盲姑娘陶醉在她的歌声里。她两手合抛成一个拳头,紧紧地贴着胸口,头微微昂起,仿佛在遥望着远方:那流着清泉、飘着阳光的地方,那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儿的地方……从她清脆而又纯美的歌声里,从她幸福而又神往的微笑里,我似乎也看到了她向往的那个光明灿烂的地方。我知道,在她的懂憬里,这远方绝不是虚幻的,这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

    唱吧,盲姑娘!有一颗热恋光明、向往光明的心,你的生命是不会黯然无光的。

    墙上的夕晖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弥漫,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

    (1)、听到了盲姑娘的歌声,你的眼前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2)、下列对文章第6自然段中“心头一阵震颤”的原因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我”终于见到盲姑娘,情绪非常激动。 B、“我”看到这个姑娘双目失明,感到很震惊。 C、“我”没想到这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能这么愉快地唱歌,因此感到很惊讶。
    (3)、下列对第8自然段中加点的“仿佛”一词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盲姑娘陶醉在自己的歌声中,她专注的神情使作者产生了这样的联想。 B、盲姑娘实际并没有遥望远方,因为她看不见,她只是在做着这样的姿势,这样歌唱才会更优雅自然。 C、作者感觉盲姑娘和自己一样,她也在歌声中看到了流着清泉、飘着阳光、开满鲜花的地方。
    (4)、下列对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闪着光芒的歌”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指的是盲姑娘向往光明的精神。 B、指的是盲姑娘向往的光明灿烂的地方。 C、指的是盲姑娘那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

三、写作题

  • 14.  国内各大电视台曾流行的达人秀节目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高手在民间”。你知道什么是“达人”吗?“达人”就是在某些方面非常精通的人。作文写得好是“写作达人”,魔术变得好是“魔术达人”……想一想,你自己或身边的人是哪方面的高手?是什么“达人”?

    要求:1.题目自拟;

    2.通过具体事例,突出“达人”的特点;

    3.书写认真,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