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2.《盘古开天地》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
1. 读语段,完成练习。
盘古从混沌中苏醒,zhēng yǎn( )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他操起fǔ tóu( ),高高举起,用尽全身力气朝黑暗猛劈(pǐ pī)过去,“咔嚓”一声,天地被劈开,清浊(zhuó zhú)二气分离,清气huǎn huǎn( )上升,浊气徐徐下降。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漫长岁月里,他不眠不休,终是 jīng pí lì jié( ),倒下之时,他的血液(yè yān)化作奔流不息的江河,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yǔ lù( )也应运而生。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根据拼音,在语段的括号里写出词语。(3)、语段中画横线部分让我想到了成语“”。2.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1)、这句话中的“”一词体现了盘古身材高大,一个“”字写出了他为了天和地分开所做的努力。(2)、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二、阅读理解
-
3.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盘古开天地(节选)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1)、思维导图这段话运用的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地描绘了的神奇画面。我能边读边想象,完成思维导图。风、云 雷声 四级 名山 花草树木 气息 左眼 右眼 四肢 躯干 血液 汗水 (2)、请你想象一下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发生的变化:他的头发变成了 , 他的牙齿变成了 , 他的骨骼变成了。(3)、阅读要素请踊跃发言,说一说“我心目中的盘古”。
我非常敬佩盘古,他为了 , 不惜牺牲自己的 , 我在他身上看到了的崇高品格。4.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布洛陀造天地
①从前,天很低很低,人们爬到山顶,伸手就能摘到星星,扯下云彩。人们却苦不堪言,太阳就挂在头顶,晒得人皮焦肉疼。好不容易熬到睡着,雷公又打起呼噜。
②人们下决心要改变天地的状况,他们找布洛陀帮忙,他是位聪明、力大无比的老人。
③布洛陀听完人们的诉说,胸有成竹地说:“可以把天给顶高。”“天这么重,能顶起来吗?”布洛陀看着大家说:“当然可以,人多力量大!”大伙儿一想,是呀!布洛陀见众人有了心劲,说:“你们去找棵最高、最直的老杉树!”
④于是大伙儿分头出发,找遍了九百九十九座山头,终于找到了那棵一百人都抱不拢的老杉树。众人想砍它,哪知这头一斧砍下去,第二斧还没抡起来,那斧痕便长合了。
⑤布洛陀提着他那把明晃晃的大板斧飞似的赶到了,他甩臂一抡,“噗”的一声,斧子就咬进去一半,再“噗”一斧,老杉树就“轰隆”一声倒在地上。大伙儿瞧得目瞪口呆,随后就欢呼雀跃,“呼啦”围上去,抢着要搬树。“嘿哟!嘿哟!”众人吆喝着折腾了半天,老杉树还是纹丝不动。“我来吧!”只见布洛陀一蹲马步,双手“咻”一下变长了,再就势一抱一甩,就把老杉树稳稳当当地扛到了肩上,然后他大步流星地往山下走。来到了一块平地,布洛陀放下树说:“就在这儿顶天!”大家帮着他把老杉树竖起来,还真把天顶上去了。
⑥天高是高了,可此时就像一把小伞,根本盖不住开阔的地面。“这好办!”布洛陀一思索就想出了办法。他弯腰捏住了地皮,使劲一揪,揪出了很多褶皱,再一使劲,揪出了更多褶皱,地缩小了很多,和蓝天的大小吻合。那褶皱从此就变成了现在的山脉沟壑。
⑦从此,人们再也不用受太阳的暴晒,雷公的惊扰。人们的日子过得甜蜜又舒适,世世代代都感谢布洛陀呢!
(1)、阅读要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成思维导图。(2)、读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想象画面。读了这句话,我仿佛
(3)、神话中的人物个性鲜明,下列对故事中人物分析最恰当的是( )A、布洛陀本来不情愿参与造天的,只是不好意思拒绝人们的要求。 B、布洛陀聪明、力大无比,一心想帮助人们脱离苦海。 C、人们太不知足了,“伸手就能摘到星星,扯下云彩”那是多好的事情啊! D、布洛陀有点爱出风头,爱表现,砍树、扛树都要自己来做。5.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伟大的盘古。神话故事中还有很多不凡的人物,你知道他们的事迹吗?请根据积累选一选。舜 伏羲 仓颉
A. 创造八卦 B.创造文字 C.禅位于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