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单元培优卷B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11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
1. 看拼音,写词语。
历史见证yīng xióng的风采。他们xiōng huái家国,mò mò奉献,目标qīng xī , 展现出 fēi fán的担当。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项?( )A、将来 将领 B、宁愿 宁可 C、难保,苦难 D、要求,只要3.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A、B、
C、
D、
4. “左顾右盼”中“顾”的意思是( )。A、回头看,泛指看 B、拜访 C、照管,注意 D、文言连词,但,但是5. 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但使龙城飞将在。(假使) B、醉卧沙场君莫笑。(战场) C、不教胡马度阴山。(令,使) D、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A、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读书,使人志存高远。 B、看到铁面无私的包公铡了奸臣,台下观众不禁叫起好来。 C、民警英勇无畏地抢救国家财产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当地群众。 D、妈妈大义凛然地对我说:“晚上我要加班,你放学时奶奶会来接你。”7. 在排练课本剧《梅兰芳》时,为了突出梅兰芳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同学们针对表演提出了一些意见,其中不合适的是哪一项?( )A、念“我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时可以重读“决不”两字。 B、念“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这句台词时应该用欣喜、期待的语气。 C、“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这句话改为陈述句语气更强烈。 D、念“我不会因为生活的困顿向侵略者屈服!”时应该眼神坚定、声音洪亮。8. 壮壮对诗句表达的情感或态度做了笔记,其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A、生当作人杰。(豪迈) B、醉卧沙场君莫笑。(喜悦) C、万里长征人未还。(悲愤) D、莫愁前路无知己。(乐观)9. 以下对中国外交官语录的概括,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在南海这个舞台上,曾经有过殖民侵略,有过非法侵占,现在又有人兴风作浪,还有人炫耀武力。但是就像潮水来了又退去一样,这些图谋最终都不会有结果,历史终将证明,谁只是匆匆过客,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A、南海曾有过殖民侵略,有过非法侵占。 B、在南海这个舞台上一直有不法之人捣乱。 C、关于南海主权,一直有人图谋不轨,但最终都没成功。 D、兴风作浪的人、炫耀武力的人会像潮水一样来到南海。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凉州词》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表现了边塞战士征戍生活的紧张动荡。 B、“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意思是此次出征虽然充满艰险,但总有一些人活着回来。 C、书信中的称呼要空两格写,在称呼下面另起一行空两格写问候语。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写了三件事,先介绍周恩来少年时期的伟大志向,再介绍产生这一志向的原因。11.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 , 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2)、古诗中带有乐器名称的诗句很多,我想起的诗句有:“ , 。”(3)、同桌要转学了,他担心在新学校交不到朋友,我可以在临别赠言中用“莫愁前路无知己,?”来表达对他的激励与劝慰。(4)、爱国之心,古今攸同。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用“生当作人杰,”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捐躯的爱国情怀;少年周恩来立志“”,展现了他远大的志向和博大的胸襟。二、阅读与欣赏。
-
12. 题乌江亭①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② ,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 ①乌江亭: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项羽自刎之处。②不期:难以预料。
(1)、下列哪一个观点和诗中的观点一致?( )A、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B、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C、大丈夫能屈能伸。 D、一言既出,驷马难追。(2)、与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不同,在此诗中,杜牧首先提出胜败乃兵家常事,“”是真英雄,最后一句中的“未可知”表达对项羽没有“卷土重来”的之情。(3)、关于项羽乌江自刎,李清照和杜牧的观点你更认同哪一个?为什么?13. 书信①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礼仪之邦。在我国,人们很早就运用书信这种礼仪形式进行社会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书信具有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色彩。从古到今,书信还有手书、手柬、短信、便函、寸简、信札等别称。“信”在古文中有音讯、消息之义,另外,无论是托人捎的口信,还是通过邮差邮递的书信,“信”也有托人所传之言可信的意思。亲笔给亲戚朋友写信,不仅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给收信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
②书信分为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两大类。一般书信主要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家书类书信,朋友和同事之间的问候类书信、请托类书信、规劝类书信、借贷类书信、庆贺类书信等。这类书信多用于个人和个人之间。专用书信主要有表扬信、感谢信、邀请信等,这类书信多用于单位与人、单位与单位之间。
③信封分为竖式信封与横式信封。信封上应贴上邮票并填写这些内容:由阿拉伯数字组成的邮政编码,收信人的详细地址,收信人姓名,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
④书信的内页,一般分为开头、正文、结尾、署名、日期等几部分。由于书信是人类借助文字交流思想感情、互通信息或联系各种事务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撰写书信时,态度要诚恳,称呼、问候用语及信中语气、措辞要符合写信人的身份。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能乱用。
(1)、表扬信、感谢信等多用于单位与人、单位与单位之间的书信也称为( )。A、一般书信 B、专用书信 C、手书 D、信札(2)、短文第④段介绍的是( )。A、书信的历史 B、书信的内页的注意事项 C、信封的格式 D、书信具有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色彩(3)、下列说法有误的是哪一项?( )A、信封上不必写明写信时间。 B、手柬、便函、寸简、信札等都是书信的别称。 C、“信”既指托人捎的口信,也指托人所传之言可信的意思。 D、一般来说,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应该写在书信正文的开头。(4)、这篇短文介绍了许多与书信有关的知识,请你简要介绍一下在书写“书信的内页”时要注意的事项。(至少回答两点)14. “两弹”元勋邓稼先(节选)“在研制新的氢弹和新的战略核武器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与者,邓稼先立下了汗马功劳!”邓稼先的同伴们这样说。每一次新的战略核武器的重大突破,每一次里程碑式的试验的成功,都是和邓稼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在特种材料加工的车间里,在爆轰物理试验场和风雪迷漫的荒原上,一年到头,他风尘仆仆,四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哪个岗位最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他带领奋战在核试验研究第一线的科研人员忘我地工作,过了整整十年的单身生活。失败的风险,成功的欢乐,大戈壁的风刀霜剑,染白了他的鬓发,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谁能想到,一次巨大的成功,竟使他因承受不住精神上的兴奋而险些倒了下去。
那是一次地下核试验,试验场上“千军万马”在等待着“零”时的到来。核装置徐徐下井了,各种探测仪器一齐开动,大家紧张地监测着各种数据。核装置下到深处的时候,突然有个信号测不到了。“怎么办呢?”科研人员回到帐篷里反复商量,有人主张把核装置从井里提上来拉回厂房查清原因;有人认为这样做太危险,主张就地解决问题后再下井。大家从夜里12点钟一直讨论到天亮,最后邓稼先决定在现场采取妥善办法。他跟科研人员来到井口附近一起研究解决办法。那时,戈壁滩上风沙呼啸,寒风刺骨,气温是零下30多摄氏度!有人见他实在太疲倦了,劝他说:“邓院长,你回去吧!”邓稼先严肃地拒绝:“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故障排除后,他才和大家一起离开现场。
试验成功后,他兴奋极了,但由于过度紧张和劳累,几天吃不好饭,只喝了一小杯酒的邓稼先竟当场晕倒了,在场的人赶紧扶他躺下。医生抢救了整整一夜,邓稼先才睁开了眼睛。苏醒后,他问的第一件事便是:核爆的测试结果如何?各种数据都拿到了没有?这种情况下,邓稼先仍不肯休息,转身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这就是邓稼先!一个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人。
(1)、邓稼先等科研人员进行核试验研究的地点是在哪儿?( )A、繁华的都市 B、辽阔的草原 C、风雪迷漫的戈壁 D、幽静的树林(2)、造成邓稼先晕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地下核试验失败了。 B、长期生活在雪山,天寒地冻。 C、经常居住在戈壁,条件恶劣。 D、过度紧张劳累,长期吃不好饭。(3)、联系短文内容,下列哪一项最适合用来形容邓稼先?( )A、秉公执法 B、精忠报国 C、刚正不阿 D、铁面无私(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描写,表现了。(5)、本文讲了什么?简要写写本文的主要内容。(6)、读了短文,你想对邓稼先爷爷说些什么?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三、表达与交流。
-
15. 青少年报》的《成长的烦恼》栏目正在面向读者征稿,请你把最近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写下来,以书信形式寄给《青少年报》编辑部。注意:①寄信人署名为“苦恼的我”,注意书信格式;②请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