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新教材)科学八上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章末检测 基础巩固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10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即触压觉、痛觉、冷觉和热觉 B、皮肤可感觉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冷热等多种信息 C、皮肤上的感受器的多少决定皮肤感觉的灵敏性 D、全身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相同的2. 某人在看远处物体时,其眼睛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属于远视,可配戴凸透镜矫正 B、属于远视,可配戴凹透镜矫正 C、属于近视,可配戴凸透镜矫正 D、属于近视,可配戴凹透镜矫正3. 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出现了许多如图所示的“低头族”。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可能会损伤听觉毛细胞,使听力下降;长期玩手机可能会损伤感光细胞,使视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分别位于 ( )A、外耳道、虹膜 B、鼓膜、角膜 C、耳蜗、视网膜 D、听小骨、脉络膜4. 如图,甲实验中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验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接触的泡沫塑料球弹起。若在月球(真空环境)上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实验是( )A、甲实验 B、乙实验 C、甲、乙实验都能 D、甲、乙实验都不能5. 生活中存在很多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折断”的铅笔是由于光的折射 B、乙图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虚像 C、丙图彩虹产生原因是光的反射 D、丁图路口安装的广角镜是平面镜6. 短时间内人突然从低海拔处上升至高海拔处,人的鼓膜会感觉不适,需要张开嘴做咀嚼运动,并大口吞咽空气,这样做可以 ( )A、疏通咽鼓管,以改变中耳腔内的压力,缓解不适 B、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 C、放松耳部的肌肉 D、关闭咽鼓管,减小中耳腔内的压力7. 小超用相机拍摄了某交通标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 B、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C、乙照片比甲照片的像距大 D、在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应将照相机适当远离交通标志8. 小曙假期外出游玩时拍摄了四张照片(如下图所示),对其中涉及的光学现象进行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桥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圆形光斑是树叶的影子,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 C、水中花“折断”是因为光在传播时发生了折射 D、玻璃幕墙反射光刺眼,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9. “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其方法是演唱者首先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然后巧妙地调节舌尖的空隙,用一股气息冲击发出高音(类似于吹口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演唱,可以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高音、低音是由不同的物体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10. 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动画片《哪吒2》的配音生动有趣,配音的录音棚四周墙壁上都做成凹凸不平或安装像蜂窝状的装饰板(如图),从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上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装饰更加的美观 B、减少噪声的反射 C、增强噪声的反射 D、改变声音的音调11. 高压钠蒸气灯的效率非常高,它们发出的主要是偏红的黄光。如果将这种灯作为小区的路灯,那么晚上在这个小区路面上停放的蓝色车辆看上去是( )A、红色 B、黄色 C、偏红的黄色 D、黑色12. 眼睛让我们看见多彩世界。下列属于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做法是A、长时间使用电脑
B、躺在沙发上看书
C、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
D、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腈
13. 阳光给我们送来了光和热,阳光是地球上万物生长之源,没有阳光,地球上也就没有生命。下列关于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A、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组成 B、如图所示,紫外线主要集中在白屏的下端 C、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可以加热物体 D、紫外线可用于识别伪钞14. 李白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涉及光学知识。下列理解中,正确的是( )A、杯中的人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地上的人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月光能照射到人,说明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D、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能看到月球,是因为月球反射太阳光15. 平面镜M沿水平方向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移向点光源S , 运动中镜面始终保持与运动方向成60°角,如图所示,则S在镜中的像移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A 以速度v水平向右移动
A、以速度水平向右移动 B、以速度沿连线向S移动 C、以速度沿连线向S移动二、填空题
-
16. 置身于油菜花中可以闻到芳香的气味,时间久了就感觉不到了,这是因为嗅觉的(填“适应性”或“差异性”);当人感冒时,面对好菜闻不到香味而无胃口,说明了。17. 如图所示,在一只烧杯中装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 AB 上,用一束光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入射角为。现在 B 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5°,则此时水面上的反射角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此时保持入射点不变,使入射光线按顺时针方向转过 10°,则此时的反射角为。18. 跳广场舞已经成为较普遍的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减弱噪声;附近的居民紧闭窗户,这是在减弱噪声。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19.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2024年国家卫健委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的总近视率达到了51.9%,其中初中生的近视率更是高达71.4%,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成了当下的重要议题。
材料二:据央视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校大学生耳机使用率高达99.8%,而已经出现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人数占比接近30%。
(1)、近视的原因可用图甲表示,应配戴透镜来矫正视力。(选填“凸”或“凹”)(2)、青少年听力受损的主要原因是佩戴耳机时声音 (填声音的特性)过大,从而导致图乙中④(填名称)受损;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过大的声音还会导致听神经等结构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因此,青少年应从自身做起,摒弃不良的用眼用耳习惯,从而更好的保护视力和听力。
20. 看图回答问题。(1)、习习在鱼缸旁看到鱼在 B 点处,他想要捞到鱼,应该瞄准点。(2)、鱼在水中看到习习的眼睛位置( )。A、比实际位置低 B、比实际位置高 C、与实际位置相同 D、无法比较(3)、唐代诗人储光曦在《钓鱼湾》中写到:“潭清疑水浅。”这句诗的意思是清澈的水看起来要比实际(填“深”或“浅”),这是光的( )造成的。A.折射 B.直射 C.反射 D.散射
21. 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相同的音叉,B是粘在甲音叉叉股上的小平面镜,C为一较大的平面镜,A为固定的激光笔,D为天花板。实验时,用橡皮锤敲打音叉乙,听到声音的同时,会观察到天花板上的光斑发生晃动。(1)、光斑晃动说明音叉甲发生了。(2)、该实验说明音叉乙发声的(填“能量”或“信息”)可以传递给音叉甲。若在月球上做该实验,光斑(填“会”或“不会”)发生晃动。(3)、若增加橡皮锤敲击音叉乙的力度,可看见光斑在天花板上晃动的幅度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 按要求填空:(1)、如图1所示,若在平面镜不动的情况下,要让激光笔射中目标,可保持激光笔的入射点不变,将其(选填“顺”或“逆”)时针转过一定的角度;也可保持入射角不变,把激光笔向(选填“左”或“右”)平移一段距离;(2)、如图2和图3所示,人眼的功能类似于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眼睛患有近视时,近视眼镜对光起(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将像的位置矫正到视网膜上。要使照相机拍摄的苹果的像小一些,应将镜头(选填“靠近”或“远离”)苹果。三、实验与探究题
-
23. 同学们学习“光的折射”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那么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是否成正比呢?
【建立猜想】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可能成正比。
【实验探究】同学们测得了四组实验数据。
第2次实验如图所示,请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实验序号
1
2
3
4
入射角
折射角
【实验结论】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评价与交流】根据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4. 在学习吉他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1.02
F
铜
100
0.76
G
铜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0.89
(1)、选用编号A、D、F的琴弦进行实验,是在验证猜想。(2)、为了验证猜想三,表格中所缺数据为:长度cm。(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明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25. 小洲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为探究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洲选择了两支相同的蜡烛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她将一支(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另一支蜡烛所成像的位置。这种确定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的方法是。(2)、小洲将成像的物体换成棋子后再次进行实验,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棋子,其都在玻璃板中有两个像,一个较亮、另一个较暗。如图甲所示,则较亮的像是光线经(填“MM'”或“NN'”)面反射形成的。(3)、经过改进,在找准像的位置后,小洲在白纸上标记出a、b、c三点,如图乙所示;她应分别测出(填“a、b”“b、c”或“a、c”)两点到平面镜的距离进行比较。(4)、如图所示,若小洲想要用字母模型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关系,应最好选用____。A、B、
C、
D、
26. 为了节能减排,某科学兴趣小组为学校地下球馆补充采光项目设计了方案。(1)、【项目设计】为保证篮球场有充足的光照,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方案,该方案主要依据反射定律,使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对反射定律的研究,老师给出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该装置将纸板倾斜放置,让光线贴着纸板 A 沿 EO方向射向镜面,(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2)、【设计改进】在后续的讨论中,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图甲方案中镜面反射光线直接进入人眼会造成眩晕。因此对图甲方案进行了改进:先使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后,让光线斜射到球场顶端,再经过漫反射后照射到篮球场,如图丙所示。图丙中漫反射区域的墙面除了要求粗糙以外还应该是的,以便能反射所有色光。(3)、【设计优化】为使设计更加完善,现向同学们征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请将表格补充完整。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
雨水可能通过采光井进入地下球馆
在井口安装透光玻璃
环境光线较弱时,室内补光不足
增加平面镜
27. 近视程度不同的同学需要佩戴焦距不同的眼镜。为了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用带“F”字样的光源代替可视物体,光屏模拟视网膜。选用如图乙所示的2号凸透镜模拟晶状体,打开“F”光源,调节各个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正常眼睛的视物模型便组装完成。请回答问题:(1)、模拟近视眼视物情况,选择图乙中的(填序号)号凸透镜替代2号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2)、用图丙所示的水透镜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应将水透镜置于光具座上的(选填“A”“B”或“C”)点,缓慢调节水透镜中的水量,当水透镜形成焦距合适的透镜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得到改善。(3)、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为了改善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实验时需要用注射器(选填“抽取”或“注入”)适量水。(4)、根据上述实验,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应选择焦距(选填“更大”或“更小”)的凸透镜来矫正,请结合凸透镜对光的作用来分析选择的理由:。四、综合题
-
28. 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速(m/s)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1)、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个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行速度有限的情况下,请你指出:在的环境中试验更容易成功。(选填“低温空气”或“高温空气”)(2)、20℃时,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1s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又经过0.5s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则这个山谷的宽度为多少?29. 按要求填空。(1)、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色光,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如图1所示(图中仅标出红光和紫光光路)。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有:(写出一条即可)。(2)、图2画出了平行的紫光经凸透镜后的光路,请你在图上画出平行的红光经凸透镜后大致的光路。30. 近年来,“人造眼球成像系统”开始应用于临床试验,为失明患者带来福音。“人造眼球成像系统”主要由装有摄像头的眼镜、电子设备和芯片电极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③电信号传送给芯片电极
(1)、从眼球的成像原理来看,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镜。(2)、摄像头中的对焦机构能调节镜头和CCD之间的距离。当配有“人造眼球成像系统”的人向远处眺望时,对焦机构将使镜头与CCD 之间的距离 , 其中 CCD相当于眼球结构中的。31. 小敏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1)、如图1 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2)、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若仍使烛焰的像位于光屏中央,蜡烛和凸透镜不动,则光屏应(填“向上”或“向下”)移动。(3)、在上述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 , 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 如图2所示, 则该透镜两倍焦距2fL(选填“>“ <”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用L0 , L表示)32. 如图所示为某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1)、小科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上的数值(选填“越大"“越小”或“保持不变”);(2)、通过查阅资料,小科同学了解到在空气中“温度越低,声速越小”,为了验证这一规律,她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用冰块冷却甲、乙之间的空气,则液晶显示屏上的数值将____;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3)、小科继续验证声速与气体内部压强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在甲、乙之间加压,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压强增大而____;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4)、若在某次实验中,小科将铜铃放置在甲、乙之间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通过测量已知S1=20cm,S2=86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2.000,则此时声速为多少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