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0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进入中学后,我们增加了4门课程,道德与法治培养了我良好的思想品德,历史让我了解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明,生物学让我懂得了生命之源,地理让我饱览了祖国的美好河山。”这段话表明( )A、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去选择课程 B、中学时代为我们铺就了成长的平坦大道 C、新的课程,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D、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2. 开学以来,某地中小学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开设了手工、舞蹈、绘画、英语小剧场等特色课堂。同学们喜爱特色课堂,利用课堂发展个性,促进了自身全面发展。对此活动认识正确的是( )
①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 ②一切学习都要在学校内的课堂上完成
③社团课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涵养个性品格 ④学习的目的,就是获取科学文化知识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3. 进入初中的小茗最近很烦,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总感觉时间不够,每次作业总拖到快交时才急急忙忙去做,常常丢三落四,为此总受到老师的批评。造成他烦恼的原因是( )A、没有父母陪伴,自己做不了 B、没有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 C、初中作业太多了,根本做不完 D、中学课程多,学习任务重4.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诗告诉我们( )A、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都是一成不变的 B、每个人只能通过他人才能了解自己 C、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善于发挥优点和长处 D、每个人只能通过自己才能了解自己5. 正确认识自己是一项终身事业,把握好自己,才能掌握好人生之舵。下列对认识自己分析不成立的是( )A、小美认为自己性格开朗——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 B、同学们说小花乐于助人——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对自己有更客观的认识 C、磊磊觉得自己长得很高——从生理方面认识自己——发挥所长,培养篮球爱好 D、默默觉得自己胆子小、内向——从社会方面认识自己——就能促进自己全面发展6. 子路是个谦虚的人,《孟子》中提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南宋的思想家陆九渊用这一典故,提出了“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下列做法与陆九渊观点一致的是( )①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激发生命潜能
②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③面对自己的缺点,极力逃避,装作看不见
④重视他人评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 2024年4月30日,汤洪波、唐胜杰和江新林三位宇航员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太空生活,顺利返回地球。他们出身平凡,却志存高远,从普普通通的人到万里挑一的太空英雄,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梦想与热爱的力量。从中我们感悟到( )A、实现了个人梦就等同于实现了中国梦 B、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C、梦想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实现 D、中学生都应成为中国航天梦的接班人8. 某中学七年级(二)班举办了一起阅读《朝花夕拾》的活动,在读书沙龙上,小馨分享的阅读感悟,你认同的是( )①提升精神境界②增强我们的能力③增长我们的智慧④消除所有的困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9.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揭示出学习要( )A、养成良好的习惯 B、掌握科学的方法 C、采取合适的方式 D、保持浓厚的兴趣10. 家是什么?家是青砖灰瓦红窗花,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家是慈爱的经书……那么,在你心目中,家是什么呢?( )①家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②家是我们随心所欲、无忧无虑的地方
③家是我们身心寄居之所
④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中有亲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1. “我要走进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这是一位母亲无奈的呼声。步入青春期后,我们经常会出现一些逆反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己与父母的交流。对此,我们应该( )①端正自己的态度,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苦心
②尊重父母,与父母有分歧时,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③创造机会,多与父母交流、沟通
④不随意发脾气,最好是不说话,避免冲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2. 观察右侧统计图。针对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可取的破解策略是( )①相信善意,默默承受 ②选择时机,恰当表达
③选择方式,坦诚交流 ④自我反思,言听计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3. 很多人说未来将是人工智能的时代。英国广播公司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的数据体系分析了365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其中人事、客服、政府职员、会计、银行职员等职业的被淘汰率高于89%,但教师这个职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仅为0.4%。这是因为( )A、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唯一传承者 B、教师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拥有更渊博的知识 C、教师不仅是知识学习的引导者,还是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D、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彼此尊重,携手共进14. 朋友和友谊是人生的永恒话题。步入初中后,七年级学生小青结交了新朋友小菲,两人关系十分要好,经常形影不离。近期,关于班级元旦汇演的选歌问题,她们两人产生了分歧和争执。如何跟朋友相处,对此她们心里都很困惑。据此回答问题。(1)、解决小青和好朋友小菲之间冲突的合理策略是( )①坦诚交流,及时处理 ②保持冷静,避免激化
③搁置不理,冷淡解决 ④换位思考,理解对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最近,小青发现小菲心事重重,她想关心一下,就去向小菲询问,可是小菲却一直沉默寡言。对此,小青的做法不合适的是( )A、体会小菲的需要,学会用心关怀对方 B、悉心陪伴小菲,从行动上给予她帮助 C、尊重小菲的意愿,给予朋友适当的空间 D、持续向小菲追问,不说原因誓不罢休15. “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一观点,学生小美在文章中选用名言进行“佐证”,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已而已矣 B、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 C、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D、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16. 对漫画中学校的做法,我们应该( )①坚决反对,组织同学们都不去上学
②服从学校的一切要求
③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④积极提出改进建议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7.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你打算通过一些古语宣传中华民族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下列古语可以入选的有( )①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荀子》
②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④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淮南子》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8. 2024年1月10日,是北斗卫星立项三十周年的日子,许多北斗人在采访中流露出对于家人的愧疚。北斗人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共同的梦想,接续前行。这表明( )①集体力量的大小取决于集体成员数量的多少
②北斗人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
③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的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
④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9. “我是一名学生,肩负努力学习的责任;我也是一名班干部,承担着服务同学的责任;我又是舞蹈队的一名队员,每个周末都参加训练……”这说明( )①不同集体中的角色都能统一节奏,和谐发展
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无法融入集体
③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事务
④在不同的集体中,扮演不同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60分)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的中学时代是在檀香山和香港度过的,在这段时间里,他努力学习和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他常说:“学问,学问,不学不问,怎样能知?”“学而后知,知而后引,否则怎能够为国家之用呢?”
他还接触到不少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看到了中国的落后,便立志要改造中国。孙中山在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时说:“……故每课暇,辄与同国同学诸人,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之愿于是乎生。”
(1)、中学生活对孙中山的一生具有怎样的影响?(2)、请说一说,进入中学后,我们将会收获什么。至少答2点。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完善自我 飞得更高】
某校七年级(三)班开展成长交流大会。同学们回想自己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努力发现自己身上的每一个可贵之处。
小江:我善于运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展现自己的才华。
小山:我敢于面对并改进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完善自我。
小壮:我珍视并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发掘自身的力量。
小美:我积极关爱他人,主动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结伴同行 友谊常青】
七年级开学后,一次聊天,我们发现彼此有相似的经历。后来,我们经常在一起写作业、分享美食,偶尔有争吵,但事后都能和解。在我不开心的时候,你默默陪伴我;我做错事,你一边批评我一边帮我;你常常“损”我,但不允许别人说我不好……
(1)、根据上述同学们的发言,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更好的自己?(2)、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说说怎样让友谊之树常青。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是一个跨越十年的暖心故事。十年前,大学生志愿者千里支教,尽己所能播撒下爱与梦想的种子。十年后,当初撒下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我应该给十年前的支教老师打电话吗?”2024年2月,社交平台上的这则求助帖引发了很多网友关注。发帖的网友名叫小云,正在北京读大四。她在整理东西时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在她上小学时来支教老师们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小云想给支教老师打电话,但又怕打扰他们,就向网友求助。
有网友回复:“可以发信息,把自己的心里话发过去。我大学也支过教,倾注了很多爱,哪怕过去了那么多年,仍终生难忘!”网友回复小云的帖子发出后,获得了众多网友的支持。在网友的鼓励下,小云给支教老师发了短信:“老师,您好!冒昧打扰!不知这个号码您是否还在用……很感谢您十年前给我的帮助,我看到了更广阔、更远的世界,也看到了更多未来的样子。我也在一直为梦想而努力……”
很快,老师回复:“听到你们的消息实在太棒了!...我的联系方式一直没变,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还有人能找到我..不少网友也想到了自己的支教老师,想和自己当年的支教老师相认,纷纷发布“寻师启事”……
材料二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孝亲敬老。让我们通过一首诗、一个针线包、一个镜头,跟着习近平总书记读懂孝亲敬老的深刻内涵。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吟诵《游子吟》,触动亿万人民的心弦。
习近平总书记到陕北插队的时候,还是个初中生。母亲特别牵挂思念,为了排解这种思念之苦,她就一针一线地为儿子缝制了一个针线包。在这个针线包上还绣着三个红色的大字——“娘的心”。
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现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93岁的黄旭华和82岁的黄大发中间,握住他们的手,微笑着问候说:“你们这么大岁数,身体还不错。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相机快门按下,记录下了这一感人瞬间。
(1)、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以上故事给你的启示。(2)、请你说说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要大力倡导孝亲敬老。(3)、结合材料带给你的思考和启示,说说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孝道。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小何同学转入新班级之后很不适应。看到小何的这种情况,老师和同学都来帮助她,还有同学和她结成了互助小组,大家一起合作学习。在大家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下,小何慢慢发生了改变,她开始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学习上也变得勤学好问,与同学、老师相处得很融洽。小何骄傲地说:“我有一个美好的班集体。”
材料二小何很有唱歌天分,是校合唱队的领唱,文艺汇演在即,音乐老师希望她带队多排练。可是期末考试也快到了,犹豫过后,她决定尽可能在排练之余挤出时间复习,最终大家为全校师生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小何在考试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根据材料一,从小何的变化中概述美好集体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角度,你能得出哪些结论?(3)、美好集体的建设是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请你概述在集体生活中承担责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