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9.《父爱之舟》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0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达标。

  • 1. 看拼音写词语。

    (1)、我要bào kào无锡shī fàn了,父亲便向姑爹借了yú chuán送我到无锡。
    (2)、直到bì yè以后,我才终于意识到:父母最需要的是子女的péi bàn  , 而不是那些jīng zhì、昂贵却冷冰冰的礼物。
  • 2. 根据“辞”的字义分一分下面的词语。
    ①辞职 ②辞行 ③推辞 ④不辞而别 ⑤辞呈 ⑥不辞辛苦
    (1)、 告别:  
    (2)、 躲避,推脱:  
    (3)、 不接受,请求离去:
  • 3. 下列句子中的“冤枉”与例句中的“冤枉”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示例】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

    A、因为被同学们冤枉 , 她伤心地哭了。 B、对待案情,我们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 C、无论受了多么大的委屈和冤枉 , 他对祖国的赤胆忠心从来没有动摇过。 D、想想花了三百块钱买的这件衣服,好像也不过如此,这钱真花得有点冤枉
  • 4. 根据所给的提示,用课文中表示“多”的词语填空。

    以前过春节,我们可以逛庙会。庙会上(形容人多),卖东西的小摊儿挤得(形容小摊儿多),(形容式样多)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万花筒,里面(形容变化多)的图案让我爱不释手。可惜,因为疫情,庙会已经三年没有开了。

  • 5.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B、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C、这家专卖店陈列的女鞋千变万化 , 应有尽有。 D、不管我多么调皮,妈妈总是一如既往地对我好。

二、灵活运用。

  •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自从小强告别了游戏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C、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 D、参加本次国庆检阅活动的有我校师生将近四百多人。
  •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是哪一项? (    )
    A、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 B、菜园里种着白菜、茄子、冬瓜——等十几种蔬菜。 C、“最重要的是,”父亲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和爱心。” D、你仔细想想,东西到底是昨天丢的? 还是今天丢的?
  • 8. 姑爹的小船让人感到亲切的原因是(    )。
    A、因为这只小船承载了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 
    B、因为这只小船对作者来说非常熟悉。 
    C、因为这是姑爹的小船,姑爹是作者的亲人。 D、因为这只小船是可以不用花钱的。
  • 9. 同学们回忆了课文《父爱之舟》,课文以“父爱之舟”为题的原因包括(     )(多选)
    A、因为父亲总是借用姑爹的小渔船送作者离开家乡去报考和上学。 B、因为小舟承载了父亲对作者的期望和深沉的爱,是人生之舟、希望之舟、关爱之舟。 C、因为“父爱之舟”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也承载着作者对父亲的思念。 D、因为文中多次提到了这艘小渔船,它是全文的线索。

三、碰撞书本。

  • 10.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1)、这里的“新滋味”具体是指
    (2)、生活中,你品尝到过什么“新滋味”? 请你举一个自己的事例,写出你品尝到的“新滋味”。                                                    
  • 11. 课文综合回顾。

    《父爱之舟》是写的一篇散文,全篇从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全文围绕“”这一线索,写出了父亲的感情。 

四、感受阅读。

  • 12. 阅读《父爱之舟》片段,完成练习。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 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下的乌篷船对我而言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醒来,枕边一片湿。

    (1)、“老天不负苦心人。”我认为本文中的“苦心人”是 , 理由是:
    (2)、文中哪句话直接点出了作者对小渔船的情感? 用横线画出来。这句话和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意思相近。
    (3)、读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你能画出这只载着父爱的小船,你重点要画的是 , 因为
    (4)、文章以“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开篇,以“……醒来,枕边一片湿”结尾,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13. 课外阅读(一)。

    背   影(节选)

    朱自清

    到南京时,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概括父亲送“我”去北京的三个场景,完成图表。

    (2)、 选文第二自然段作者说自己“真是聪明”是在说
    (3)、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的描写,描绘了的画面,展现了父亲
    (4)、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了,第一次是因为 , 第二次是因为)。

    A.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过程让儿子非常感动

    B.儿子望着父亲消失在人群中,害怕再也找不到他

    C.真正到了离别的时刻,更加感到不舍和伤心

    D.看到父亲年龄大了行动不便,感到很难过

    (5)、第1自然段加点字“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为什么? 
  • 14. 课外阅读(二)。

    父亲是个“爱哭鬼” 

    ①父亲哭鼻子的历史还要从我出生时算起,我出生那天,父亲在产房门口来回踱步,当医生把哇哇大哭的我抱出来,父亲瞬间泪如雨下,其他家属和医生看到又哭又笑的父亲一脸茫然。

    ②或许从那时开始,在我心里父亲就注定是个爱哭的男人。我小时候淘气贪玩,双脚狠狠地戳在水泥地上。回家后,我的腿越来越疼,但我担心父母责骂便早早地躲进卧室睡觉。后来,父亲得知消息后将那双粗糙的大手伸进我的被窝摸我的双腿,我佯装睡着没做任何反应。父亲责怪母亲,声音已沙哑哽咽。

    ③躺在床上的我,心里对父亲多了一丝鄙视,这么点小事还要哭鼻子,太丢人了。父亲使劲把我摇醒,拉着我去医院。医生让我们先拍片,对父亲说:“如果骨折就需要做手术,手术后如果恢复不好很可能会影响孩子走路。”

    ④走出医生办公室,父亲的眼泪仿佛晨起禾苗上的露珠,轻轻一碰就要落下来。结果出来后,没有骨折,只是轻微的软组织受伤。眼角还挂着泪痕的父亲舒了一口气。

    ⑤后来上高中,我无心学习,高考成绩很差。半夜我被父母房间里的嘀咕声吵醒。父亲说:“我听说人家市里的孩子都报各种补习班,难怪考得好。”母亲叹了口气:“是啊! 我担心他复读也考不上。”“他考不上大学就得跟我一样扛水泥,都怪我这个当爹的没本事,对不起孩子。”接下来就是一阵啜泣声。

    ⑥一周后,父亲却不由分说地把我带到了一家补习班。[A]交补习费时,我看到父亲伸进衣服兜里的手又伸了出来,额头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冒出密密的汗珠。接待员看出父亲的钱不够,便说:“今天只要先交500元定金,上课时补齐即可。”交完钱回到家后,父亲让母亲翻出几个存折,一共是两万多元。父亲说:“回头我再多扛点水泥,你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⑦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考上了大学。我把录取通知书交给父亲的同时给了他三万多元钱。父亲一脸茫然地问我钱从哪里来的,我笑着说:“我只上了一个月补习班。”父亲愣住了,不一会儿,眼眶就湿润了。

    ⑧工作后的一天,我忽然接到母亲哭着打来的电话:“儿子,你爸在工地干活,从三楼摔下,钢筋插入了腿里,正在医院抢救。”我赶回家在ICU(重症监护室)见了父亲一面。[B]父亲却一脸轻松地安慰我。走出门我才知道,原来父亲特意打了止痛针。

    ⑨那一瞬间,我再也忍不住泪如雨下。父亲忍着如此剧痛,还在微笑着安慰我。那一刻,我终于明白,我是父亲的“泪点”,每一次“风吹草动”都能让父亲泪如雨下。

    ⑩此刻,父亲的那些泪水仿佛千斤重,砸在我的心里,很疼,很疼。              

    (1)、梳理父亲与“我”之间难忘的场景,从细节体会人物心情。

    场景

    “我”出生时,父亲泪如雨下

    “我”考上大学,父亲眼眶湿润

    细节

    “踱步”“瞬间泪如雨下”

    “伸进”“摸”“摇醒”“拉着”“舒了一口气”

    “嘀咕”

    父亲

    心理

    激动

             

                   

                      

    (2)、选文中的场景和细节描写十分感人,读文中画横线句子,完成批注。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自然段中“我佯装睡着没做任何反应”是因为“我”害怕父母的责骂。 B、第⑨自然段“我再也忍不住泪如雨下”是因为“我”被父亲感动了,父亲明明很痛,却不肯显露出来,还一脸轻松地安慰“我”。 C、文章不但写父亲,还写出了“我”的转变,从侧面衬托了父爱的伟大。 D、“我”高考后给父亲的三万多元是“我”利用课后时间挣的钱,也表现了“我”对父亲的体贴。
    (4)、文中的父亲具有怎样的特点?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标题“父亲是个‘爱哭鬼’”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妙处。

五、拓展延伸。

  • 15. 小练笔。

    父爱如山般厚重,请你以便条的形式写出一件体现父爱的事,向父亲表达谢意。(不超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