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基础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30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一米线”“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高铁上禁止吸烟”“严禁酒后驾车”等,这些规则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这表明( )A、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B、遵守和维护规则主要靠他律 C、规则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D、违反规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2. 社会生活中,总会发生一些诸如驾车副蹭、消费纠纷、医疗纠纷、过失伤害等事件,这些纠纷和侵害有各种不同的解决办法,其中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 )A、私下解决 B、求助律师 C、向国家机关控告 D、诉讼3. 公共秩序也称社会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民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选项中的行为与社会秩序相一致的是( )A、小林在图书馆看书自觉保持安静——遵守社会管理秩序 B、工人师傅维修路灯——遵守生产秩序 C、小刘在高铁站自觉排队过安检——遵守社会管理秩序 D、小明不随意穿越马路——遵守交通秩序4. 《广东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维护校园环境,爱护教学设施,遵守教学秩序,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之所以要求学生遵守教学秩序,是因为( )A、社会秩序要靠强制命令来维持 B、扰乱了社会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C、社会正常运行需要良好的秩序 D、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有序化状态5. 在社会生活中,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警示语。
以上警示语启示我们( )
A、承担责任、不求回报 B、敬畏生命、遵守规则 C、正视挫折、增强韧性 D、崇尚自由、享受生活6. 2024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秘鲁首都利马连续会见了6位外国领导人。11月16日下午,习主席在利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11月18日至19日,习主席分别会见了英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德国、法国、玻利维亚、阿根廷的领导人。在此场合,习主席表现出了亲切与友好,显示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担当。上述材料体现出( )A、中华民族是最讲礼仪的民族 B、文明有礼是世界各国立身处世的前提 C、文明有礼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D、文明有礼体现我国的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7. 某校开展“身边的榜样”评比活动。同学们推荐小杨同学,推荐理由见下表。★庄严肃穆地参加升旗仪式,高唱国歌
★积极申请加入共青团,主动参加志愿者活动
★热爱集体,主动帮助同学
★上课认真听讲,遵守校规校纪
根据同学们的推荐理由,小杨同学应被评为( )
A、文明榜样 B、运动榜样 C、环保榜样 D、劳动榜样8. 季布,汉朝人,十分重视承诺,凡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因此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乡亲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启示我们(( )A、树立诚信意识信守承诺 B、诚信能够消除社会矛盾 C、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D、权衡利弊运用诚信智慧9. 对下列名言分析错误的是( )A、“人而无礼,焉以为德”——人若没有礼貌,就谈不上道德修养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学会换位思考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没有信仰,不知它能做什么 D、“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与人交往要讲语言艺术,要合时宜,不要恶语伤人10. 对下列“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选项
微行为
微点评
A
一名中学生遇到突发疾病摔倒的老人,毫不犹豫上前扶起他,并陪同前往医院
缺乏风险意识,不懂得及时保全自身
B
某主持人主动单膝跪地与轮椅上的女孩平视合影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C
某校团委书记每个暑期坚持带领大学生志愿者到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学生们弘扬敬业精神,勇于承担责任
D
运动员在赛场上不断挑战自我,为国家争得荣誉
待人热情友好,与人为善
A、A B、B C、C D、D11. 杨柏海是徐家巷村的一名村民,他多年来始终铭记回馈社会、反哺家乡的初心,2025年春节前夕为村内230余名群众捐赠米面油等生活物资,长期资助奖励考上高中和大学的学生,受益学生达100余人。这说明杨柏海( )①懂得换位思考、体谅和包容他人 ②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传递了温情与爱心
③与人为善,弘扬友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④践行了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 李某某编造、传播涉疫虚假信息,造成全域群众恐慌,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李某某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被判处其拘役四个月,缓刑五个月。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李某某作出这一行为的原因是( )A、李某某法治意识淡薄、缺乏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B、李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C、李某某应该传递网络正能量,增强社会责任感 D、李某某未依照法律行使言论自由权13. 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因此,树立法律信仰,中学生应当( )①崇尚法律
②公正司法
③遵守法律
④严格执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4. 下边漫画中青年男子的行为( )A、诠释了社会责任的内涵 B、契合了诚实守信的要求 C、是热心公益的正义之举 D、是法治意识淡薄的表现15. “恭喜你中大奖了!”小王立即按对方要求转账5000元,结果没有收到兑奖信息。发现被骗后,小王应该( )A、自认倒霉,忍气吞声 B、及时报警,依法维权 C、蒙骗他人,挽回损失 D、骚扰对方,出口怒气16. 孟子曰:“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古有商鞅立木为信、季布一诺千金;今有宋庆龄冒大雨赴约,李苦禅为故友烧画。古往今来,诚信的力量从来都不容忽视。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恪守诚实的要求,尊重他人隐私 B、人无信不立,做人要诚信,要把隐私毫无保留地告知好朋友 C、权衡利弊,表明自己的诚实,选择性地泄露好友的部分隐私 D、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保守住朋友涉及违法犯罪的隐私二、辨析题
-
17.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判断:
理由:
18. 小刚看到有关内地某演员论文涉嫌抄袭、后被北大取消博士后的新闻后,说:“抄袭现象普遍存在,何必大惊小怪呢?”判断:
理由:
三、材料分析题
-
19.
【遵守社会规则成就精彩人生】
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必须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与规则同行。某中学八年级(1)班召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
【安全充电促落实】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班会课第二环节,小正同学展示了相关资料:
新修订的《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中,明确了非机动车停放设施管理者和物业服务企业、业主自行管理机构等应当劝阻、制止违规充电行为,对私拉电线和插座为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充电行为设定了法律责任。
上海开出首张非机动车管理罚单当天,执法人员发现,某小区电动车车主跑先生从门卫值班室窗口拉出一根“飞线”正在充电,按照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对其作出了罚款人民币50元的行政处罚。
(1)请你运用“秩序与规则”的相关知识,评价鲍先生“飞线”充电的行为。
【守护规则我践行】
班会课总结环节中,同学们围绕“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让遵守和维护规则成为一种优秀习惯和做事原则”的话题展开班会学习体会交流。
(2)请你根据材料中的话题,谈谈今后自己应该如何守护规则?
20. 【文明有礼 考验人心】材料一 吃过晚饭,爸爸在看电视,小华想看“动画梦工场”,于是抢过遥控器换了频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这时门铃响了,爸爸说:“小华,帮爸爸开门。”小华不情愿地去开门,看是爸爸的同事,小华没说什么,继续看动画片。叔叔送给小华一辆赛车,小华说:“这礼物我不喜欢,不用送了。”丢下礼物就走。爸爸和叔叔谈话时,小华嫌吵,把电视的音量调大。叔要走了,爸爸去送叔叔,小华仍然在看动画片。
材料二 待人以礼,人心所向。待人以礼,礼在“礼貌”;待人以礼,礼在“礼让”;待人以礼,礼在“礼节”。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认真阅读材料一,小华哪些行为不符合礼仪要求?(2处即可)(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待人以礼是人心所向”?(3)、两则材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21.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材料一 初中生小宇在上学的路上,被一辆小轿车碰倒在地。轿车司机下车后发现是一名学生,便驾车逃走。“吃瓜群众”对此事开始了议论:
甲:“如果能够找到肇事司机,就把他的车给砸了。”
乙:“找到肇事司机后,应该报警并依法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材料二 碰撞造成小宇右臂骨折。交警通过查看监控视频找到了肇事司机,肇事司机拒绝赔偿,小宇及其家人在律师的帮助下,将肇事司机告到人民法院。最终,肇事司机按人民法院判决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1)、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甲或者乙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要求做出正误判断并说明理由。(2)、根据材料二回答,小宇及其家人运用了哪种法律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