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4】生物 八上(新教材)第五单元第12章 微生物与人的生活 单元测试卷(提升)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25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马勃又叫“马粪包”,是一种大型真菌。其子实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爆发出浓浓“烟雾”,扩散到空气中,抵达环境适宜的地方就能长出新的“马粪包”。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下列生物中,内部结构与马勃最相近的是( )A、衣藻 B、酵母菌 C、肺炎球菌 D、噬菌体(2)、下列描述的环境最适宜马勃生长的是( )A、炙热岩石上 B、干燥土壤中 C、湿润枯木上 D、清澈流水中(3)、马勃与绿色植物的根本区别是( )A、营养方式不同 B、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呼吸方式不同 D、能否吸收外界物质(4)、结合材料可知,“烟雾”主要是马勃的( )A、种子 B、孢子 C、芽孢 D、花粉(5)、在野外看到类似马勃的菌类,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是( )A、直接采摘食用,因为菌类一般都很美味 B、用手触碰后闻其气味来判断是否可食用 C、不随意采摘和触碰 D、用脚踩碎,防止他人误食2. 据了解,新冠灭活疫苗研发,首先要把病毒毒株分离出来,就像选“种子”似的,得选一个好的疫苗“种子”,之后再进行繁殖培养,然后再经过多种手段,才能变成疫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DNA组成 B、培养新冠病毒疫苗“种子”时,要把它放在培养基上培养 C、观察病毒时,要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 D、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3. 病毒、细菌、真菌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线粒体 B、细胞壁 C、遗传物质 D、细胞膜4. 某同学用概念图整理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主要内容。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③相对应较合理的是( )A、与动植物共生;根瘤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结核杆菌;与动植物共生 C、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地衣;与动植物共生 D、与动植物共生;肺炎球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5. 观察下列生物的形态结构图,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都具有遗传物质 B、乙可以用于蒸馒头、酿酒,丁寄生在动物的活细胞中 C、丙是由菌丝构成的,图中的a是该生物产生的种子 D、甲和丁都通过分裂繁殖后代6. 为了研究饮水机中细菌的分布情况,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每隔3天分别从放有同一桶纯净水的饮水机冷水口和热水口接等量的饮用水,测定细菌数量,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测定时间
第1天
第4天
第7天
第10天
冷水口细菌数
24
560
900
1120
热水口细菌数
15
20
30
45
A、本实验的实验变量只有时间 B、使用饮水机时,喝热水更卫生 C、冷水口接的饮用水中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D、若只用饮水机喝冷水,应尽快将整桶水喝完7. 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生物进行下图的分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类群1 B、蘑菇和酵母菌属于类群2 C、大肠杆菌属于类群3 D、类群1、2、3的共同特点是: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8.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不正确的是( )A、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B、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长的抵抗能力 C、芽孢可以萌发成细菌 D、细菌通过芽孢进行繁殖9. 豆类富含蛋白质,经发酵后口感独特。以下豆类食品中没有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A、豆瓣酱 B、豆腐 C、酸豆角 D、霉豆腐10.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烧瓶,同时装入等量的肉汤并煮沸,一段时间后,甲肉汤变质,乙肉汤没有变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形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弯管与直管 B、甲肉汤变质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 C、此实验证明空气中有细菌,使肉汤变质 D、实验中两个烧瓶的规格相同,装入的肉汤也完全一样,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11.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包括:①冷却接种②恒温培养③配制培养基④高温灭菌四个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冷却是因为低温有利于细菌、真菌的生活 B、高温灭菌是为了防止杂菌干扰 C、配制培养基是为了给细菌、真菌的生活提供无机盐 D、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③①②12. 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 )A、疟疾 B、手癣 C、细菌性痢疾 D、狂犬病13. 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细菌对人类有害的是 ( )A、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B、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 C、利用醋酸菌制作食用醋 D、大豆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供植物利用14. 细菌分布非常广泛,如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结构①是鞭毛,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游动 B、结构⑥是荚膜 C、细菌是单细胞的生物,所以不能独立生活 D、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15. 如图,冬虫夏草菌的孢子侵入蝙蝠蛾的幼虫体内,并长出菌丝吸收营养,使幼虫死亡。随后棒状菌体从幼虫头部伸出,继而又释放出孢子。下列关于冬虫夏草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虫夏草菌是细菌 B、冬虫夏草菌可形成芽孢来繁殖 C、菌丝能直接吸收无机盐 D、和蝙蝠蛾幼虫是寄生关系16. 番茄病毒是危害番茄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发病后难以防治。该病不仅可以造成番茄品质下降,产量也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绝收。番茄病毒属于( )A、动物病毒 B、噬菌体 C、细菌病毒 D、植物病毒17. 下列关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能使人患病 B、乳酸菌可用于制作酸奶 C、灵芝、木耳属于真菌 D、链球菌(细菌)能使人患足癣18. 下列最容易生长细菌、真菌的是( )A、新鲜的橘皮 B、干燥的脏衣 C、潮湿的沙土 D、罐装的奶粉19. 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是真核生物 B、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 C、多数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D、观察病毒需要用电子显微镜20. 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侵染某种特定的细胞后,通过复制的方式进行个体增殖 B、真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 C、当环境恶劣时,有些细菌可形成芽孢度过 D、营寄生的细菌和真菌,使生物圈中的碳得以周而复始地循环21. 汤飞凡(1897-1958)是中国微生物学的奠基者,也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微生物学家。1941年正值我国抗战最艰苦的时期,许多受伤将士因伤口发炎而死去。汤飞凡了解到青霉素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便决心研制青霉素为抗战出力。最终,他分离出一株能产生青霉素的菌种,在我国首次提取出青霉素。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青霉素对A、B两种细菌的杀菌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编号
处理方法
培养温度
实验现象
①
不接种细菌
40℃
培养基全表面清晰
②
接种A细菌
40℃
培养基全表面变浑浊
③
接种B细菌
40℃
培养基全表面变浑浊
④
接种A细菌并盖上吸有青霉素的纸片
40℃
纸片周围清晰,其余表面浑浊
⑤
接种B细菌并盖上吸有青霉素的纸片
0℃
培养基全表面清晰
A、设置①号培养基的目的是作为空白对照 B、培养基表面变浑浊与细菌繁殖有关 C、②和④对照,变量为青霉素 D、实验证明青霉素对A、B细菌均有杀菌作用二、资料分析题
-
22. 《齐民要术》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其中记载了古人制酪(即酸奶)的流程:取乳煮沸→冷却过滤→取先成酪混合→保温→酪成。现代制造酸奶的工艺大致与其相同,某酸奶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研发了不同口味的酸奶。研发人员探究了桑葚汁添加比例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并对酸奶的色泽、滋味、气味等进行感官评价,其中一组实验结果如下,请思考并回答:
桑葚汁添加比例(%)
4
6
8
10
12
酸奶感官评分
73
78
79
90
85
(1)、古人制酪时用到的“先成酪”,含有的发酵菌种主要是 , “取乳煮沸”和“取先成酪混合”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步骤中的和。(2)、以上实验的变量是 , 除此以外,影响酸奶品质的因素还可能有等。因此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应当做到。(3)、从实验结果可知,当桑葚汁添加比例为时,感官评分最高。如果你是一个酸奶研发人员,你会怎样创新酸奶的口味或制作工艺,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和健康需求:。(写出一个创新点即可)三、实验探究题
-
23. 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第一步:将4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处理)贴上标签纸后分为A、B两组,A组编码1号和2号,用于检测教室内空气;13组编码3号和4号,用于检测笔帽。
第二步:将4个培养皿做如下处理。
组号
培养皿号
操作
A组
1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打开盖10分钟后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2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不做处理,同1号一起置培养箱培养
B组
3号
打开盖,将笔帽在培养基上轻压一下,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4号
打开盖,不做其他处理,与3号同时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第三步: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A组实验的变量是 , 对照组是号。B组实验的变量是 , 对照组是号。1号和3号能否做对照实验?。为什么?。(2)、将1号培养皿,置于教师讲桌上,打开盖10分钟后盖盖,这是培养细菌和真菌方法中的过程。(3)、实验用的4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需高温处理,其目的是。(4)、下图是三天后观察到的AB两组实验现象如下图,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5)、实验中给细菌、真菌生长和繁殖提供营养的是。四、综合应用题
-
24. 下图是酵母菌和根霉菌的结构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酵母菌和根霉菌的细胞中都有成形的细胞核,二者都属于(填“真核”或“原核”)生物。(2)、根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其中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的是[]([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其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来繁殖后代。(3)、为了体验米酒的制作过程,某学习小组查阅下表资料后,利用糯米为原料,探究酵母菌(5g)、根霉菌(5g)、酵母菌和根霉菌混合菌(各2.5g)对米酒制作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米酒、葡萄酒制作工艺的原料和菌种
产品
米酒
葡萄酒
原料
糯米(富含淀粉,几乎无葡萄糖)
葡萄汁(富含葡萄糖)
菌种
根霉菌(产淀粉酶、酒化酶)
酵母菌(产酒化酶)
a.分析可知,以糯米为原料制作米酒时(填“需要”或“不需要”)根霉菌参与。
b.酵母菌不能单独利用糯米制作米酒,从酶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酵母菌不产(填“淀粉酶”或“酒化酶”)。
25. 每年的10月15日为“世界洗手日”,小明为了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细菌数量变化的情况,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取三套装有等量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分别标记为①、②、③号。
步骤二:①号不做处理,洗手前在②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按下手印,洗手后在③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按下手印(处理如下图所示),加盖封好。
步骤三:将①号、②号和③号培养皿同时放置在恒温箱中培养,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
请分析回答:
(1)、在培养基上按手印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2)、上述实验中,设置①号组的目的是。(3)、一段时间后,②号培养皿中出现的菌落数明显多于③号培养皿,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4)、假设你手上此刻有5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3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____(填正确答案前的字母)。A、50×23 B、50×26 C、50×10 D、50×102(5)、请你为2024年的“世界洗手日”写一条宣传标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