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功和能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24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野外高空作业时,使用无人机给工人运送零件。如图,某次运送过程中的一段时间内,无人机向左水平飞行,零件用轻绳悬挂于无人机下方,并相对于无人机静止,轻绳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忽略零件所受空气阻力,则在该段时间内(  )

    A、无人机做匀速运动 B、零件所受合外力为零 C、零件的惯性逐渐变大 D、零件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 2.  活检针可用于活体组织取样,如图所示。取样时,活检针的针蕊和针鞘被瞬间弹出后仅受阻力。针鞘在软组织中运动距离d1后进入目标组织,继续运动d2后停下来。若两段运动中针翘鞘整体受到阻力均视为恒力。大小分别为F1、F2 , 则针鞘( )

    A、被弹出时速度大小为2(F1d1+F2d2)m B、到达目标组织表面时的动能为F1d1 C、运动d2过程中,阻力做功为(F1+F2)d2 D、运动d2的过程中动量变化量大小为mF2d2
  • 3. 一辆电动小车上的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换成的电能全部给电动机供电,刚好维持小车以速度v匀速运动,此时电动机的效率为50%。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kv(k为常量),该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η,则光伏电池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能为( )
    A、2kv2η B、kv22η C、kv2+mv22η D、2kv2+mv2η2
  • 4. 下图是我们在学习平抛运动中做过的实验,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钢球。若忽略空气阻力,当小锤完成敲击后,下列对两小球的判断错误的是(  )

    A、从敲击后到两个钢球落地,两个钢球的动能增量相同 B、从敲击后到两个钢球落地,两个钢球的重力冲量相同 C、两个钢球落地时的重力功率不相同 D、两个钢球落地时的动量不相同
  • 5. 质量为M的玩具动力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牵引力F和受到的阻力f均为恒力,如图所示,小车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拉着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当小车拖动物体行驶的位移为S1时,小车达到额定功率,轻绳从物体上脱落。物体继续滑行一段时间后停下,其总位移为S2。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不计空气阻力。小车的额定功率P0为( )

    A、2F2(Ff)(S2S1)S1(M+m)S2MS1 B、2F2(Ff)(S2S1)S1(M+m)S2mS1 C、2F2(Ff)(S2S1)S2(M+m)S2MS1 D、2F2(Ff)(S2S1)S2(M+m)S2+mS1
  • 6. 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得到推广。某电动汽车自重2t,其营销广告如下:电池额定容量为50kW·h,电池瞬时功率最高可达90kW,车行驶受到的阻力约为车重的110 , 理论续航里程400km。现有国家电网的充电桩可在电池额定容量的30%~80%之间应用快充技术(500V,50A)充电,而便携式充电器(220V,16A)可以将电池容量从0充到100%。不计充电损耗,当汽车电池剩余电量为额定值的3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还能行驶180km B、用国家电网充电桩将电池容量充到其额定值的80%,理论上需要50min C、用便携式充电器将电池容量充到其额定值的80%,理论上需要7h以上 D、此电动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可超过180km/h
  • 7. 如图所示,由长为R的直管ab和半径为R的半圆形弯管bcd、def组成的绝缘光滑管道固定于水平面内,管道间平滑连接。bcd圆心O点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Q > 0)的带电小球。另一个电荷量为q(q > 0且q << Q)的带电小球以一定初速度从a点进入管道,沿管道运动后从f点离开。忽略空气阻力。则(   )

    A、小球在e点所受库仑力大于在b点所受库仑力 B、小球从c点到e点电势能先不变后减小 C、小球过f点的动能等于过d点的动能 D、小球过b点的速度大于过a点的速度
  • 8. 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以初速度υM点竖直向上运动,通过N点时,速度大小为2υ , 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则小球从M运动到N的过程(       )

    A、动能增加12mυ2 B、机械能增加2mυ2 C、重力势能增加32mυ2 D、电势能增加2mυ2
  • 9. 如图,光滑绝缘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光滑绝缘半圆形轨道BC在B点相切,轨道半径为r,圆心为O,O、A间距离为3r。原长为2r的轻质绝缘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连接一带正电的物块。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物块所受的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物块在A点左侧释放后,依次经过A、B、C三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kAEkBEkC , 则(    )

    A、EkA<EkB<EkC B、EkB<EkA<EkC C、EkA<EkC<EkB D、EkC<EkA<EkB
  • 10. 直升机悬停在距离水平地面足够高的空中,无初速度投放装有物资的箱子,若箱子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以地面为零势能面。箱子的机械能、重力势能、下落的距离、所受阻力的瞬时功率大小分别用E、Ep、x、P表示。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11. 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他在一次自由式化学空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900J,他克服阻力做功100J。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

    A、动能增加了1900J B、动能增加了2000J C、重力势能减小了1900J D、重力势能减小了2000J
  • 12. 如图,带正电小球从水平面竖直向上抛出,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1(如图甲);若加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如图乙),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2;若加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如图丙),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3。每次抛出的初速度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  )

    A、h3>h2>h1 B、h3=h1>h2 C、h2>h3=h1 D、h3=h2>h1
  • 13. 如图甲所示,将线圈套在长玻璃管上,线圈的两端与电流传感器(可看作理想电流表)相连。将强磁铁从长玻璃管上端由静止释放,磁铁下落过程中将穿过线圈。实验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1~t3时间内,磁铁受到线圈的作用力方向先向上后向下 B、磁铁下落过程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 C、若将线圈的匝数加倍,则线圈中磁通量变化量也将加倍 D、若将磁铁两极翻转后重复实验,将先产生负向感应电流,后产生正向感应电流
  • 14. 某小山坡的等高线如图,M表示山顶,AB是同一等高线上两点,MAMB分别是沿左、右坡面的直滑道。山顶的小球沿滑道从静止滑下,不考虑阻力,则(  )

    A、小球沿MA运动的加速度比沿MB的大 B、小球分别运动到AB点时速度大小不同 C、若把等高线看成某静电场的等势线,则A点电场强度比B点大 D、若把等高线看成某静电场的等势线,则右侧电势比左侧降落得快
  • 15. 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忽略空气阻力,该过程中小球的动能Ek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是(    )
    A、 B、 C、 D、
  • 16.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人们畅想研制一种核聚变能源星际飞行器。从某星球表面发射的星际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只考虑该星球引力,不考虑自转,该星球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半径为R0 , 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0。质量为m的飞行器与星球中心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为mg0R02(1R01r)(rR0)。要使飞行器在距星球表面高度为R0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发射初速度为(  )
    A、g0R0 B、3g0R02 C、2g0R0 D、3g0R0
  • 17. 如图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箱相连,箱内放置一小物块,物块与木箱之间有摩擦。压缩弹簧并由静止释放,释放后物块在木箱上有滑动,滑动过程中不与木箱前后壁发生碰撞,不计空气阻力,则(    )

    A、释放瞬间,物块加速度为零 B、物块和木箱最终仍有相对运动 C、木箱第一次到达最右端时,物块速度为零 D、物块和木箱的速度第一次相同前,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

  • 18. 沿倾角不同、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斜面向上拉同一物体,若上升的高度相同,则(  )
    A、沿各斜面克服重力做的功相同 B、沿倾角小的斜面克服摩擦做的功大些 C、沿倾角大的斜面拉力做的功小些 D、条件不足,拉力做的功无法比较
  • 19. 如图所示,为轿车中的手动变速杆,若保持发动机输出功率不变,将变速杆推至不同档位,可获得不同的运行速度,从“1”~“6”挡速度增大,R是倒车挡.某型号轿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最大速度可达180km/h.假设该轿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所受阻力恒定,则该轿车(   )

    A、以最大牵引力爬坡,变速杆应推至“1”挡 B、以最大牵引力爬坡,变速杆应推至“6”挡 C、以额定功率在水平路面上以最大速度行驶时,其牵引力为1200N D、以54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60kW
  • 20.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和一质量为2m的带孔小球套在一光滑竖直固定杆上,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小球在A处相连(小球此时被锁定),此时弹簧处于原长。小球通过水平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相连。解除锁定后,小球到达C处速度为零,此时弹簧压缩了h。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轻绳一直伸直,重力加速度为g,定滑轮与竖直杆间的距离为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小球下滑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始终大于物块的速度 B、从A→C的过程中,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一直增大 C、小球下滑到C处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32)mgh D、从A→C的过程中,小球和物块的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先减后增
  • 21. 滑沙运动是继滑冰、滑水、滑雪和滑草之后又一新兴运动,它使户外运动爱好者在运动的同时又能领略到沙漠的绮丽风光。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的人坐在滑沙板上从沙坡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沿直线匀加速下滑,经过10s到达坡底,速度大小为20m/s。已知沙坡斜面的倾角为30° , 重力加速度g10m/s2 , 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的重力势能减少5.0×104J B、人克服阻力做功2.5×104J C、人的机械能减少1.5×104J D、人的动能增加1.0×104J
  • 22. 2024年6月25日14时,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如图甲所示,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若在即将着陆时,返回器主降落伞打开如图乙所示,逐渐减缓返回器的下降速度,返回器(含所有样品和设备)总质量为M,竖直减速下降h高度的过程中加速度大小恒为a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下降h高度的过程中(  )

    A、返回器的重力做功Mgh B、返回器的动能减少了Mah C、返回器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ah D、返回器的机械能减少了Mah
  • 23. 汽车工程学中将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急动度j , 急动度j是评判乘客是否感到舒适的重要指标。了解“急动度”有助于我们在日常驾驶中采取更合理的驾驶习惯,保护车辆,延长其使用寿命。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v0=1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t=0时刻开始加速,0~12.0s内汽车运动过程的急动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该汽车质量m=2×103kg , 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f=1×103N。则(  )

    A、急动度j=ΔaΔt , 其中a为加速度 B、汽车在04.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4.08.0s内,汽车牵引力等于所受阻力 D、10.0s时,汽车牵引力的功率为7.5×104W
  • 24.  如图,两个倾角相等、底端相连的光滑绝缘轨道被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空间存在平行于该竖直平面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带正电的甲、乙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在轨道上同一高度保持静止,间距为L,甲、乙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2q , 质量分别为m、2m , 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甲、乙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小分别为F1F2 ,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不计空气阻力,则(  )

    A、F1=12F2 B、E=kq2L2 C、若将甲、乙互换位置,二者仍能保持静止 D、若撤去甲,乙下滑至底端时的速度大小v=kq2mL
  • 25.  传送带转动的速度大小恒为1m/s,顺时针转动。两个物块A、B,A、B用一根轻弹簧连接,开始弹簧处于原长,A的质量为1kg,B的质量为2kg,A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0.5,B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0.25。t=0时,将两物块放置在传送带上,给A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2m/s,B的速度为零,弹簧自然伸长。在t=t0时,A与传送带第一次共速,此时弹簧弹性势能Ep=0.75J,传送带足够长,A可在传送带上留下痕迹,则(  )

    A、在t=t02时,B的加速度大小大于A的加速度大小 B、t=t0时,B的速度为0.5m/s C、t=t0时,弹簧的压缩量为0.2m D、0﹣t0过程中,A与传送带的痕迹小于0.05m

三、非选择题

  • 26.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轻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与小滑块接触但不连接,小滑块位于桌面边缘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向左推小滑块移动距离s后,由静止释放,小滑块向右移动离开桌面落到水平地面上。测出桌面到地面高度h,桌边到小滑块落地点的水平距离x。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则:

    (1)、若改变滑块的质量m,仍将弹簧压缩s后由静止开始释放滑块,测出不同滑块离开桌面后的水平距离x,作1mx2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图像的斜率为k,与纵轴的截距为b,则弹簧压缩s时的弹性势能为

    (2)、本实验中滑块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 (用h、k、s、b等物理量表示)桌面有摩擦对计算弹簧的弹性势能结果(选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 27.  元代王祯《农书》记载了一种人力汲水灌田农具——戽斗。某兴趣小组对库斗汲水工作情况进行模型化处理,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探究库斗在竖直面内的受力与运动特点。该小组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P、Q两点,分别固定一个小滑轮,将连结沙桶的细线跨过两滑轮并悬挂质量相同的砝码,让沙桶在竖直方向沿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OO'运动。当沙桶质量为136.0g时,沙桶从A点由静止释放,能到达最高点B,最终停在C点。分析所拍摄的沙桶运动视频,以A点为坐标原点,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得到沙桶位置y随时间t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若将沙桶上升过程中的某一段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段中随着连结沙桶的两线间夹角逐渐增大,每根线对沙桶的拉力(选填“逐渐增大”“保持不变”“逐渐减小”)。沙桶在B点的加速度方向(选填“竖直向上”“竖直向下”)。
    (2)、一由图乙可知,沙桶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止,机械能增加J(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 = 9.8m/s2)。
  • 28. 某学习小组使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把一个直径为d的小球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光电门置于小球平衡位置处,其光线恰好通过小球球心,计时器与光电门相连。

    将小球拉离平衡位置并记录其高度h,然后由静止释放(运动平面与光电门光线垂直),记录小球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h。改变h,测量多组数据。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阻力。

    (1)、以h为横坐标、填“Δt”、“(Δt)2、“1Δt”或“1(Δt)2”)为纵坐标作直线图。若所得图像过原点,且斜率为(用d和g表示),即可证明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实验中.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直径d=20.48mm。

    ①由结果可知,所用的是分度的游标卡尺(填“10”、“20”或“50");

    ②小组设计了一把25分度的游标卡尺,未测量时的状态如图2所示。如果用此游标卡尺测量该小球直径,则游标尺上第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刻度线对齐。

  • 29. 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g。细绳跨过固定在铁架台上不可转动的小圆柱体,两端各悬挂一个重锤。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
    ②将遮光片固定在重锤1上,用天平测量重锤1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锤2的质量M(M>m)。
    ③将光电门安装在铁架台上,将重锤1压在桌面上,保持系统静止,重锤2离地面足够高。用刻度尺测量遮光片中心到光电门的竖直距离H。
    ④启动光电门,释放重锤1,用毫秒计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所用时间t。
    ⑤根据上述数据求出重力加速度g。
    ⑥多次改变光电门高度,重复步骤,求出g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d 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b)所示,可知cm
    (2)、重锤1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v=(用遮光片d、t 表示)。若不计摩擦,g与m、M、d、t、H的关系式为
    (3)、实验发现,当M和m之比接近于1时,g的测量值明显小于真实值。主要原因是圆柱体表面不光滑,导致跨过圆柱体的绳两端拉力不相等。理论分析表明,圆柱体与绳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很小时,跨过圆柱体的绳两端拉力差ΔT=4γMmM+mg , 其中γ是只与圆柱体表面动摩擦因数有关的常数。保持M+m=2m0不变,其中M=(1+β)m0m=(1β)m0。β足够小时,重锤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可近似表示为a=(βγ)g。调整两重锤的质量,测得不同β时重锤的加速度大小a,结果如下表。根据表格数据,采用逐差法得到重力加速度大小g=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β0.040.060.080.10
    a/(m/s20.0840.2810.4770.673
  • 30. 两绳拉木板,每条拉力F = 250N,15s内匀速前进20m,θ = 22.5°,cos22.5° ≈ 0.9。求:

    (1)阻力f大小;

    (2)两绳拉力做的功;

    (3)两绳拉力的总功率。

  • 31.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置一足够长且上表面绝缘的小车,将带负电荷、电荷量q=0.5C , 质是m'=0.02kg的滑块放在小车的左端,小车的质量M=0.08kg , 滑块与绝缘板间的动擦因数μ=0.4 , 它们所在空间存在磁感应强度B=1.0T的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开始时小车和滑块静止,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长L=0.8m , 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与质量m=0.04kg的小球相连,把小球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与小车相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小球恰好静止,g取10m/s2。求:

    (1)、与小车碰推前小球到达最低点时对细线的拉力F
    (2)、小球与小车碰撞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ΔE
    (3)、碰撞后小车与滑块因摩擦而产生的最大热量Q
  • 32. 如图所示,用开瓶器取出紧塞在瓶口的软木塞时,先将拔塞钻旋人木塞内,随后下压把手,使齿轮绕固定支架上的转轴转动,通过齿轮啮合,带动与木塞相固定的拔塞钻向上运动。从0时刻开始,顶部与瓶口齐平的木塞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塞所受摩擦力f随位移大小x的变化关系为f=f0(1xh) , 其中f0为常量,h为圆柱形木塞的高,木塞质量为m,底面积为S,加速度为a,齿轮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瓶外气压减瓶内气压为△p且近似不变,瓶子始终静止在桌而上。(提示:可用f-x图线下的“面积”表示f所做的功)求:

    (1)、木塞离开瓶口的瞬间,齿轮的角速度ω
    (2)、拔塞的全过程,拔塞钻对木塞做的功W。
    (3)、拔塞过程中,拔塞钻对木塞作用力的瞬时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表达式。
  • 33. 关于飞机的运动,研究下列问题。

    (1)、质量为m的飞机在水平跑道上由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当位移为x时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为f,求牵引力对飞机做的功W。
    (2)、飞机准备起飞,在跑道起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跑道上存在这样一个位置,飞机一旦超过该位置就不能放弃起飞,否则将会冲出跑道。已知跑道的长度为L,飞机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a1 ,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a2。求该位置距起点的距离d。
    (3)、无风时,飞机以速率u水平向前匀速飞行,相当于气流以速率u相对飞机向后运动。气流掠过飞机机翼,方向改变,沿机翼向后下方运动,如图所示。请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论证气流对机翼竖直向上的作用力大小F与u的关系满足Fuα , 并确定α的值。
  • 34. 某固定装置的竖直截面如图所示,由倾角θ=37°的直轨道AB , 半径R=1m的圆弧轨道BCD , 长度L=1.25m、倾角为θ的直轨道DE , 半径为R、圆心角为θ的圆弧管道EF组成,轨道间平滑连接。在轨道末端F的右侧光滑水平面上紧靠着质量m=0.5kg滑块b,其上表面与轨道末端F所在的水平面平齐。质量m=0.5kg的小物块a从轨道AB上高度为h静止释放,经圆弧轨道BCD滑上轨道DE , 轨道DE由特殊材料制成,小物块a向上运动时动摩擦因数μ1=0.25 , 向下运动时动摩擦因数μ2=0.5 , 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小物块a滑块b上滑动时动摩擦因数恒为μ1 , 小物块a动到滑块右侧的竖直挡板能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其它轨道均光滑,小物块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

    (1)、若h=0.8m , 求小物块

    ①第一次经过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②在DE上经过的总路程;

    ③在DE上向上运动时间t和向下运动时间t之比。

    (2)、若h=1.6m , 滑块至少多长才能使小物块不脱离滑块。
  • 35. 如图所示,长为L2=1.5m的水平传送带左右两端与水平轨道平滑连接,以v0=4.0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左侧粗糙轨道RQ的长为L1=3.25m,左端R点固定有弹性挡板;右侧光滑轨道PN的长为L3=3.5m,其右端与光滑圆弧轨道相切(N点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现将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从圆弧轨道上某处静止释放,与挡板发生弹性碰撞后向右恰好能运动到P点。已知小物块与传送带以及左侧轨道的滑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重力加速g取10m/s2 , π2=10,不计物块与挡板的碰撞时间。

    (1)、求物块第一次到达Q点时的速度大小;
    (2)、为满足上述运动,求物块从圆弧轨道上释放高度的范围;
    (3)、当物块从半径大于100m圆弧轨道上高度为0.8m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后,发现该物块在圆弧轨道上运动的时间与从N点运动至第二次到达P点的时间相等,求圆弧轨道的半径。
  • 36. 如图所示,内有弯曲光滑轨道的方形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P、Q分别为轨道的两个端点且位于同一高度,P处轨道的切线沿水平方向,Q处轨道的切线沿竖直方向。小物块a、b用轻弹簧连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b被锁定。一质量m=12kg的小球自Q点正上方h=2m处自由下落,无能量损失地滑入轨道,并从P点水平抛出,恰好击中a,与a粘在一起且不弹起。当弹簧拉力达到F=15N时,b解除锁定开始运动。已知a的质量ma=1kg,b的质量mb=34kg,方形物体的质量M=92kg,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 弹簧的劲度系数k=50N/m,整个过程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势能表达式式Ep=12kx2(x为弹簧的形变量),所有过程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到达P点时,小球及方形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大小v1、v2
    (2)、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时,b的速度大小v及弹性势能的最大值Epm
  • 37. 科学家根据天文观测提出宇宙膨胀模型:在宇宙大尺度上,所有的宇宙物质(星体等)在做彼此远离运动,且质量始终均匀分布,在宇宙中所有位置观测的结果都一样.以某一点O为观测点,以质量为m的小星体(记为P)为观测对象.当前P到O点的距离为r0 , 宇宙的密度为ρ0
    (1)、求小星体P远离到2r0处时宇宙的密度ρ;
    (2)、以O点为球心,以小星体P到O点的距离为半径建立球面.P受到的万有引力相当于球内质量集中于O点对P的引力.已知质量为m1m2、距离为R的两个质点间的引力势能Ep=Gm1m2R , G为引力常量.仅考虑万有引力和P远离O点的径向运动.

    a.求小星体P从r0处远离到2r0处的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ΔEk

    b.宇宙中各星体远离观测点的速率v满足哈勃定律v=Hr , 其中r为星体到观测点的距离,H为哈勃系数.H与时间t有关但与r无关,分析说明H随t增大还是减小.